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应如何向新加坡、伦敦、汉堡、香港、上海学习,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梦 2020-09-17

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而对深圳而言,从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举措。


在不到两年间,国家3次点名深圳,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的殷切期望。


到底什么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对比国内外知名海洋中心城市或滨海城市以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深圳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深圳应如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由市政协专门成立的工作组发布的《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研究报告》选取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体系中排名靠前的新加坡、伦敦、汉堡、香港、上海等城市作为对标案例,将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01新加坡

从以港兴城到港城互动,值得深圳借鉴


新加坡港是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西邻马六甲海峡,南邻新加坡海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报告比较了深圳与新加坡在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方面的差距:

一是自由贸易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新加坡拥有较为完善的自由港政策体系,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管理十分成熟,使新加坡在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相对而言,深圳的自由贸易政策仍处于起步和试验阶段,前海自贸区尚未充分发挥预期达到的作用。


二是港城互动略显不足。新加坡政府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实现了从以港兴城,到以城促港,直至实现良好的港城互动。而深圳目前仍然存在如港口地区城市环境品质较差,产业功能相对低端,缺乏公共服务支撑系统等港城矛盾问题,需要调整发展策略,改善港城关系,进一步提升港城融合互动水平。


除此以外,海洋产业和科技发展存在短板。新加坡已经构建了以航运为核心,融合现代航运服务、海洋高科技等方面的全产业链条。而深圳在海洋科技研发方面实力不足,缺少足够的高水平海洋研究机构和高端领军人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02伦敦
海洋服务业全球领先法律和金融服务齐全

从航运业和航运物流业角度看,英国伦敦已经不是国际海运中心;但从航运服务业角度,伦敦却是世界上最强的国际海事服务中心。伦敦海洋服务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法律和金融方面。


例如2012年伦敦为全球提供了近40%的船舶经纪服务,而纽约和新加坡则分别仅为14%和7%;伦敦的船东保赔协会为全球提供了62%的海事保险业务;伦敦的商业银行为全球提供了约400亿美元的船舶融资,占全球份额约10%。伦敦形成全球领先的海洋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在健全的海事法律体系方面,伦敦成立了专门的海事仲裁协会,负责解决全球各类海事纠纷。伦敦完善的海事法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大部分海事合同都是英国系法律框架下签订的,业内约定俗成的仲裁地基本都是伦敦;


其次,英国有大量海事仲裁、航运技术和商业专家,从业人员非常注重遵守规则,能同时保持仲裁事项的客观、中立和私密性,树立了伦敦海事仲裁在业内的公信力;

最后,伦敦海事仲裁的价格相对便宜,伦敦海事仲裁协会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条款,能够将企业的仲裁成本降至最低。


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政府积极提供配套的专业工商服务、法律服务,再加上较低的税率水平,对全球金融机构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03汉堡航运与旅游相得益彰,节庆促进港口和城市互动

汉堡港地处欧洲南北和东西航线的交汇点,作为德国最大的港口,目前汉堡港已发展成为德国波罗的海地区、东欧和中国及远东地区各类货物运输的主要枢纽港和物流中心,它的服务区域覆盖中欧、东欧、北欧和俄罗斯等地区,与世界1100多个港口保持着联系。汉堡港的旅游特色明显,海洋节庆丰富多彩,港口本身已成为城市旅游的重点板块。


汉堡人对港口的骄傲与热爱,已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活细节和城市文化。从汉堡的经验来看,海洋城市的旅游节庆项目可以使港口和城市紧密互动、相互促进。汉堡是欧洲邮轮基地港,城市设有邮轮狂欢节,大型邮轮进港时全城会营造浓厚节日气氛。


2008年开始,汉堡将“蓝色港口”主题灯光秀作为邮轮狂欢节活动中最盛大的经典项目。2015年的“蓝色港口”灯光秀在汉堡港的易北河大桥和奥温戈讷之间举行,共设10500个光源,覆盖包括码头、船舶、起重机等在内的120多个主体。另外,每年5月份都会在易北河畔的汉堡港口新城和博物馆港中间、约四公里长的港区庆祝汉堡港的生日,举办轮船游行、海陆空表演、帆船表演、烟花表演等各种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百万人到易北河畔观赏。



04香港政府实行不干预政策,依托自由港和金融优势

香港一度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曾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如今航运优势正在减退,已被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内地城市超越。在港口腹地受限、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周边港口竞争力日渐增强的形势下,香港选择利用其自由港和金融业发达的优势,错位竞争,发展海洋高端服务业以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香港自上世纪借助“自由港”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海事成本,带动了航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香港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律规范齐全,海事仲裁、船舶登记、海洋金融等领域较为发达,且具备国际公信力。在这过程中,政府尽量弱化对自由港的行政干预,为市场实现自由、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香港政府实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将政府职能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给市场经济以充分的自由。


首先,香港机场货运站与货柜码头均由民营公司经营,通过充分授权,各家空运及货柜码头公司均非常重视自身货运站的管理与维护,积极研究如何有效提升系统运作和增强自身竞争力;


其次,在市场准入方面,香港政府具有服务效率高、注册条件宽松、管理规范等优势;

最后,香港拥有开放的投资制度,对外来及本地投资者创造了一视同仁的公平环境,政府对其经营活动既不干预,也无任何补贴政策,只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可投资从事任何行业。



05上海
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

依托长三角及长江流域腹地优势,近年来上海在海洋领域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内地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世界第一大综合港、第一大集装箱干线港。


而保税区的建设运营,使得上海在亚洲乃至全球枢纽港竞争中占有深水资源和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作为与深圳同时获得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上海在地理位置、影响力、产业辐射、航运渠道,以及金融、人才、科研、对海洋产品的利用和市场等方面,对优质资源整合能力均属上佳。


同时上海在法律、公民素质、环境、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具有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优势。2012、2015、2017、2019年上海在“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排名分别为第7名、第5名、第4名和第6名。


将港口航运作为清晰明确的海洋发展方向,同时立足全球竞争大格局,提前谋篇布局。再者高度重视海洋产业发展、树立业内权威影响力、强大的电子口岸服务平台,以及重视港航人才培养。(深圳政协、深圳特区报  深思网)
20多场调研视察、7方面25条建议市政协助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今年初,深圳市政协启动专题调研,发动政协委员200余人次参与,开展视察调研20多场,提出7个方面25条“干货”建议,最终形成6万余字调研综合报告及系列调研成果。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在行动


21世纪被联合国称为“海洋世纪”。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对深圳而言,从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举措,在不到两年间,国家3次点名深圳,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的殷切期望。


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总纲,拟定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和行动计划,2018年9月20日发布了《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决定》以及《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等。随后,深圳推出创建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海洋大学、打造一个全球海洋智库等“十个一”工程和65项重点项目。


2019年10月,海洋经济国际博览会在深圳召开,这一“中国海洋第一展”今后也将“定居”深圳,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目前,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各项政策措施还在不断完善、实施中,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也在一步步接近。


形成6万余字调研综合报告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资政,是深圳市政协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从2018年开始,市政协就瞄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重点。去年10月,市政协邀请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博士为全体政协委员作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讲座。12月6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向市政协通报年度工作,也专门介绍了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关思路。


今年初,市政协将“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专题协商列入年度协商计划,并以此为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为了提升调研效果,市政协把参与调研的委员们分成4个专业小组,通过文献综述、政策解读、现场踏勘、部门走访及意见征询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调研期间多次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局)等政府部门沟通,并赴青岛考察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及赴香港与香港海事局等开展交流,前往中集、盐田港等大型企业座谈,与大鹏、宝安等区政府交流等。此外,为了增强调研的广泛性,调研组还通过网络征集有关意见。


据统计,调研组累计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20多场,参与的政协委员达到200多人次,最终形成6万余字调研综合报告及系列调研成果。


7方面25条建议“支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对比国内外知名海洋中心城市或滨海城市以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深圳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深圳如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调研组认为,深圳在近几十年城市发展中,对海洋资源开发特别是在海港建设等方面效果显著。当前,在海洋资源深层次开发方面,仍具有很大潜力和上升空间。同时,深圳拥有区位及港口资源、海洋产业基础、海洋旅游资源等优势,但也存在土地空间条件制约着海洋产业发展等问题。


为此,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报告里给出了7个方面25条建议,包括拓展提高深圳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加快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创新引领促进海洋新型产业发展等。


21日,市政协就“建设海洋中心城市”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就调研成果与市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进行协商议政,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积极建言。(深圳特区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深圳政协、深圳特区报  深思网、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