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深圳如何开展新材料领域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合作活动?

深圳梦 2019-10-07

7月28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正轩投资有限公司、新材料在线共同主办,南科大技术转移中心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承办的主题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发展”的新材料产业技术交流对接会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科研楼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新材料科研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机遇,交流探讨新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产业格局,结合南科大的优势学科领域和领跑行业的科技成果,旨在搭建一个跨领域的知识分享、信息交流和资源对接的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项目接轨,增加产学研转化成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深圳创新科技的发展。


▲ 主题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发展”的2018南方科技大学新材料产业技术交流对接会现场


本次会议吸引了近300家企业、投资机构代表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老师、学生参与,包括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学术巨匠,比亚迪、华为等新材料领域企业菁英,正轩投资、红杉资本等投资界领袖。与会各方针对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材料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包括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与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自从第三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以来,新型材料同信息、能源一起,被称为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新材料的诞生会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甚至会催生新的产业和技术领域。新材料是所有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加快发展新材料,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目前有25名教学科研序列教授,其中有1位加拿大两院院士、6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位万人计划专家、7位青年千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未来发展规划将兼顾前沿科学性、国家学科战略发展规划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能源与环境材料、生物和医用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软物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高端制造技术(包括粉末冶金和增材制造)、微纳结构加工与应用等方向,力争十五年内建成国际知名的材料学科研究基地。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还形成了材料基因组研究院、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格拉布斯研究院、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港微电子学院等多个与新材料学科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平台。


▲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朱强教授做“车辆与通讯设备轻量化新材料及制造技术”主题报告


此次会议包括主题报告和圆桌对话环节。在主题报告部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朱强、徐保民、王湘麟、刘建影,青年千人计划专家谷猛、孙大陟及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程春教授,创新创业学院杨改英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分享新材料产业最新技术成果。主题报告题目分别为:车辆与通讯设备轻量化新材料及制造技术;新型太阳能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纳米石墨烯的合成与应用; 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高功率器件散热中的应用;新型能源材料的研发;材料分散技术及其应用;面向微型柔性机器人驱动器的研究;新材料和智能微纳器件分析检测与评价。每个主题报告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来宾热情高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会议的圆桌对话环节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对话的议题为:我国新材料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围绕新材料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合作活动。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程鑫、孙大陟教授、明势资本合伙人曾颖哲、红杉资本副总裁项晓骁、比亚迪中研院院长宫清、长园电子技术中心总监刘晓播分别发表了独到见解,并进行了深度分析讨论,为深圳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 圆桌对话“如何开展新材料领域创新创业和产学研合作活动”


以下为圆桌对话内容实录:


程鑫:当初技术转移中心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也探讨过今天讨论什么问题,我个人现在比较关心新材料这个领域创业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我在最早的那个PPT当中也介绍了,其实在中国新材料这个领域需求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多的新材料我们都缺失,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怎么能够整合我们学术界、产业界、还有资本界的资源,真正促进新材料的研发,取得实质性的一些进展,这方面我想不仅仅倾听我们学术界的一些想法,更希望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各位领袖来探讨,我们如何来促进这方面一些合作。我想首先请每位谈一下各自的感想,然后我们可能还会有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

 

▲ 长园电子技术中心总监刘晓播


刘晓播: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刘晓播,在深圳市一家民营上市公司产业集团工作,我正好是负责研发的,所以我对企业的了解比较多,因为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十年了。我也读过大学、研究生,也在德国做过博士后,所以在学校这种研究机构我也是做了十年,也很了解。因为我们上市公司还有一些投资的项目,偶尔也提供一些建议,所以对投资界和资本界也了解一点。

 

我个人的感觉,我们在企业里做研发、做技术,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40年里其实很难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基本是拿来主义,COPY别人的技术。所以我们经常说能不能到国外找一个技术人员过来,我们把技术偷过来,这样的话用最低成本就把这个产业做起来。因为我是在企业,其实企业很现实,我们要纳税,我们要养员工,我们还有很多的管理成本,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就想用最低成本解决市场面临的问题。

 

但是我觉得40年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阶段,特别是我们习主席和国家都提倡供给侧改革,所以我跟我们企业负责人也在讲,我们过去是市场驱动型,但是到现在我们要转变了,我们要逐渐转变成创新或者技术驱动型的企业,这才是未来3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支持中国的产业向前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的感受是做技术人员也好,或者做这种原创性技术的学校研究机构也好,我们要做成桥梁。这个桥梁其实是在三者之间,一个是我们做技术的开发者和制造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客户市场需求方面,还一方面是在公司的股东或者说资本方面,在这三个方面要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在企业当中,其实永远面临着有限的资源面对无限的需求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这个矛盾当中,三方都得传达过来,那怎么样在这三方当中做好矛盾的协调和处理?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做到矛盾的有效传达,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借力打力”。矛盾有效传达之后,不会让矛盾集中在这三方的某一点或某一环节上,使平衡的有机体之间的合作出现障碍。你要把这个矛盾的传达做好,让大家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理解对方,互相协调,互相平衡。另一方面要吸收矛盾,就是把这个力要吸收掉。其实无论在产业链的角度开发也好,还是产品的角度开发也好,我一直在用价值的角度去连接。因为你在你这个环节把价值做到最大,成本做到最低,提高了效率,就可以把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分享给三个环节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那样整个生态系统和价值链就能平衡、平稳地运转下来。

 

所以,在企业和在学校的开发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或最低的人工成本、最低的材料开发,把一个产品从学校或者实验室初级的原型研究阶段转化成市场结构的产品,这就是我们做技术开发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个竞争力做得越好,就能最大化地化解掉矛盾,把更多的利益让给这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大家才能在这个系统当中做得最好。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 比亚迪中研院院长宫清


宫清:大家好,我是比亚迪中央研究院的负责人,我叫宫清。在来比亚迪之前,我也是老师,做了N年的大学老师。我在比亚迪工作20年了,一直负责研发工作,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能够跟这么多的产业界和学术界、资本界的朋友见面,而且看到好多原来比亚迪的同事,非常感谢大家!

 

就程主任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搞科研,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转换的动作,本来我们中央研究院就是一个从科研的项目立项,一直到孵化、到量产的一个单位,而且是主要针对材料的。

 

也许大家清楚比亚迪是做电动汽车的,而且是电动汽车的领头羊。在做电动汽车之前,比亚迪是做电池的,可以说比亚迪也是国内最早一批锂电池的开拓者。从技术和产品发展过程来看,比亚迪也许跟其他的中国企业有点不同,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创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属于埋头苦干型的企业,很多东西全部都是自己做的。在比亚迪待过的人或者跟比亚迪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比亚迪最推崇的就是“垂直整合”。

 

为什么要垂直整合?实际上垂直整合本身对于我们搞产品和技术来讲,是加大了难度,相当于把产业链拉得非常的长。做一个产品,不但要做这个产品的工艺技术开发,还要对产品的上游的原材料,甚至原材料的原材料,去做开发和识别的动作,那这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对于一个产业的孵化、一个产品文化来讲实际上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因为没有基础,找不到跟我们配套的供应商,只好自己做。所以很多的方向都是比亚迪从一开始一步一步啃出来的。

 

举个例子,我们做电动汽车的时候,我记得2003年我们收购秦川汽车,当时比亚迪还是个电池厂,而且还是做手机锂电池的。在锂电池上我们在国内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了,当时刚上市,在香港融了一笔不小的资金。那个时候公司想更有作为,但是觉得电池这个市场做到一定程度会有天花板,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做到不小的规模了,当时产值也就几百个亿,而且我们都拿到了全球25~30%的市场份额。在手机和消费电子这方面,我们也拿到不小的份额。从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来讲,一个供应商拿到差不多三成的份额,基本上是到了天花板了,所以再往上走是很难的。那么公司要发展,股东要更多的回报,我们就需要找更大的产业方向。

 

那时候我们王总(编者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很智慧,发现我们有这么大一个汽车的市场几乎还是空白的。因为GDP增加,家庭收入就增加了,整个消费要上来。那消费最直接的也是最大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车和房子了,那么我们不做房地产的话,那车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长点。所以公司买了(秦川)汽车才有后续的比亚迪的电动车。其实当时也是想做电动车,因为我们是电池厂。

 

后来做的过程中才发现不像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其实做电动汽车比燃油车要难得多,因为电机、电控还有电池管理全部都没有,全要自己做,必须要自主创新。那怎么创新?我们没有人才,挖不到现成的,那只能从机理上开始。为什么这么做,逻辑是什么?比亚迪做了很多这方面工作,我们这个研究院也是公司研发部门的一部分,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基础的开发。我们其他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在负责自己产品那块的时候,都有很多的基础开发。

 

我想现在随着改革开放逐渐的成熟,国家30年以来建立了大批的产业基础,所以现在迎来了创新的春天。实际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应该说是非常好的环境,包括我们现在能够在南科大这样一个环境里边一起学习和创新,深圳市政府又给了机会,我想在产业资本和我们技术孵化、技术产业化方面,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所以我相信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能在资本和技术还有人才培养层面,都会有很多“开花结果”。


▲ 红杉资本副总裁项晓骁

 

项晓骁:大家好,我是红杉资本的项晓骁。我在红杉是做工业科技板块的投资,和今天的主题也是很match的。我在做投资之前,大概有十年的工作经历是做工程师,也是经过工程科研往投资这个方向过渡过来的。


回到今天的话题,我是这样的感觉,就是在高校里面的科研的一些成果,到真正商业化落地是一个很不容易、很漫长的路径。怎么讲呢,其实并不是说是一个钱的问题、资本的问题。

 

因为我们看到包括像红杉投了很多成功的企业跑出来了,其实归根结底到最后都落到一个“人”的头上。所有企业说到最后都是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否能把团队带动起来,把商业固定跑起来,包括在整个中国的市场环境当中存活下来,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话题。

 

这和科研搞技术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个路径。对于我们资本而言,在当中其实是扮演一个很好的角色,一方面是作为一个股东投资,用资产帮助这些科研落地,更重要的在于我们有很多的被投企业,在各个领域、各个方向,那么这些企业资源、企业家资源,包括市场资源、人才资源、团队资源,这是我们能够对接给这些科研团队的最大的一个赋能吧。所以,这是我觉得资本在科研落地当中能为大家服务好的一个环节,谢谢!


 ▲ 明势资本合伙人曾颖哲


曾颖哲: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正轩资本和南科大的邀请。我是眀势资本的曾颖哲,我们其实也是一个创业基金,差不多2014年的时候成立。虽然在北京,可能跟深圳的投资机构会不一样,当地人在北京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喜欢互联网的TMT、O2O、P2P之类,对吧?我们当初成立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一点,我们只讨论技术驱动的项目。


我个人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决策呢?其实我们也是觉得整个工业包括技术,才是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要长期发展的最基本的一个核心。这个虽然很苦很累,当时我们投资这个领域的时候,很多其他的基金机构特别是美元基金就非常看不明白,说你们干嘛去投这些,因为纯的美元资金,他们是希望投像腾讯啊、Facebook这类爆发性非常强的一些项目,那我们走到现在呢,可以说还行吧,这个就跟创业一样,其实你是必须要看准一个领域,就这样一直坚持走下去。

 

在新材料这个领域方面,我们其实是完全的一个新手,我们没有投过。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觉得新材料这个领域的认知门槛是特别高的,除了前面几个老师说的周期长之外,当然周期长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这个认知的门槛特别高,而我们一直秉承的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所以今天我还在跟南科大的老师开玩笑说,如果在座的各位或者是老师、同学们,有谁在新材料投资上面有些想法的,其实都可以来找我们或者是加入我们。

 

我个人在做这个基金之前在Robot Bosch做了差不多八年,所以对工业、汽车行业会看得比较多一点,其他的包括在AI、大数据方面也会看得比较多,另外一方面就是技术带来的消费升级,我们投了车和家、小牛电动。

 

产学研这一块,其实我非常赞同TONY说的,就是产业界的需求跟咱们研究的方向,很多时候其实当中还有一段很长、很大的一个gap,双方其实互相并没有那么的了解。我自己非常简单的一个想法,比如说产业界其实是需求方,它来提出一个需求,我们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其实是一个支撑方,我觉得整体的运行机制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德国或者是日本看到的一些情况,我其实挺羡慕他们这一块,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产学研的联合体?当时我在日本的时候,他们有个叫产业研究中心,在东京。东京周围是聚集了日本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其实是日本整个的一个经济支柱,大家也知道,他们在找新的领域、新的研发方向的时候,他们的科研力量包括他们的设备其实是不够的。


但日本做了什么呢?它由政府出资,然后由大的企业包括三菱啊、丰田这些企业组织做了非营利性的一个机构,他们采购了全球最先进的测量设备这些,当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上面有需求的时候,他们就很自然地说,OK我只有不多的经费就交给这个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干什么?它就起到一个对接的桥梁作用,它知道这个领域哪个学校的哪个老师、哪个院系是这方面的专家,然后他们去帮这些院校沟通,沟通完了以后就把这个钱作为一个课题经费。


很有意思,那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它要的其实跟咱们前面杨老师的那个检测中心差不多,它要的是你在整件事情上面的数据,它把这些数据采集,然后当研究成果出来的时候,它把这个成果转移给中小企业,它自己在这个当中是没有任何分润的,只是由学校根据消息来分配这样的一个利润,所以他们这是非常成熟的一套体系。

 

我们自己投的汽车行业,发现这个行业的很多创业公司其实很难,包括做BMS也好,做其他发动机的也好,说白了,你说创业公司上来就买几百万的检测设备,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一个负担。然后做这些发动机的,我们当时开玩笑说上了台架,试验就是好几十万,怎么给?所以现在慢慢的我们也看到一些孵化器去做这些东西,去做这些实验设备,这些设备其实可以共用。其实这个事儿不是很新鲜的事儿,因为80年代的欧洲其实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他们也走到了现在,我觉得可能更多的还是一个机制上的一个问题。

 

打个比方,我们做投资的比较俗啊,很多人其实是为了KPI,比方说高校的评价系统,是以我有多少创新,有多少知识产权成果转移,或者产生了多少实际效率作为KPI,那这个事情会不会不一样?企业减税的KPI换一下,会不会又不一样?这些东西,我觉得可能是值得去探讨的。


▲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孙大陟

 

孙大陟:从我个人来说,因为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做的应用项目,在清华读化工的时候也是应用项目。在美国读博期间,我们做陶氏、巴斯夫、杜邦的产业项目比较多。后来读博士后的时候,我就想除了产业项目是不是再做点基础研究工作,然后我就去了长岛的国家实验室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后来回国到了南科大以后,我当时也在想,我是往基础研究上做还是往应用上走?后来我觉得在深圳这个地方,还是要往产业上走,然后就做了前面(主题演讲PPT中展示的)这么些项目。

 

当然这么多年,我从2013年搬到实验室之后,这个期间跟很多企业打交道,一开始我也没有想过要自己做公司,后来跟企业沟通就发现产学研其实分两种,一种从校企的合作层面来说,企业有需求,我们怎么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和很多企业有沟通,也有一些项目在做,但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就是做群青紫的项目(山东龙口市无机颜料项目),那个非常快,半年之内,从沟通到接触,分析项目,到我们决定可以做,签订合同。三个月之内,实验室里做完,然后企业里中试,再到产品出来,特别特别快。


我想一方面是项目好,运气比较好遇到这个项目,另外呢,我做过很多项目,为什么这个这么顺?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和教授、学校之间的沟通很顺畅,利益上、技术层面上各个方面的沟通都没有障碍。我觉得相互之间以诚相待很重要,其实我接触的企业很多问题在技术上并不是很难,虽然说有一些技术像芯片啊或者其他高层次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是很多时候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是有办法解决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相互的信任。

 

另外一个层面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创新从学校怎么走出去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美国的时候也见到两个本科生毕业之后做项目、做公司做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一方面是项目,另一方面还是人。因为现在国内很多优秀毕业生还是觉得出国好,确实也是,但反过来讲,我们高校的扶植企业,没有给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的平台。包括我的学生,我最骄傲的一点就是有的学生确实很好,留下来了跟我一起做,他们本来出国很容易。所以,如果我们的创新创业环境更好,更鼓励学生留下来做一些事,那么,不但产学研可以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深圳这个城市为祖国留下更多的人才。


▲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程鑫


程鑫: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从刚才的聊天也了解到,其实各位都是跨界很多的,有从高校到产业界,也有从工程师做到投资界,其实大家对这几个界都有经历,所以交流起来也是比较熟悉,都有自己的想法,也给了我们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和想法。


总结下来,如何促进这几个产学研界更加紧密的互动,一方面企业界如何提出一些课题需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如何跟企业界对接,包括投资界面对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项目可能出现被忽悠等现象,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好的一个机制就是更紧密地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投资界的互动和交流。

 

刚才曾总也提到了国外的一些创新的模式做得非常好,就是如何弥补“123”到“789”之间的“456”的问题(编者注:“123”的几个步骤指前端的基础研究、发明创造阶段,解决“Can we do?”的问题;“456”的几个步骤指中间的科学、技术及生产准备阶段,解决“技术可行性+产品可生产性”的问题;“789”的几个步骤指后期的产业发展、市场开发阶段,解决“How can we do?”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特别南科大提倡“创知、创新、创业”,创业也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鼓励的活动。那么,怎么在我们这个基础上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我自己也有一个观察,深圳市有很多的孵化器,我觉得孵化器做得最充分的可能就是电子类的孵化器。你有一个好的想法,你带着这个想法来了,在这个孵化器平台上面,你有很多的工具,然后深圳周边有无数的电子元器件的供应厂家,你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就把你的想法变成一个产品,然后进行市场验证。这个是做得非常好的,那么其他领域的孵化器,特别是新材料方面的,我是没有看到的。


如果新材料你有一个好的想法,有一个技术的话,真正要从实验室、从课题做到应用级,做到更大的概念的话,其实这中间“456”是有很多很多需要再解决的问题的。但是现在基本上孵化器只是提供一个办公、住宿的平台,并没有能够在技术上面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像刚才提到日本,它有一个政府的机构平台来做这些东西。其实我自己也是特别想在深圳市、在我们学校、在技术转移中心的支持下,能够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

 

我们现在在学校已经有一个新型材料创新中心,但是我们更希望这个创新中心放在外面更好,因为放在学校里面它是封闭的,如果放在外面,有政府的资源和支持,我们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办公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包括像杨老师提到的一些检验检测的服务。


所以,如果我们要办这样一个服务于材料类的创新创业中心的话,我想听一下各位有什么建议?我们怎么去运营?怎么去找到这个资源?然后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怎么能够把企业界、投资界还有学术界整合在一起?


刘晓播:我开始的发言也是抛砖引玉,我再继续抛一个砖头出来。因为我也是深圳市的科技专家,包括科创委、发改委,我觉得深圳市政府一直在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可能提供的政策还不是很系统、协调,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

 

特别是深圳市政府最近这几年都在“腾笼换鸟”,把一些低端的产业或者说不环保的产业迁出深圳市以外,这个政策没有错,但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可能这样说对政府有一点不太公正,但我要说真心话,就是有时候“一刀切”这种政策确实对企业的伤害是蛮大的。


有很多企业在深圳确实做不下去,比如因为土地成本、人员成本太高,不适合在深圳做,可能会迁到东莞、惠州,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企业可能是因为政府的一条政策,比如环保政策拿不到环评报告,可能本来它的研发或者销售还在深圳,它都很难做下去。

 

所以我现在的感受就是,如果深圳要真正建立一个材料方面的产业园的话,它不是一个企业或者政府出一个部门就能做到。这需要一个系统,首先从场地上说,深圳的土地越来越少,适合做材料产业园的土地,政府有没有储备,还有没有这样的功能,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从政策上来说,如果我们要贯彻环保的话,那是不是在深圳就不能做材料相关的实验或者开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产业在深圳开展可能就有问题。我想深圳如果继续要做的话,就需要配套的环保服务公司或服务产业链。

 

因为我在德国生活过,德国非常注重环保,但是我们在做化学实验包括化学配套这个产品废物排泄的过程当中,是有一套完善的服务公司给我们做处理,包括一些大的化工公司也离我们的居住地不是非常远。它并不是说做化工材料就对环境一定有污染,是我们过去做化工材料那种低端的制造方式对环境有污染,不是化工材料公司或者制造商对环境污染。我们要有好的环保措施、环保监管,包括服务配套措施的话,材料产业依然可以在深圳这个土地上发展起来,而且能保证碧水蓝天,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所以在这方面第一要考虑场地,第二要考虑配套服务体系,第三要考虑我们这个产业链,如果我们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迁出了深圳,包括材料项目,那么深圳在材料产业上可能就是一个孤岛。那这个孤岛在做技术服务或者技术市场对接过程中,可能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鸿沟。


所以在这个系统打通的过程当中,我想不能仅仅是一个企业,或者深圳市政府的一个材料产业或能源处,或者仅仅大学一个单位来实现。这个需要大家坐下来共同探讨,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希望南方科技大学能在这方面牵头,达成一个这样的理想,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帮助我们深圳市的材料产业发展,这是我的期望,谢谢。


宫清:回答刚才程主任的问题,“材料”我们说出来就两个字,实际上材料的种类非常繁多,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制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说我觉得建立材料的产业孵化园要分类,比如说高分子材料要建一个孵化园,那跟金属材料就完全不一样。高分子材料你要有机合成,要有分离提纯的技术,要有材料成型技术,要有刚才孙教授说的分散需求,这些都是高分子材料必备,对吧?固态的、液态的都不一样,所以它这个制成完全不同。


你这个可能要分类,到底是想建一个什么样的材料的孵化园或者孵化基地?国外为什么能做好?它是分类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它们的装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哪种材料都是可以建立孵化平台的,没有问题,而且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的企业,就是要定位。

 

我也希望南科大在深圳这么好的环境下,能够找到一个很准确的定位,到底是哪一种,然后把相关的这类东西做好。比如说我看你们的基础,包括刚才杨教授介绍的平台测试技术,基本上都是针对半导体产业,那么在这方面建立你的平台相对更方便一些。因为材料离不开检测基础,确实检测是材料的眼睛,如果没有眼睛,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说,我觉得根据我们的基础、我们的应用,去发展这一方面应该是可以的。而且我们希望深圳有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跟产业界、跟企业同时跟资本方结合,建立这样一个孵化的产业群。

 

曾颖哲:我作为材料这一块的门外汉,我只能拿做投资的想法来看这个共享。我们一直以来针对创业团队的投资,其实问得最多就是三个问题。这个市场上的痛点是什么,有多痛?然后你怎么来解决这个痛点?最后一个就是,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其他人来解决这个事儿?我觉得做先进材料的一个研发中心,我也建议大家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另外呢,我同意宫院长前面说的要想清楚分类,我其实可能会更简单一点,就是切入点要小,别想着做一个大而全的。然后第三个点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人”的问题。所以,这个事情如果换成我来说,我会觉得激励要给够,想清楚这个东西的目的是啥,然后激励给够挑到足够强的人。我可能就这点意见。 


孙大陟:我觉得也可以从产业的角度来分类,按照深圳市的大方向,发展的产业,比如航空航天也好,汽车也好,能源也好,按照这种角度来孵化技术。当然这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比如大家会有竞争,可能技术比较近,那我们要保证尽量做到一二。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能够互补,相互学习。比如说做电池,可能一个做电池的正极,另一个做负极,两个品牌,但是最后能整合到一起。


另外,比如现在很多3D打印也好,还是光刻也好,其实很多都是在做耗材,这种东西你可以把它都放在一起,它很多都是胶或者分散液或者墨水,其实这个最关键最值钱,然后你把这些东西和设备、机器整合到一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孵化器整合到整个产业。

 

另外我也很赞同曾总的说法,就是要真正能够找到好的项目和人。特别是深圳现在引进很多海归等各类人才,大家都很厉害,能够带一个队伍来做这个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培养的人才,不管南科大也好,还有是深大也好,从我们学校出来的不管学生还是研究员,还是博士、硕士,他出来之后有没有能力把这个项目做好,全方位地带领队伍做好,我觉得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培养一批自己的人才。

 

曾颖哲:这一点我是特别同意。因为很多时候在其他的论坛上,大家都会说中国现在流量红利没有了,人口红利没有了,我说其实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觉得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工程师红利。比如说德国有多少人?中国一年理工科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人?所以我是对这个非常有信心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投资中国最大的一个信心。

 


程鑫:好,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分享的观点,有很多建议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今后在构思新材料创业孵化器的时候会考虑和借鉴。我们下面还有一点时间,想看看听众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观点想分享一下。

 

听众: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XX科技的创始人,我姓黄。今天我们这个圆桌对话,刚刚听到程教授说可以发言,我得第一个举手。为什么呢?因为我对这个材料以及应用还有资本,我个人有非常非常深的一些感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讲到新材料这个问题,刚才宫院长讲材料首先要分类,确实如此,我去韩国(考察)的时候,比如他们介绍改性PP的时候,就专门带高分子材料的跟我交流,我想看铜上面镀金技术的时候,他们就会带我去另外一个与金属有关的一些材料跟我交流。这个给我感触很大,因为我们公司从事的是三大技术的集成,应用的场景现在有三个方向,现在已经落地的是一个方向。

 

哪三个技术呢?第一个就是我们的一个镀金技术,刚好比亚迪也有,比亚迪我所知道的他们有一款就是不锈钢上面镀一层镍。其实按照我们中国来讲,不锈钢上面镀一层镍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技术,包括今天刚才讲的这种新技术,我们说新材料它只是材料,而技术只是让应用场景变得不一样而已。


应用在哪里?应用在电子领域,OK,那么它的标准要求就很高。就像现在跟我们接洽的珠海光宇、宁德时代,它要求的标准是非常非常的苛刻。它其实就是在铜上面镀一层镍,要求多少?1um±0.2,应用场景就是要耐腐蚀。耐腐蚀,时间要求非常长,但是在我们国内竟然没有一个能做到,连日本的都不行,只有韩国的一两家能做。

 

第二个就是高分子材料跟金属之间结合的一个技术,在我们国内进展来说,1到100做都 OK,但0到1又不行。这个我们用在哪里?就是我们软包电池用的极耳,但是应用场景不是数码,是在动力汽车。就动力软包这一块,其实正常来讲它也是非常简单,它涉及三个技术。所以我在跟很多资本界的洽谈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像刚才曾总也讲到的,其实很多人面对这一块的认知门槛比较高,比较难读懂。其实我的感触就是这种新材料的应用,只是随着我们工业化的领域不断增加而已。


我觉得今天收获蛮大的,其实我们的新技术跟新材料是相结合的,同一种材料它只是应用场景变了之后,就需要一种新的这种技术去适应这种材料应用到具体的应用领域中。这就是我小小的一个感受进行分享,谢谢。


 

程鑫:好,谢谢。还有没有其他的嘉宾?

 

听众:各位专家,大家好,刚才听了很多专家各方面的一些分析,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因为我是去年从研究院里面出来刚做创业,我是做很特殊的一种稀土,即使很多搞稀土的人对这个稀土也不是特别了解。


这个稀土的一些终端用途很特殊,包括我们的高温燃料电池里面的固体电解质,还有我们苹果手机里面的压电薄膜材料,现在高端的手机包括华为、苹果里面是用这个东西。

 

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本身我是学冶金出来,后面研究生读的材料,我们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在国内把这种稀土元素提炼出来的技术,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终端的所有这些应用几乎全部被国外垄断,我们国内非常割裂,我们前端提取这种稀土的,包括它中间的提纯也好,做成金属也好,我们做成中间合金也好,这个技术系统很成熟,但是一旦往后面走一点,我们这里就全部断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谋划这个事情,在想这个元素的大产业有没有可能在国内搞起来,所以一直在做这个工作。


我发现其实我们国内很多高校里面,他们后端也是有很多研究,但是跟我们前端提取的很割裂,他们其实根本不清楚前面这种元素怎么回事。因为这是很特殊的一种稀土,它几乎没有原矿,它只能作为伴生资源回收,所以它以前很贵,但是近几年有一些变化,这个元素已经变得价格比较低廉,我们认为它已经具备了大量的产业化的这种前景。但是从前端到后端过渡的时候,我们发现问题很大,怎么样把它串起来,我们很清楚这个产业,但是怎么样把这个产业整起来,我们想搞一家初创公司做这个事情,我们感觉难度很大,所以这里也想听一听专家们能否给我们建议。


如果我想去做这个事情,怎么样做会比较合适?当初我们也想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些国企或者比较大的央企去主导会好一点,但是我又发现好像大家对这个东西不是特别了解,因为这个行业我们做了很久,很多代人传承下来,所以我比较清楚。其实我们是想把元素周期表里面的一种元素吃透,从头到尾想把它吃透,应该是专业性很强的,我们想做这个事情,但它产业链涉及面太广了,怎么样去把它铺开,所以想听听各位专家能不能给点建议?谢谢。


宫清:我想说一下,钪这个元素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在我们国内搞这个元素研究的企业包括院所非常少,但是近几年这个元素应用到消费类的产品上越来越多。我们国内做开发的还是消费类的容易一些,市场推广会快一些。


含钪的铝合金现在在消费电子产业受关注,特别是一些大一点的品牌都在看,因为它的性能更好,相比现在的铝合金,包括腐蚀性、加工性都非常好。因为未来的手机可能要做以玻璃为主的,有这样的趋势,这样的话那个框就要求更加强壮,所以含钪的铝合金这时候就出来了,未来可能会有应用。这块韩国人做得比较好,最早的技术来源应该是俄罗斯,但是他们主要是用在军事上。


如果这个产品能够做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上,我想会你的春天就来了。其他的应用可能需要时间,但最快的应该是应用到消费类的产品上。合金这块多跟像朱老师这样的专家们去合作,怎么样把它的性能做得更好,产业化更容易。


其实产业界很现实,一个新材料出来了,你一定要教他怎么用,而且不要增加太多的设备投入、资源,包括表面处理,因为金属材料一定是涉及到加工技术和表面处理,这些尽量都能够沿用原有的工艺、原有的资源,那么你的材料可能就容易被推广。这是我的经验。


程鑫:如果要做这个整合的话,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它的应用端的出口可能是非常非常多,所以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你们和不同的研究小组进行深度的结合。我想你们的优势在于提供这个原材料,你们可以把你们的原材料提供给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小组,跟他们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我想这样的话能够慢慢地扩展到各个领域。谢谢这位嘉宾的提问。

 

宫清:其实你可以把你的那个产品向“新材料在线”去推广一下,他们是很广泛的一个材料推广平台。


刘晓播:我给你一个简单的建议,你是一个创新项目或一个初创公司,你的资源非常小,你要用一个很小的资源撬动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链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你要重新对这个市场进行梳理,对这个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新梳理,你找到你核心能力最强的一个点,然后你在这一点上突破,找你的上游和下游,跟他们进行合作。


在这个产业当中,你只有跟别人合作,大家都有利益,大家才能帮你推,帮助你把这件事情做成,否则的话,你要用你自己的力量去拉动每个人,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你要转换思维,转换思路,这样的话对你来说才有意义或者更有可能达成目标。希望你聚焦、聚焦、再聚焦。


曾颖哲:还有一个建议,就像我们做互联网产品要找到爆款,就是说你一定要找到一个量特别大的一个应用。我觉得产业真的是很现实的,技术再好没有应用,其实大家真不会用。如果你这个应用真的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我相信你绑住了这个源头的原材料这一关,我觉得你下面的事情应该是比较容易。


所以我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个应用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你要去看一看,分析一下这个应用,每一段产业链上面核心的一些关键点,然后你要想办法去找到那个支点。当然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资本的帮助应该也能起到一些。

 

程鑫:好,谢谢各位嘉宾,考虑到时间的原因,我们今天的圆桌论坛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与。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希望在明年这样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改进,最后要感谢各位的参与,谢谢大家!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产学研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