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海传来两大好消息!

深圳梦 2019-10-07

前海又有大动作了,传来两大好消息!近日,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率队现场调研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前海地下道路,重点就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部署。这意味着汇集五条轨道交通,实现站城无缝对接的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速。


另外,前海再添文化地标,前海国际会议中心落地启动……


田夫率队调研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前海地下道路

6月5日下午,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率队现场调研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前海地下道路,重点就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部署。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陪同调研。

在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田夫现场听取了深圳地铁集团关于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及地上开发建设的情况汇报,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线路规划情况、六层地下空间建设情况等,并来到已经启用的前海湾地铁站调研站点运行情况。

田夫强调,公共交通设施是前海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是前海最重要的交通节点,对前海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各界对项目的进展情况都非常关注。各参建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性。要始终瞄准国际一流标准,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将最高质量、最高标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要提升站点的设计装修水平,适当体现个性化风格。把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标杆项目。

随后,田夫一行来到临海大道地下道路现场,听取前海投控公司关于前海地下道路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田夫强调,要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前海地下道路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前海交通网络。

据悉,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全天客流量达75万人次,同时也将形成集约型、立体化的24小时活力社区,成为前海片区的地标和区域核心。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唐绍杰,市地铁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前海管理局办公室、规建处、土房处、新城办、前海投控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来源:前海管理局 )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

汇集五条轨道交通 实现站城无缝对接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

汇集了5条轨道交通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


项目介绍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由政府投资,是前海蛇口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十大战役工程之一,由深圳地铁集团建设。构建立足深圳前海,辐射珠三角、香港地区的集约型、立体化的24小时活力社区,塑造国际化的现代城市窗口形象,形成前海片区地标和区域核心。建成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城市资源将快速地聚散于前海,使前海片区成为快捷的公共交通集散中心和城市资源进出的端口。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地面层打造的枢纽中央广场是枢纽的标志,是未来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场。地上二层通过物业的裙楼和连廊也分别可与项目周边地块连接,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共生活的高度融合。


▶枢纽建筑地下六层,其中上面3层为轨道及交通换乘区,下三层为地下车库,设4900多个停车位。枢纽内地下步行空间可直接与上盖物业的大堂连通,并向东、南、西延伸,与周边地块及听海大道地下商业街连接。


▶枢纽将设置深港过境口岸及公交、出租、社会车辆、旅游巴士等交通接驳场站,通过地下可直接连通市政道路的周边建筑,实现站城无缝对接。预计每天将达75万人次。


项目建设难点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内第二深基坑,又是难度最大的基坑,开挖深度达32.5米,深达六层。”深铁置业集团枢纽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潘威介绍说。


难点一:枢纽基坑东临已运营的地铁1、5、11号线,有严格的施工安全标准,要求轨顶平面位移小于2毫米,车站位移小于10毫米。


难点二:项目北侧与双界河路及其地下道路毗邻,西侧临前海湾,地下水位随着潮汐涨退,海水盐份大,施工时必须克服盐分对钢筋水泥的腐蚀难题。


难点三:该区域属于填海区域,以海积淤泥混杂填石为主,淤泥深达18米,还有近6米深的粉粘土,这些都是业界头痛的地质条件。


难点四:此外,周边众多的市政、地铁、楼宇等项目,工程衔接是很大的难题。


潘威表示,为克服这些困难,深圳地铁集团精心设计、科学施工、强化协调,高质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为前海城市新中心贡献力量。


如此重要的项目

它的亮点不了解一下

怎么行!!



亮点一

实践“站城一体化”最新理念


“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是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的最大特点

深圳地铁前海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艳君介绍说,“站城一体化”枢纽是第三代、也是最先进的轨道枢纽。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国内少有的大型全地下枢纽,轨道线路均位于地下,通过立体公共交通与高端城市综合体无缝连接,将地面空间释放并还给城市。

人行交通方面

枢纽内部构建以地下一、二层换乘大厅为核心的四条主要人行通道,串联轨道车站、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上盖物业,实现内部的高效换乘;同时,通过地下、地面和二层人行系统与周边建筑或地块连接,实现本项目与周边快速、便捷的人行联系。

车行交通方面

枢纽在简化、净化、管道化车流交通的总体原则下,按照“枢纽优先、相对集中、独立组织”和“物业分离、相对分散、支路进出”的具体方法,枢纽交通通过外围主、次干路及地下道路组织进出交通,物业交通通过内部支路解决进出交通,二者相对分离,实现枢纽与上盖物业车辆的有效集散。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属于超大型的轨道+上盖综合体,地下室为一个整体,枢纽与物业空间紧密相连,接口众多。


基于其复杂性和客户多样化,设计时提出运管一体化。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统筹管理,将枢纽部分商业纳入上盖物业一并考虑,考虑与现有国际化水准的物业管理公司合作,确保项目高品质的物业管理水平。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总用地面积2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15.9万㎡,其中上盖物业计容面积127.8万㎡,枢纽及上盖物业地下面积88.1万㎡。上盖物业包括九栋超高层建筑和地面裙房。


施工进展: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和上盖物业的近期工程为一体化施工,已于2015年9月1日开工。目前正在施工的为2栋、4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亮点二

新理念新技术广泛运用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尝试大量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打造智慧枢纽


前海枢纽建成后,预计全天客流将达到75万人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相应地伴随着大量安全隐患。

为此,前海枢纽将通过智慧化建设,进行精确、实时的人群预警,有效的监控当前人群分布态势,预测人群流动趋势,引导市民乘车、出行以及消费,从而切实解决人流密度大且高度集中时段难以管理的问题,促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枢纽将通过合理统筹、创新研究,打造卓越的智能停车系统。不仅通过硬件设施拓宽停车的空间,更进一步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停车系统整合片区内停车资源,提升枢纽智慧化服务水平。


此外,前海枢纽还将创新管理模式,充分挖掘站城一体的交通资源、运管资源、商业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片区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及工作平台,并可嵌入多种专业服务,如政务、法务、商务等模块,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及互联互通性,全方位满足各种服务需求,打造“智慧社区”。


展示文化枢纽


前海枢纽将充分利用自身公共性和窗口示范性的特点,最大化利用空间和资源,通过空间文化艺术策划和规划,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通过搭建文化、艺术展示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的原生及特色,广泛宣传我国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丰富的人文,让中国文化精髓融入生活,拥抱城市,绽放于世界。


构建生态枢纽


前海枢纽还提出了“生态枢纽”的理念,通过绿色建筑、海绵城市、雨水收集技术等方式,营造枢纽生态“小环境”。在园林绿化养护中,将考虑采用滴灌技术达到灌溉均匀的效果,并实现自动化、节水、节能、节省劳动力的作用。此外,还将创新能源综合管理,并提出管控措施,通过喷洒除尘设备降低大气污染,减少人工热源,增加自然下垫面、风光互补技术等措施全面控制和提高片区环境质量。


亮点三

地铁前海湾站开通实现三线换乘


据介绍:


枢纽近期实施工程用地面积11669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的地铁1、5、11号线车站改造工程,地下交通换乘大厅和社会车辆停车场,地面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及集散广场以及5条市政道路。枢纽近期实施工程投资估算约为33.3亿元。


枢纽远期实施工程用地面积9909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的穗莞深城际线及港深西部快轨车站,地下出租车场站和交通大厅,地面旅游大巴场站、出入境口岸及集散广场。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范围内

由东至西平行布设地铁1、5、11号线

穗莞深城际线和港深西部快线


进度情况

前海湾站:是深圳地铁1、5、11号线换乘站,已建成A、B1、B2、C、D、E、F 7个出入口,目前暂开通B2出口。前海湾站站外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四周为在建工地,站外道路连接桂湾路、听海大道、梦海大道。


穗莞深城际线:预计年内将开工,建成后可从前海乘坐城铁直达广州。


港深西部快线:规划中。


太棒了!!!

以后小编从前海去哪都so easy!


图文来源:深圳特区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前海再添文化地标!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落地启动


2019年6月15日讯 6月10日,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控股”)以底价3800万元竞得前海合作区首宗租赁用地(宗地号T102-0295),租赁年限15年。该地块位于前湾片区,用地面积24294.58㎡,计规定总建筑面积20800㎡,将打造为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为前海再添会展文化地标,助力前海建成具有世界水平、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与此同时,此次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用地是深圳第一宗公开招拍挂的租赁用地,也是响应国家建立梯级土地供应利用机制的一次创新探索。

本项目公开资料显示,根据《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部署,加快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将提升城市新中心配套服务功能,满足前海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需求。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是由前海规划落地的法定主体——前海控股负责建设运营。围绕“产城融合”的高点站位和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的业务链条,前海控股将该项目列为年度“一号工程”,组建专业团队、整合优势资源,将打造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心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标志性会展交流服务平台。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建成后将作为前海重要城市客厅,用于举办重大国际会议,政府及各行业、企业的会议、论坛活动等,有利于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前海文化氛围。

作为前海开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城市运营的法定主体平台企业,前海控股积极参与前海土地管理改革创新,主动担当重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通讯员 姜媛媛)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前海管理局、深圳特区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