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再被国家委以重任,32个指标打造中国典范!一文读懂《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2018-02-25 深圳梦
深圳梦 按

中国政府网2月24日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什么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务院这一批复有何重大意义?

面对“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深圳又将如何作答?

深圳梦特别辑录官方解读为你做全景扫描。

中国政府网2月24日公开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日得到批复的还有太原市和桂林市,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意桂林市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国函〔2018〕32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部:


你们《关于深圳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请示》(粤府〔2018〕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二、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集成应用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程,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三、广东省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形成推进合力,支持深圳市全面落实和实施好各项行动和工程,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


四、科技部要会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国务院

2018年2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究竟什么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8 52237 28 14941 0 0 1455 0 0:00:35 0:00:10 0:00:25 2960>

这一批复又有何重大意义?

我们需要先了解其相关背景

↓↓↓

该批复中提到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于2016年12月13日发布,其主要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升,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对国内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外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谈中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6-12-2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陈芳、余晓洁、胡喆)2030年,绿水青山会变金山银山吗?国家能拥有绿色GDP、百姓能共享绿色生态吗?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开出“中国药方”。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21日接受新华社专访,对方案作权威解读。徐南平说,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直面重点难点,列出问题清单真抓实干,力争通过示范和推广,探索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负责任大国:应对全球挑战的“中国药方”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何意义?

徐南平: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今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中国一直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也使得中国站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的前沿。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既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药方”,在世界舞台上顺应国际形势,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支撑引领作用的行动方案。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可以在新常态下激发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剂“中国药方”,一要树立国际化视野,二要作为落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平台,三要多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一地一主题:建示范区是“奔着问题”去的

问:方案提出了哪些任务?

徐南平:方案明确了四项主要任务:参照议程,结合本地现实需求,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围绕瓶颈问题,加强技术筛选,明确技术路线,形成成熟有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增强整合汇聚创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探索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融合的新机制;分享科技创新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问:如何体现问题导向?

徐南平:农业秸秆怎样综合利用?中低产田如何变高产?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怎么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是“奔着问题”去的,一个示范区一个主题,按新的治国理念,按“五位一体”的战略要求,啃硬骨头树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科技怎样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目前的短板。改革开放30多年,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取得显著成就,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还远远不够。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瓶颈问题,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激发社会发展领域的新动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改革的试验区,重点是探索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社会事业紧密结合。

问:申请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有何条件?

徐南平:通过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使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升,要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十三五”期间预计建设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拟申请的地区需具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基础: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清晰,且具有普遍性,预期形成的解决方案有推广价值。

拟申请的地区需在所在省(区、市)政府指导下编写可持续发展专门规划以及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科技部将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等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创建主体由所在省(区、市)政府会同科技部向国务院提出创建申请。

解决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是根“硬骨头”,只有调动地方政府和多部委积极性,取得他们的“真支持”,才能把方案落到实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并非从零起步,自1986年起,科技部牵头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30年来在全国建立了189个实验区,为示范区建设打下了一些基础。

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金钥匙”

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徐南平:过去开出了很多“方子”。随着实践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今年年中联合国召开的有关高级别论坛上,与会各国一致认为科技创新应贯穿于执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整个过程,强调科技创新对支撑和引领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的全方面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地方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才能为发展方式转换、发展难题破解、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提供支撑和引领。

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大国均围绕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布局,并把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列为创新战略实施的重点领域。据经合组织统计,美国环境和健康领域占政府研发非国防预算拨款的57%,英国为33%。

问:生态经济的大文章怎么做?

徐南平:基层调研中,浙江安吉从“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到“国家生态县”的绿色“转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的安吉,漫山遍野都是毛竹,竹产品多达3000多个。利用现代农林技术创新,安吉人从竹梢、竹根、竹叶到竹竿,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净”。安吉的巨变向世人昭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天然对立的,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

未来示范区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创新,把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到极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幸福一方人。


在应对全球挑战如何开出“中国药方”的大背景下

一地一主题,深圳拿到的主题

“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是世界级难题

深圳又将如何作答?

↓↓↓


在2018年1月14日召开的中共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深圳发布2018-2035全球“蓝图”,明确了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目标任务,提出:

  • 到2020年,深圳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而此前2017年8月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征求《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和《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方案(2017—2020年)》意见的通告(详见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拟定了包括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比等在内的32个指标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强调要探索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规划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快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深圳奇迹”,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未来发展亟需依靠科技、产业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瓶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里面提到几点值得关注:

1、提出32个量化指标和实施五大重点任务助深圳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2、可持续发展成为深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深圳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开发,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划建设“深方科创园区”,打造深港合作新平台和深圳开放创新新引擎。强化与澳门的金融合作,通过澳门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合作,努力把粤港澳合作重点拓展到共同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前海重要平台作用,加快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

4、推进区域均衡发展。针对区域内部“西重东轻、西密东疏”的现状,坚持战略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大力推动城市发展东进战略,对空间发展进行系统谋划。

……

深圳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6

2020

2025

2030

指标属性

1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4.1

4.25

4.5

4.8

预期性

2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80.1

85

90

100

预期性

3

PCT专利申请量(万件)

1.96

2.4

2.8

3.2

预期性

4

国家、省、市创新载体累计数(家)

1493

2200

2500

3000

预期性

5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个)

3

6

10

12

预期性

6

每万名就业人数中研发人员数量(人年)

185

190

200

210

预期性

7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0.3

42

45

50

预期性

8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比(%)

57

≥60

≥60

≥60

预期性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4.87

6

8

10

预期性

10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4

≥14.5

≥14.7

≥15.0

预期性

1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7

≥98

≥98

≥98

预期性

12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9

≥99

≥99

≥99

预期性

13

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70

≥80

≥85

≥90

预期性

14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岁)

80.88

≥81.70

≥82.71

≥83.73

预期性

15

婴儿死亡率(‰)

2.05

控制在国际较低水平

预期性

1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82

控制在国际较低水平

预期性

17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8.97

控制在国际较低水平

预期性

18

每千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数(人)

0.94

1.00

1.10

1.20

预期性

19

光纤入户率(%)

80

90

99

99

预期性

20

公益性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99

100

100

100

预期性

21

高峰期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56.50

65

70

75

预期性

22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下降(%)

20.78

40

65

75

约束性

23

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批次/千人)

7.2

9

9

9

约束性

24

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

99

≥99

≥99

≥99

约束性

25

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万平方米)

264

300

330

360

预期性

26

万元GDP水耗值(立方米)

10.22

10.0

7.18

5.56

约束性

27

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

4.2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约束性

28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5.09

约束性

29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27

25

20

15

约束性

30

城市污水处理率(%)

96.72

98

99

99.5

预期性

31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55

80

85

90

预期性

32

绿化覆盖率(%)

50

50

50.5

51

预期性



实施五大重点任务助深圳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实施5大重点任务,推动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

1.创新活力之城

●规划提出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质量,打造优秀人才聚集高地。

●深圳将加快推进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和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一批基础研究机构和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在核心芯片、工业母机、5G移动通信、石墨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引进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培育一批本市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汇聚一批掌握世界科技前沿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两院”院士等顶尖科学家。

●探索国际化人才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和提高包括人才入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医疗社保、退休福利等一揽子的人才保障服务水平。

●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先行区。

2.绿色低碳之城

●规划提出以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为重点,开展低碳城区、低碳政府、低碳企业、低碳社区等多层级、多尺度的低碳试点示范,全力开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构建宜居多样的城市生态体系,打造一流的湾区海洋环境,研究制定海陆联合动态监管和溯源追责制度,率先建成国家海洋城市,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适时在全市推广GEP核算和碳币系统,探索建立环保法庭。

●结合茅洲河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探索流域内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

●研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

3.智慧便捷之城

●规划提出建设智慧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和便捷多元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等,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应用,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通过政府向企业开放数据、企业基于开放数据为市民提供增值服务。

●建设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提升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及智能化水平。

4.普惠发展之城

●规划提出重点增强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建立与超大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

●以居住证为载体完善政策体系,动态优化项目及标准,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来深建设者市民化步伐。

5.开放共享之城

●规划提出深圳要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平台,参与全球各类标准和规则制定,扩大资本、管理、服务和技术输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开发,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划建设“深方科创园区”,打造深港合作新平台和深圳开放创新新引擎。

●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创建可持续发展国际样板城市和“SUC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区”。

《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方案(2017—2020年)》指出:

建设具有包容性、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球城市共同的发展主题。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强调要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从国际经验看,伦敦、洛杉矶、东京等世界城市都曾面临人口过多、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理压力大等问题。对于国内城市而言,类似上述“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深圳作为迅速建成的移民型超大城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结构严重“倒挂”,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压力日益加大,已经成为制约深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当前深圳城市发展主要面临“三个不足”突出问题,即创新引领推动力相对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

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六大发展目标:

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形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4.25%,全市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4万件。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6个,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达到2200家以上。

人才高地建设目标: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000人,新增认定国内高层次人才1500人,新增技能人才60万人。

资源集约利用目标:完成各类更新用地30平方公里,通过土地整备释放土地不少于50平方公里。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90%(含生态用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及资源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美丽深圳建设目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量放比2005年下降5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大于15%,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

健康深圳发展目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7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医保参保率大于9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低于21%。

社会治理共建目标: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100%,专业社工总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50万人。

并制定了重点行动与工程:

(一)创新支撑服务工程

重点针对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登峰计划”,打造创新载体“核心枢纽”,加速知识产权流通转化,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利用效能、转化效率,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为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夯实基础。

专栏1重大民生科技攻关“登峰计划”

1.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突破VR/AR显示驱动芯片和渲染芯片等技术;重点突破VR专用芯片、VR专用显示屏、VR专用传感器、3D内容制作及研发、VR沉浸式人机智能交互技术、VR可视计算技术。

2.通信技术。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下一代高速光传输、下一代光接入、可见光通信、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以及卫星宽带通信等技术;重点突破非正交接入技术、自干扰消除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毫米波通信融合雷达技术、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等技术。

3.集成电路设计。力争在极低功耗电路设计技术、高性能多核异构SOC设计技术、面向5G通信的算法和实现技术、超大规模超高性能FPGA及其开发工具设计、高速AD/DA技术、高速硅基光电子技术等芯片制造核心技术方向取得突破。

4.先进碳材料。重点研究常规碳材料的高附加值改性加工和应用技术、单壁碳管批量生产和物性调控技术、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和金刚石及类金刚石薄膜制备技术、高质量石墨烯绿色低成本制备技术;重点突破石墨烯在新能源领域及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技术,探索新型二维材料的前沿制备及应用技术。

5.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重点突破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基础件技术以及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学习决策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面向柔性装配、人机协作等生产环节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医疗手术和康复机器人以及生活服务机器人;研发面向抢险救灾、能源电力、海洋工程、微纳科学等领域的特种机器人。探索机器学习前沿理论、拟人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群组协作技术。

6.智能无人控制技术与系统。重点突破多模态传感融合、自主控制、任务规划、故障诊断、遥操作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车、无人艇、无人潜航器、室内AGV等系列自主无人系统,面向城市安全、公共服务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自主无人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关键技术。

7.生命信息技术。开展大规模队列研究,加快生命信息数字化,重点提升生命信息挖掘能力,建立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信息大数据,促进生命信息在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8.基因检测分析。重点提升新一代基因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组学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能力,核心突破下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多组学的分析技术,推动构建完整的多组学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

9.生物治疗技术。重点发展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技术。积极推进深圳综合细胞库、区域细胞制备中心、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的建设。

10.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基地(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推进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大鹏基地、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基地、超级稻育种基地、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基地、航天育种基地、杂交水稻小麦育种基地等园区建设。

专栏2  创新载体“核心枢纽”工程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积极争取在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未来网络实验设施深圳分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二期)建设。通过央地共建模式,引进空间环境地面模拟拓展装置、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十大科技基础设施,选择脑解析与脑模拟、人造生命设计合成、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领域,优先预研和布局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源头创新行动计划。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围绕深圳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战略前沿、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需要,在数字生命、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基础研究机构。引进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核心,在化学、生物、光电等领 60 52237 60 31325 0 0 2773 0 0:00:18 0:00:11 0:00:07 6433 60 52237 60 31325 0 0 2547 0 0:00:20 0:00:12 0:00:08 6456域建设一批科学实验室。布局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在全球选点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引进海外高科技项目和高端人才,实现从海外团队当地孵化到创新企业引进孵化、再到新兴产业落地孵化的全链条服务。

创新载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组建和提升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

产业转化空间保障。超前布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及发展壮大,前瞻性规划建设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聚区、产业基地等产业转化空间。

(二)多元人才保障工程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针对高端人才短缺、人才规模和结构难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的瓶颈问题,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并重,扩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推动人力资本积累,构建多元人才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心和集聚高地。

(三)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面对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建设用地承载力逼近上限等问题,推动紧凑集约的城市空间、水资源和能源高效集约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把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贯穿到生产各环节和全流程,提高原料、能源、水资源等物质的循环利用能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实现各类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型社会。

(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针对全市环境质量不均衡以及部分环境问题突出的现状,着力解决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平衡发展的问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源头治理和全过程防控相结合的思路,完善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打造清洁健康、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将深圳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绿色低碳之城。

(五)健康深圳建设工程

针对居民健康管理水平不高、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布局不均衡、健康服务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着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专栏7  健康深圳重点工程

科学健身示范工程。建立健身物联网并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通过转化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各环节开展综合示范。

10分钟健康服务圈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商业楼宇设置全科医学诊所或社区健康服务站,鼓励在地铁沿线、大型连锁超市、零售药店开设便捷诊所、健康服务站,形成10分钟健康服务圈。

精准医院建设工程。发挥医研企结合的创新和集成优势,建设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罕见疾病诊治为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精准化创新型医院。

数字生命健康档案工程。组织科研机构建立基因、蛋白质、代谢、肠道微生物等组学的深圳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建立百万人群数字生命健康档案。

生命全周期卫生与健康服务工程。制定深圳市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程,对25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核心指标任务进行量化,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中心,整合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市民综合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实施人口与健康信息化“12361”工程,打通社区健康服务平台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共建共享的渠道,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预约转诊和电子病历等子系统,构建“一网式”市民综合健康服务平台。

(六)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

针对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社区生活品质有待提升,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深圳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

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

 

目  录 参 考

一、问题诊断

(一)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二)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缺乏

(三)资源能源约束日益趋紧

(四)部分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五)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

(六)社会治理问题隐患较多

二、主要目标与建设思路

(一)发展目标

(二)建设思路

三、重点行动与工程

(一)创新支撑服务工程

(二)多元人才保障工程

(三)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五)健康深圳建设工程

(六)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

四、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

(一)优化科研活动组织方式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

(三)推动新技术新业态监管改革

(四)构建创新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

(五)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六)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七)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八)强化创新“走出去”保障机制

(九)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机制

(十)优化资源环境管控机制

(十一)改革环保监管体制

(十二)创新环境经济政策

(十三)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改革

(十四)建立符合深圳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十五)探索试行国际通行的医疗健康监管审批制度

(十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十七)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保障和载体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

(二)强化制度建设

(三)深化国际合作

(四)引导公众参与

(五)严格监督评估

(全文见文末“阅读原文”)


创新引领打造可持续发展“深圳样本”

信息来源: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8-14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崛起新兴的城市。过去37年的发展,深圳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一直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与此同时,深圳面临资源紧缺、空间不足等制约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

  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深圳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不断增强新常态下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把深圳打造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城市。

  深圳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从全球城市发展看,城市的兴衰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紧密相连,巴西、墨西哥、南非都曾高速发展、风光无限,如今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前国内一些大型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看病难、上学难等发展型问题。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发展大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参与全球治理的务实行动。提升大型城市治理能力,有效解决“大城市病”,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日,深圳公布《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以及《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吹响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率先探路的号角。

  “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深圳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和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迅速建成的移民型超大城市,深圳正面临创新引领推动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的突出问题。面对这些瓶颈制约,深圳迫切需要探索一条符合深圳实际、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题。”该负责人表示,《规划》提出了深圳市2017年至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破解“大城市病”为着力点,将深圳打造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为新时期深圳进一步增强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30年建成可持续发展全球创新城市

  深圳勇于担当全国可持续发展探路先锋的新使命。“深圳不仅经济综合实力相对雄厚,绿色低碳优势显著,而且科技创新能力和全面改革创新优势突出。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到2020年,深圳将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2%,部分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到2025年,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民住房基本实现可负担、可获得;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形成一系列可以向全球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该负责人介绍,为攻坚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圳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建设更具国际影响的创新活力之城、更加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之城、更高科技含量的智慧便捷之城、更高质量标准的普惠发展之城、更加包容合作的开放共享之城。

  围绕示范区建设,深圳制定了优化科研活动组织方式、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优化资源环境管控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保障和载体建设等16条具体政策措施。

  完善多元化政策支持

  “为确保2030创建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制定了六大保障措施。”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列入各部门、各区(新区)及其主要领导人员的任期责任制,并充分发挥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促进条例》及系列配套政策。

  在智库建设方面,深圳将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多层次的专家团队,组建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间的可持续发展交流与合作。设立可持续共同发展基金,探索在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引入PPP模式。

  示范区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该负责人表示,拓展宣传推广平台,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基地、举办可持续发展论坛、开展讲座活动等多种方式,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此外,将健全评估机制,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积极开展公众评价,增强考核的客观性。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深圳政府在线、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


相关文章:

重磅!深圳2030规划终于出台,32个指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深圳“九大战略”曝光,2018年又要爆发了!

重磅!深圳发布2018-2035全球“蓝图”:全面对标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旧金山

粤港澳大湾区11城市GDP排行及蓝图曝光!2018广深港将点亮“世界硅谷”!

深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全文)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