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突然宣布!深圳率先出手!刚刚,两场大会引爆了全球目光!

深圳梦 2019-10-07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开展五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并表示从2019年起,全基因组测序将被作为标准之一辅助重病患儿、患有难治愈或罕见疾病成年患者的治疗。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群基因组计划,这标志着精准医学研究进入大数据阶段的分水岭。


2010年,英国提出10K基因组计划,由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牵头,英国卫生部参与,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发表在《Nature》。2012年,英国政府宣布开展10万人基因组计划,由Illumina、Genomics England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合作开展,英国政府投资5.23亿美元,所获得的基因大数据用于癌症和罕见病的研究,推动产融发展和公众认知,并为该国的基因组医学服务(GMS)—— 将基因组测序纳入标准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截至2018年10月1日,10万人基因组计划完成了87,231个全基因组测序。五百万人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也将对现有成果进一步扩展,这个人口仅六千多万的国家,再一次以大型基因组计划的开展走在世界前列。


作为精准医学的倡导者,2015年美国宣布精准医学计划,并将1.3亿美元用于百万基因组计划,占总投入(2.15亿美元)的60.5%,经过三年多的规划和试点,“All of US”百万基因组计划从今年5月开始,面向全美18岁以上居民招募志愿者,从2017年5月进入测试阶段到今年6月,已有 4.5 万人参与实验。整体项目计划运行十年,美国国会的预算高达 14.55 亿美元。



中国也要加快了!


2016年,我国启动精准医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计划在2016-2020 年对全国各地区近百万人群展开以基因测序为核心技术的队列研究。其中除了单细胞组学、表观组学等技术研究外,绝大部分项目围绕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以及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涵盖临床、健康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就及转化。


2017年末,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国家计划,整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完成全部测序与分析任务。该项目由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生科院的等单位团队承担,计划在四年内完成。此计划的特点是全部采用全基因组测序,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屏院士牵头,项目首席科学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亚东教授。


深圳率先出手!


几乎,与此同时,近日华大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上发布了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已迈出“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的重要一步。


紧接着在10月25日,深圳也正式出手,两场重要的会议也聚焦了基因、生物科技,同时在深圳举行,都释放出了强大的信号。一场是2018年10月25日上午,由华大集团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以下简称“ICG-13”)在深圳大鹏举行。ICG已成为已成为基因组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学术论坛之一。


而另一场由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在南方科技大学隆重举行。该论坛也邀请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Charles Cantor作演讲,而他正是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任主任院士。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大集团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上,深圳国家基因库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发布“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China National GeneBank Databases,以下简称“CNGBdb”),成为本届ICG大会的一大亮点。另外,华大智造发布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基因测序仪,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


南方科技大学“孔雀团队”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也正在改变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瀚海基因在4月19日就宣布完成A轮2.18亿融资,建设全亚洲第一条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生产线。成立于2012年的瀚海基因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基因检测设备及试剂,通过突破上游核心仪器试剂核心技术,大幅降低测序成本,惠及普通居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7年成功研发出亚洲第一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三代单分子基因测序仪样机,该设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无需PCR扩增等优点,未来可以广泛普及到基层医院。

 

图为诺贝尔奖得主Craig、贺建奎和于军的合影。


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介绍,“当前的基因测序主要应用于已确诊癌症患者以及产前诊断,瀚海希望通过测序仪核心技术的突破,未来将基因测序的成本从1000美元降低至100美元,从而推动基因测序应用领域拓展到大健康人群,如体检中的癌症早期筛查、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以及为每一个人建立健康基因身份证。”据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在10月25日的“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上,预测2020成本将降到99美元,未来可能走向免费。第三代测仪已名列全球第三,其它两家在美国和英国。


关于成本基因测序成本问题,美国科学院院士、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Charles Cantor“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上表示精准医疗是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给出合适剂量的对症药物和治疗方法,如果精准医疗的成本比普通医学高十倍,那么其意义就不大了。预计由基因测序推动的精准医疗,普及到每个人的时间在2078年。




另外,作为另外一家在南科大“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海普洛斯 CEO兼董事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预测与早诊合作研究室主任许明炎博士透露:海普洛斯始终致力于整合液体活检、基因测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新兴科技,聚焦肿瘤患者的全程诊疗管理的海普洛斯是软银和深创投在液体活检领域唯一布局的企业。

海普洛斯CEO 许明炎 博士


据悉,海普洛斯的业务量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业务覆盖超过1000家顶级三甲医院及千余名临床合作医生,销售额达去年同期的数十倍,以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圳速度”向前发展。据悉,海普洛斯基因组中心HGC(HaploX Genomics Center)已居全球测序通量第二。目前提出海普洛斯绿肺计划,建立10万例中国人群肺癌基因大数据库,涵盖从肺癌早期、手术患者、中晚期患者等全病程,目前已经与很多重点医院合作,共同推进绿肺项目进程。”


此外,肠康计划也计划建立10万例中国人群肠癌基因大数据库,涵盖从肠癌易感人群、早期患者、手术患者、中晚期患者等全病程,希望用ctDNA技术、甲基化技术、基因测序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对肠癌各阶段患者提供早筛早诊、术后监测、个体化用药指导、耐药评估、免疫治疗决策指导等全病程的系统化研究。针对有家族史患者,制定合理预防方案,累积中国人肠癌家族史数据,早日帮助肠癌患者打破“家族诅咒”。


放眼全球,生物科技创新在加速。据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刘广裕博士称: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信息经济后,又兴起的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形态。


进入21世纪,全球逐渐开始兴起万人级别基因组计划,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精准医学加快发展,这些计划为后续癌症和罕见病等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图,全球兴起的精准医学计划 (来源:基因慧)


据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秘书长王艳梅博士在“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上,透露,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比较完善,但产值、上游能力和企业实力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更多报道,可以看下文新闻稿。


在此特别分享一份专注于医健大数据平台火石创造(微信号 firestone-link)  的一份报告:


洞察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授权专利排名全国第二


来源:火石创造(微信号 firestone-link)  作者:涟漪


自2005年深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深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要素集聚,生物产业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发展,培育了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在基因检测、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优势突出,培育了华大基因、迈瑞医疗等一批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细分专业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建成了各类创新载体319家,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深圳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产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深圳市从2009年开始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来,生物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深圳的生物产业规模在2013年首次超千亿元人民币,达1055亿元,增长速度为15%。2016年,产业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2017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2400亿元,高端生物医学工程、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细胞治疗等技术跻身世界前沿行列。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09年以来,深圳生物产业工业增加值总体保持增长。2017年深圳市生物产业增加值约300亿元,增幅高达24.6%。


图1  2009-2017年深圳市生物产业工业增加值

资源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源整理


二、空间链:形成了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目前,深圳基本形成了以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产业空间格局。


1.坪山生物产业基地

坪山生物产业基地是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基地规划了“一核”、“一廊”、“四分区”的空间结构:“一核”是生物产业创新综合体;“一廊”是沿荣田河打造的生态景观和生活配套所形成综合服务走廊;“四分区”是生物医疗器械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生物服务区、生物产业综合发展区。经过多年发展,基地已经吸引了1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和产业化平台项目入驻,代表性企业有赛诺菲巴斯德、国药致君、海普瑞、康哲药业等。


2.国际生物谷

国际生物谷于2013年由深圳市政府主导建设,是深圳市继前海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深圳国际生物谷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以地处大鹏半岛东北端的坝光片区为核心启动区。以坝光为核心,形成三个圈层:


  • 核心功能圈层,以坝光为主导、与葵涌、鹏城形成三极互动的核心圈层。


  • 融合功能圈层,与坪山、盐田等区域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相融合,构建集总部、研发、生产、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生物科技产业链,形成深圳东部区域生物科技产业的融合共生发展。


  • 协作功能圈层,拓展延伸生物科技产业链,搭建全市生物科技产业互动平台,形成全市生物科技产业的大协同发展。


国际生物谷围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生物环保与制造等重点发展产业领域,规划构建“一库一院两园多平台”的产城融合格局,重点发展国家基因库、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生命科学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等空间载体。


目前,国际生物谷已引进多个国际知名团队,包括“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正在推进建设的“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巴里·马歇尔建设的幽门罗旋杆菌检测及精准医疗中心、美国三院院士伯纳德·罗兹曼的罗兹玛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谷配套园区已引进生物企业52家、科研机构11家,年产值逾8亿元人民币。


表1  深圳市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载体概况

注: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产业链:在基因检测、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在基因检测、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培育了生物疫苗、干细胞等特色细分领域。在细分领域已涌现出华大基因、迈瑞医疗、海王生物、海普瑞、翰宇药业、北科生物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图2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分布情况


基因检测领域,国家基因库落地深圳,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筹建的基因库,国家基因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库,未来将为深圳市基因检测的发展提供强大平台支撑。深圳市拥有基因检测领域龙头企业华大基因、基因治疗领域创新研发型企业赛百诺等一批优势企业。其中,华大基因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庞大的基因数据库等多项核心优势,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企业。


医疗器械领域,深圳集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00多家,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占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8%左右。培养了迈瑞医疗、理邦、先健、开立、稳健、新产业等一批优秀企业,其中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40多家。其中,迈瑞医疗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主要领域。


医药领域,深圳市培育了国药一致、海王集团、华润三九、健康元、泰康等国内知名企业。另外,深圳吸引了赛诺菲巴斯德和葛兰素史克两大国际疫苗巨头落户,极大地增强了深圳在疫苗领域的优势。


(四)创新链:各类创新主体活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已建成各类创新载体319家,其中国家级有21家。在基础研究领域,深圳市积极引入高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生物生命健康领域孔雀团队38个、“千人”专家32名、高层次医学团队73个;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在深圳建立校区;并通过高校或其他的平台频频牵手诺贝尔奖得主,建立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实验室,如已建成的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兰迪·谢克曼国际联合医学实验室等知名实验室。


依托各类创新主体,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据火石数据库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8月底,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授权专利、商标、专著数量总和达到59714个,仅次于北京,排名全国第二。


表2  深圳市重点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

注: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源整理



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正式开幕


来源:华大基因 


2018年10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以下简称“ICG-13”)在深圳大鹏举行。ICG是由华大集团主办的年度全球学术盛会,已成为基因组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学术论坛之一。

 

本次大会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主题,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和业界领袖,共同探索和分享基因组学飞速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成就,推动基因组学发展。


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致辞上,华大基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表示,对生命科学领域来说,2018年是寓意深远的一年,今年不仅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5周年,同时也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15周年。这15年来,我们对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的探索与研究硕果累累;“华大也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致力于推动基因组学的发展,让更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生应用,这是关乎全人类的事情,更是今年ICG大会的主题‘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意义所在。”


华大基因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作开幕致辞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George Church教授以“Genome Project Write: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为题开始了ICG-13第一场主题演讲,分享了基因组编写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他指出,DNA读写技术成本的大幅降低是推动基因组编写应用发展的基础。目前,基因组编写技术已经在病毒免疫、跨物种移植、发育研究等潜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未来也将推动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改造生命。


George Church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女士在题为“Molecular Network of Human Germ Cells And Its Potential in Improving ART Outcome And Blocking Genetic Diseases”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现不孕不育人群疾病的新机制,也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惠及临床。她提到,今年是中国第一例辅助生殖宝宝出生30周年,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不孕不育人群提供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发表主题演讲

 

接着,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在大会上发起“智惠人生”的倡议,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智’享逆龄,‘惠’及民生”的生命时代新型生活方式,希望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组学大数据,和传感器、网络、先进密码学与生物智能算法支撑的“生命联网”,实现从重大疾病“精准医疗”和“精准预防”,逐渐前移到体质、颜值、心智共同提升的“新三高”,并期望共建可复制可操作,人人可及、可负担的普惠模式。


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发起“智惠人生”倡议


作为ICG的主办方,华大集团每年都会在峰会上发布重磅产品,今年也不例外。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大智造发布了其自主研发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这台拥有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堪称“超级生命计算机”。


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发布华大智造2018新品


为了给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生物大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深圳国家基因库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China National GeneBank DataBases,以下简称“CNGBdb”)。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CNGBdb面向全球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归档、计算分析、知识搜索、管理授权和可视化等数据服务,并通过分布性的、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实现30+亿索引、10+TB元信息的互联,实现检索的秒级响应。


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


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上线

来源:华大基因 

2018年10月25日,在华大集团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上,深圳国家基因库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发布“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China National GeneBank Databases,以下简称“CNGBdb”),成为本届ICG大会的一大亮点。


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



国家基因库CNGBdb平台负责人、华大集团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团队负责人魏晓锋对CNGBdb进行了介绍。该平台为促进生物大数据的共享和利用而生。与其他数据平台不同,CNGBdb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加持下,基于国家基因库、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E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OMIM(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等平台海量数据的整合,贯穿“搜”、“存”、“算”、“用”多重需求,打破领域内数据库分散林立的障碍,以统一门户为用户一站式解决全部需求,因此被称为“基因界的谷歌”。


CNGBdb平台负责人魏晓锋


CNGBdb具体能做什么?平台负责人魏晓锋介绍称,该平台面向全球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归档、知识搜索、计算分析、管理授权、可视化等数据服务,覆盖母婴健康、肿瘤、动植物多样性、病原微生物等十几个研究领域,形成一个融合多研究领域、多数据类型、多分析维度的超大型科研数据系统。


CNGBdb数据结构


CNGBdb首先为国内科研人员解决了“存”的难题——国内本地化的数据归档空间。它旗下的核酸序列归档系统(CNSA)提供英汉双语界面、1Gb带宽、批量归档功能,确保用户能轻松上手、快速上传和下载,并加强了我国遗传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同时,CNGBdb赋予每条科学数据一个唯一的“身份证”——DOI(数字对象标识符)标识,方便检索、追踪和引用,提高数据的曝光率和引用率。截至现在,该平台已经支持了近3000个项目,归档数据将近600TB。


CNSA


据悉,CNGBdb的另外一大优势,是分布式的、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它同时也是生命科学垂直领域的最大搜索引擎,已实现30+亿索引、10+TB元信息的互联。文献、变异、基因、蛋白质、序列等12个结构的数据彼此联结,检索时关联信息汇集于同一页面,一目了然,使信息搜集和筛选效率翻倍。此外,CNGBdb搜索引擎不仅达到秒级响应速度,还支持中文关键词和全文检索。

而在“算”方面,CNGBdb提供一系列数据计算和分析服务,其中BLAST是最值得推荐的应用之一,这是一个高性能混合计算池,整合了NCBI 最新的nt、nr库,且拥有CNGB独有的千种植物转录组数据集、万种鸟基因组项目数据集、全球最大免疫序列数据集等,方便用户对核酸或蛋白质序列进行搜索对比。


CNGBdb BLAST


CNGBdb生命大数据平台的发布,可谓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盛举,引起国内外与会嘉宾的强烈反响。该平台目前已正式上线,用户可访问db.cngb.org体验其各项功能和服务。平台负责人魏晓锋表示,相信GNGBdb将为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提供巨大便利。国家基因库还将进一步扩充平台的数据存储,结合前沿技术继续加强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更好地促进生命多组学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及有效利用,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登录CNGBdb或国家基因库官网

体验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服务


华大智造发布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基因测序仪

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


来源:华大基因


2018年10月25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基因组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峰会——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以下简称“ICG-13”)在深圳举行。


在开幕式上,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大智造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这台拥有超高通量的基因测序仪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堪称“超级生命计算机”



华大智造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正式发布


“MGISEQ-T7”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华大智造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设备生产制造商的地位,并使得华大集团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有能力构建一条从硬件制造到基因测序服务,再到大数据研究的完整基因测序产业链的机构。


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在发布会上表示,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是服务于全人类的,这是为了人类未来的领域,“华大智造的使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更健康,这也是始终是我们华大的核心思想。”


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发言


真正的超级生命计算机!6台机器1年可完成十万人基因组测序



近日,华大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上发布了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已迈出“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的重要一步。几乎同一时间,英国政府再次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开展500万人基因组计划。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各国纷纷推出国家级大规模人群基因组测序项目。


但由于受到设备数量、速度和成本等现实原因的制约,基因组的测序效率在前几年推进并不顺利。以英国为例,2012年12月,英国启动十万人基因组计划,一直到2018年7月,花了5年半的时间才完成7万多例全基因组测序。


华大智造发布的全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将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这台拥有超高通量的基因测序仪,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堪称“超级生命计算机”。


具体而言,华大智造MGISEQ-T7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以前,十万人级别的基因组测序可能需要4到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仅需6台华大智造T7,一年时间即可完成。


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首席执行官牟峰表示,超快速、超高通量的MGISEQ-T7,一天最多可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完全突破大家对测序仪的想象,堪称基因测序行业的“超级生命计算机”,这必将对目前测序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医学研究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成为可能。



MGISEQ-T7 



全球首创4联芯片+行业最快速度 华大智造T7日产数据最高达6Tb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测序仪最多只能支持两张芯片同时运行,而T7的4联芯片平台采用独特的芯片搭载技术,可实现4张芯片进行完全独立的测序流程,如同4台测序仪同时进行工作,且芯片间互不影响。


同时,MGISEQ-T7可同时支持全基因组测序、超深度外显子测序、表观基因组测序、肿瘤大Panel基因检测。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同时测序,并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


测序仪运行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测序项目的交付时间,因此,业界始终致力于提升测序仪的运行速度。华大智造通过全面升级生化系统、光学系统,并将图像数据处理速度提升15倍,从而使得MGISEQ-T7测序速度比行业最高水平高出50%以上,远远领先于其他测序仪,仅需不到24小时便可完成PE150。


据了解,测序仪芯片密度越高,意味着可产出更多的有效数据量。MGISEQ-T7将原有的芯片密度提高了20%,使得单张芯片即可实现Tb级数据产出。加之4张芯片可同时独立运行,24小时无休轮转,MGISEQ-T7每天最多可产出6Tb数据,真正实现强大日生产能力。


MGISEQ-T7亮相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


此外,针对基因测序特殊的要求,华大智造研发出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在此次ICG-13发布会上,华大智造发布了更高通量的MGISP-960,单次最多可自动完成96个样本的制备。MGISP-960的发布,完美支撑了MGISEQ-T7测序通量需求,让MGISEQ-T7的强大性能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MGISP-960


与此同时,华大智造还将在ICG-13的同期卫星会上发布最新建库技术stLFR和生信分析加速产品MegaBOLT。例如肿瘤数据的分析较常规数据更为耗时,而使用MegaBOLT,可以带来15倍以上计算速度的提升,从源头上大幅促进肿瘤研究的进程。同时,MegaBOLT也将上线BGI Online云计算平台,为接下来的基因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华大集团成为全球唯一有能力构建完整基因测序产业链的机构



生命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基因测序技术是生命经济的核心。过去,基因测序仪硬件、软件、试剂耗材的知识产权被美国独占,国内基因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华大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基因测序仪,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基因检测市场的垄断,助力中国基因产业高端测序技术的源头创新和上下游的协同发展。2015年,华大发布BGISEQ-500,实现了国产化测序仪自主研发从0到1的突破。


如今,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集团在测序应用、仪器智造及使用场景上一直处于掌舵者的地位。目前,全球只有两个国家、三家公司可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华大就是其中一员。


T7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华大智造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设备生产制造商的地位,并使得华大集团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有能力构建一条从硬件制造到基因测序服务,再到大数据研究的完整基因测序产业链的机构。


华大智造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研发出更多生命科学领域的仪器设备,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工具支持,为中国率先迈入人人基因组时代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引领生命科技时代的发展。


关于华大智造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MGI Tech Co., Ltd)是深圳华大集团下属子公司,秉承“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理念,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实时(Real Time)、全景(Whole Picture)、全生命周期(Life Long)的生命数字化全套设备,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缔造者,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


现阶段,华大智造已启动多个跨组学平台项目,包括测序平台、质谱平台、影像平台等多个方向,贯彻落实大平台、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大民生的整体方针,全面推动全球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和精准医疗发展领域的基础性平台建设工作。




“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成功举行,助力深圳生物医药科技领域产学研医创新加速!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产学研 

10月25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在南科大第一科研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生物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学研医界大咖云集,包括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蒋兴宇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Charles Cantor、美国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赵宏宇教授以及来自华大基因、迈瑞医疗、北科生物、海普洛斯等深圳本土生物创新型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共计14位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与现场近200位来宾分享、互动,探讨生物科技创新未来前景,激发创新者的思维。


▲ “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现场


▲ 峰会现场嘉宾合影


随着人类对健康问题关注的不断加深,21世纪全球医疗需求迅猛增加,生物科技、精准医学、基因技术成为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生物科技已经是中国与世界产生紧密联系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创新的热土。


美国Apostle公司CEO、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助理院长葛东亮教授在峰会致辞中说,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南方科技大学肩负践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使命,致力于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深圳创新型城市的愿景,服务建设从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的转变,在国内引领性地创建以产业转化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学院,缔造创知、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活力校园。本次会议聚焦于国际领先的技术革新、学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探讨建设生物医药科技产、学、研、医高地及生态圈;探讨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峰论坛,引入国际优质学术和医疗资源;以原创性技术为起点,以国际领先的技术革新和临床应用为基本元素,进一步释放深圳未来战略发展的潜能,推进深圳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大健康事业布局。


▲ 葛东亮教授致开幕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国家杰青蒋兴宇教授做主题报告《Microfluidic miniaturized medical diagnostics》(微流体微型医疗诊断) ,总结了课题组微流控技术研发用于体外诊断产学研转化的进展和经验,其技术研发应用已经成功获得药监局的注册许可,顺利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


▲ 蒋兴宇教授做主题报告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任主任、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Charles Cantor院士的演讲主题为《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Bio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技术创新),回顾了生命健康领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并对中美生命健康产业政策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Charles Cantor院士做主题报告


美国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赵宏宇教授做题为《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Genetics Studies of Millions of People》(我们从数百万人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了什么)的主题报告,回顾了基因组科研领域近几年的重大进展,并分析了未来精准医学领域发展的重大方向。


▲ 赵宏宇教授做主题报告


南方科技大大学医学院(筹)主任张健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肿瘤耐药与转移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总结了肿瘤转移和耐药蛋白生物标记物的研究重大发现和产业转化计划。


▲ 张键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以《新型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之基础工程》为主题,报告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政策制定、行业标准以及对学科科研、产业的重大方向性指引和规范。


▲ 邢金良教授做主题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高亦博博士通过《肺癌筛查的研究进展与科技需求》,报告了国家癌症中心在肿瘤早筛、肿瘤早治领域的重大学科进展和发现。


▲ 高亦博博士做主题报告


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贺建奎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临床中应用》,总结了第三代测序仪研发进展和产业化计划。


▲ 贺建奎教授做主题报告


华大基因研发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叶明芝博士做了题为《免疫治疗临床转化与未来数据主张》的报告,分享了华大基因在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方向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布局计划。


▲ 叶明芝博士做主题报告


深圳迈瑞医疗体外诊断首席科学家何建文博士的报告主题为《免疫检测产品开发的技术及艺术》,总结了迈瑞医疗在免疫诊断领域的历史、成绩及战略布局,以及关于诊断领域质量控制的思索。


▲ 何建文博士做主题报告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医药城干细胞研究院院长胡祥博士的演讲主题为《“BT+IT” 推动的健康产业变革将比我们想象的快》,总结了细胞治疗领域的历史、现状、挑战、进展和未来方向。


▲ 胡祥博士做主题报告


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秘书长王艳梅博士以《产学研创新生态模式》为主题,报告了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在领域建设、学科支持、产业孵化上的思索、实践和成绩。


▲ 王艳梅博士做主题报告


海普洛斯 CEO兼董事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预测与早诊合作研究室主任许明炎博士的报告主题为《Liquid Biopsy and Precision Oncology Medicine in China》(液体活检与精准肿瘤医学在中国),报告了海普洛斯的发展历史、在液体活检临床检测领域取得的成绩、对行业的思索和未来的规划。


▲ 许明炎博士做主题报告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国家青年千人丁春明教授的报告主题为《Key Bottleneck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Liquid Biopsies》(液体活检在临床应用中的核心瓶颈问题),回顾了液体活检技术的技术优势和挑战,以及在液体活检临床科研和应用领域取得的成绩。


▲ 丁春明教授做主题报告


葛东亮教授做题为《癌症早筛与全民大健康新格局》的主题报告,回顾了现阶段生物科技革新的历史契机和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报告了一种新型液体活检样本处理和保存技术的发明过程和产业化进展。


▲ 刘广裕博士致辞


据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刘广裕博士介绍,南科大在生物及生命科学上的布局,将努力为深圳市注入大量从源头落地的创新力。南科大从全球招聘一流的人才,组建了生命科学和健康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在医学临床环境方面,南科大目前拥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2所、临床教学基地2所。在重大科研平台方面,南科大大力投入建设了冷冻电镜实验室、生命科学成像示范中心、广东省细胞微环境及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深圳第一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格拉布斯研究院2017年2月在南方科技大学成立,设有新医药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南科大鼓励教授创新创业,贺建奎副教授创办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葛东亮教授不但创办了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还要做引进和转化生物技术的国际平台,让更多的生物及交叉学科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新一代的生命科学及医学突破将会把生物技术与材料化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这已经是全球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当下,中国的生物科技初创企业正在从快速跟随者转变为真正的创新者。


深圳作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领域领跑全国,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细胞治疗等技术跻身世界前沿。深圳的政策扶持、资金配套以及市场调配资源的能力,都对国际资源形成了吸引力。


可以预见,面对深圳市对生物技术寄予的厚望——“把握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的新趋势,以基因技术快速发展为契机,面向国内重大需求,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今天的生物科技创新者峰会将是一个重要的起航。南科大致力于成为深圳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创新者之一,并将与所有创新者携手同行。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


华大集团发起“智惠人生”的倡议

(向上滑动启阅)

“智惠人生”倡议书


       人类追求幸福、健康、长寿的愿望亘古不变。从狩猎时代、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一次次伟大的科技革命推动人类实现温饱和富足,战胜灾害和疾病,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正不断被满足,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生产从匮乏走向总量相对富足下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人类历史正在进入新阶段:人们对生命长度和质量的追求,即健康、幸福、长寿,成为全社会最重要的共性命题。

       华大以提升生命长度和质量的人类终极追求为目标,始终挑战生命科技极限。从员工自我实践做起,基于全方位全周期生命数字化和智能系统,多年来持续践行“精准健康评估”和“智惠健康提升”, 仅2018年前三个季度,华大6000余员工和家属累计产生近200T生命大数据,在重大疾病防控和健康提升方面成效卓著,我们坚信主动付出和科技支撑下的“人人健康百岁不封顶”是生命时代最美华章。 

华大提出“智惠人生”理念:

    ——智,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组学大数据和传感器、网络、先进密码学与生物智能算法支撑的“生命联网”,实现从重大疾病“精准医疗”和“精准预防”逐渐前移到体质、颜值、心智共同提升的“新三高”,进而依托前瞻生命科学突破实现延缓衰老甚至“逆龄”,为大人群生命长度和质量持续提升提供全新可复制可操作模式。

    ——惠,依托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工具平台和硬件软件系统研发以及前沿科技超越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加速生物、化学、物理、材料、计算机等领域的跨界精诚合作,旨在提高健康评估和提升的成效性、准确性、可负担性,使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普惠人人,可及可享。

“智惠人生”首先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人人主动践行 预防提升逆龄 加速健康中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不同于患病后被动接受治疗,疾病的预防需要每个人的主动参与,体质的提升和逆龄长寿更需要主动付出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

       “智惠人生”同时更是整个社会的事——政产学研聚力 全数据真智能 共有共为共惠。从华大的自我实践到更多企业员工健康实践,再到各地政府主导的民生项目开展,都会产生大量来自真实世界的生命健康组学大数据,作为科研和产业的重要资源,其共有、共为、共惠必然带来以全民健康为导向的生命时代生活生产新模式。


华大在此向全社会发出“智惠人生”倡议:

 一、呼吁越来越多珍爱生命的有识之士——认同华大“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价值观,并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华大愿分享相关经验和成功模式。

 二、号召企业、社区和区域——参与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量化评估,并逐步向更大范围推广,构建企业和区域健康指数。

 三、集结科研和产业同仁——构建大健康生态联盟,迭代发展低成本、高通量的跨组学生命数字化工具平台;依托生命组学大数据和各种“黑科技”实现数据共享和个人隐私保护;共同探索体质、颜值、心智“新三高”健康量化提升和抗衰逆龄前沿解决方案,在华大群体和更广泛的志愿者群体中“先行先试”,共解生命奥秘,加速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共享,加快应用和推广,普惠人人。

四、恳请政府相关部门——继续支持面向大人群的大健康民生工程,支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持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健康提升的技术评估及监管模式;扩大健康相关应用在医保费用中占比;编写区域健康指数;鼓励产学研机构共享数据、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让大人群的生命健康大数据做到“共有、共为、共惠”。

       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目前发达国家高投入、低边际产出医疗模式在我国不可复制、不可持续。

       “智惠人生”倡导全民意识和社会资源从“治病”转移到“疾病预防”和“体质提升”,以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为抓手,从根本上促进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实现“天下无病”和“天下无险”,助力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推动我国向人人百岁健康时代迈进。








以上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华大基因、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慧、火石创造(微信号 firestone-link)等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