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的阻挠无法阻止华为强大,基础研究炒不出来,要培育人才黑土地 !

深圳梦 2019-10-07

作者:金融时报

来源:FT每日英语、蓝血研究



美国不愿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华为是一家规模非常大的公司,去年收入超过6036亿元人民币(合960亿美元),超过爱立信(Ericsson)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



华为手机销量排全球第三,并且正在争夺5G开发的领导者地位。5G是下一代移动标准,也是互联设备时代的关键技术。对5G技术的控制权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否决博通(Broadcom)竞购高通(Qualcomm)计划的一个原因。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表示:“联邦调查局(FBI)和情报界不喜欢华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华为设备)可以被用于实施情报刺探。“至少15年来都是如此。”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分析师埃尔莎•卡尼亚(Elsa Kania)表示,华为的扩张充当了“中国影响力的一个载体”。



华为与美国之间的对峙影响了双方的政策:美国政府禁止美国电信运营商使用华为设备或在捆绑促销包中搭售华为手机。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Eric Xu)在向员工发表新年献词时态度谦虚,他敦促员工“去除‘行业领导者’、“攻进无人区”的盲目乐观”。



如果有一点是批评者和支持者都同意的,那就是尽管与美国打交道长期遭遇困难,但华为影响力巨大。


“问题是,华为(设备)质量非常好,而且价格较低,”刘易斯表示,“他们是唯一生产全系列5G产品的公司。”



在华为的深圳园区,该公司把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研发,同时其销售人员遍布欧洲、非洲和拉美各地。华为承诺每年将拿出100亿至200亿美元用于研发,并计划在2019年推出5G智能手机。



分析师表示,中国在占据领先地位,而不是像在过去几代技术中那样落在后面。数据提供商IHS的分析师斯特凡纳•泰拉尔(Stéphane Téral)表示,电信部门在2000年科技股崩盘后的大淘汰——加拿大的北电(Nortel)等品牌在那一过程中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导致了我们西方人如今的地位,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崛起” 。


他表示,即使在美国,运营商对政府不准使用华为设备也感到不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了解华为设备并对其印象深刻。



华为企业业务集团总裁阎力大表示,华为正努力在这个被西方的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和微软(Microsoft)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等科技企业主导的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意味着要利用华为在物联网方面的优势,并加强与行业和政府的合作。



阎力大说,华为在云业务的运营方式方面将会有明确的界限——它通过云业务收集和分析数据——这显然针对的是华为在美国的困境以及人们对数据滥用的担忧。


他说,我们不会像许多其他公司那样将数据变现,这是我们承诺不做的事情。



然而,数据变现是华盛顿最不担心的问题,让政客和分析人士更不满的是华为据称获得政府补贴。华为否认了这些指控。


但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卡尼亚表示,华为已获得支持并通过“863计划”参与了一些推进5G的项目。“863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的一项旨在投资于并促进科技发展的计划。



华为不太可能得到美国的正名平反,但现在已经很难说清这一点是否像以前一样重要。


泰拉尔表示:“这并不妨碍他们崛起为一流品牌。这是地球上所有公司中最有趣的轨迹:在不依靠美国市场的情况下,他们成功地成为了第一。”


【延伸阅读】


针对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基于国家安全因素,阻止美国运营商购买华为的产品或服务。华为于4月4日发表声明回应,否认美国对其的指控,表明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安全威胁。如果华为在美国受阻,受影响的是美国的乡村消费者,他们将无法获得优质和便捷的电信服务。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经过30年的持续投资,华为在很多技术领域都获得了领先地位。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我们与全球价值链中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我们致力于共同成长,致力于良性的竞争,并且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努力应该得到承认,而不是被毫无根据的怀疑。


美国相关机构针对华为的一系列指控并不属实。我们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任何安全威胁。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股的公司,在我们的运营和决策过程中,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一个政府的介入。美国政府部门不应该根据猜测和传言来做重大的法律决策。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得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赖。30年来,我们的设备没有遇到过任何安全问题,包括美国运营商。


今天的ICT行业依赖于全球供应链。为了应对全球网络安全的真正挑战,我们需要整个生态系统合作。充满敌意和紧闭大门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自2001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华为始终专注于为当地运营商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帮助当地运营商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包括那些服务不足的乡村地区,以弥合数字鸿沟。我们对FCC的提议感到失望。如果华为受阻,美国乡村运营商只会有更少的选择,而依赖于他们的消费者和企业将无法获得优质和便捷的电信服务。



华为董事陈黎芳:

基础研究炒不出来,要培育人才黑土地 


作者:李亚婷 来源:中国企业杂志


(陈黎芳,来源:中企图库)


她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迁移开场:从原野迁移到农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现在,人类正从城市迁移至数字大陆,智能世界正在到来。

/


“基础研究根本在于基础教育,要形成一片人才黑土地。”2018年4月14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木兰汇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全球木兰论坛暨2018(第十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如是说。


她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迁移开场:从原野迁移到农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现在,人类正从城市迁移至数字大陆,智能世界正在到来。


在数字大陆的智能世界,陈黎芳认为,要尤其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没有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其实是不可能有持续的产品开发,不可能有持续的发明创造。”除了要重视技术创新本身,在陈黎芳看来,研究创新的核心因素是人才。“一个好的价值循环机制就能培育一个企业的人才黑土地,种什么长什么,大丰收。”


“先开一枪,再打一炮,然后范弗里特弹药量”,这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创新的理解。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每年都会把销售收入的10-15%投入到研发,过去10年大约投了4000亿。


“先开一枪”,就是在不同前沿技术方向研究,华为非常鼓励对未来不确定性技术进行探索,探索中没有失败这个词。当感觉到有可能会研发突破,那就“再打一炮”,当你觉得有点把握的时候,再进行密集地投入,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


陈黎芳认为,过去三十年是从技术到产品,成就了一批大公司,而未来三十年,则是技术横向应用和扩展的时代,这对于个人、中小企业、新企业是个巨大的机会,是新的开始。后30年对大企业是转型的机会,也是挑战,如果守成不变,不继续投入基础研究,不能应用创新,就会被后来者超越。



以下为陈黎芳在2018(第十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的演讲实录(有删节):


我今天想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未来的选择。接下来的20年,我们将工作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在可以做什么,使我们能够奋斗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而不是挣扎在路上。


我在华为,也就是信息通信行业工作了25年,所以如果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迁移阶段。


原始社会时我们生活在原野,只会用简单的语言、结绳、画画的方式记事和交流,能够传递的信息量很少,因为我们全力以赴在吃饱肚子,就这样过了200万年。到了农业社会,羊皮卷、纸张、印刷术等技术进步,大大催发了信息交互,这时信息传递量较之以前至少增大了一万倍。特别是铁器等生产技术的突破,使一部分人吃饱了饭有大量空闲时间,闲着就开始胡思乱想,人类一思考,就带来文明与科技的巨大进步。


仅仅过了2000年,我们就进入了工业社会,人口指数级增长,城市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电气化、电信、计算机的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传递量又增加了一万倍以上。这200年,更多的人投入创意性思考,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


科技的进步带来信息传递量的指数级递增,信息传递交互又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与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解放了更多的传统劳动力进行发明创造,再促进科技的进步,形成了一个发展的正循环。


今天我们马上就要开启一个新的旅程,人类社会正在向数字大陆迁移,也就是说,我们要进入智能社会。


简单描述一下,就是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将会实时映射到数字世界中,这就是“数字双胞胎”。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世界中发挥出作用,使我们每个人的个体能力在物理世界中得到大大增强和延伸。自动驾驶、虚拟网络游戏、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实质就是把物理世界中的司机、老师、医生乃至游戏伙伴等个体的能力,进行了极大的增强和延伸。那么,未来还有哪些能力,哪些职业会得到拓展和增强,我觉得这个空间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就看我们的想象力了。


做出了这样的假设后,我们应做什么?我们要进行基础研究的投入,否则不可能有持续的产品开发,不可能有持续的发明创造。


我分享三个小故事。


美国著名演员海蒂·拉玛女士是一位科学家,被称作CDMA之母,(她在1942年发明“跳频技术”并获得美国专利)。但是直到55年后,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3G、还有wifi的应用,海蒂·拉玛的发明才开始真正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间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图灵先生,他在1950年发表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也是在50多年以后,随着算法、算力、数据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才真正开始发力。


最后这位美国教授Robert,他在1963年的博士论文中写出了长码的编码方式。直到2016年,经过几十个公司上万人的努力,这项技术被国际标准组织正式认之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的一项标准。


大家肯定都要感慨,基础研究要坐冷板凳几十年。华为对于基础研究非常重视,每年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有自己的专家、科学家队伍2万人,同时和全球上百所顶级大学、科研机构及众多国家院士、诺奖获得者合作。


可能在座有的朋友会有一个疑问,个人或者企业现在没有能力投基础研究,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一个规律跟大家分享,自18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基础研究实现为产品状态后,还有40到60年的产业周期,每个周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是关键技术的纵深发展阶段,后三十年是技术的横向拓展阶段。


前三十年的规律简单可以总结为一项技术可以成就一个产业,成就几个大公司。就像华为这三十年,我们开发了程控交换机、光传输、路由器、移动通信3G/4G、智能手机等等世界领先产品,成为信息技术世界领先公司之一,同时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也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今天我们处于周期的后三十年。今后这三十年是技术横向应用和扩展的时代,这对于个人、中小企业、新企业是个巨大的机会,是新的开始。后30年对大企业是转型的机会,也是挑战,如果守成不变,不继续投入基础研究,不能应用创新,就会被后来者超越。


华为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15%投入到研发,过去10年大约投了4000亿。我们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有个生动的比方,“先开一枪,再打一炮,然后范弗里特弹药量”。先开一枪,就是在不同前沿技术方向研究,华为非常鼓励对未来不确定性技术进行探索,探索中没有失败这个词。当感觉到有可能会研发突破,那就“再打一炮”,当你觉得有点把握的时候,再进行密集地投入,就是“范弗里特弹药量”。


我讲今天的第二个观点:研究创新的核心因素是人才,一个企业的机制要能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创造价值能力,才具有持续的创新活力。在华为,这个机制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闭环驱动,通俗地讲就是“利益共享、权力共享、责任共担”,一个好的价值循环机制就能培育一个企业的人才黑土地,种什么长什么,大丰收。一个国家,就是要重视基础教育,提高老师待遇,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老师的待遇,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只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了,人口大国才能成为人才大国,我们就会一起走进真正伟大的新时代。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