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石:不要被2000平方公里所限,创新成就深圳!

深圳梦 2019-10-07

原标题:

深圳发展如何克服空间不足难题,王石:

不要被2000平方公里所限


4月22日,由万科集团和深圳特区报发起的“2018城市共创大会”在深举行。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分享了其对深圳未来发展的见解。


王石援引数据介绍,就辖区面积而言,深圳约为北京的1/8,上海、广州的1/3。经过40年开发,深圳可用的土地只剩下20平方公里左右,每年新增用地不足2平方公里,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万科去年提出了一项城中村改造计划,叫“万村计划”。


王石认为,城中村曾长期遭到人们的误解,甚至被误认为是城市发展的毒瘤。但随着城市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深圳1044个城中村里居住了60%的城市人口,并且这些村落在全市辖区范围内均匀分布,为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追求梦想的人提供了第一落脚点,它们是特区活力与竞争力的基石。此外,出于城市更新成本以及市民居住成本的考虑,对于这些城中村不能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必须找到综合整治提效的新模式。


据王石介绍,“万村计划”已经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模式,其推出的城中村综合整治模式,将引进物资营管加城市化商业运营。这个过程中,城市作为城中村综合整治主导角色,监督万科进行施工建设,万科作为企业方配合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履行城市建设的职责。


王石强调,尽管行政辖区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但深圳优势既然在“创”,代表未来,所以深圳至少在观念、规划及产城融合上,应该超越2000平方公里的概念。


结合目前深莞惠片区的融合加快,王石认为,未来在大湾区发展格局下,深圳会发挥越来越好的先锋作用,“不要被2000平方公里困扰,更不要被可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所困扰。”(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李荣华)



图片来源:万科


以下为王石演讲全文:


  王石: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来有关于深圳未来的发展,共聚一堂。


  我今天讲三个故事,虽然是致辞,但也有点对未来给一些观念。当然,这些观念主要是包括我和万科在内的。讲的故事,两条增长曲线的故事。回顾一下特区过去的发展和万科的发展。第二,在特区发展中的一个事件,叫做“特区不特”,之后的万科的发展。第三个故事叫“万村计划”。


  过去深圳发展了38年,万科发展的34年,我们基本都比较清楚,耳熟能详。尤其是我们和房地产和城市规划发展有关系的,应该一点儿都不陌生。作为“万村计划”,我和小伙伴们讨论,我理解的主要是万科集团(深圳)公司启动的在深圳城中村的一个参与,和政府和村委会村民一块儿参与起来进行的计划。用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面对未来下一个40年。我们在这里讨论有意义吗?没有。我们请来的国内专家、国际专家,一天的讨论会,来面对城市的未来,深圳未来的未来。我想,它有借鉴意义,它有实践意义,它有标杆意义,它才有意义。我说万科现在已经在为一百个城市进行城市住宅配套服务。如果超越深圳的特区,它的借鉴意义不仅仅是在中国。


  刚刚讲了深圳特区和万科的增长曲线。现在讲第二个故事,关于特区不特的焦虑。


  特区为什么“特”?特有特在它实践的意义,是有普惠价值的,是有通识价值的,是有共融价值的事。只有这样,这个“特”才有意义。所谓的“特”不是别人不能做只有他做,而是他先来试验,他试验成功了,其他地方就可以去做。这就是特区“特”的意义所在,也就是主题的第二个字共创的“创”。特区的“特”就在创新。这是面对未来要紧紧把握的一点。把握了这一点,我们代表着未来。我们和香港一块儿代表着大湾区的未来,大湾区和中国其他地方创新走在前面的上海、渤海湾、雄安特区一块儿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代表着“一带一路”的未来。这个“特”就在创新。当然,创新其中有两个特点。一说到创新,就说到企业,说到企业就说到企业的创始人,领头人。当然,我也只是其中一位。我觉得作为个人,我也即将成为历史。但好在深圳代表的未来,一代一代的已经茁壮起来。尽管将进入历史的人,还得发挥作用。比如类似我这样的年纪,像任正非,还是在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我再看看像马化腾这些年轻的一代,茁壮成长起来,代表着未来。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政府的职能。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自上而下,是邓小平在这里划了一个圈,一路到现在自上而下,政府的作用代表未来。这是非常清晰的。我们说到深圳代表未来的创新,会发现科技在深圳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和成熟的发达国家工业水平、技术水平有相当的差距。深圳的技术发展、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般老百姓并不清楚,政府在这方面的推动,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个推动往前,深圳不可能诞生出这一批优秀的刚才提到的企业往前走。我相信,营造了这个环境,会有代表未来的创新科技企业一步一部往前推进。比如代表未来很重要的科学和经济生产领域,就是人类基因组,生命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商业的运用。华大基因在这方面就远远走在前列。本身华大到深圳十年,也是深圳政府不遗余力支持、扶持的十年。我们说到创新,不要忽略深圳政府的作用。


  深圳的发展,可能不要忘记了一小河之隔的香港。深圳的发展,是和香港紧密相连,和香港的经济精英、香港各界的支持,密不可分。面对未来,如何在大湾区充分发挥着一个先导的创新作用。显然,在进一步密切的港深合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的感受,面对未来,政府的作用,企业家的作用,深圳和香港的作用。恰好是过春节,在深圳有一个机会,接待了刚下来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在一块聊,因为他本人一直是做和房地产有关系的城市规划、经营代理。谈到深圳,我发现他由衷的感慨、由衷的高兴、由衷的敬佩、由衷的希望香港和深圳能联手起来面对未来。为什么?因为深圳特区刚刚成立时,他作为专家被深圳政府聘请,作为顾问。他真的是一年一年看到深圳怎样从一个封锁的口岸,内地物资供应香港的中转口岸渔村城市,发展成一个繁荣发展代表未来的大都市。


  最后一个故事: “万村计划”的故事。2010年万科在上海世博会贴出一个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一个城市规划专家写的书名字叫《城市的胜利》,书中解释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距离及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创新、吸引人才、鼓励创业,进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流动性,这正是城市繁荣的原因所在。或许意识到人才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自2010年中国城市加入了人才争夺战,武汉、西安、长沙均提出五年吸收并留住100万大学生的计划,成都大力推行安居计划,放开毕业生落户计划,连人口增长的北京、上海都出台了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深圳是最早面向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吸引人才落户的城市。现在这一政策已经被大量城市采用。上面这些曾经的人才住驻地,现在与深圳展开了直接的人才争夺。


  如何让人才在城市中落脚,深圳城市面积是北京的1/8,上海、广州的1/3。经过40年的开发,深圳可用的土地只剩下20平方公里左右,每年新增用地不足2平方公里,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严重受损。在这种背景下,万科去年开创了一项城中村改造计划,叫“万村计划”。城中村曾长期遭到人们的误解,甚至被误认为是城市发展的毒瘤。但随着城市的深入,人们发现深圳1044个城中村里居住了60%的城市人口,并且这些村落在全市辖区范围内均匀分布,为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追求梦想的人提供了第一落脚点,他们是特区活力与竞争力的基石。此外,处出于城市更新成本以及市民居住成本的考虑,对于这些城中村不能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必须找到综合整治提效的新模式。


  “万村计划”已经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模式,城中村综合整治将引进物资营管加城市化商业运营。这个过程中,城市作为城中村综合整治主导角色,监督万科进行施工建设,万科作为企业方配合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履行城市建设的职责。


  我们期待在未来万村复兴能成为深圳持续辉煌的基石。


  我想强调的是,尽管行政管理深圳特区只是2000平方公里,但我觉得我们既然是在创,在代表未来,我们至少观念上、规划上、产城融合上,应该超越2000平方公里这个概念。实际上现在在东莞,我自己的感觉,已经和深圳互相融合相当好的,而且现在也承载着如何在深圳的东边,惠州方向,更多的发挥深圳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谈得上在大湾区深圳会发挥越来越好的先锋作用,不要被2000平方公里,更不要被能可开发的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所困扰。我们创新,在政府,在习近平为首党中央的领导下,会面对未来,希望今天我们的专家、同仁同聚一堂,为未来出谋划策,谢谢各位!



共创城市未来,共耀城市精神|2018城市共创大会



“城市,绽放生活美好”——2018城市共创大会于4月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陈一新,罗湖区政协副主席、深圳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张宇星、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刘岱宗,清华大学围棋AI“神算子”项目负责人由小川,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纪文,“云经济学”之父乔·韦曼等企业家、城市发展专家、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城市未来,就城市多样性、友好城市空间、未来教育、消费升级与新零售、产业创新与产城融合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王石在题为“与特区共成长”演讲中回顾了特区发展历程以及依托于特区前行的万科步伐。他认为特区之“特”在于它的实践具有普惠价值、通识价值。“所谓的特不是别人不能做只让它做,而是它先试先行,成功了后其他地方就可以去做。”深圳特区的“特”也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企业和企业家,同时也不应忽视政府的大力推动,而深圳的创新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与香港的协同。王石在演讲中还介绍了深圳万科正在开展的城中村综合整治——“万村计划”。深圳1044个城中村里居住了60%的城市人口,为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追求梦想的人提供了第一落脚点,他们是特区活力与竞争力的基石。“万村计划”通过“城中村综合整治+优质物管+市场化商业运营”,改变城中村的面貌,为深圳居民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未来,期待深圳特区成为中国城市更新的样本。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陈一新介绍了未来40年深圳可能的变化和展望。2050深圳远景规划从三个层面看深圳,从世界层面定义深圳是一个全球创新城市;从国家层面深圳是一个先锋城市,继续做排头兵、试验田,不断探索;从深圳人自己的眼光看,深圳是一个宜居、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刘岱宗在“面向未来的完整街道”演讲中,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多个城市的交通和街道发展与变迁,“只有小汽车的街道并不代表这个城市可以持续的繁荣,80%的核心区自行车的车辆逐年来在上升。” 刘岱宗介绍,过去是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快速城镇化,未来将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街道将成为每个人都享受的公共空间,城市将推出更多慢行系统和自行车道系统。深圳是改革最前沿,已经看到非常好的机制,比如蛇口无车日,去推动街道的更新改革。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纪文在未来教育环节介绍了万科做梅沙教育的初心,“万科在过去的20多年里建了非常多的房子给到各种各样的家庭,而一个家会面临生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孩子,万科不仅是跟居住打交道,也跟城市、社区、商业行为、工作行为有了非常多的交集。”同时,张纪文也介绍了梅沙教育的体系和基础理念,“最基础理念里面我们有一条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每个孩子能够有一个可以陪伴终身的爱好”。



“云经济学”之父乔·韦曼就消费升级与新零售介绍了看法,他认为零售中零售商是很重要的环节,比零售商更重要的是客户,比客户更重要的是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现在的消费市场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没有办法使用一种策略获得所有的客户,因此每一个零售商都必须有比较特别的定位获取自己的区间客户。而所有的新零售,关键是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数据,通过研究数据改变零售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富海在深圳做城市规划33年,他认为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成果带来了城市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病,尤其像交通拥挤就是城市半径过大造成的。而现在科技爆炸,使得城市当中人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满足,赋予个人以自由,解构了机器化大都市的严密逻辑,将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社会组织创造价值的模式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未来的产业,很多由机器人替代。以前的产业远离城市,因为它会给城市带来污染,但又需要人,所以不得不选择在城市边缘。但未来有污染的工业走远了,城市中很多都是轻型的办公和服务业等,会构建起新的城市和社区生态。”



未来不是要去的地方,而是要去创造的地方。2018城市共创大会持续了一天,来自各领域的更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多元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和头脑风暴,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为解决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建言献策,为中国城市发展贡献深圳智慧。


2018城市共创大会由深圳万科和深圳特区报发起主办,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石磊,深圳市委宣传部文明处处长张玉领,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兼深圳特区报总编辑胡恒芳等。(来源:万科周刊)


来源:《南方日报》、新浪财经、万科周刊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