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科技引领美好生活”论坛1:蓝光LED+光电+8K+柔性电子+供应链创新+智能办公+数字工业平台+软件云端化+跨行业连接
主题:“科技引领美好生活”主题论坛1
时间:2018年11月16日上午9:30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5楼簕杜鹃厅
实录内容:
(杨修友副秘书长会见演讲嘉宾)
(王海东 深圳卫视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早上好,这里是2018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我是深圳卫视主持人王海东。
可以说科技创新是推动当下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在各个创新领域都可以看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目标,本场论坛以“如何用高新科技手段打造满足未来人们需求的美好生活”作为核心主题,我们将会广泛邀请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以及企业界代表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今天论坛开始之前,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高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修友先生致辞。
(致辞嘉宾:杨修友 高交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
杨修友: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各位嘉宾相聚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交会组委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高新技术论坛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迭代加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科技创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本届高交会展出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圳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发展,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以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加强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结合产业实际,围绕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增材制造、石墨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精准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规划建设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转型。
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先生以及多位在业界有着丰富经验和影响力的嘉宾,对国际、国内以及深圳智能制造业发展趋势进行富有洞察力和预见力的交流,相信通过他们的分享,将让我们对“科技引领美好生活”产生更新的认识、更深的启迪、更美好的展望,也将对本届高交会带来更佳的成效。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杨修友先生。今天上午会有9位嘉宾发表观点,他们的主题将围绕光电技术和智能制造两个议题。首先进入“光电技术”主题演讲环节,在这个环节请出的第一位演讲嘉宾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有着“蓝光之父”之称的中村修二先生。今天,中村教授的演讲主题是《LED的现状和固态照明的未来》,掌声有请。
(中村修二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中村修二:我们知道照明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知道在现在的发展当中,我们也是有很多的技术升级,比如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新的信息,比如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垂直枪面发射器,我们知道激光照明是非常重要的,蓝光LED其实不足以应对未来的生活需要,我们认为激光照明在未来非常关键,首先我们看第一方面的问题。
(隧道节)LED,这个概念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为现在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在用LED,现在LED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新的技术,叫做分子数外延技术,也就是MBE和其他物质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获得非常高质量的有缘区。在这里我们是用反向装置操作降低隧道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将电子隧道当中的电子夹带传入到导带当中,所以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也就是说EQE会达到顶峰78%,而WBE会达到72%,所以我们就是利用了这种JNN隧道节的比赛效率超过70%的氮化物倒装芯片,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管大小如何,我们都能够很好用到高密度光源,接着看V型LED,2018年拉斯维加斯举行了一场大型消费电子展览会,在上面我们看到了很多显示屏,有蓝光,有绿光,在那里有很多芯片展示,我们将夜景显示器和有机LED光源效果进行了对比,所以左边我们有一种有效的光源,效率非常低,仅有5%的光得到输出,右边是有机了LED显示器,有10%的光输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效率的光源出现。
我们做一个对比,其实这些都是很不一样的,最右边是现在讨论了V型LED效果,达到了40%,此外我们也做了一个实验,通过一种镜相的扩散化可以有效结合P型氮化架,这样也是甬道了隧道节,这是另外一个比较,我们在隧道节里面使用了一种叫做PAAKLED设备,这也有非常大的效率,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来,通过技术以后亮度更好一些。
我们讲的是V型二极管,因为存在高租长和面积比,侧线在LED当中是有不同输出,也就是侧壁的电流对注入有很深的影响。我们针对缺陷进行了一定的化学处理,就可以产生一个均匀的光的发射。如果在化学发光二极管当中没有电流拥挤的话,此处的发光都会出现均匀分布。
现在我们也希望能够进行更多的推广,现在如果不对技术进行改造,照明是非常差的,这是另外一种改进,具在有ALD的LED上面进行一定的改造,如果不改造会有电流泄露,这样能耗就非常低,我们进行改造以后EQE,也就是外部的量子效率就会更高。同时我们使用了一些非常小的芯片,这些芯片就可以使漏电比例大大降低,这样外部量效率就会高很多,如果芯片没有得到改良的话,甚至发光率是非常低的。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垂直枪面发射激光器的应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很多公司用的是C型便面,但我们用的是M截面,此外光的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实验当中我们也会对光源方向进行对比,左边是VCSEL应用,右边是边缘发射层信号的结果,所以你会看到右手边的发射层,光源方向照射是不一样的,左边是从左边看到的效果,右边是从上面看到的横截面,所以有异高频调制的无枪面,它可以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进行很好的组合,这样在接近蓝色的BSEL上也有特色,去年iPhone10火了传感技术,使用的红外不可见光,因为考虑到整个光速本身的光谱要比整个红外小很多,如果使用蓝激光的话,解析度有可能会做的更好,也许在未来会使用蓝激光代替LED红外,所以对整个面部识别在未来也有很好的应用之地。
此外,在这个领域当中我们会再次强调使用半极画面,现在要做蓝绿两色的基于氮化镓的VCSEL挑战还有很大。这里是相应的孔径,可以设置方向,这是一个随机化过程,如果在极化或者半极化的时候要找到专门的方向,这对应用层面非常重要,尤其是VR和AI方面必须要实现极化方向很好的控制,同样,2015年在M层使用整个隧道节的枪内接触,我们使用IPOP型层,同样损失非常高,有30厘米的值,同样使用ITO是应细化物层,也会使用分布布拉格发射层,隧道节相较于传统的可以减少10倍损失。
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可以看到其他重要指数,包括枪数,同样在这里看到是40纳米长蓝光,了解到ILV特性,脉冲是做半导体测试,这是410纳米,现在紫光表现也非常好,我们会进入蓝、绿方面。
这是巴巴拉分校的结果,峰值数会不断提高,半导体方面激光照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使用高功率,半极化发射率是结合荧光体,下面是正常的电流密度,包括蓝宝石衬底,包括蓝光条,将近零的密度EQE外部效率目前有一个非常高的效率,我们能够做一些比较小的,非常微型的照明设备,因此激光照明会成为未来重要的方向,因为任何设计大家都希望做到很好的光速。
LED是高功率,芯片大小也办得越来越大,我们要使用Micro芯片控制整个照明,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要做很多平衡工作,同样这两年非常火的是激光投影,激光电视,就是蓝色的高功率,绿色的来自荧光体。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就是汽车大灯应用,以前LED可以实现3万米,激光大灯可以实现很好的动态照明,矩阵式的聚光大灯,原来是非常小的,它们能够使用微机电系统,能够实现很好的激光投射,所有的这些都变成了点光源照明,动态照明。我们也能够做出不同图像像电视一样停出来,停车来的时候也能把灯光方向移开,因为微机电大小非常好,相较于传统的照明而言它是一个优势,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蓝色激光在焊接切割雷达方面,我们对比了光束尺寸,蓝光尺寸非常小,过去是红外的到DVD用红等,它是中等大小,但进入到蓝光它真的非常小,因为整个光速的大小,所以它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对于蓝光,包括雷达现在可以用在很多方面,精度非常好,切割,焊接,功率密度很高,基于蓝光的激光切割可以做很多现场工作,甚至科幻电影里面也有,但现在工业里面已经得到实用,现在还会使用红光,但未来蓝光越来越多,激光枪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大家也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蓝光,蓝光做激光切割方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在的汽车当中激光雷达是很重要的传感部分,现在有的使用红外,解析度不是很高,如果以后使用蓝光,芯片大小也变得更小,解析度更高清,未来大家都会走上蓝光之路。
所谓的光保真技术,光照上网技术,现在智能手机都是连接WIFI,LI-FI的频谱还是非常小,首先传输速度快很多,它有非常高的光谱,而且没有电磁方面的EMI干扰,WIFI时代是4G,数据传输差不多0.1GB,5G时代能够达到每秒10个GB,但激光LI-FI现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8个GB,不久的未来有望达到每秒100个GB,在这样的领域当中,图像视频都是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如果未来可以实现LI-FI,可能速度比5G更快,如果让人工智能包括物联网结合激光LI-FI技术,这样很好的组合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会以非常短的时间完成视频的下载,而且有非常好的调制能力,首先从激光的角度,调制的传递能力要比传统的WIFI强很多,因此,在这里也是举一个例子,在LI-FI里面对比了蓝光LED+荧光+蓝光LED+荧光粉之间的对比,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最好的调制速度,能够实现真正的LI-FI。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聆听。
主持人:谢谢中村修二先生,各位,刚才中村先生跟大家分享了激光照明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于它的应用畅想,这其中对LI-FI的畅想尤其激动人心,未来LI-FI也将使我们突破对照明概念的理解,我们要掌声向中存修二先生表示感谢。下一位演讲嘉宾是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袁道仁先生。洲明科技是全球领先的LED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袁道仁先生的演讲题目是《未来光电技术将照亮何处》掌声有请。
(袁道仁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袁道仁: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洲明科技的副总裁袁道仁,洲明科技是从事LED专业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下面我从洲明的LED光电技术产品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未来LED光电产品将照亮何处。
LED技术的发展,它经历了其他所有工业革命以来的所有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在结合这次高交会所倡导或者所主导的新型技术介入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物联网,整个技术融合缔造了智能显示终端,我们认为它是未来大数据最终呈现的入口和出口。
从LED发展应用的环境和整个产品形态,它从原先的户外已经全面进入到室内,而且LED也全面向小经济,也就是2.0以上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商用,在未来三年劳动五年甚至在十年,三十年会向新的方向发展。另外,新的工艺,整个设计工艺会给LED产品在技术上面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现在已经经历了14年的发展,同开始的大经济满足户外的显示到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0.7产品,并且马上要发布,0.5以下在实验室已经开始设计。
当前LED应用领域,像今天的大会,我们在大型会议以及大型论坛包括像广电的演播厅,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智慧城市的运行中心或者说各个政府,包括各个企业下一步所有与中心有关的都会用到LED显示屏。
创意显示,包括精准广告显示方面,整个LED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业界更加注重5G时代的到来,LED的光电产品将会无处不在,5G时代的到来解决掉了流媒体以及网络多级跨级平台共享的整个技术体系,它会对现有的所有,包括今天大型论坛的屏,包括指挥中心,气象中心的那些屏,会带来新的延伸应用。另外在信息发布内容上面,任何地方,任何通讯模式都可以实现LED部署,在任何可以安放LED的地方可以实现LED发布屏的安装。
LED本身的技术发展,MINI LED,Micro LED的到来会在全新领域进行应用,比如电竞,电竞现在已经被列入奥运会项目,还有汽车显示了,不仅仅是中控显示,未来整个汽车玻璃可能都是用LED技术做显示,现在已经实现了很多功能,还有医疗显示,医疗显示上面可以看到,目前每一个医生桌面上都有一个灯箱屏,但mini LED可以把那个屏替代,也就是说未来在CT房一照,每一个医生的办公室里面都可以实现实时显示,不用打胶片了,这是LED未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还有新零售,无人商店,人机交互,新型互动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新型体验,在高清影院,去年上海由三星提供了两个电影院,LED显示屏在整个电影的体验上面是跟现在的有革命性变化,未来全球会有45万个电影院,我们憧憬在未来的5年内高清电影院会带来更好的体验。Micro LED在近距离显示面板上面,眼镜、手表包括电脑所有的显示屏都有可能采用Micro LED产品。
另外,LED显示产品与照明的结合,现在深圳晚上的灯光秀展示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主要技术都是用LED产品,LED灯,LED显示屏,用科技和文化重新演绎城市的光环境。在智慧城市采集这一块,全球也在推崇多功能杆,利用原先的路灯杆+信息发布屏对整个智慧城市的前端大数据进行信息采集和信息发布,它是未来智慧城市整个感知系统的最重要的载体。
现在整个照明比如灯光秀,其实已经把照明和灯结合在一起,照明已经显示化,未来所有场景里面都可以当做一个可以播放内容,可以演绎内容的场景。下一步跟物联网,跟软件融合在一起可以进行互动应用的所有场景的实现,软件定义大屏,软件定义照明。
在未来的整个体系里面,智能家居,智能健康,健康领域也有结合诺贝尔奖,比如光疗,哈佛医学院已经用LED的光营造环境,从而达到护眼,助眠和治疗抑郁症,这是已经进入临床的,所以它可以创造无限的光应用空间环节,光本身是可以通讯的,可以在室内做更加精准的通讯,比如地下车库找车或者在商场里面找商店,包括找人,都可以做到精准的定位作用。
整个照明是基于天花板的,利用照明和下面的人和下面的物进行联动,可以进行商业大数据的采集,并且可以进行大数据应用。
总体来说,LED技术发明于中村教授,但是发扬于中国,现在全球LED的智能制造集中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我们完全从芯片到应用全方位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伴随着国家的一带一路,我们相信LED光电技术将更快点亮全球,点亮整个21世纪,LED光电技术将无处不在,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袁道仁先生,当下以及未来对大数据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看的清楚,如何进行大数据采集就成为了业界的重中之重,刚才袁先生的演讲当中明确提示了智能显示终端可以扮演显示大数据的重要出口,刚才袁先生介绍了正在实现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应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再次向袁先生表示感谢。下一位请出的演讲嘉宾是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邵喜斌先生。京东方是中国内地液晶显示产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2017年国际专利申请位列全球第七。邵喜斌先生的演讲题目是《8K显示探究》,掌声欢迎。
(邵喜斌 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
邵喜斌:大家好,我的报告题目是《8K显示探究》,刚才袁总讲了LED显示,我这块重点是LCD,现在只有LCD可以实现商用民用8K显示。我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8K概况,8K产业链,8K显示核心课题,BOE在8K显示方面的战略。
8K显示目前在家庭应用当中见到的还比较少,实际上研究工作起源比较早,上世纪90年代NHK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锋已经开始了前期研究工作,2012年ITO公布了技术鉴书,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2016年京东方和ITU合作在纽约奥运会上实现了实况转播,国家广电总局也在规划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实现8K信号直播。一系列的进步和一系列规划都预示8K时代到来,再看一下消费级市场的变化。
2018年已经有少量8K电视产品上市,未来五年内它的年负荷增长达到170%,这是什么概念呢,对于显示领域来说,我们所见到的市场预测数据是已经接近一种饱和状态,在未来5年内整个显示领域年负荷增长在3%左右,170%说明8K是未来显示的热点,是由一轮升级换代的浪潮,是带动显示升级的重要一支力量。从尺寸去看,60寸以上的TV产品会占据8K显示最主流的尺寸,60寸和70寸几乎占了95%以上的市场,为什么8K在60寸和70寸产品中首先进入技术市场?
电视大家都有观看距离,苹果手机上,IPAD上也提出了视网膜技术,意味着人眼分辨率在一定距离内对像素分辨能力是有限的,60寸到70寸及以上大尺寸电视做成8K在2米、3米范围内,人眼是可以分辨出的,更小尺寸如果观看距离远一点,这样很难让8K区别4K显示效果。
随着消费升级和对大尺寸消费的需求,让大尺寸产品拥有和45寸以下同样的细腻程度,那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分辨率。从市场分布去看,未来几年8K重要市场在中国市场,而中国会占到整个8K市场的75%以上,中国是一个显示产品消费比较超前的区域,8K电视能够实现商用,进入家庭不只是显示一块,包括早期为什么是NHK领导8K产业链建设,最早进行8K技术研究,如果想让8K进入家庭,能够在家庭内获得同样的好的观看效果,需要从内容拍摄,图像编辑,编码,解码,信号传输到显示,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实现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支持8K显示内容的生成传输和规划,才能够使8K显示效果在消费者这一块得到最好的体现。
最重要的几个部分是内容拍摄,编解码,信号传输,前三个部分都不是显示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产业链当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一一看产业链发展的情况。要有8K显示必须要有8K设备拍摄,摄像机是第一步,已经有众多厂商投入8K摄像机的研发工作,也做了很多推广和展示,目前为止商业化最成熟的还是red公司的产品,其他公司也可以做展示和样机的试验使用工作。
在编解码方面,因为8K信息容量实在太大,如果做一个8K节目,原始信号会达到66G,接近67G,这样的信号很难被现在的通信系统传输,可能只能用光线,除了光线之外其他的都无法达到,即使用最先进的5G也很难实现66G的信号传输,所以压缩技术成了节目源生成之后第一步,H265在压缩比上可以提升,可以达到150倍压缩效率,这种技术可以支撑8K信号从生成到压缩再通过各种传输手段送达到显示终端,在这里面265专利,265技术成为压缩技术最核心的技术,在这方面也有众多公司在参与265技术的研发工作,这其中也有一些中国企业。
传输方面,现在的电视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卫星,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进行传输,NHK在早期的工作中对有线无线传递8K信号也做技术改进,到目前为止证明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初级8K信号传输,最好的传输方式应该是英特网,使用5G信号的方式。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8K信号分级和内容分级可以分入门级,应用,极致体验,入门级可以达到25帧,带宽40兆就可以支持8K需求,终端消费者有良好体验的时候,我们需要前端信号能够达到50到60赫兹震频,对带宽需要100兆,对极致的8K体验需要120赫兹,需要的传输带宽达到220兆以上,这是使用压缩技术之后的传输方式。
最后再看看显示,在显示方面,首先是显示技术标准,刚才提到了BT2020对8K已经做了详细描述,同时还有另外一些,同显示系统信号进入显示面板这一部分需要有高速的传输接口,这个接口最合适的是HDMI2.1,一路接口可以实现4路接口进行传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标准,绿色环保,中国针对平板显示有能效标准,8K显示的时候,液晶显示像素越小的时候光利用效率越低,这样必然带来能耗上升的问题。在支持面板之外的集成电路方面,包括系统的集成电路,图像加速补偿,处理器,持续控制器,对显示器件最核心的显示面板来说,由于能效的要求,我们需要有更高的能够维持或者保证它能够有更高的液晶面板通过率,同时为了维持外观需求,我们需要周边集成电路越来越少,要把电路直接做到液晶面板上,这就是业内所说的GOA技术。
除了这些外在需求,在液晶面板当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如果想前面的都能确保,但如何确保画质,8K最大的挑战是内部充电率的问题。对于充电率的问题,业内都知道液晶属于电压驱动型器件,LED是属于电流型,电压性驱动器件和电流型最大的区别是器件不稳定性的冗余能力,对一个电流型期间来说面板的波动和器件的稳定性都会有发光亮度变化,对于电流型来说,只要电压是够的,功率波动和器件稳定就不会表现出来,所以最后能够保证很好的画质,在8K的时候如果充电率不能得到确保,画质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充电率在非常低的时候,可能表现为电流型器件一样的特性,这是8K显示方面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
为了确保功耗,我们首先需要提高面板透过率,对于不同的显示模式,透过率也有明显差别,BOE会有一定优势,在这个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像素,优化面板设计,采用新的夜景材料,包括相关的其他材料,可以使面板的透过率接近4%。
在4%的时候是什么概念,60赫兹8K产品的时候可以满足国家最低的标准,但是如果到120赫兹还仍然不能满足能效标准,一方面面板厂商对于面板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透过率,从国家政策角度讲也需要考虑消费者对于高端消费显示的需求,因为在中国能耗标准制定中需要所有的都一个标准,对显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有人说了oled可能不需要这么大,但LCD方面能耗可以做到0.3,但oled可能只能做到0.5,功耗会比LCD高两倍以上。
这是外观体验的诉求,实际上我们做8K很复杂,驱动上有很多挑战,但是我们对它的外观追求不能放松,因为消费者最直观感受是外观,所以窄边宽和电路集成度还不能降低,所以这里面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后一个是如何确保充电率的问题,做一个8K显示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但是也看到了希望,它有非常明确的目标,8K物理分辨率和更高的色欲要求,还有更高的画质,还有更高的色彩表现能力。BOE从2013年开始一直在从事8K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5年的技术储备,我们也针对8K技术的趋势提出了8425沾光,推广8K普及4K替代2K用好5G,实际上我们也投资了一条生产线,在创新应用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积极把8K推广到医疗、远程教育、数字艺术等等多个应用领域。
2013年我们首先在全球第一家提出了技术村,之后多年当中一直在持续进行产品开发工作,我们的技术开发工作从2014年连续四年得到最佳显示产品之类的大奖。我们的10.5是为8K所准备的,最主要的产品是65寸和75寸,这条产线在合肥今年已经实现量产,武汉的10.5在线已经在量产当中,所以8K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也希望大家多买点8K电视。
最后,搞显示的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目前做8K,8K以后还有吗,实际上我们的想法是对2D满足吗,对3D满足吗,对现在显示的图像上,我们能看到真实的物体,在显示器上可以看到物体不同层面需要多少个像素?对于显示技术的追求应该是无限的。
以上是我的报告,谢谢。
主持人:谢谢邵先生,对于8K未来的发展邵先生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测,第一,这是基于技术进步赋予我们的信心,第二,京东方作为中国液晶显示的大行家对中国消费者独特而特别的判断,这是全世界比较考前的,我们也希望邵先生和他的公司未来能够心想事成,再次掌声对邵先生表示感谢。接下来请出的是柔宇科技战略投资高级总监高翔先生。柔宇科技致力于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产业,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高翔先生的演讲题目是《“柔”道:科技创新与商业化的思考》,有请。
(高翔 柔宇科技战略投资高级总监)
高翔:各位来宾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邵总刚刚做了关于显示的清晰度或者消费者未来的市场探索,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也是跟屏幕有关,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叫柔道的话题,也就是说怎么让咱们的显示屏变得智柔智薄智透,智黑科技能够在我们手中感受柔道。今天我将讲柔性科技,柔宇科技在这方面的新产品。
首先在信息技术探索力量的时候,现在绝大多数科技公司在全球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电脑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从2007年当时第一款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代表着怎么的探索?怎么样把电脑,手提电脑以及智能终端手机有一个美好的结合,这样子来到现场的朋友可以想想手提电脑,智能终端,如果能够合成一个东西,既方便又科技,可以麻烦不同人的消费习惯,不同场景都结合起来,于是柔宇做的就是在屏幕上让这三者合二为一,而且成为可能。在探索过程中柔宇科技发现信息技术的未来着重的两个点,一个是人机交互,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跟人,跟机器,跟大自然进行交互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输入端柔宇科技创造了自己的柔性传感技术,在输出端又创造了柔性显示技术,通过传感和显示的结合实现万物互联,试想目前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东西,生活中是不多的,有哪一些可以去做?
凯文·凯利先生曾说过,未来屏幕无处不在,在现在的桌上,大屏幕,凳子,现场一切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屏幕,接触的所有面都是屏幕,甚至衣服都可以成为屏幕,不同屏幕之间可以成为生态,所以企业发展,屏幕研究以及最新的一款搭载了柔性屏显示技术的柔派手机也是邀请到了凯文·凯利先生,这件事成功的时候他在现场非常激动,为我们揭开了柔派的面目。
这款厚度仅有0.01毫米,也就是说厚度只有头发四直径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成功运行到了智能手机平台,而且在2018年6月6日进行了量产,我们实现了0到1的自主创新。4年以前我们做的是这样一款屏幕,4年以后我们给大家交付的是我手中这样一款屏幕,屏幕更大,同时保持了一直持续4年的业界记录,在屏幕的材料,铺造,工艺流程上面柔宇积累了2000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在全球可以说这是唯一一款全柔性的显示屏幕,而且已经量产,同时10月31日的时候已经有一款搭载这块屏幕的产品到达了消费者手中,大家可以到柔宇官网关注。
2014年我们同期还发布了柔宇新型传感器,屏幕当中展示的内容可以通过柔性,通过高清画质更新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跟屏幕进行交互,而且通过最自然,最符合本性交互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很有趣的产品,于是2014年同期我们发布了柔性传感器。2012年公司创立,到2018年我们柔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累计知识产权到达了2000多项,这是一个从0到1的创新,从1到N柔宇科技又做到哪一些商业化的思考呢?
从2015年底开始柔宇科技开始投资建立第一条全球国际全柔性显示基地,在深圳坪地,希望大家过来参观。建设过程历时短短两年时间,但我们却完成了全球第一条全柔性的屏幕建设显示,这一条叫做全球首条内柔性显示屏,这是2018年6月6日,唯一一块目前能够到达消费者,到达合作企业手中的一块全柔性可折叠,可弯曲的显示屏幕。
很多人会问这种时候,这些屏幕,这些传感器能够怎样结合应用,从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以来我们进行了各方面探索,有商业伙伴,有合作机构,基于他们的理解我们把我们合作的未来规划成了8个方向,就是柔性+技术战略。首先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及运动时尚,健康医疗,机器人,办公与教育等,在这一些行业当中,我们着重关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以及运动时尚,说到这里我还带来了一些产品让大家感受一下柔宇在这些领域已经做到的解决方案以及我们发布的产品。
第一个,彭博社今年8月9日发布了一条显示,柔宇很可能是行业前沿的先锋,发布这条信息之后我们非常激动也非常紧张,因为得到权威媒体认可之后我们能拿出来的就是技术和产品回应消费者和行业专家的期待,于是2018年10月31日在北京,我们全球发布了第一款全球首款第一款可折叠的手机flexpai,flexpai展开的时候就是一个正常使用的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可以有一个高清享受,但不方便携带,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尽情弯折,可以随身携带,同时可以当一个普通手机,由于是整一块屏幕唯一一款可折叠屏幕,两面可以使用,而且可以自适应屏幕功能,放到包里或者裤带子里可以随便携带。
这款产品有很多性能,搭载了第一块产业2.0屏幕,同时有一个平面双摄设计,同一块屏幕镜像摄影可以实现的是在境内当中和镜头另一面可以同时看到画面显示,因为这个系统有特殊的设计,可以使屏幕和手机进行完美结合,这个设计可以使侧面实现很多屏幕在操作状态之下的操作,用电量充电怎么解决,柔宇科技今年5月份的时候也发布了柔充技术,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半个小时可以完成70到80%左右,这样可以方便大家携带一款手机。
回想到我刚刚讲到的图片,相信接下来手提电脑和平板电脑,手机结合的日子,指日可待,这款手机发布之后被BBC评为发展史上标志性手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唯一一款中国手机进入了排行榜。
我们还有汽车的智能中控,未来无人驾驶时代汽车中控可以实现通过语音跟中控接触,几乎所有娱乐项目都可以集合成这样的中控台上,如果您家购买无人驾驶的汽车的话,您可以使用,在智能家具也可以使用智能开关,智能电灯,还有智能沙发,中国人很多时间会花在床和沙发上,如果沙发的空置,如果现场的座椅通过简单的触摸可以控制起放,这就需要一个集成控件实现信息输入,具体产品都可以到我们的展台上面体验。
今年成都双创会上,我们也同样发布了一个新产品,柔炬,通过柔性屏幕的弯曲结合实现了火焰特征,韩正总理在开幕式也使用了柔炬。
今年世界杯上这个套装与大家见面了,未来可以做到衣服,桌子以及随身携带的任何时尚运动服装上面去。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一直在强调,但是现在年轻人渐渐忘掉了,老祖宗有一个笔墨纸硯传统,普通的纸,普通的笔在搭载柔性传感上面进行写字,同时您写字内容可以实时上传到云端,同时可以实时保存,并且可以识别中英文字体,这样的功能大家会想到在这么多方面的应用,柔宇科技一直有两方面的创造,我们想用所有的柔性传感和产品跟现有8个领域的商业伙伴结合,同时我们也提供一份土壤,这个土壤当中柔性显示,柔性传感以及跟柔性相关的技术都会成为重点,结合200多家商业合作伙伴,他们的商业经验我相信未来在各个生活方面将给我们带来同感。
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需要前者,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先生的分享,可以说柔宇科技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柔宇科技也在这里发表观点,我们也非常欣喜看到过去这一年柔宇科技推出了多款应用新产品,希望未来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可以熠熠生辉,再次表示感谢。聆听了光电技术的分享之后,接下来将会进入第二个主题环节,我们将围绕“智能制造”,探讨如何重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格局。本环节的第一位演讲嘉宾,是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敏女士。刘敏女士负责博世中国的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她今天的演讲题目是《面向未来的制造与供应链创新》,掌声有请。
(刘 敏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敏:大家好,谢谢主持人,很高兴作为第一个嘉宾来讲智能制造方面的话题。讲制造之前我可能会花一到两分钟讲一下博世是做什么的,可能大家知道博世是一个很不错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我们在智能出行,智慧城市方面都有涉足,先给大家一个直观感觉,我们大部分是由博世基金会拥有,我们实现的是管理权和拥有权分离,让公司运作本身更好服务长期目标,包括促进于国际合作和对贫穷地区的帮助方面的工作。
我们的整个业务量是780亿欧元,去年是这样的水平,博世在中国达到了1100多亿的销售额,整个业务领域有四个方面,汽车和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今天说到的智能制造在工业技术领域,还有能源和建筑技术,我们有很多关于能源管理,包括安防方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有消费品,这一块包括博世家电,还有电动工具这一类产品。
智能交通技术,比如发动机电子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很大力量放在智能网联,就是使用IOT技术,在汽车领域做一些变革。工业技术上我们有很传统的液压技术和工厂自动化技术,这里有一个博世互联工业,专门专注于工业4.0和智能制造方面,两年前我们从博世集团设立出来的单位。
博世中国其实是本土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公司,从100多年前我们就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办事处,是做售后,每一年我们在中国投入40多亿人民币投资,现在整个员工数量将近6万名,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工厂设在中国,这也是为什么博世在智能制造领域走的相对比较前面,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型公司,我们有很多技术都是在工厂里面慢慢发展出来的。
对于未来来讲,什么样的世界是未来的世界,其实有两个很大的趋势,虽然今天是关于制造话题,但我还是要提一下博世很传统的方面,就是出行,未来出行上的挑战,包括电器化,自动化,互联化都在改变我们的出行模式和生活,也改变了产业业态。物联网,随着各种技术发展,现在是一个物联网世界,不是人联而是很多物连在一起,这应该给到很多在座企业挑战,同样也影响很多事业部向物联方向进行转变。
制造业话题,未来制造业我们看到了很多变化,首先有低价,越来越经济化的芯片,CPU产品,这些产品我们能赋能将来智能化改变,同时分布式网络,硬软件使用,物联网通讯,这些都让我们的制造业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让制造业变得更加有效,成本能够更加降低,互相产业链融合能够更加完整。
大家都熟悉这个话题,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概念,大家可能熟悉工业4.0概念,最早还算是博世和德国企业一起,包括德国各个院校给德国政府提出的相当于国家战略的建议,就是把制造上面的经验和物联网结合起来,从机械化到电器化到数字化,现在讨论的是互联工业的概念,工业4.0或者说互联工业首先是生产链上的人,机器怎么连在一起,从我们的概念来讲人是最中心的,所有的技术和连接都是让人更加有效,通过4.0或者通过智能制造我们能够达到小批量定制化,对于现在的工厂和生产来说这是一个难题,另外我们可以实现成本降低,质量改善,良品率提升等等。想象一下4.0世界,你在淘宝上下了一个单,工厂里就可以通过4.0系统帮你做定制化生产,也会有一个很快速的响应,物品可以通过价值链传到你的手上。
整个博世历程4.0历程还是比较早的,我们很早加入了德国4.0协会,对外部的推动上,我们在中国也付出了一些努力和当地的机构,一起探讨怎么把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发展,在内部我们有很多工厂,在全球我们有超过270个工厂,怎么在博世内部把4.0做起来,所以下面小的圆圈基本都是博世的标志性工厂,他们是第一批做4.0项目,同时有很好的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再向外做拓展。
两年前我们和中国国务院发展联动中心做课题,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能够借鉴德国的经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那一年是中国制造2025刚刚提出的那一年,其实不只是我们两家,其实还有很多企业一起探讨各个行业里面我们怎么样把先进的思路和路径运用到各个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中。
我们非常强调一点,我们叫双重战略,我们一直强调我们是制造公司,我们想把制造上面的经验做一些累计,我们觉得好的地方,好的解决方案再往客户或者说我们的供应商那边推,整个来讲我们强调的是我们是领先的实践者,我们需要实践在脑子里,在图纸里所有的工业4.0概念,然后再把70多个解决方案给到客户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工厂效率。
我可以讲一下内部的实施路径,首先做试点项目,就像刚才提的小圆圈,工厂先做试点项目,有一些小的领域做优化或者通过物联方案,把原来破损的,断裂的连起来,再就是在价值流上面实现互通,把整个价值链做整个,再就是更进一步的拓展,怎么把国际的生产网络结合起来,后面我举的例子尽量覆盖到我现在说的方面。
我们一直强调工业4.0或者智能制造,大家想到的是我们投资一个新工厂,我们做一个非常耀眼的或者有很多科技含量的新工厂,但是在德国这样的地方很多工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他们的机器其实已经很久了,怎么把旧改造做起来,不只是新东西,工业4.0和智能制造并不是投很多钱,其实很多旧改造也是比较经济的,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同时我们也提供很多工业4.0培训,我们在成都也做了工业4.0中心,很多城市也会陆续铺开。
这是我们工业4.0现在有的系统或者说解决方案,包括维护,包括人机协作等等,这些不再具体详说了,我们有几个案例想很快的分享一下,首先博世苏州有一个4.0示范项目,这个项目差不多2014年的时候开始做,一直慢慢往上加,现在对原来的项目已经实现了10%的提升,还进行了库存降低,其实是半导体企业,后面的例子是精加工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诊断,把社会的综合利用率提升4%,这对于精加工支持系统这是很不错的数值,包括故障也降低了50%。
全国际的生产网络案例,我们有一个传统产品博世防爆死系统,在你的车出现打滑或者急刹的时候不会侧滑,我们实现了11个国际工厂互联,有5000多个设备已经连起来了。
最后我想用这一页结束我今天的分享,从博世角度来讲我们的角度观是很早建公司之初,当时强调可持续发展,怎么通过公平和城市方式跟各个企业级伙伴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也是一样,博世希望跟国内的各个企业,各个伙伴和各个院校一起探讨未来的制造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敏女士,博世是工业4.0的主要提出者之一,也是重要推手之一,刚才刘敏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博世工业4.0历程,这其中包括如何重视旧改而非都是新创,同时刘敏女士也为我们分享了案例,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炳新先生。兄弟集团,总部位于日本名古屋,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印及通讯方案供应商。尹炳新先生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智能办公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掌声欢迎。
(尹炳新 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尹炳新: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今天到场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大家可能都有点累了,我争取15分钟时间,我分4个方面作今天的分享。首先我是谁,兄弟集团是谁,下面接着讲企业办公发展和未来,兄弟在未来办公中扮演什么角色。
这20年我自从加盟兄弟集团以后到今天,20年见证了全球、中国办公行业的发展,兄弟集团,左上角写的110,正好是兄弟集团今年创业110周年,1908年开始创业,10年前2008年中国奥运会举办的时候,兄弟集团正好100周年。兄弟集团作为制造业百年俱乐部的成员之一,从缝纫机起步,60年代开始涉足办公领域,70年代末首先在全球开发出来了最快速的高速真实打印机,我们又抓住了OA行业的变化趋势,不断推陈出新,1987年推出了打印机和传输机,中期的时候随着soho族兴起,我们把打印、复印、扫描功能合在一起,使市场产品份额不断发展。
今天的兄弟在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有17处生产基地,52家销售分公司,全球员工将近不到4万人,我们的打印产品包括各类技术打印,这次展馆展出的标签打印机和高速扫描仪等等,由于对兄弟集团创新能力的肯定,总部在美国纽约汤姆森路透社连续多年给予兄弟集团很多评价,我们缝纫机也好等等都获得了德国IF设计大奖,彰显了制造厂家不仅从产品功能还是从使用性来讲,同时设计外观和顾客的使用性方面,可以说兄弟集团110年的历史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企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大幅提升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普遍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人工智能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蕴含的能量又让我们向往又让我们恐惧,2016年人机大战,我想说的是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发展,兄弟所处的办公行业也在经历颠覆性变化,智能办公行业正在崛起。1996年我在北京长住的时候,当时一个移动电话是很稀罕的物件,要做企业数据基本很多是靠手写或者靠计算机计算,商业订单也是靠传真发送,现在想象那时候办公效率确实很低,后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企业办公自动化成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革命,包括周边的技术,周边技术和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改善并协调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解决了很大问题,使企业办公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当然企业办公发展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硬件配置阶段,包括各种IT设备,包括电脑也好,周边设备也好,让人们从烦琐简单重复劳动中得到了解放;数字化过程,大量数据和文件实现了数字化,使获取信息更加边界;办公系统化,流程化管理,将电子化审批流程,电子化公文,企业信息的交流,特别是财务的记账,各种票据的审批流程,包括日常工作的汇报报表,日常进度报表等等都整合在一个平台里可以高速提高各种数据的处理量,把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变得简单化。从最初只是基本的办公数据,包括文件管理,文章管理等等到最后为各个层面的员工创建了效率更高的平台。
人们渐渐习惯在智能终端上工作,不管大家置身于何处都可以随心所欲进行互相协作和办公,于是智能办公各种设备也层出不穷,前提是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包括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等,其次除了办公自动化外还要集成,包括自己的办公大楼,建筑物的自动化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温度以及环境等等达到峰值之后,空气净化器都会进行良好的工作和运转,让工作人员在好的环境当中更加适应和有效进行办公。
通讯自动化,比如自动调节网络,在没有无信号的死角,不要再连网络,可以随时投屏,通过语音就可以将文件打印出来,昨天我走了好几家企业确实非常震撼,当时也提到了云交互,云交互,现在车上做的很好,办公设备很多企业也有研究怎么做的更便捷,从最早的敲键盘到触摸屏再到将来语音,大大会加大便利性,以后虚拟办公,移动办公也许成为我们的主流,不仅能为办公减负提高效率,而且未来的办公体验也会变的更加便捷。
传统的办公系统将成为一种历史,新一代的智能办公将为诸多企业和家庭拓展创新,成为加速企业的一种利器,当然兄弟公司作为制造业的百年俱乐部一员,为办公设备输出行业不断创新,我们会及时对应顾客的变化找到顾客痛点,我们叫兄弟价值链氏管理体系,兄弟集团将把中国作为在海外唯一一个基于企划,研发,售后为一体的国家,我们在中国最早是在台湾,然后是珠海,深圳,还有西安设立制造加工基地,2010年在杭州也成立了,除了日本研发总部,我们在杭州成立了滨江兄弟信息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这是海外唯一一家研发中心。我们实际上是想通过本土化研发体系开发符合中国用户产品,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提供更多高性价比产品,而且还可以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的产品,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好智能办公,不懈努力,做出兄弟集团的应有贡献,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感谢尹先生为我们共同畅想了智能办公的未来,他认为未来人类的办公环境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办公集成化,我们都知道其实一个人每天最痛苦最无奈的时刻恐怕也许是上班中,如果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的,对人类生活质量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提高,让我们以掌声再次对尹先生表示感谢。接下来上场的嘉宾是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方志刚 先生。西门子工业软件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和生产运营管理软件、系统与服务提供商,全球客户数量超过14万家。今天方志刚先生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工业平台经济趋势探讨》,掌声欢迎。
(方志刚 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方志刚:谢谢,非常荣幸有机会代表西门子来,再一次来到论坛探讨数字工业平台经济的趋势,其实智能制造大家也探讨一段时间了,前面几位专家也做了深入探讨,基于这个我做一些近期的思考,初步探讨,供大家批评指正。
前面也提到了,过去20多年制造业发生了什么,如果看看90年代初期,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都有工业企业,石油公司等等。最近都是一些平台公司,不管是苹果,亚马逊还是微软、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他们统一都是平台公司,趋势很明显,平台经济取代了产品经济。产品经济基本思路大家搞战略的也比较熟悉,分析不同产品的组合,进行战略筛选,平台经济强调的是我如何打造一个平台,持续不断创新,对于不同的市场是有区分的,可以连接供方和需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传统工业公司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传统公司如何在新经济时代取得成功。
前面中村先生可以说是工科生的的膜拜对象,LED基本学科也是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当年也是因为光电效应得了诺贝尔奖,从思考一个工业企业如何在平台经济时代取得成功,可以从物理学得到一些灵感,我的总结就是量子管理模式将来取代牛顿管理模式,我们需要把一个公司变成一个平台和生态,正规组织怎么转变无边界组织,从原来相马变成赛马,雇员是创客,确定性进入不确定性时代,就像从牛顿力学转入量子力学一样。
今天一部分代表西门子,一部分也代表我个人的思考,量子力学研究的是物理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再往前溯源灵感来自于伯拉图,伯拉图当年也在思考它的问题,有五个伯拉图多面体。借用物理学对元素周期表,伯拉图多面体,在一个平台公司基本要素是五个方面,用户,产品平台,创客,互联工厂和数字服务。要想让这五个互不相干的要素成为真正的平台,变成无穷的交互,无穷的创新,持续的创新平台最关键的是需要数字原生,也可以用量子纠缠做比喻,最基本的量子纠缠领域造成了大千世界基本特点,数字卵生对这五个数字都有数字卵生体,用户可以做用户画像,创客,我认为将来需要创客赋能平台,产品平台毫无疑问需要对产品系统进行多学科描述,现在早已经不满足当年搞三围模型了,我们完全希望物理化学的表现展示出来,工厂也希望能够进行数字调试,数字服务就是工业互联网,汽车界谈的智能网联车等等。
下面我把初步畅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用户画像,现在用户画像,消费行为已经做的比较深入了,甚至某种意义上消费习惯,AI算法比你本人还了解你自己,用户画像下一步方向是怎么让用户真正参与到个性化定制和生产当中去,其实我们和杭州的一个先锋企业进行了合作,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示范,基本思路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让创客们,中小学生们利用3D扫描扫描一个点,让西门子产品形成新的几何,在这上面加上自己的创意打出来,完全实现了用户参与到当中去。
创客,创客需要做数字赋能助理,可以说这是我们在杭发的案例,最近的新闻联播还有珠海航展,科技军事迷可能注意到了某型号的验证机在珠海航展上面做了非常漂亮的动作,其实这背后是做了一些支撑,不仅仅要给工程师提供3D可视化环境,还需要提供多物理场,多学科的仿真能力,对材料选择进行优化,当然强需要沉浸式环境。前面一个话题非常好,我也很受启发,不管是柔性屏还是8K还是将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工程师的创造环境也有很强的,前面谈的更多是消费者领域应用,对于工业领域我也有脑洞大开的感觉,将来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前途。
智能产品,不管是汽车还是飞机,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的三围结构,西门子真正实现了从芯片级的到系统级的专业跨度,不管是结构还是热流等等电磁学科,多学科多层次非常丰富的系统环境,实际在模具开模之前就可以做设计空间优化工作。
产品系统,怎么做数字化生产,至少试生产,西门子在这一块做了大量投资,本身就是依赖强大的基础做工作,不管是PLC还是机器人控制还是数控机床还是物流小车甚至到全球供应链层面都可以全面优化,当然生产系统端自动化,模块化以及柔性化是必不可少的。西门子不管是汽车还是航空航天,包括高科技包括京东方生产系统都是幕后的支撑者。西门子自身的工厂,就是成都工厂也是模块化典范。
物联网,能够持续通过,原来物和物的交流也好,机器对机器的通讯也好,5G时代也好,怎么构建一个大脑在云端,周边是一系列边缘计算,西门子已经把原有的丰富产品变成边缘计算,形成云到终端的全新体系。
我说的五大数字卵生和物理结构进行量子纠缠,我觉得不是科幻,其实有一个案例可以证明一下,hackrod,这个公司非常有意思,基于人工智能的制造引擎,可以让汽车消费者参与设计和生产当中去,最后用3D打印定制完全符合的车身,西门子提供了全套的深层次设计,预测性的工程寻优,传统型公司转型成平台公司是完全可行的,今天的西门子的数字化领域可以说是非常领先的,可以说西门子十年磨一剑,今天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广泛应用,在中国我们的最新布局是和阿里巴巴合作,明年3月底会推出物流网系统,在中国企业数字化方面我们都是积极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也是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如既往,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谢谢大家!
主持人:方志刚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特性,量子管理模式正在取代牛顿管理模式,他给出了量子管理模式非常有趣的五个特点,与此同时他也为我们描述了平台公司的要素,最后他也用案例帮助我们进行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我们再一次掌声向方先生表示感谢。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计算事业部(研发中心)总经理 董爱强 先生。中电普华是致力于电力及其他行业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董爱强先生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为简》,掌声有请。
让软件开发在云端化繁
(董爱强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计算事业部(研发中心)总经理)
董爱强:感谢大家,大家再坚持一下,前面几位嘉宾分享的很精彩,我的题目是《让软件开发在云端化繁为简》,刚才各位专家都谈到了智能制造,工业4.0,我们中电普华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如何让软件开发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集团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立足智能电网面向社会重要领域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通讯产业集团。
我们公司目前有12个事业部,有1个分公司和2个子公司,客户主要是服务于电力能源行业,2017年营收34亿,目前员工2000多人。目前我们所有的公司都是软件公司,要么是开发软件,要么使用软件,而且整个软件使用范围包括复杂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软件开发的人员越来越多,上半年有一个项目公司投了将近400人,而公司整个研发团队接近上万人,如何把这些人有机统一协调组织在一起,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除了刚才说的质量问题,研发安全也是有一个保障,过程也是很难保证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也是调研了企业先进经验。
现在云端研发,流线线研发已经形成了主流趋势,包括华为,阿里,百度,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我们是一样的,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快开发出我们想要的软件,就像早上几位嘉宾在休息室聊的时候,微信现在很方便,支付还是交友都很方便,其实背后有大量软件开发人员默默付出,甚至通宵熬夜加班加点做,现在我们想结合业界新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打造我们自己的一体化开发云。
我们的开发云应该是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统一协同的研发平台,刚才专家都谈到了,有产品公司,有平台公司,现在我们也想把软件开发过程打成一个平台,在这里面可以做到研发有保证,没有问题,就像当年福特提出生产线一样大大提高汽车生产效率,最终使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在我们也是想打造一个软件开发的线上流水线。同时我们把交付效率,开发进度以及开发成本都能够有一些提升。
我们的口号或者说我们的愿望或者说理想是让软件开发更加智能,更加协同,使软件开发向软件构造进行迈进。
这里是开发云的大体使用场景,大体说一下,在这个开发云环境中,大家在本地不需要任何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和一个账号就可以,可以把需求管理起来,就像工厂制造,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整个都可以在云里面很好实现,同时在这里打破了地域限制,如果大家能够接入到网络,就能够快速实现软件开发功能。
下面是整个大体的组成,也是给大家介绍一下,软件开发整体来讲,现在的环境非常复杂,底层有云的基础设施,有软硬件,有网络的开通,在这里都可以很轻松做到,因为软件开发云里面有ISSA平台,上面有研发管理组件,配置管理流水线工作台,整个开发云对外有几种客户,有软件开发人员,有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研发部经理,还有央企本身信息化支撑的部门,决策层在这里可以看到,线上开发线上测试线上整改线上发布。
开发云整体的价值定位是这样的,对于不同的团伙或者不同的人群都能够在这里得到想要的东西,列入我们自己的开发团队,比如软件开发团队有几十人上百人,通过云端统一存储可以保证代码安全,尤其人多了,如果三五个人开发软件,10个人开发软件不需要什么工具,用一个笔记本就可以记下来,但上百人后没有协调工具就完成不了,还有大家的知识共享,像汽车一样有底盘有变速器,我们的软件开发里面有公共组件可以在云里进行很好的分享,大家做功能的时候可以直接拿过来用,这是对开发团队的价值。
对于厂商来说可以全过程看到,就像刚才嘉宾说的智能制造,在淘宝下一个单,以前我们也参加过一些会议,基于智能制造做西装的或者做其他的,用户可以看到西装从提交到设计到整个制作的全过程,软件开发在我们的开发云里面也是能做到一点的,再就是我们的标准统一,技术是统一的,开发工具是统一的,中国古语车同轨出同门,这样大家学习起来成本非常低,这样可以发挥群体效益,所有的代码,过程交付在这里面都可以看到。
对于甲方,他也可以连到开发云里实时看到整体进度,往往大型企业合作单位或者软件开发厂商不只是一家提供服务,可能有几家提供服务,这时候他能看到大体水平,同时项目跟踪,整体来讲这是开发云的业务价值。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的几个特点功能,敏捷化管理,现在整个节奏要求软件上线周期越来越短,同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家现在都在提倡敏捷,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就可以通过敏捷看法,理论看到整个任务的分解,每一个任务的执行情况在这里都可以轻松看到,这样就能够掌控软件开发或者进度、组件能不能做好。还有一点是开发工具的创新,开发云里面的软件开发大部分不需要一行行再写代码,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设计器,把常用的标单,报表,开发中所用的内容其实都可以可视化,拖拖拽拽,很多业务人员对软件开发不是很清楚,但也能够快速把原形画出来,就是表单长什么样子,怎么跟客户进行需求确认交付,在这里面都可以实现。
还有云端一体化开发,刚才说到的代码,原形,过程文档都是集中存储,在云里面可以同时看到,同时除了基于浏览器的开发模式,我们也有桌面ID。做软件开发的人都知道每一行代码有一个术语签名机制,就是你写的代码是做什么用的,是甲方的新需求还是你改的BUG,通常来讲不是好追诉的,我们开发云有一个关联机制,任务和开发代码是关联在一起的,有时候汽车照明有问题,其实这跟批次或者汽车制造是关联在一起的,我们也可以迅速定位,如果有问题了,就知道这行代码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因为甲方需求还是因为有人无故改了一个东西。
云端开放,大家只要接入到云平台里面,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管理起来,包括持续集成,交付机制做起来,同时这里面有一站式代码质量检测,可以这样说,软件开发目前主要靠人,但一定程度上人是靠不住的,因为他受干扰,不像机器,机器设置一个程序就可以7×24不断工作,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很好的自动化代码质量检测工具,我们可以把软件开发的代码真正识别出来,其实这个很关键,去年网络安全法颁布以后,现在对网络安全已经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交付软件如果出了安全问题,服务提供商是有责任的,所以我们默认了封装。
在这里我们也给各位介绍一下,因为我们的平台目前也运行了一段时间,在公司内部进行了试点应用,目前效果还不错,我们有一个项目3个半月完成了研发,研发质量是有保障的,测试时间大大缩减了,再就是整个研发测试上线版本的统一,同时这里还可以看到精细化项目管理,现在可以统计到每人天提交200行代码,大家都在谈精密制造,如果软件开发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非常有信心可以做的更好。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董爱强先生,基于传统的软件研发模式存在的诸多模式以及如今的平台趋势,董先生今天介绍了一体化开发平台,这是一个协同高效的线上软件平台,董先生为我们介绍了诸多特色功能,可以说一句话能够概括董总的演讲理念,全世界的码农联合起来,掌声向董爱强先生表示感谢。今天上午的压轴演讲嘉宾,是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田 昊 先生。田昊先生一直致力于把蒂森克虏伯的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智能出行、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等领域,寻找并推动和中国机构的技术合作。他的演讲题目是《跨价值链的智能联结开拓生产力发展新机会》。掌声有请。
(田 昊 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田昊:谢谢各位来宾,谢谢主办方,谢谢王老师,我现在是挡在大家就餐的最后一个发言人了,但是我相信下面的这个话题应该给大家带来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想象。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蒂森克虏伯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德国200多年的一家工业企业,蒂森克虏伯大家可能听说的时候是做大炮,做电梯,可能知道蒂森克虏伯曾经是欧洲的钢铁大王,可能参与了一战二战,作为德国的支柱企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多元化的工业集团,我们涉及到的业务领域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大家的乘用车里面,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我们的零部件,今天大家在会场里面用的化工品或者水泥钢材一系列材料可能背后也是有蒂森克虏伯的各式各样支持,我们从化工,能源到航空到造船到石油天然气到机械可能都在默默为大家贡献着我们的力量。我们公司在全球有16万名员工,去年销售额430亿欧元。
今天主要的话题是科技引领生活,之前在各位嘉宾的介绍里面也提到过工业革命经过一次次发展,现在正在往一个新领域在发展。蒂森克虏伯作为一家200多年的公司,实际上我们引领了之前四次工业革命和在座的很多公司一起,蒂森克虏伯在之前的几次工业革命里面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工业技术支持。屏幕左边有一个ING缩小,在德文里面是工程技术的意思,这是德国同事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他们认为工程技术是他们核心的竞争优势,在这四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德国企业,包括各国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工业工程基础能力,到了新时代怎么才能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产力提高到新高度,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想法,就是怎么能够在不同的价值链之间通过数字化把这些价值链连接起来,我们相信这个可能是未来成功的关键要素。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大家都知道二氧化氮作为温室气体,随着工业发展很大程度影响了环境和气候,中国也好,欧盟也好都积极在巴黎协定下面推动减排功能,二氧化碳现在排放了这么多,今年加州大火也好,欧洲高温也好,极地冰圈萎缩也好都跟它有关,实际上作为碳元素来讲其实可以变废为宝,下面讲一下蒂森克虏伯怎么把二氧化碳利用的。
蒂森克虏伯一直致力于绿色发展贡献,CDP组织在最近两年的评比中我们都是名列前茅,从2016年的前10%到2017年的前5%,在整个工业界里面是贡献非常突出的。现在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实际上主要是三个来源,一个是钢铁,一个是能源,一个是化工,蒂森克虏伯实际上在这三个方面从排放角度贡献都不少,而且欧盟过去几年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已经做了非常大的工作,欧洲的碳交易已经非常成熟,碳税负担都实实在在压到了各个企业身上,在这样的压力下每一个企业在减排问题上已经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资源把减排效率和经济性已经推进到极致,换句话说再往下减,成本上,技术上可能都会碰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想我们能不能跨行业做一些协同。
作为一个钢铁厂两讲每一个小时都有大量的废气排出来,屏幕右边是一个大的储气罐,如果想把二氧化碳都储存下来,实际上咱们需要150个这样的罐子才可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在现有技术下为了发展工业,发展经济还是有很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去。
现在我们的想法是把实时排出去的二氧化碳固化起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二氧化碳一般从化石能源来的,作为化石能源的时候身上裹着很多能源,其实碳和氧结合形成一个很稳定的化学产品,其实作为低能量的废物就要排出去,如果想再利用二氧化碳,实际上我们需要给它的赋予新的能量。
在这里我讲一下我们的整个概念,这个项目叫carbon2chem,其实就是把二氧化碳变成化工产品,最左边的里面排出的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等一系列气体,现在我们想把二氧化碳捕捉起来,想通过风能、水能里面吸收的能源通过电解水把电能转化为轻能,再通过轻能把二氧化碳再给固化下来,不管作为甲醇还是作为其他的化工产品,未来化工产品可以变成燃料,可以变成塑料,进一步进入到生产生活领域,这样化石能源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可再生能源的赋能又重新回到了使用领域,这样的工业发展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再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环境里面或者通过植物,通过上百年把二氧化碳吸收掉,我们的二氧化碳可以实时被固化下来,被再使用到工业循环里面去。
这个项目得到了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的大量支持,整个项目一半的经费来自于政府,这么复杂的项目实际上也不是蒂森克虏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实际上在整个大系统里面,蒂森克虏伯只是其中的一环,我们更多关注是系统集成,电解技术和网络稳定,但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林德还是巴斯夫还是其他的工业公司,他们实际上也在积极参与到项目里面,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把整个项目运作起来。跟今天讨论的打通价值链有什么关系呢,大家不用考虑具体的复杂化工过程,大家这么想一下,我在钢厂生产废气的时候,我下游的化工厂可不知道我排放多少,下游我需要工业气体的时候,上游其实也很难控制,其实项目的复杂程度之一就是在于怎么让工业企业协同起来,作为传统来讲,我们需要建一个很大的模型,我们需要把钢厂的废气生产和下游化工厂的废气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电解整套系统要建在一个模式里面,这是一个相当繁杂的系统,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里面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不容忽视,就是知识产权。
不管是哪家工业企业,生产过程里面的小诀窍,秘方可是他们的核心商业机密,自然大家也不希望在建模的时候把秘方都给泄露出去,不泄露细节的话就没法建模,那怎么办,我们必须想出新办法,这就是左边的这张图,其实我们是利用黑盒子把大家的商业机密保护起来,大家用同样的语言把若干个黑盒子集中在一起,从这个点上来讲要想跨行业智能连接,我们是需要数字支持的,需要技术支持。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到了试点阶段,实验室认证已经完全通过,接下来是商业实施时代,期待这个技术可以很快进入中国,这样我们可以在全球推动二氧化碳减排,而且不影响工业发展。
大家再进一步想一想,现在这个项目需要跨行业连接,如果需要数字化连接,跨行业,跨工业智能连接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交流,当我们想进行数字交易的时候,数字的所有权,数字的标准,数字的安全,交易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里我们联合德国若干家企业,包括德国政府,科研院所联合推动做成了这么一个东西,工业数字空间,它实际上是建立了一套数字交换标准,同时它能够产生若干个接口,让企业之间进行数字交易。现在这个数字交易空间已经开始在试点阶段,不管西门子的云计算平台还是阿里、百度、SAP物联网系统,其实都不影响,它是能够跨行业,跨平台的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数字安全交易。
目前来讲,这个数字平台已经有若干家企业的加入,包括博世,西门子,当然也有中国企业华为、信通园,我们也希望和中国企业一起发展系统,促进数字的安全交易,只有数字可以安全交易了,我们的跨行业数字交流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推动跨行业的智能连接,期待和大家进一步交流和合作,谢谢!
主持人:谢谢田昊先生,今天田先生的娓娓道来为我们详细剖析了一个关于钢厂化化工厂如何联手合作,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合力,由此田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工业数字空间这样的运作方式,由他完成企业间,行业间的数字安全交易,从而实现跨价值链的生产链拓展,在此感谢田先生的精彩故事,也谢谢他没有拖延时间,热烈掌声送给他。
朋友们,到这里今天论坛的上半场就要告一段落了,下午13:30分在这里继续下半场,就5G物联网和自动驾驶邀请业界进行分享!
高交会“颠覆性创新技术”论坛 II 演讲实录:有机合成化学+脑成像+数字创新+组学大数据+数字生命+AI芯片+开源RISC—V
高交会又传来重要信息!工程院士+人大教授+埃森哲+深交所+基辛格智库+中德科技园+迅雷+中关村+招商局等分享了重要科技创新理念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