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全球招商最神秘地块曝光!对标前海、雄安!

深圳梦 2020-09-17

史无前例的深圳面向全球招商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近来备受关注。“深圳梦”继《深圳宣布!大湾区“巅峰之作”要来了!深圳全球招商第一块地提前曝光!、《4.8平方公里!深圳全球招商面积最大地块曝光!该区GDP增速8.1%全市第一!》之后,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深圳第“10+1”区的神秘地块!


说它神秘,是因为很多深圳人还不了解“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与前海齐名的深圳一东一西两个特别区域,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世界眼光、世界标准,打造具有国内标杆意义、全球一流水平的特别新城。


01


深圳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

5平方公里在深汕合作区


11月5日,深圳市首次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并面向全球招商,其中5平方公里位于深圳第“10+1”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主要分布在鹅埠、鲘门及小漠片区,产业发展方向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经济为主。


根据深汕合作区规划的产业空间布局显示:

  • 鹅埠所在的西部组团,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智能制造及配套服务为主导功能。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园已经选址于此。

▲图为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一角。李星照 摄


  • 鲘门所在的东部组团,是科教研发区和未来产业区,以高教科研、机器人、海洋科技产业为主导功能。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就选址于此。还有深圳未来规划的四个高中城之一——深汕高中城也已确认选址该片区。


▲深汕湾机器人小镇首发项目——深汕湾科技城科技园占地13.4万平方米,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位于鲘门片区的海洋智慧港年内有望交付使用。李星照 摄


  • 小漠所在的南部组团,是新兴海港商贸区和滨海生态旅游区,以创意文化、滨海旅游、临港产业等为主导功能。规划的深圳港小漠港区2035年吞吐量为1800万吨/年,远景吞吐量达到7500万吨/年。规划的小漠湾文化旅游创新小镇将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小漠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深圳本次30平方公里推介用地集中在35个片区。按照产业门类划分,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坪山区和深汕合作区;以总部基地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南山区、福田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光明区、大鹏新区;以高端物流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盐田区。按照地块面积划分,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有9个,分别位于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深汕合作区等。更详细的信息还有待12月份举行的正式推介会公布。



深汕特别合作区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接近深圳市总面积(1996.85平方公里的约四分之一,比深圳10区中最大的区宝安区面积(约为392.14平方公里)还大。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距深圳市东部约60公里、离市中心约120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向粤东沿海经济带辐射的重要战略增长极。


2019年深汕合作区重点投资项目共70个,计划总投资约620.78亿元,涵盖城市水务、交通运输、教育卫生、城市建设、产业及配套、科技及信息化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有22个项目开工,23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此外,原有已开工项目中,新增试投产项目8个,2个将于近期实现竣工试投产,7个正在加快建设和验收。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76个,其中69个来自深圳,计划总投资超370亿元,已竣工投产14个,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54.8亿元、预计年税收56.4亿元。根据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利用海洋智慧港、深汕湾科技城、深汕科技生态园等平台的后发优势,争取市里支持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积极申请市重点研发平台,形成与市里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的深汕研发平台,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鹅埠英达斯瑞公园南部加快规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和电商基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初步建设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承载区。



02


深汕加速打造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

挂牌出让4宗土地使用权用于机器人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受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委托,将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E2019-0002等7宗地使用权。挂牌期自2019年11月25日起至2019年12月4日15时止。其中4宗位于鲘门的土地用途为机器人产业,这意味着深圳将在深汕合作区全力打造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加速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深圳是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城市,在产业链各环节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深汕特别区做大做强全生态机器人产业链,不仅是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也是顺应与深圳一体发展的趋势。



根据规划,深汕湾机器人小镇超过13.5平方公里面积,是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和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之一,将打造从前端研发设计到终端应用与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科技小镇。



作为机器人小镇的首发项目,由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导、广东特建发东部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深汕湾科技城,于2018年11月30日奠基开工,2019年10月9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目前已有包括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0多家意向投资企业,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孵化平台、人工智能等众多相关领域。


▲深汕湾科技城效果图


2019年年5月,深汕湾机器人小镇重点配套项目之一的海逸村项目一期正式启动建设;次月,小镇迎来科卫机器人产业园、华睿丰盛智慧电力产业园、三宝机器人产业园、控汇智能工控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等7个机器人产业项目,目前许多项目已相继开工。


三宝机器人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2.0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金刚迎宾机器人、精灵迎宾机器人及建设服务机器人数据中心、示范应用展示中心等;普盛旺智能产业园总投资2亿元,用地面积1.38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数控抛光机器人、智能装配及检测设备、精密夹治具等;控汇智能工控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1亿元,用地面积0.9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嵌入式运动控制器、智能工控机、机器人嵌入式工业主板、机器视觉系统等产品;天鹰智能农业物联网无人机生产基地总投资1亿元,用地面积0.9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电动单旋翼无人机、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及其他周边产品;合发集团智能驱动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齿轮、同步机、减速机等零部件……



8月,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市政道路和水系整治建设工程正式开工;由深汕合作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主导建设的深汕锐博特创新基地也即将启动建设。


03


深汕合作区取经雄安、借鉴前海

打造全国标杆、全球一流的特别新城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世界眼光、世界标准,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具有国内标杆意义、全球一流水平的特别新城。


继2018年下半年开展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后,2019年8月,深汕特别合作区再次携手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谋划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地区发展路径与空间蓝图。除了对标世界一流、精雕细琢新城中心区、滨海地区外,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总体规划中向雄安新区“取经”,邀请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工作的部分成员携手擘画新城未来。

前不久,由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领导谋划和决策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摘得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基本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鹅埠、鲘门高铁站片区规划,中心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五大组团空间规划,教育园区、中心政务区、鲘门机器人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此外,还完成了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综合交通规划、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教育城选址研究及概念规划,政务区选址研究及概念规划、小漠湾文旅小镇概念规划、小漠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众多规划工作。


作为深圳第“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战略部署,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院,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方案、智慧深汕大数据工程建设、智慧深汕空间治理管理平台建设等工作,为擘画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平台支撑。


▲深汕特别合作区拥有丰富的山海资源,严控近海建筑高度,打造世界一流的唯美岸线。李星照 摄


10月31日,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率队到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殷切指导深汕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分享前海合作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建设发展的有益经验,助推深圳第“10+1”区跨越发展。谈及区域协调发展,在他看来,前海合作区与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一西一东两个特别区域,是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兄弟城区。此前,2016年3月和2017年3月,田夫曾两次专门来到深汕合作区调研,推动新城加速与深圳一体化发展。


田夫表示,几年来,深汕合作区走过了艰辛的创业道路,如今,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里高起点规划建设发展的景象令人倍感鼓舞、深受启发,也令大家对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深汕新城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他希望深汕合作区可以参考前海合作区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开发、先环境后发展的整体发展主线,精耕细作、精雕细琢每一片土地;要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培育产业集群,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占领先机;城市功能配套设施要同步推进,为吸引高端人才安家落户提供便利条件。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表示,在体制机制调整后的新时期,深汕合作区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前海规划发展的有益经验,对标前海,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他同时表示,深汕合作区将坚持在规划中统筹,在统筹中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画”出最美画卷。全区将紧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加速推动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小漠湾文旅小镇、工业互联网基地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全区将坚持基础先行、产城融合,加快推动学校、医院、公共住房、配套路网等建设。



04


深汕高铁前期启动,30分钟直达

深汕大道、科教大道等交通大动脉开工


10月29日,深圳地铁公司发布了《深汕高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配套专题标段招标公告》,招标内容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包含初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及配套专题研究)等相关服务工作。标志着深汕高铁前期工作又进了实质一步!



据深圳市轨道办透露,深汕高铁已作为近期建设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该线可与深江、江湛铁路一起构成广东沿海与广汕、广湛高铁平行的第二条铁路大通道。


深汕高铁作为未来沿海高速铁路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方案走向为:线路由深圳西丽站向东引出,途经深圳坪山站、惠州南站,至深汕合作区赤石站,与广汕铁路衔接。全长约86千米,设计时速在350公里/小时,全程直达时间预计在30分钟内。



2018年,《关于深圳市组织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机制体制调整的工作方案》中提到,要加快完成与深圳之间交通提速,具体就是指,建成深圳至深汕合作区350km/h高速铁路。这次公开招标,标志着深汕高铁前期工作又进了实质一步!


深汕高铁为国家沿海高铁的一部分,主要承担湾区对外与海峡西岸、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速联系功能,兼顾湾区内部深圳与惠阳、深汕合作区的高速城际客运功能。其规划建设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沿海城市群联系,发挥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对粤东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1月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深汕大道扩建提升工程开工仪式,这是继科教大道、创智路、创新大道北延线之后又一条城市主干道开工,充分体现了深汕合作区全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强决心,展现了全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的工作干劲。



10月22日上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科教大道建设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深圳第“10+1”区东部组团科教走廊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科教大道是深汕合作区“五橫六纵”内部骨架路网体系重要道路之一,道路南起红海大道,北止于望鹏大道,连通潮莞高速,总长13.5公里,将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双向8车道,规划红线宽60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项目总投资为66亿元,由深汕合作区住建水务局建设,深汕投控集团公司代建。


据悉,科教大道的建设完工将对深汕合作区落实深圳市高中城建设要求,缓解深圳市高中学位紧张状况以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科教大道是深汕合作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功能集聚轴,沿线规划建设国际科教走廊,将为东部组团构建职业教育城、特色教育城、高中教育城、大学教育城提供基础支撑,为深汕合作区打造教育小镇、人才高地提供坚实保障。



继10月22日东部组团科教大道开工建设,23日上午,西部组团内的重要道路——创智路、创新大道北建设工程宣告正式开工。两条道路的同步开工建设对完善深汕合作区内联交通系统、改善交通环境、融通片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开建的创智路基本呈南北走向,道路南起深汕大道,北至创新大道,双向六车道,将承担鹅埠与小漠、赤石片区的交通联系,深圳港小漠港区的部分疏港功能,以及河惠汕高速与鹅埠片区的交通联系。


此次开建的创新大道为东西走向,西起圳美绿道,东至建设北路,终点处上跨边溪河,路线全长约2.7千米,双向六车道,承担鹅埠内部交通集散功能,鹅埠与小漠片区的交通联系,及河惠汕高速与鹅埠的交通联系。




05


民生优先,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

今年开工超万套人才保障性住房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在全面履职元年,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目前已开工建设人才保障性住房10455套,预计2021年将陆续投入使用,将基本满足辖区人才保障住房需求。



深汕特别合作区通过规划引领保障公共住房建设落地, 2022年全区计划建成公共住房7万套;2025年计划建成住房14.97万套;2035年计划建成住房40.68万套


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住房采用装配式建筑、BIM等技术进行高质量、高标准建设,2019年,全区共有4个公共住房项目实现动工建设,包括深耕村、深颐村、深乐村和海逸村,累计总占地面积约22.85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15.67万平方米,总套数累计达10455套,预计2021年陆续投入使用。



安居·深乐村、安居·深颐村两个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正稳步建设中,预计在2022年竣工,可为深汕合作区提供人才住房7605套,将满足近3万人的居住需求。



安居·深乐村、安居·深颐村都位于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内,安居·深乐村处于规划中的深东大道以南、创文路以北,总占地面积7.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0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1亿元,拟建设住房3400套。

安居·深颐村项目北侧为深汕大道(324国道),南临规划中的龙山路,东侧为规划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选址,西侧紧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院区选址。项目建设用地面积8.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2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7亿元,拟建设住房4205套。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的“飞地”,房地产政策应有别于深圳,必须实行差异化,将借鉴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进行有益探索,初步形成深汕特色。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住房供应总量中,市场商品住房占比40%,公共住房占比60%(人才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各占20%)。到2022年,预计全区供应公共住房用地将攀升至11宗,供应面积约140公顷。未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约为同区域同类型市场租金的30%;人才住房的租售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60%;安居型商品房的租售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50%。



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住房建设以民生优先为原则,优先保障鹅埠片区和鲘门高铁片区,项目选址分布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最优的区位,配有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小孩托管中心、健康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与周边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交付。


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将采用“BOT”模式,委托区属国企拟在10个月内建成4个租赁住房项目,用地面积约24公顷,预计到2020年上半年,全区供应租赁住房将达7000套,将极大满足全区广大人才对租赁住房的迫切需求。


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全力打好公共住房建设攻坚战,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


延伸阅读


▲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市宣传片


360°扫描深汕特别合作区

全方位解答深圳人的疑问


Q

A

深圳君

深汕君

  深圳君

深汕特别合作区具体是在哪个位置啊?那儿离深圳很远吧?

深汕君  

深汕君的大本营在汕尾(亲,是汕尾,不是汕头哦!)最西边,最接近惠州的位置,一个有山有海有河有湖有温泉的美丽的地方。

 

具体来说,我们地处珠三角平原和潮汕平原之间,西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连,南临南海红海湾,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重要节点区和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桥头堡。深汕特别区下辖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及圆墩林场,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5公里,现有户籍人口为7.65万人。

↑区位交通图

↑卫星航拍地图

实际上,“深汕君”与“深圳君”之间的距离很近,我们距离深圳最东部的坪山区只有60公里,距离深圳市中心120公里。

  深圳君

从深圳只能开车去深汕特别区吗?有没有其它又快又便捷的交通工具?

深汕君  

如果五六年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很遗憾地告诉你“是的,你只能开车”,但经过不断发展,情况已是今非昔比啦!

 

深圳君如果想来深汕特别区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已有多种交通方式任君选择——

开车自驾

从深圳沿深汕高速或惠深沿海高速一路向东,到达白云仔出口或者鲘门出口下高速,都可以来到深汕特别区。另外,还有潮莞高速和拟规划建设的河惠汕高速、深汕第二高速以及城市中轴线的深汕大道贯穿其间。

高铁出行

开车太累就搭乘高铁来吧。您可以从深圳北站乘坐厦深铁路的动车或者该铁路C字头的深惠汕城际捷运线前往我们的鲘门站,目前在没有提速的情况下,48分钟就能到达了,二等座票价仅为43元。

在建和规划中的高铁:正在建设中的广汕高铁和拟规划建设的深汕高铁未来都将在这里设站,其中,广汕铁路在这座新城的未来中心区设站已命名为“深汕站”,意味着深汕特别区将以城市名称呈现在国家高铁路网体系当中呢!按照计划,三年后,乘坐广汕高铁从深汕特别区到达广州仅需4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深汕特别区与珠三角城市群之间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的全新格局。

公交配套

目前,深圳巴士集团在当地成立的深汕巴士公司,已平稳运行了鲘门高铁站与深汕特别区管委会间的公交线路,营运时间为上午8点30分至晚7点。为更好地服务大家的高铁出行,这座特别新城还在鲘门高铁站打造了站前公共交通枢纽项目,通过公交车首末站、出租车上下客点、地面停车场、地上停车楼的合理布局与有效连接,实现当地的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鲘门站前公共交通枢纽项目已具备验收条件,投入使用后,鲘门站将成为集高铁、的士、长途客车、公交、班线、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客运枢纽,运力将覆盖全区甚至周边地区。

乘坐城际巴士

除了高铁,您还可以选择乘坐深圳直达深汕特别区的两条城际定制巴士,一条是在深圳福田地铁4号线的莲花北站A1出口乘坐,停靠地铁2号线、5号线黄贝岭站出口,到达深汕特别区管委会;另一条是在龙岗地铁3号线龙城广场地铁站B出口乘坐,直达深汕特别区管委会。目前,两条城际巴士每天双向对开2个班次,票价也是相当优惠,分别为35元和30元。

如果再展望未来,深汕特别区目前正加快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交通一体化发展进程,未来将形成海、陆、空、港、铁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体系。除了货运深水港外,在鲘门片区将建设一个海上客运码头,未来它可能会成为深汕特别区与深圳等地的海上观光线路。此外,深汕特别区的通用机场和航空小镇都在酝酿中。

  深圳君

深汕特别区究竟长什么样子,真想去看看。在去之前,我要先做做功课。能不能详细跟我介绍一下深汕特别区是个什么概念呀?

深汕君  

2017年9月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的批复》,为深汕特别区体制机制调整指明方向。2018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圳市组织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的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区体制机制调整。因此,2018年,成为了深汕特别区纳入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的元年。

通俗地来说,深汕特别区就相当于深圳的一块“飞地”,但其功能和使命不仅仅是“飞地”。自打2011年成立以来,深汕特别区就肩负着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一路走来,这片崭新的土地始终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切。

201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首次来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指示要发挥深圳的优势,把深汕特别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打造先富帮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

2017年6月,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调研深汕特别合作区,要求深汕特别区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对粤东西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7年12月,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调研深汕特别区,就深汕特别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希望深汕特别区要高标准、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在带动产业集聚的同时,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潜力。

经过数年的成长,如今,深汕特别区在产业发展上是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为发展模式,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的集中承载区,重点发展先进通讯设备、数控机床、机器人、医疗数字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汽车仪器仪表等六大产业。这里与深圳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产业链上是配套的。

更重要的是,深汕特别区坚持产城并进,实现产城融合,正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理念,打造具有国内标杆意义、全球一流水平的智慧城市,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滨海新城,成为一座更加代表未来的城市。

  深圳君

原来深汕特别区的建设理念这么高大上啊!我特别想知道,既然是宜游的城市,这里都有什么好玩的呢?

深汕君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呀!因为这里的好资源实在太多了,深汕君只能挑重点介绍一下。

 

深汕特别区自然生态资源那是相当的丰富,区内有山、有河、有海、有林、有田、有湿地、有温泉,被许多人称之为“深圳的后花园”。虽然这座特别新城的建设没有把旅游作为当前的重点,但却丝毫不影响这片绿水青山的诱惑力。


许多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小伙伴都会在周末和节假日,到这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享受投身原生态风光的悠闲假期。在这里,总有一款风景适合你——

↑圳美绿道

深汕大道


滑翔伞

体验“上帝”视角

运动达人可以到正在打造44公里长山道、河道、滨海栈道的圳美绿道示范段内徒步、慢跑、骑行,可以到狮山登高领略狮山湾畔河海交接的壮美画面;如果你是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也可以到滑翔伞基地来一次“天空之城”的滑翔,体验“上帝”视角;文艺青年们就别错过凤河晚渡、新厝林古寨这些适合拍美照、晒朋友圈的地方了;既想放松又想出汗的朋友,则可以泡一泡深汕特别区优质的温泉,养生效果极好。当然,吃货们来到这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远近闻名的鲘门生猛海鲜啦!相传,鲘门因海洋生物“鲘”得名,这种海洋生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海洋环境要求极高,鲘门海鲜种类那叫一个丰富,原汁原味就相当好吃。

↑水底山温泉度假庄园

  深圳君

说完了“宜游”,深汕特别区在“宜居”“宜业”方面打算怎么做呢?

深汕君  

这个问题一定是想来深汕特别区投资发展的企业和人才最关心的。说说远景规划、营商环境和城市配套,你就知道对于这两个概念,新城建设者是如何谋划的了。

 

深汕特别区正努力打造“产业高地、生活福地、人文胜地”,建设成为粤东振兴发展区域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节点区、宜居宜业宜游滨海新城。这座新城总体结构将按照“一中心四组团多节点,两带一轴一谷”的设想进行推动建设:中心区打造高端商务区和政务区;东部组团打造科教研发区和未来产业区;南部组团打造新兴海港商贸区和滨海生态旅游区;西部组团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北部组团打造康养度假区。

如今,作为深汕特别区起步区的鹅埠片区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了纵横连通、相互衔接的市政路网。2018年,深汕特别区开启基层基础全面建设年,大规模基层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正全面开建。很快,70余条城市道路将搭起新城内部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盐田港集团投资建设的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加紧建设,水厂、污水处理厂、水库及配套管网等设施将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星级酒店、147米高的特区建发·东部大厦和211米高的绿地中心两个地标项目、写字楼、购物中心等一批高端商务配套设施拔地而起。近期,深汕特别区将启用“一站式服务”的城市综合服务厅,深汕特别区智慧城市研究院还将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慧政务大厅,这里将通过实施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双优工程”,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小漠国际物流港建设现场

↑特区建发·东部大厦效果图

↑深汕绿地中心效果图

↑邻里中心效果图

↑城市综合服务厅实景图

↑文体中心效果图

在与深汕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这座特别新城也具备十足的看点。目前,天威视讯有线电视网络、深圳书城深汕简阅书吧已在运营;总用地面积22927平方米的文体中心、边溪街心公园、创业广场等一批免费文体设施已经或即将建成对外开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分院的门诊部已投入使用,深圳大学深汕附属医院正加紧规划中,普惠性幼儿园、寄宿制高中、九年义务制公办学校等教育资源也正同步强力推动中,这些都将为“深汕人”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

 

总之,在全新的历史篇章中,深汕人将全面对标深圳,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深圳品质打造这座特别新城。下一步 ,我们将加紧推进纳入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调整的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公检法等各部门尽快进驻,越来越多的“深圳元素”将春风般幸福“袭来”。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

↑边溪街心公园

↑深圳书城深汕简阅书吧

怎么样?通过“深汕君”的介绍,“深圳君”对深汕特别区是不是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百闻不如一见。深汕特别区欢迎大家前来感受这座新城的独特魅力,也愿与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携手同行,共绘美好蓝图!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汕视点、深汕网、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地铁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