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中大深圳校长2018毕业演讲:现今的世界不缺财富、享乐、安逸,但缺有梦的人

深圳梦 2019-10-07
深圳梦 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徐扬生”,以平均两周一篇文章的速度更新。在这里,他将利用机场转机、会议间歇等零散时间写就的小故事,与学生、家长、老师们分享。今年5月20日,港中大(深圳)271名首届本科毕业生收到了一份“先生的礼物”:徐扬生将其微信公号发布的38篇文章汇集成册,送给了每一位毕业生。本文特别推荐徐扬生校长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及徐扬生校长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级同学的一封信,都值得一读。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5月20日



徐扬生校长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理事长,各位理事,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是将载入这所大学历史的日子。我看到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喜气洋洋,春风满面。今天不仅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是学校首届本科生的毕业典礼。我很高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我们一起见证我们这个重要的时刻。


同学们,你们是这所大学的第一届学生,首届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所大学的历史上,你们是永远的“黄埔一期”,永远的师兄师姊。意味着你们曾陪伴这所学校一起成长,这所大学每一幢大楼是你们看着它一点点高起来,大学的每一步路是你们帮着她一步步走过来的。是这所大学将你们推向世界,但也是你们把这所大学推向了世界。

 

同学们,我还清楚地记得四年前在知新楼迎接你们到来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带着你们来见我,握着我的手对我说:“校长,我把他交给你了。”我还记得你们报到的第一天,我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告诉你们“我们想培养怎样的人”。我讲到我们想培养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担当的人,我们想培养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我们想培养学有所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想培养有情怀、懂感恩,能领导团队的人。今天我可以十分自豪地说,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从心底里为你们感到骄傲。

我为你们骄傲,并不因为你们在那么多场国际竞赛中名列前茅,勇夺冠军;并不因为你们收到了那么多来自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不因为你们得到了那么多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这些都不是,我感到骄傲的是你们在走出这所大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感恩,肩上有了担当,目光看向了远方。你们之中一位来自湖南的同学和一位来自浙江的同学,在毕业前把他们创业赚取的第一桶金——壹佰万元人民币捐给学校。大学为了表彰他们,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了校园的长椅上。这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希望未来的某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母校的时候,能够指着这一排排长椅告诉他,妈妈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心存担当与感恩的人,是这所大学把我培养成了这样的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现场致辞


我想在这里感谢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是“黄埔一期”的家长,是有冒险精神的,是有献身精神的,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家长群体。我四年来走访了全国七十三所中学,我的同事们走得更多。我每到一所中学都能看到我们的家长们在那里,不是一位家长,而是所有的家长,没有一次例外。见到了你们,我心里就感到踏实,见到了你们就感到所有的艰苦努力是那么值得。四年来,我们同担风雨,互勉互励,一起走过。感谢你们所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们,此刻台上台下所坐的绝大多数同事都是这四年来陆陆续续从世界各地加入我校的优秀学者,大家志同道合,艰苦创业,用四句话概括我们这群人的信念,那就是“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

 

我要感谢来自深港两地政府的支持,你们的高瞻远瞩,不仅为珠三角、粤港大湾区建立起一座一流的研究学府,更为这块土地上的世世代代的人民提供了孕育人才的摇篮。立功立德,日月永存。

 

我还要感谢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师生、校友的大力支持,这是一所年轻的大学,但也是一所有传统的大学,这个传统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她的学术质量、书院体系和人文情怀。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香港中文大学这颗优秀的种子已经在深圳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首届毕业典礼上致辞


同学们,明天你们就要离开这里了。我一直在想,我能送点什么给你们呢。这四年里,在你们的鼓励之下,我有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在里面写了不少散文。今天,我把它印成一本小书,作为礼物送给你们。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先生的礼物”,源自我的一篇散文的题目,看过这篇散文的朋友会知道,讲的是我在下乡前一位老师送给我的两件宝贵的“礼物”。现在,是你们要离开了,要独自踏上人生的新征程,作为师长,我也希望将自己的一些人生经验与感悟送给你们。


在这里,我想要对你们说的是:年轻人不要选择安逸。今天的世界,物质富足,但我看到多少人在安逸与富足中苦渡人生。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在安逸中度过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我看来那才是莫大的遗憾与浪费。很多同学来找我聊天,谈到职业选择,谈到未来发展,大多数人都想要选择稳定、舒适、高薪的工作。可是,安逸往往容易消磨人的志气,束缚人的精神,物质上的丰盈最终会成为你沉重的负担,使你无法追求精神的卓越。


现今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物质世界,不缺财富,不缺享乐,不缺安逸,但缺有梦的人。没有梦想,财富再多也无法使你走得更远。同学们,我希望你们,在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

 

同学们,你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你过往努力奋斗的结果,如果你停止了奋斗,又该如何在这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站稳脚跟。凡事要靠自己,你不努力,没有任何人会陪你在原地踏步;你不坚强,没有任何人会怜悯你的懦弱。要有自信,不要小看自己,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我们并非微不足道的小卒子,只要怀揣梦想,把握自己命运的舵盘,我们就在参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世。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在路上,没有我们到不了的远方。

 

同学们,明天你们就要离开这里了,希望你们能够常回来看看。母校是你永远的精神家园,是你心灵的故乡。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碰到怎样巨大的灾难,哪怕这个世界全部都黑暗下来,请记住,在这里,在深圳的龙岗,永远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同学们,我祝福你们!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日


徐扬生校长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级同学的一封信




编者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年内地本科生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1146名优秀学子将在9月相聚深圳神仙湖畔,在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启人生新篇章。


在你即将踏入大学校园之际,徐扬生校长想将内心的一些感悟与各位2018级的同学们分享。



徐扬生校长

致2018级录取新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首先祝贺你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级的一员!

 

今年是港中大(深圳)招生的第五个年头,这几年来大学的招生分数逐年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加入到港中大(深圳)的大家庭中,我为之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亦要向我们的学生、家长、中学以及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我们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正是因为你们对港中大(深圳)办学理念与教学质量的高度认可,才使我们从创立之初走到今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亲爱的同学,我相信你此次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定是你多年来不断努力,认真耕耘的结果,在此向你表示祝贺!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仍能够保持这种优秀的习惯,将大学当作一个新的开始,提出目标,勇于挑战,创造新的成绩。今年恰好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身处深圳这座城市,更应该思考其中的意义,在我看来,“改革”意味着“求真”、“求新”的精神,以及行动的勇气,“开放”意味着开放的心胸,包容的态度,交流与碰撞,我想这四个字不仅可以作为这座城市精神的写照,亦可以当作我对你们的期许。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希望你们“顺势而为”,个人的发展需要顺应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我希望你们能够时刻保持对社会的责任心与敏感度,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有担当的青年。


亲爱的同学,我希望从现在起,你要彻底忘掉你的高考成绩。古人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只能当你的心清空了,你的悟心就开始“生”了。我在《无中生有》这篇散文里写过这样的话:人生的“有”与“无”,就像远处的山峦,有时高,有时低,起伏不定。也像手中的橡皮筋,有时紧,有时松,一张一驰。人的一生就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无”的力量不在于征服别人,而在于克制自己。只有当你有了“无”的境界,你才会谦卑,才会敬畏,才会虚怀,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与鞭策。也只有在“无”的境界下,你才不怕失去,不会贪恋,才会有进击的勇气。所以“无”的心境是成事的第一步,也是你能成功地适应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我们做事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但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将自己归零,放下过往的荣耀又或者是失意,迎接一下次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开启新的旅程。这是面对人生的一种心境,是张弛有度,是一种坦然的放下,更是一种无畏的拥有。


很快你就要告别家乡,独自踏上征程了。在你迈入大学校园之际,我想请你代我向你的父母与母校师长问好,也请他们放心,他们已经陪伴你走过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路,没有他们的关怀与照料,就没有今天这个健康和优秀的你。而今后的路更多地需要你自己独立去探索,你会遇到许多同行的人,会有更多的人陪伴你走下去。因此,不要担心,我希望你们满怀信心,坚定信念,将港中大(深圳)作为新的起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欢迎你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大家庭,期待一个多月之后在校园中见到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由徐扬生校长撰写的哲理散文集《摆渡人》里凝结着徐扬生校长的人生观和教育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名为《无中生有》的文章。




无中生有


文/徐扬生

向上滑动阅览



每年夏天的高考像是打仗一样,几天之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事实上并非那么严重,但社会意识就是如此。高考录取之后,总有两件事情常让我感触颇深。


一种情况是有考生考得不理想 ,有的尽管分数不错,但没有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也感到是失败了。但考试与录取都是有概率的,从理性上讲,大家都明白,但到了个人,心里总不好受,觉得人生的道路渺然无望,对自己失却信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到跳楼卧轨的都有。
        
另一种情况是考生考得很理想,取得了高分,学校、 家长、 社会纷纷表彰赞扬。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因为考得好,分数高,无论录取到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会和比自己分数低的同学一起上学,这下可不得了,心里感到很不平,“我怎么可以同这么差的同学一起上课呢?” 有的同学就这么同我说,甚至由此而提出退学,不愿与低分同学为伍。
       
以上两类同学表面上似乎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放不下。自己这颗心还停留在昨天的日子里,放不下自己的得失。就像一只木桶一样,里面装满了水,已无法装新的水。


有智慧的人,一般每逢一事都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但完成之后,则会赶紧把它“忘掉”。如果有成绩,稍微高兴一下之余,就应立即放下。过度欣喜或长时间的自我陶醉,都不健康。如果做得不理想,甚至犯了一些错误,也要立即放下,不必再去千思万想,也不要去后悔,不要去内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过去的事,无论好坏都不用多想,因为想了也没用。


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呢? 人, 为什么要学会“放下”呢?因为只有放下,才能“清空”自己,把自己置于“无”的位置,只有在“无”的状态,我们才能重新出发。是的,放下很难,但是,如果我们不放下,其后果可能更难。蚕,只有脱茧才得以重生。人,只有脱胎才能够换骨。如果我们要往前走,我们必须放下过去的一切。


这让我记起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四连冠的故事。那是一个每个中国人都充满了理想,充满着奋斗精神的年代,女排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我记得当得了三连冠之后,面临着第四次夺冠的考验,教练袁为民对女排队员们这样讲:“我们不是去守着这个冠军,我们要忘掉我们曾经拿过的三次世界冠军,清空自己,我们是来夺这个冠军的,就像所有其他国家的代表队一样。” 我听了很受启发。真的,任何东西,“守” 是守不住的,但如果你能清空自己,把自己置于“无”的状态,你就有动力去争夺,去拼搏,去厮杀,你才有可能赢,也就是说“有”的状态,只能通过“无”的境界来达到的,所以我在这里称之为“无中生有”。


前几年有一位香港做产业的朋友来找我聊天,带来两个儿子,两兄弟都是刚从美国的大学毕业。我的这位朋友从事制造业已经几十年了,同我讲起他与他兄弟创业时的艰难,两眼婆娑,接着说:“现在我们要守业,其实更难。成本越来越贵,人工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意思是想让这两个儿子来接他的班,守住这份家业,让我帮助他们。我也不知道说什么话,我也不是家庭产业继承方面的专家,但是想了一想之后,我还是同他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所有企业都是如此。然而,如果我们能换个思维,你们两位年轻人不是来帮父亲守住这个产业,而是来创业的,情况可能就不一样,就会有更多的激情和动力,就会从现在这个时代出发,来规划,不仅能守住家业,或许还能有更大的发展。”你看,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有个习惯,他有几十幢楼分布在西雅图市中心,只要他在哪幢楼办公,那橦楼就被命名为“Day 1” ,这是一种清空自己,使自己保持创业第一天的心态,只有这样,亚马逊才能持续保持创新的精神。


人生的“有”与“无”,就像远处的山峦,有时高,有时低,起伏不定。也像手中的橡皮筋,有时紧,有时松,一张一驰。人不可能永远“有”,也不可能永远“无”,任何东西不会永远“有”,也不会永远“无”。人的一生就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与道家就是非常讲究“无”的,许多有修为的出家人都很懂。有一次,我与一位朋友去杭州的一家寺院,那个寺院的方丈以前认识,看到我们来了就立即去他卧室取来一块珍藏了几十年的普洱茶饼,要给我们沏茶,我连忙说:“我俩都不喝茶,也不懂茶道,不要浪费这种珍贵的茶叶。” 方丈说:“ 我心里已经‘有’了这个茶饼,所以我一定要把它喝了,才能到‘无’的状态,从‘无’的状态,才能再达到‘有’。”那天,我们聊了很多有关“有无”的感悟。我同去的那位朋友是个炒股票的高手,他说:“我炒股票的几十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因为如果像大多数人那样,一买股票,心中就有股,一心想着它往上涨,你所有的判断就可能不正确了。只有当你心中无股,你的思想才是清楚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他的话有道理,不仅买股票,好像买房子也是这样,当你买了房子之后的判断有时会与没有买房子时不一样。所以,放空自己,是何等重要。“无”是一种境界,“心中无股”这与手中有没有股票没有关系。人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处事就不会乱,决策就不会错。


《庄子》是一本讲述许多有关“有”与“无”的概念的书。比如说,在《庚桑楚》中他讲到“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也”,人的心正了,才会安静下来,静下来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明”,这里的“明”是指智慧,而智慧的表象是“虚”,越是光明,心中越是空空如也。“虚”就是“放空自己”,把自己置于“无”的状态,就是“置零”。只有到了这个状态,人才能“无为而不为”,此时的精神状态是明察秋毫,判断决策都处于最佳状态。就像你把你的胃“清空”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吃进去什么东西都很香。反之,如果你没把你的舌头“清空”,舌头先吃了很多麻辣味重的东西,你的舌头会处于“无味”的状态,吃什么都不行,也无法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为什么一定要清空自己呢?因为不清空自己你就会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无法随时随地往返自在,领悟此时此地的真正要义,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金刚经》有一句名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的粗浅的理解也是如此,只能当你有“无住心”,或者说,你的心清空了,不执着,不纠缠,不贪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悟心就开始“生”了。


“无”的力量不在于征服别人,而在于克制自己。只有当你有了“无”的境界,你才会谦卑,才会敬畏,才会虚怀,才会有前进的鞭策。也只有在“无”的境界下,你才不怕失去,不会贪恋,才会有进击的勇气。所以“无”的心境是成事的第一步。


小时候,听祖母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和尚总是在桥上找人聊天,当人有怨气有委曲时,他就把背上的布袋拿下来,打开口,对人讲:“你说吧,我把你的气,你的委曲都装在布袋里,说完你就好了,气就消了。”等人说完了以后,他就把布袋背上走了。我半知不解地问祖母:“那袋里都是空气吧?” 祖母说:“不是的,袋里很沉,对他说的人愈多,袋里愈沉。” 我又问:“那太重了,他背不动,怎么办?” 祖母说:“老和尚有办法,他每过了桥,就把口袋打开,把过去所有的怨气全都放掉,清空了后,再去另一座桥找人聊天。”


人生的“有无”也是这样,当我们结束一段工作,完成一项研究,画完一幅画,就应该像老和尚那样,放空自己,把自己置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装上阵,赶赴下一座桥。每天清晨,把自己的心打扫得像一间清空的,敞亮的小屋,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从窗口进来的第一缕阳光,朝气勃勃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向上滑动阅览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徐扬生:先生的礼物

来源:徐扬生  5月28日




出版這本散文集是我從未想過的事。一直以來,我從事機器人和自動化研究,每天的工作全部圍繞著研究與教學,近年來亦多了些行政工作。但文學始終是我心裡的一個夢,是我的熱愛。


我從中學時代開始喜歡文學,那時沒有書讀,到處找人借書,無論甚麼書,只要能找到的都要讀一讀,飢渴的靈魂就像一塊乾極了的海綿,一碰到水就往裡面汲。從古典文學、現代小說到翻譯作品、文學評論,我都有所涉獵且都愛不釋手。後來到了美國,又看了不少英美文學作品。


記得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好像是在一堂“非線性理論”課上,講課的老師是位猶太裔教授,英文講得雲裡霧裡,聽起來很吃力,於是我索性把隨身帶的一本小說放在桌上讀起來。那位教授喜歡在課堂裡踱步,常常走到我們身邊來,雖說並不要緊,但每當他走到我身邊時,我便把小說收到抽屜裡,等他走後再拿出來讀,就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次。我記得那本小說講得是一個被囚禁者的故事,他在陋室中觀察窗外一群在陽光下奔跑的老鼠。我當時心想,我就好像那位被囚禁的人,而文學對我而言,就像窗外那片自由的草地。


當然,這只能說明我對文學的喜愛與嚮往,我真正開始寫一些東西是在幾年前,幾位年輕朋友告訴我可以開一個微信公眾號將平時所寫的文章發表出來。我當時想,為甚麼要發表呢?但當我真的開始在公眾號上發佈文章的時候,我才體會到那種快樂,當自己的文章被大家閱讀、點讚、轉發的時候,我彷彿在與成千上萬的朋友們進行心靈的溝通,那種感覺讓我激動不已。


就這樣,我保持每兩週左右寫一篇散文,平時工作忙,所以常常在出差途中、在酒店裡、飛機上寫作。尤其是飛機延誤的時候,心想與其在機場裡焦急等候,不如寫點東西,還可以用負能量做點正功。因為我心中常想的是學生、家長和大學裡的年輕教師,所以我的文章也常與教育相關,通過講一些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小故事來傳達一些思考與感悟,希望對讀者也能有所幫助。文章簡短,不免粗陋,亦無太多修飾,非刻求樸實,實乃一個理工男不知如何去修飾它。就像一個素顏的村姑,並非不想化妝,只是買不起化妝品罷了。


這本小書是為忙碌的都市人所寫的。繁忙的都市人,白天忙著工作,就像為都市建造高樓,晚上閒暇時,翻翻這本小書,就像在高樓中徜徉一池綠水。湖水對高樓可能沒有甚麼實際作用,但如有一天,小湖消失了,你會驚覺生活中缺失了甚麼。小湖能給群樓以靈氣。


我要感謝我的秘書張若含女士的幫助,是她幫我把手稿錄入電腦,並幫我稍加修改,她幫我訂正的錯別字不下幾百,我有些歪句也是她幫我扶正的。再後來,賴俊婕女士也幫助我把文章發佈於微信公眾號,姜成子女士也參加了校對工作。在此一併致以謝意。


我還要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生家長群,尤其是2014級林圳同學的母親,她總是第一時間把我的文章推送給所有家長,這些家長所給予的愛與支持一直是我寫作的源動力。


最後,我想把這本小書獻給我的祖母。從前出版那些英文學術專著的時候都會想到她,但我想在天堂的她肯定會更喜歡這本書的。想到我那苦命的祖母,想到我在家讀書時,她總在我身旁打扇,想到每晚睡前她都會給我講那些古代讀書人的故事,想到我在樓上讀書,她總在樓下的樓梯口望著我,一遍遍地叫我早點休息……想到這一切,我不禁潸然,兩顆大大的淚珠不由地落在紙上。


是為序。


徐揚生
二○一八年三月九日




2018年5月20日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本科生的毕业典礼,我特意将过去四年来发表在微信公号内的散文集结成册,作为礼物送给毕业生们,希望这本小书可以陪伴他们踏上新的征程,我祝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徐扬生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