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深圳博物馆将达80座!《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

深圳梦 2020-09-17


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儿童博物馆……未来深圳将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文化特质的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编制的《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3)暨2035远景目标》中了解到的,该规划已于日前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在加快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进程中,深圳将以大投入促大发展,全面推动博物馆数量、规模快速增长,发展完善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到2023年,推动博物馆总数达到80座左右,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博物馆大市;到2035年,力争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座左右,各区建设至少一家区级博物馆,实现博物馆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博物馆强市。


新建一批国际化现代化的国有博物馆


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型多样、举办主体多元的博物馆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市依法注册博物馆48家(含非国有博物馆31家),全市博物馆藏品登记总量88995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3073件(套)。


《规划》提出,深圳将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集聚,盘活存量、加快增量,建成以骨干型国有博物馆、特色型行业博物馆、活力型非国有博物馆三大部分组成的深圳博物馆体系。同时,深圳将制定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博物馆条例》,实现博物馆事业的法治化发展。


国有博物馆建设方面,深圳将以政府财力为基本支撑,积极研究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入经费渠道,新建一批适应深圳城市地位和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文化特质的国有博物馆。


重点项目包括:

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主体建筑面积规划约12万平方米,将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合作的新标杆,其功能定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东南亚、海外文物乃至世界文明文物的基地;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以深圳改革开放历史为基础,进而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该馆不仅将成为展示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重要成果的“窗口”,还将打造成中国改革开放的专门研究机构;

深圳科学技术馆——重点展示深圳科技发展成果、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业态、科技创新成果的文化属性及其艺术化体现、文化创意领域中的科技成果等主要内容;

深圳自然博物馆——致力建成为全国领先的自然历史遗物收藏中心、自然标本陈列展览中心、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

深圳海洋博物馆——利用深圳海洋资源打造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生态类博物馆,是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地标性文化设施;

深圳创意设计馆——收藏和展示国际前沿高端设计成果,开展当代设计学术研究和国内外设计艺术交流等,致力成为展示中国当代设计的窗口、中国设计创意文化的地标。


创新体制,多元主体合作办博物馆


深圳将规划新建一批富有深圳地方特色的国有或多元主体合作办博物馆。包括:

深圳儿童博物馆——采用以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复原深圳近7000年前的远古历史;

深圳城中村博物馆——以社区博物馆、露天博物馆形式进行“城中村”保护和开发利用,反映深圳传统地域文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融合与共生;

中国非遗展演中心(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全面反映深圳非遗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其他省市富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活化”保护与利用。


一批现有国有博物馆将进行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包括将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与其他相关场所整合,建设深圳革命历史博物馆,同时推进组建深圳法律文化博物馆。


深圳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引导扶持力度,推进“行业博物馆”建设,重点打造几座标杆式非国有博物馆。


其中,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类行业博物馆建设,如现代物流博物馆、数字通讯博物馆、金融证券博物馆、玩具博物馆、钢琴博物馆等;以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为抓手,推动民生类行业博物馆建设,如公安消防博物馆等;以高校为抓手,鼓励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设立高校博物馆。


深圳还将努力打造博物馆群落,建设“安托山”博物馆集聚区;建设公园特色博物馆,在中心公园、中山公园、仙湖植物园等地,规划建设与自身环境相协调的特色博物馆。


据了解,深圳将修改完善《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在经费补贴、场馆建设、寄展服务、业务帮扶、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力度。


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3)暨2035远景目标


引    言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客厅”,在城市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30多年来,深圳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型多样、举办主体多元的博物馆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市依法注册博物馆48家(含非国有博物馆31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三级博物馆5家。全市博物馆藏品登记总量88995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3073件(套);在编员工总数为429人(高级职称员工59人),登记注册志愿者2385人。2017年,全市博物馆除基本陈列外,举办临时展览82个,年观众达430万人次。博物馆教育、收藏、展示功能日益凸显,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欢迎,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博物馆事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其发展水平与城市地位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还存在不少制约博物馆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博物馆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代表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博物馆数量严重不足,博物馆门类不够齐全,行业博物馆偏少,高等级文物藏品数量不多;

(二)代表深圳特色和优势的办馆资源(如制度创新优势、高科技产业优势、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博物馆的现行管理运营体制和专业队伍现状难以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要求,博物馆的专业化品质、社会服务能力、管理运营水平与现代博物馆尚有不小差距;

(四)非国有博物馆分布“碎片化”,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尚未出现能发挥小型博物馆综合效益的博物馆集聚区,一些非国有博物馆运营困难,社会影响力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换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也为进一步明确博物馆事业的定位和目标指明了方向,将深圳建设成为博物馆大市和强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与城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相匹配的城市博物馆体系,是新时代、新形势对深圳加快博物馆建设的必然要求。


根据上述要求及《深圳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等,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定位和基本策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前瞻布局,推动博物馆事业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围绕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总体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加快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二)发展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公平、公正、共享博物馆服务。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发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开拓创新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破除束缚博物馆发展的观念和制度障碍。

——坚持发展质量。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博物馆发展观,注重博物馆的内涵式发展。在推动博物馆数量、规模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实现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坚持公共服务。贯彻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加强博物馆教育传播功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目标定位与战略步骤。


加快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以大投入促大发展,全面推动博物馆数量、规模快速增长;坚持博物馆发展质量,优化博物馆结构布局;提升博物馆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发展完善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到2023年,推动博物馆总数达到80座左右,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博物馆大市;到2035年,力争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座左右,各区建设至少一家区级博物馆,实现博物馆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博物馆强市。


(四)总体思路与基本策略。


总体思路:把握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全面发挥深圳的“观念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创新优势”,以先进的理念、开放的态度、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集聚,盘活存量、加快增量,建成以骨干型国有博物馆、特色型行业博物馆、活力型非国有博物馆三大部分组成的深圳博物馆体系(见图1: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层次结构图),推动深圳博物馆事业发展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大基本策略:


1.跨越发展策略——充分认识博物馆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通过自主建馆、合作建馆、社会建馆等多种方式,在较短时期实现深圳博物馆事业跨越式发展。

2.投入带动策略——切实发挥深圳经济实力优势,加大博物馆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入绩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将深圳相对突出的“经济资本”优势转化为明显的“文化资本”优势。

3.制度创新策略——加强制度设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相匹配、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现代博物馆制度,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向深圳集聚。

4.特色发展策略——直面博物馆文物藏品来源日渐减少、资源竞争激烈的局面,另辟蹊径,深入挖掘,大力发展特色馆、行业馆、数字馆,努力实现博物馆事业“弯道超车”。

5.重点突破策略——努力实现博物馆规模增长、体制机制创新、文物藏品收藏、博物馆集聚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市内外博物馆合作、博物馆跨界融合等若干领域的重点突破。


图1: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层次结构图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博物馆建设,构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博物馆体系。


依托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吸引优质博物馆资源,以扩大增量为重点,同时盘活存量,加快各类型博物馆建设。到2023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80座左右,全市博物馆的规模、档次、结构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惠及全民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


到2035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座左右,每个区拥有1座以上功能健全的博物馆;形成南山、福田两大博物馆核心集聚区,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博物馆强市;建成以国有博物馆为骨干、行业博物馆为特色、非国有博物馆充满活力,布局合理、类型丰富、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与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完备城市博物馆体系。


1.推进国有博物馆建设,建设深圳博物馆骨干网络。


——顺应城市文脉和资源优势,针对深圳市民的文化需求特点,以政府财力为基本支撑,落实《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建管结合,统筹考虑,将文体设施规划建设与后续运营管理相衔接”的要求,积极研究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入经费渠道,包括引进社会资本PPP 模式、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解决资金来源,新建一批适应深圳城市地位和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文化特质的国有博物馆。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该馆拟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兴建,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提供馆藏精品和展览,深圳负责馆舍建设和运营经费。主体建筑面积规划约12万平方米左右,将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合作的新标杆。功能定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东南亚、海外文物乃至世界文明文物的基地,征集到的文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需要挑选后,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的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发挥藏品优势,通过轮展、复制或调拨重复品的方式,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的馆藏。双方合作在深圳建设馆藏文物保护实验室,做好馆藏文物的修复及预防性保护,并可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国际交流展和临时展览,将“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作为展览第二站。


(2)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以深圳改革开放历史为基础,进而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设置陈列展览区、公共服务区、藏品保管保护区等六大主要功能区。作为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将成为展示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重要成果的“窗口”,以及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的重要场所。同时,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将之打造成中国改革开放的专门研究机构(待申报获得批准后,调整为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或展览馆)。


(3)深圳科学技术馆。重点展示深圳科技发展成果、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业态、科技创新成果的文化属性及其艺术化体现、文化创意领域中的科技成果等主要内容,是集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常设展馆、短期展览、互动体验、参与制作等形式,以参与、体验、互动性展品及数字化展示为手段,对公众进行科普文化教育及开展科学文化交流。


(4)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定位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以收藏、展览、研究和自然科学教育为四大基本功能,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自然历史遗物收藏中心、自然标本陈列展览中心、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建设成为现代化、智慧化、高科技应用程度较高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同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5)深圳海洋博物馆。利用深圳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打造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生态类博物馆。凸显深圳海滨城市特点,展示世界海洋自然、海洋科技和海洋人文史,展示人类从认识海洋到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过程,体现海洋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集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该馆功能包括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普、科学研究、交流传播、休闲旅游等,是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地标性文化设施。


(6)深圳创意设计馆。主要功能为收藏和展示国际前沿高端设计、历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中国设计大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创意设计新锐奖等在深圳举办的重要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及深圳设计界创作成果,开展当代设计学术研究和国内外设计艺术交流等,将成为展示中国当代设计的窗口、中国设计创意文化的地标、推动中国当代设计与国际设计交流的平台、当代设计的学术研究基地、收藏当代设计精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大型公益性艺术机构(待申报获得批准后,调整为中国设计馆)。


——规划新建一批富有深圳地方特色的国有或多元主体合作办博物馆。建议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深圳儿童博物馆。采用以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鼓励儿童亲身体验、积极思考,锻炼能力,激发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兴趣。

(2)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因遗址濒临海滩,建议易地建馆,收藏、展示遗址出土文物,复原深圳近7000年前的远古历史。

(3)深圳城中村博物馆。通过以社区博物馆、露天博物馆形式进行的“城中村”保护和开发利用,反映深圳传统地域文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融合与共生。

(4)中国非遗展演中心(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全面反映深圳非遗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其他省市富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活化”保护与利用。


——推进国有博物馆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重点推动以下工作:


(1)扩展整合,提升和完善博物馆功能。包括将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与其他“红色景点”整合为深圳革命历史博物馆,推进组建深圳法律文化博物馆。

(2)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与亮点。以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等为重点,完善博物馆体制机制,丰富馆藏资源,强化展览的学术支撑,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社会教育服务功能。


——建设一批区级骨干博物馆。目前除南山外,大部分行政区(功能区)区级博物馆尚未设立。适应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推动各区至2035年至少应建设一座区级博物馆。区级博物馆的建设可考虑与非国有博物馆资源整合,灵活采用PPP模式等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馆模式,在不改变国有藏品的所有权属性及馆舍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依法参与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藏品提供、运营管理等,实现区级博物馆高质量快速发展。


2.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行业博物馆建设,形成深圳博物馆发展特色。


破除“博物馆建设是文化部门的事”的狭隘观念,借鉴国内外发展行业博物馆的经验,依托深圳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公司总部、私人藏家等,加大政府引导扶持力度,鼓励相关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私人藏家携手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兴建一批国有或非国有的行业博物馆,形成深圳博物馆事业特色。


——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类行业博物馆建设。如现代物流博物馆、数字通讯博物馆(腾讯公司)、金融证券博物馆(深圳证券交易所)、服饰文化博物馆(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玩具博物馆(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钢琴博物馆、深圳时间文化博物馆(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等。


——以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为抓手,推动民生类行业博物馆建设。如公安消防博物馆、口岸博物馆、城市交通博物馆、水务博物馆、体育博物馆等。


——以高校为抓手,鼓励高等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设立高校博物馆,弥补深圳没有高校博物馆的短板。如深圳大学博物馆、南方科技大学博物馆等。


3.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营造深圳博物馆事业独特优势。


我市现有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占比较高,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非国有博物馆,有利于发挥民间收藏优势,填补门类空白,优化我市博物馆体系;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要进一步提升现有非国有博物馆水平,吸引更多非国有博物馆资源向我市集聚,形成深圳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打造深圳非国有博物馆品牌,形成深圳博物馆独特优势。


——进一步贯彻落实《博物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完善培育机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非国有博物馆的登记备案、扶持、管理、变更、退出等政策,为社会力量筹建非国有博物馆、依法履行备案程序提供指引和便利。对新成立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进行重点培育,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应根据非国有博物馆的申请,在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藏品管理、社会教育、安全防护等业务活动方面,组织专家给予支持指导。


——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各类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修订完善《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经费补贴及政策支持。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依法接受社会捐赠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


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坚持正确办馆方向,依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探索开展民间收藏和流通领域文物登记备案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将非国有博物馆的备案阶段藏品审查与文物认定登记相结合;逐步建立信息公开及信用档案制度、年报制度;不断提高办馆质量。


在符合保护、修缮和建设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古村落、古建筑、景点景区、公园等设立非国有博物馆;推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11号)的落实,明确非国有博物馆比照国有博物馆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土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执行当地居民标准,帮助非国有博物馆降低运营成本。


将非国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纳入文博人才培训体系;将非国有博物馆职称评定纳入文物博物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范围。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结对子”,进行人员互派挂职锻炼,开展藏品鉴定、寄展、策展等业务帮扶。


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中,坚持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拓展经营范围,进行跨界融合,并享受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税收、投融资服务等的优惠政策。


(1)优先支持发展填补深圳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区域特色、地方文化特点的非国有博物馆。至2023年,实现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快速增长,重点打造3-5座标杆式的非国有博物馆;到2035年,推动形成若干深圳非国有博物馆品牌。


(2)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支持非国有博物馆集聚区建设,吸引市内外优质收藏家到深圳办馆。推动建设1—2个可容纳不同类型、规模和特色的博物馆集聚区,形成集聚效应。尽快推进“安托山博物馆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主要依靠深圳本地的办馆资源,将一些散落各处、运营困难的博物馆集中于安托山公园内,使之融为整体,发挥集聚效应,以增强自身活力和“造血”功能。


(3)发挥移民城市优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配合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建设,支持建设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园区,尝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营利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新做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二)立足博物馆主要功能,提升现有博物馆办馆水平。


1.发挥经济和制度优势,推动藏品收藏使用水平快速提升。


——明确藏品定位,规范藏品征集制度。由市文物行政部门牵头,制定我市文物征集管理办法,规范藏品收藏、登记程序,确保收藏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藏品征集工作纳入市、区文物行政部门和国有博物馆年度工作计划,藏品征集经费纳入市、区两级年度部门预算进行申报,把文物藏品征集情况作为博物馆法人任期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市、区各主要国有博物馆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兼顾地域文化的原则,明确办馆方向、收藏定位,根据办馆需求和市场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征集计划,改变我市藏品积累薄弱的局面,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收藏体系。

——以制度创新促进民间收藏资源的社会共享。深圳民间收藏文物资源十分丰富,除部分已进入非国有博物馆体系外,仍有大量优质民间收藏文物未得到有效利用。要发挥制度创新优势,通过打造博物馆集聚区、私人收藏文物寄展机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按照合法依规、互利共享的原则,将民间私藏的文物资源转化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


2.提升陈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将博物馆融入市民生活。


——加大经费投入,打造内涵丰富、高端多元的原创展览服务体系。逐年加大对陈列展览的经费投入和扶持力度,提升我市各类博物馆陈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和社会各界需求为导向,打造内涵丰富、高端多元的原创展览体系。增强陈展的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注重形式设计、科技应用和氛围营造,提升观展体验感。

——创新博物馆教育推广方式,驱动博物馆融入市民生活。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将参观博物馆纳入义务教育制度,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知识殿堂。创新博物馆教育推广的途径与方式,充分运用物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文化创意产业等建立良好沟通互动机制,建立联通学校、社区与博物馆的网络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样、针对不同群体的讲座、导览、沙龙等教育推广活动,强化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让博物馆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市民生活。


3.加强专业研究,打造文博类专业服务的深圳优势。


——加强文博专业研究,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优长学科。鼓励博物馆从业者开展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如各类文物文史研究、本土原住民文化遗产整理保存、改革开放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各大行业发展物证汇集保藏等,将研究成果纳入个人业绩考核系统,通过资助课题开展、论著发表等方式,加大对深圳文博领域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因势利导,在深圳现有的古陶瓷研究等优势基础上,加大梯度研究人才搭建培养力度,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博研究优长学科,提升深圳学术文化影响力。

——打造文博类专业服务的深圳优势。作为高知识密集型行业,博物馆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政策法规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多方面的智力支持,应适时组建深圳博物馆发展研究智库,致力于博物馆的规划布局、顶层设计、政府与民间合作建设博物馆的BOT、PPP模式、博物馆运营权外包、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公益性博物馆与营利性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等问题的专业研究及服务,填补全国该类智库的空白,形成深圳在博物馆决策咨询与管理研究服务领域的新优势。


(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博物馆治理现代化。


1.建设现代博物馆制度,提高博物馆管理运营水平。


——建立健全现代博物馆制度。利用特区立法权,根据《博物馆条例》等,制定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博物馆条例》,实现博物馆事业的法治化发展。建立健全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博物馆管理体制。依法制定和实施博物馆组织章程,健全博物馆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国有博物馆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管理权的相对分离。完善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理事会人员构成、决策事项、议事规则、表决程序,切实发挥理事会在博物馆管理运营中的作用。大力支持“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建设,将藏品鉴定、服务评估等职能移交、委托或授权协会承担,充分发挥协会服务、管理、协调功能,将协会培育成博物馆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博物馆文化孵化器,提升行业自治水平。

——提高博物馆管理运营水平。完善馆长负责制,探索行政负责人与行政级别脱钩的体制,实现职业化发展。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博物馆的经营自主权,全面实行公开公正的员工竞争上岗、考核、晋升等内部奖惩管理制度,完善后勤社会化运作机制。建立博物馆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行“目标管理”和问责制度,行政负责人负责制定博物馆运营目标计划,并按目标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职责。形成博物馆年报和绩效评估制度,引入政府考核和社会监管、第三方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目标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博物馆管理运营水平。


2.形成多元参与办馆体制。


明确政府和社会主体举办博物馆的责权利关系,积极发挥深圳博物馆等大型国有博物馆的核心骨干带动作用,加快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新馆的筹建,全面提高国有博物馆在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等的综合效率和质量。扩大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参与,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私人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国有博物馆建设;引导、支持市场和社会主体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非国有博物馆,实现办馆主体多元化,促进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共同发展。


3.强化博物馆馆际协作,提升博物馆外部治理能力。


构建国有、非国有博物馆之间及与外部的协作网络,加大资源整合优化力度,吸引更多政府和社会资源进入博物馆发展领域。推进博物馆与教育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文物托管、借展、设立私人冠名展厅等方式,加强社会、个人收藏资源在博物馆的综合利用。加强博物馆建设重大事项咨询论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探索利用互联网向未知群体和博物馆志愿者征集内容、解决方案、建议等的“众包”模式,提升博物馆的共建共享水平和外部治理能力。


(四)发挥科技优势,促进新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


1.加快藏品数字化建设,形成深圳在馆藏资源数据库和特色数字博物馆建设领域的比较优势。


利用高科技城市的优势,应用数字技术手段对藏品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存储,力争在2023年左右,全市博物馆藏品数字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建成信息全面、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且有示范意义的完备的全市性博物馆藏品资源数据库,最终改变资源传统管理和展示方式,实现藏品资源的充分利用(如通过虚拟博物馆、网络传播、视频播放、信息查询等多种方式为公共提供服务)和先进管理(如快速查询、检索、分类、调拨等)。


2.借力科技,探索博物馆公众服务创新模式。


借力科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探索博物馆公众服务的创新模式,扩大博物馆在深圳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利用新技术创新博物馆展览和导览方式,营造气氛,直观地展示和解读枯燥、深奥、复杂的知识,让展览和“文物”活起来,给观众更多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通过新技术不断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和广度,针对深圳互联网发达、年轻人集聚的特点,重视博物馆线上公众空间的开拓,扩大博物馆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应用新技术、新媒体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增加公众与博物馆的“黏性”,拓展博物馆公众服务的深度。


3.加大投入力度,探索新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以及藏品保护、研究、修复、公共服务、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及时完善和更新博物馆OA办公系统、安防系统、门禁系统等日常管理软硬件,提高深圳博物馆日常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全市博物馆观众数据库,对观众的构成、需求、心理、动机、观众反馈等各类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提高博物馆管理运营服务的效率和科学性。与高校和本地高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文物藏品保护、研究、修复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借助深圳创意设计产业发达的优势,加强博物馆与创意设计企业和个人的文创产品开发合作,打造文博系列文创产品的深圳品牌。


(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国家战略。


1.加强与内地城市、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


延续目前深圳博物馆界与国内博物馆在互换展览、合作办展等方面密切交流的良好局面,突破单一的互换展览、联合办展模式,通过藏品、人才、硬件的优化整合,以及区域、主题等各种联盟的建立和馆际合作协议的签署,实现国内博物馆的深度融合与互惠共荣。积极探索和拓展博物馆与市内外的档案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等的合作空间,实现博物馆优质展览策划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政府、民间文博机构的联系,率先在上述地区建立博物馆区域合作联盟,积极拓展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合作,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都市圈文化建设。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博物馆交流。


加强博物馆对外双向的文物展览交流,引进高水平的国际专题性或综合性展览。从单纯的举办文物展览交流,到进一步拓展更为广泛的博物馆文化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博物馆合作,组织举办更多内容和形式的博物馆国际项目,如国际研讨会和高端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和业务考察,交换出版物和信息资料,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专业培训,以及参与国际博物馆领域重大活动的承办等。制定专项方案,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与国际友好城市、“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进行博物馆领域的办展与其他项目合作,促进与上述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文化交流,以国际化来推进深圳的博物馆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博物馆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思想认知,为博物馆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强博物馆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文博部门与规划国土、财政、人事、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形成统筹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博物馆发展规划、政策并推动相关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深圳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探索建立博物馆总分馆制,完善理事会制度;成立由文物学者、规划师、建筑师、展陈专家等组成的“深圳市博物馆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博物馆规划建设项目的遴选、论证、策划、设计和管理,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资金保障。


着眼于改变深圳博物馆发展相对落后现状,加大对博物馆的资源投入力度,国有博物馆按隶属关系及市、区事权划分,由市、区两级财政相应保障,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在确保新建重点博物馆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完善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力度,促进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共同发展。以提升办馆水平和档次级别为目标,推动“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博物馆投融资建设模式。完善税收、金融、土地和社会捐赠等优惠政策,营造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人才保障。


依据全市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和规划,系统测算博物馆人才合理规模,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人才优惠政策,加强博物馆管理经营、藏品修复、文物鉴定、展陈设计、教育传播、文化创意等中高级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和成长计划,制定深圳博物馆事业与全国知名高校博物馆专业的馆校联合培养计划,打造深圳博物馆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馆长培训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探索制定博物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促进馆内和馆际之间现有人才合理流动,加强国有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人才帮扶。扩大招募、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博物馆发展中的作用。


(四)土地空间保障。


立足深圳土地空间资源紧张现状,着眼于深圳未来城市发展尤其是博物馆发展的用地需求,由市规划部门牵头,市文化行政部门、市城管部门等单位配合,将博物馆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博物馆用地安排应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进行。


博物馆用地的供应方式应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土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府规〔2018〕11 号)的规定予以确定,产权归政府的以划拨方式供应,属经营性的应招拍挂出让。


参照国内外先进城市做法,为确保规划目标实现,要进一步拓宽博物馆的建设形式和渠道,创新博物馆用地新思路,优先确保博物馆重大项目顺利落地。鼓励“博物馆+公园”等模式创新,支持鼓励如莲花山公园、中心公园、笔架山公园、仙湖植物园等区位、空间条件优越的公园,因地制宜合理引进博物馆资源,规划建设与自身环境相协调的公园特色博物馆;如“大型公共设施+博物馆”的建设思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公共设施的闲置空间再利用与博物馆相结合;通过场租补贴等方式,鼓励商业设施与博物馆跨界融合,采取“购物中心+博物馆”、“购物中心+艺术展”等模式,缓解博物馆发展的空间瓶颈,促进博物馆事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


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3)暨2035远景目标拟建主要博物馆(或博物馆集聚区)一览表

 

一、通过新建推出的一批具有国际性、本土化的博物馆

博物馆名称(暂拟)

馆藏定位与特色

规模与目标等级

隶属

性质

拟建地址

进展与目标

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

该馆拟由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兴建,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提供馆藏精品和展览;功能定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东南亚、海外文物乃至世界文明文物的基地,征集到的文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需要挑选后,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的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发挥藏品优势,通过轮展、复制或调拨重复品的方式,丰富“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的馆藏。双方合作在深圳建设馆藏文物保护实验室,做好馆藏文物的修复及预防性保护,并可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国际交流展和临时展览,将“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作为展览第二站。

 

12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前海

前期规划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以深圳改革开放为基础,进而全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与经验。设置建设陈列展览区、公共服务区、藏品保管保护区等六大主要功能区。作为以改革开放主题的博物馆,将成为展示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重要成果的“窗口”,以及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的重要场所。同时,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可打造成中国改革开放的专门研究机构。(待申报获得批准后,调整为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

估算投资约15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福田区

筹建中

 

深圳科学技术馆

重点展示深圳科技发展成果、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业态、科技创新成果的文化属性及其艺术化体现、文化创意领域中的科技成果等主要内容的专题馆,是集展示与教育、科研与交流、收藏与制作、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常设展馆、短期展览、互动体验、参与制作等形式,以参与、体验、互动性展品及数字化展示等手段,对公众进行科普文化教育及开展科学文化交流。

投资估算12亿元,建设规模预估5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光明区

 

前期规划论证

深圳自然博物馆

项目定位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以收藏、展览、研究和自然科学教育为四大基本功能,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自然历史遗物收藏中心、自然标本陈列展览中心、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建设成为现代化、智慧化、高科技应用程度较高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同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投资估算57亿元,建设规模预估13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坪山区

筹建中

深圳海洋博物馆

利用深圳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打造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生态类博物馆。凸显深圳海滨城市特点,展示世界海洋自然、海洋科技和海洋人文史,展示人类从认识海洋到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的过程,体现海洋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集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该馆功能包括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普、科学研究、交流传播、休闲旅游等,是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地标性文化设施。

投资估算20亿元,建设规模预估8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大鹏新区

前期规划论证

深圳创意设计馆

主要功能为收藏和展示国际前沿高端设计、历届深圳环球设计大奖、中国设计大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创意设计新锐奖等在深圳举办的重要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及深圳设计界创作成果,开展当代设计学术研究和国内外设计艺术交流等,将成为展示中国当代设计的窗口,中国设计创意文化的地标,推动中国当代设计与国际设计交流的平台,当代设计的学术研究基地,收藏当代设计精品的重要场所,同时是面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大型公益性艺术机构。(待申报获得批准后,调整为中国设计馆)

投资估算12亿元,建设规模预估6万平方米

 

一级

国有

南山后海片区

前期规划论证

深圳儿童博物馆

采用以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鼓励儿童亲身体验、积极思考,锻炼能力,激发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

中型

二级

行业

福田区景田妇儿大厦

前期规划论证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

易地建馆(因遗址濒临海滩),收藏、展示遗址出土文物,复原深圳近7000年前的远古历史

中型

二级

国有

大鹏新区


深圳城中村博物馆

通过“城中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反映深圳城市化进程

中型

二级


福田区下沙村


中国非遗展演中心(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在全面反映深圳非遗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其他省市富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活化”保护与利用

中型

二级

国有

南山区、罗湖区或龙岗区


二、通过推进现有博物馆的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产生新的博物馆

博物馆名称(暂拟)

馆藏特色定位

规模与目标等级


拟建地址

目前进展与目标建成期

深圳革命历史博物馆

将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与其他“红色景点”整合为深圳革命历史博物馆

小型

三级

国有

坪山区坪山街道东纵路


三、通过创新体制,建设一批行业博物馆,重点打造几座标杆式非国有博物馆。

1、借鉴上海等地发展行业博物馆的做法与经验,相关政府机关、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与文化部门携手,规划建设一批行业博物馆。例如公安消防博物馆、法治博物馆、口岸博物馆、城市交通博物馆、数字通讯博物馆(腾讯公司)、金融证券博物馆(证券交易所)、钱币博物馆(中国人民银行)、保险文化博物馆(平安保险)、水务博物馆、体育博物馆、现代设计博物馆(深圳大学)、服饰文化博物馆(服装行业协会)、玩具博物馆(玩具行业协会)等。

2、切实解决非国有博物馆在生存发展上的“瓶颈”问题;修改完善《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在经费补贴、场馆建设、寄展服务、业务帮扶、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力度;改革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分级管理,重点打造若干座标杆式非国有博物馆。

四、打造博物馆群落,建设公园特色博物馆。

1、建设“安托山”博物馆集聚区。整合深圳本地的办馆资源,将一些散落各处、运营困难的博物馆集中于安托山公园内,使之融为一个整体,形成集聚效应,增强自身活力和“造血”功能。

2、建设公园特色博物馆:配合公园“文化提升工程”,建设公园特色博物馆,在中心公园、中山公园、仙湖植物园等地,规划建设与自身环境相协调的特色博物馆。











深圳市博物馆现状一览表

博物馆名称

博物馆性质

博物馆级别


地址

建筑面积(m2

深圳博物馆

(国有)文物

一级

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东座(历史民俗馆);

福田区深南中路同心路6号(古代艺术馆)

53220

深圳市福田区皇岗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福田区金田路皇岗村文化中心广场

3000

深圳钢琴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福田区上步南路国企大厦裙楼4层C区

1052

深圳市福田区水围雅石艺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福田区水围村178号水围敬老庄1-2楼

2100

深圳市棋国象棋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08号阳光高尔夫大厦12楼1210

420

福田区博物馆5座,有全市唯一的一座一级馆。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南山大道2093号

36000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

(国有)文物

三级

南山区南头较场2号

1200

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南山区赤湾6路9号

6850

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南山区中心路3331号

4400

深圳现代设计博物馆

(国有)行业

无级别

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科技馆一楼

5600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国有)行业

无级别

南山区蛇口沿山路21号

6153

深圳市南山区老黑茶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南山区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大堂105#

180

南山区现有博物馆7座,其中一座为三级馆。

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国有)文物

三级

盐田区沙头角镇内环城路九号

1688

盐田区现有博物馆1座,为三级馆。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

(国有)行业

三级

罗湖区莲塘仙湖路160号仙湖植物园古生物博物馆

3000

深圳市罗湖区惠风古陶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罗湖区深南东路深圳古玩城2栋5楼

929.5

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罗湖区宝安南路2095号玺宝楼

895

深圳市至正艺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罗湖区京基100大厦A座5楼

2000

深圳市苏六河沉香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罗湖区深南东路深圳古玩城D栋4楼

520

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罗湖区望桐路梧桐山苗圃总场24号

1200

罗湖区现有博物馆6座,其中1座为三级馆。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

(国有)文物

三级

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社区永和路6号

5862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宝安区燕罗街道办事处对面素白陈公祠

315

深圳市当代名家文房四宝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宝城创业二路25区20栋附属综合楼五楼

850

深圳市宝安区华夏龙泉青瓷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新安二路46号二楼

423

深圳市宝安区结缘奇石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西乡宝源路1077号3楼301

300

深圳市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沙井海上田园百味居

3600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大街299号

600

深圳市宝安区一雍紫砂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西乡街道航城工业区展丰商务大厦三楼

1010

深圳市宝安区锦舟陶瓷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25区创业二路20栋四楼D01

550

深圳市宝安区邹鲁潮汕民俗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西乡大道宝源工业区1-2栋六楼

1000

深圳市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福永政丰南路天欣花园二期4#楼二楼

900

深圳市宝安区世纪琥珀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松岗街道松瑞路1号

2500

深圳市宝安区宝弘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西乡街道展丰工业园展丰大厦商务楼

848

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宝安区新安中洲华府七栋201

1350

宝安区现有博物馆14座,大多是小微型非国有博物馆,基中1座为三级馆。

深圳市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北街一号

15000

深圳市中医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岗区体育新城大运路1号

2300

深圳市龙岗区毕昇印刷文化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岗区横岗街道力嘉路109号

30000

深圳市龙岗区怡利翡翠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岗区龙城街道龙西社区玉湖小区

2500

龙岗区现有博物馆4座。

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老村1号

800

深圳市龙华区华夏军装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区大浪服装基地浪宁路奔霓诗工业园A栋一楼

23000

深圳市龙华区美联红木艺术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新区观澜高尔夫大道348号

5800

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新区观澜街道裕新路286号

20000

深圳市翰熙古陶瓷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区民治街道“127”陈设艺术产业园A座九楼

1000

深圳望野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区梅龙大道玉东环二路交汇处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三楼

2120

深圳市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龙华区大浪服装基地艺之卉创意产业园

3000

龙华区现有博物馆7座,均为非国有馆。

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古城博物馆

(国有)文物

三级

大鹏新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赖府巷10号

3676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国有)行业

无级别

大鹏新区南澳新大地质公园路

5410

大鹏新区现有博物馆两座,都是国有馆,基中1 座为三级馆。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

(国有)文物

无级别

深圳市坪山区东纵路230-1号

5000

深圳市和畅园博物馆

非国有

无级别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丹梓大道中粮一品澜山8栋 和畅园博物馆

4000

坪山区现有博物馆2座。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文博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