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惠州GDP完成4150亿!一图读懂惠州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梦 2019-10-07

惠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今日9时在市会议中心开幕,惠州市市长刘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惠州GDP预计完成4150亿,增长6.6%!


会议现场。全媒体记者黄俊琦摄


2018年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

2019年又将如何发展?


今年惠州《政府工作报告》

有这些新提法新名词,事关每个惠州人


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能源科技岛、“两环八射”主干路网、智慧城市大脑、老年人“大配餐”试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新提法、新名词,让人眼前一亮。昨日,《惠州日报》记者采访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人员和专家学者,对新提法、新名词进行解读。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报告内容 :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解读: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实力担当。”不少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对惠州提出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充满期待。


 

大亚湾石化区一景。 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惠州这两大产业集群已经打下坚实基础。去年以来,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和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项目相继落户惠州,TCL旗下深圳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顺利投产,更让这两大产业集群如虎添翼,朝着万亿级产业集群方向不断迈进。按照规划,2025年和2028年,惠州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将分别达到万亿级别。


“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是惠州的特色优势,也是周边城市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议惠州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两大万亿级产业,为创新发展提供肥沃土壤,以高水平的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激发惠州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能源科技岛


报告内容:高水平推动能源科技岛建设。把稔平半岛建设成为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解读: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瑞卿认为,提出建设能源科技岛与惠州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惠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必须靠外力来推动,这个外力肯定不是传统的能源要素,一定是科技。用好科技,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社会财富会大大增加。”胡瑞卿认为,惠州提出建设能源科技岛是有基础的,稔平半岛汇聚我市多种能源科技产业,如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港口海上风电项目等,还有惠东白花新材料园区都可纳入这个范围。也就是说,惠州是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科技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导向来建设发展能源科技岛的。能源与科技的结合将会催生一个大的产业,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科技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市委、市政府有如此宏伟的蓝图和规划,值得期待。


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魏荣君认为,惠东过去将稔平半岛产业重点定位为旅游产业,现在要把旅游岛变成能源岛,尽快实现转型。


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


报告内容: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编制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抓好中医科学大会成果转化,引进高技术生物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山区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建设岭南中药材种植园,发展药材药品交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高水平医养结合康复机构,推进罗浮山医养项目、葛洪中医院建设。



解读: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市中医医院院长刘庆荣介绍,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再次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并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市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之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健康产业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视。


刘庆荣认为,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要把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先进中医诊断相结合,大力发展中药研发生产和中药材种植业,以中药材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把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医药研发、生产流通、药材种植,特别是在医养结合、康养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优势,科学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通过人才、技术引导,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产业发展。


“两环八射”主干路网


报告内容: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形成“两环八射”主干路网,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速。


解读: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分批推进一批道路(或节点)安全提升和改造,逐步构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中心区路网,并按近期、中期、远期推进实施。其中,“两环”为全长约31公里的三环线和全长约64公里的四环线;八射”分别为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泽大道、惠澳大道、演达大道、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



近期(2019年底前完成),将优化市政府至广惠高速小金口立交、鹅岭南路至惠盐高速白云前收费站、惠州火车西站至惠州西收费站三条进出中心区道路条件,提升通行效率。目前小金河大道、西出口改造工程、古塘坳立交项目正在推进中。中期,将加速推进惠河白石互通(在建)、广惠高速小金口互通迁移工程、金龙大道快速化、惠泽大道改造工程(接隆生大桥)等快速射线和环形通道建设,强化中心区对外快速交通联系。远期,将继续推进外部高速路、快速路建设,全面升级区域高、快速路交通设施。


老年人“大配餐”试点


报告内容:促进长者乐享善为。在有条件的社区建设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开设长者饭堂,探索开展老年人“大配餐”试点。



解读:老年人“大配餐”指重点保障三无、纯老、独居、孤寡、计划生育特扶、失能等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需求,为无人照料、行动不便的失能、重病卧床等困难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赖书杨介绍,目前,省内广州、佛山等地开展了老年人“大配餐”试点,惠州如能开展,对老年人是利好消息,特别对孤寡老人是雪中送炭之举,确保老年人老有善养。当然,开展“大配餐”试点还存在不少困难需要破解,一是资金问题,二是场地问题,三是地区平衡问题,四是企业的参与度问题。目前,开展“大配餐”比较好的模式是“政府出一点、社会出一点、老人出一点”,使得政府、社会、企业一起参与。


公园城市


报告内容:大力推进城市形象革新。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城市空间、天际线、色彩、建筑立面管控和引导,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解读:目前,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给出了初步定义,即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城市理念,是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升级版本,是当今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进步的新兴产物,“生态”和“文化”是其两大核心。


“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公园城市应该是绿色发展模式下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的城市系统。”市政协委员杨健华认为。


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副主任陶亢介绍,目前全市4个建成区公园绿地为101个,面积为4032公顷,惠州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增加城市“绿”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将古迹建设为历史名园,将古街建设为历史名街,将名迹建设为名人公园,将山体建设为康健公园,将洼地建设成湿地公园,将空地建设为小型公园,形成“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的园林绿地系统新格局。


“一把扫帚扫到底”


报告内容:推动环卫一体化改革,整合环卫力量,“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城市保洁一家管、全覆盖。


解读:“环境卫生是一座城市的基础条件,对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环境卫生,就是软实力的核心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惠州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社会治理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巍认为,环境卫生包括环境设施和环境管理,管理比设施更重要,好的设施,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也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以前,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原因,城乡各自为政,市区主次街道、背街后巷、小区等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各自为政,“扫帚”虽多,但合力不成,导致发生“插花地”、相互推诿现象。推动环卫一体化改革,整合环卫力量,“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合并同类项,责权利统一,有利于惠州城市发展,也符合城市治理发展潮流。



来源:惠州日报

采写:记者戴 建 冯丽均 李向英 张 斐 刘豪伟 侯县军 谭 琳 马海菊



小编带你一图看懂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惠州头条、惠报全媒体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