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版深圳宣传视频发布!看完热血沸腾!你敢不敢来深圳实现创新创业梦?

深圳梦 2019-10-0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71f61ho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深圳市2018年营商环境宣传片《我在深圳等你》英文版:ShenZhen is ready for you。 视频全长:8分23秒

  创新是深圳的基因。深圳是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加快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新能源等产业具有领先地位。深圳孕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光启、柔宇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创新之都”。

  〇福布斯中国“2017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深圳名列创新城市第一。

  〇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深圳为“硅洲”

  〇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深圳蝉联榜首

  〇深圳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之一

  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地区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

  〇全社会研发投入超900亿元,占 GDP比重达4.13%

  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4年比例约占全国一半

  〇国家高新企业11230家


亚太枢纽 创新之城

Portal of China & City of Innovation

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是中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这里是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户。

Shenzhen, separated from Hong Kong by only a river, boasts the most ports of entry of any city in China, and is the only Chinese city that possesses land, sea and air ports.Shenzhen provides an ideal portal to China’s mainland market for global investors.

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在这座年轻的大都市。创新是这个城市的醒目标签,一切皆有可能。

Young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re drawn to this new metropolis, where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With innovation, anything is possible. 


开放之城 文化交融

An Open and Inclusive Metropolis

深圳近两千万人口几乎都是外来移民,平均年龄三十四岁,多元文化与年轻特质形成了开放共融、活力四射的城市文化。

 

Approximately 20 million people who are not native to Shenzhen now call the city home, swelling its population. Their average age is 34 years old, bringing with the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making this city open and vibrant.


绿色低碳 生生之境

A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ly Livable City

深圳大鹏半岛海滩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亚热带气候温润宜人,宜居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是全中国首座国际花园城市,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The beaches of Shenzhen’s Dapeng Peninsula are widely acknowledged as forming one of China’s eight most beautiful coasts. Owing to its warm and pleasant subtropical climate, Shenzhen ranks first nationwide for livability, and was China’s first city to be named an International Garden City. It has also been honored with the UN Habitat Scroll of Honour Award.


新时代,中国梦,深圳践行。

Shenzhen pioneers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in the new era

 

我在深圳等你

Shenzhen is Ready for You



五湖四海的“我”

因为一个名字,来到了这里

“深圳是一座干净、绿色的城市,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建筑富有设计感,具有鲜明的活力和个性色彩。深圳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非常动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向深圳人民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干事 伊琳娜·博科娃


“回到深圳的感觉,真是非常好。我来的路上还在想,20多年前深圳是什么样子,现在它已经有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我们很荣幸成为深圳发展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 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

我们“在”这里

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创造价值

·深圳下辖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坪山、龙华、光明9个行政区以及大鹏新区。

·“创新是深圳的基因”,这里孕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创新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是名符其实的“创新之都”。

她的名字叫“深圳”

各行各业在这里上演着奇迹

·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为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圳将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和海洋产业以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纳入未来产业大力发展。

新时代 中国梦 深圳践行

我在深圳等你

我在深圳等你

一起并肩前行,共商未来

一起相伴到老,携手未来

一起投资深圳,共赢未来

...

...

深圳市2018年营商环境宣传片

《我在深圳等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71yo2ta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深圳市2018年营商环境宣传片《我在深圳等你》。视频全长:8分钟。



深圳吸引企业和人才的“磁场”

越来越强


改革开放40年之际,深圳再次成为中央媒体关注的焦点。5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继续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持续对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取得的成绩进行专题报道。


深圳是改革开放造就的崭新城市


一路风雨兼程,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从5月21日开始,央视新闻联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首先就讲到了深圳的故事,主题为《深圳:改革开放造就的崭新城市》。 “40年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村发展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深圳的沧桑巨变源自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更是改革开放金色成就的精彩缩影和生动体现。”新闻联播的报道这样总结。


2012年12月,就在中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深圳。在刚刚起步的深圳前海,总书记要求大家,要实行比特区还特的先行政策,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新闻联播报道以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展现: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深港合作到金融创新,从产业集聚到机制改革,前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58项,全国首创或领先133项。短短5年时间,这片昔日的滩涂就迅速崛起为辐射粤港澳的现代服务业新城区,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报道最后总结: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总书记对深圳的殷切期望,也是深圳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就在不久前,深圳市公布了今年的改革工作要点,涉及到9大领域52项,每一项都细化了将要实现的目标和时间表。当好试验田,勇闯无人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圳正在继续探索,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破局开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素材和鲜活经验。


5月22日,新闻联播又以《深圳: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报道了深圳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报道指出:创新是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鲜明特征。秉承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深圳正在着力打造全链条的创新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法治建设护航改革开放新征程》。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创新代表人物。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在报道中谈到:法治化是便利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也是营商环境的一个核心,所以如果你能有一个国际化的法治环境,他们就能够放心了。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深圳:人才聚集造就科技创新的沃土》。报道从深圳神州云海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服务型机器人“艾娃”说起,讲到完整的产业链、良好的创新生态,使得深圳对科技型创业公司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改革与创新,让“深圳引力”越来越强大


“深圳的改革与创新,成为创新企业在此‘落地’、创新人才在此‘安家’的最重要磁场。”继21日刊发《深圳:勇立潮头四十载》报道之后,《经济日报》昨天再次刊发题为《“深圳引力”为何强大》的报道,对“深圳引力”强大的奥秘做出解读。


报道从前海写起,称建设前海这片“特区中的特区”,突破口就在制度创新,同时特别写道:在制度创新上,前海深港合作并非孤例。


《经济日报》记者引用了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话写道:在营商环境改革、可持续创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超大型城市管理治理、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深圳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打出强有力的制度创新“组合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制度创新,是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生动诠释。也正因为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圳吸引企业和人才的“磁场”越来越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圳人才公园草坪方石上的一行文字,写明了深圳这些年高速发展的动力所在。报道还介绍了深圳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的有关情况。报道最后写道,一批批创新型企业在深圳涌现,一批批科技创新人才落户深圳。“深圳引力”带来了深圳发展的辉煌成就,也为深圳站在新起点更上层楼提供了底气。提高发展站位,从“引领全国”到“面向全球”,“深圳引力”也在不断寻找新的高度。



深圳的现代化社区更是法治社区


“现代化的社区是深圳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深圳多个社区之后,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深圳的现代化社区更是法治社区。


在题为《现代化社区更是法治社区》的报道中,《法制日报》记者写到了渔民村、南岭村、怀德村等几个典型深圳社区的法治成绩。


报道写道,渔民村九成都是外来人口,虽然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但近年来渔民村社区的刑事警情基本为零。在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南岭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划片区和网点,做到“二包、三定”即包网、包片,定岗、定人、定责,打造了一个良好法治社区。


此外,怀德村被称为“福永分红第一村”,一直注重党群服务社区建设,不断拓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落实各领域社会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还成立了共享家园建设委员会,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移交转移”。



“第一”的特色一直贯穿着深圳的灵魂


“改革,让这个城市日新月异;开放,让这个城市年轻包容;创新,让这个城市活力四射!”5月22日的《中国妇女报》刊发主题为《让“第一”成为城市的灵魂》的文章,对“创新绿洲”深圳取得的科技创新成绩进行报道。


报道写道,走在色彩斑斓的深南大道,沿线林立的是城市建筑的精华,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个市民脸上充满着希望。40年改革开放征程中,崛起的鹏城深圳奉献给世界一个奇迹。而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威力和影响正迸射于深圳的各个领域。


数字是最好的力量。该篇报道在总结深圳科技资源从“一穷二白”到“创新绿洲”的巨变时,引用了一连串数字——


到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1位;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达168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万家,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报道认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正加速向引领式创新迈进。回顾深圳改革开放历史,从一个渔村建设成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第一”的特色一直贯穿着这个城市的灵魂。(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市投资推广署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