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科学智能学科发展大探讨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
2024年3月2日下午,主题为“路在何方——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一抹亮色下的学科建制化发展路径探讨”的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深研院”)主办,邀请北京大学相关学院、部分职能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参会。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鄂维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田永鸿主持会议。
张锦在致辞中强调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变化,并结合科研工作,阐释了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研究产生的变革性影响。他展示了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如何科学而智能地融入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以推进AI牵引的材料科学创新研究探索。张锦强调,“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这一发展理念助力深研院实现了全新发展,同时,深圳的城市发展和市校合作战略为深研院提供了重要支持。他表示,深研院正在持续推进AI for Science智慧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探索将科学智能以学科形式推进发展也是深研院积极落实学校“学科质量年”的回应。他希望与会代表能够从学科建设出发,从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学术评价标准等方面凝聚思想;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学校各相关学科的深度跨界交叉融合,为推进科学智能新学科学位点建设提供参考。
张锦致辞
田永鸿作围绕“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学科建设思路”专题汇报,汇报分为学科基本概况、学科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划四个方面。他以AI+数理科学、AI+化学科学、AI+材料科学、AI+生命科学、AI+信息科学为例,介绍了AI4S学科能加速学科融合、促进学科发展的核心优势,强调了打造基础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研究型高端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加速人工智能在基础科学领域实现研究突破的愿景。
田永鸿作专题报告
在“特邀专家发言”环节,物理学院副院长彭良友教授强调了物理学思想对算法进步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了物理学发展对AI技术的需求和支持,建议在拟设科学智能学科下设方向补充AI+物理相关内容。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冰君教授分享了化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独特优势,以及化学学院在人工智能化学学科建设上的布局与最新进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对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多尺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了对构建AI for Life Science平台的思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王初教授表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天然具有交叉属性,建议在推进新学科申报人才培养规划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适合“双导师”培养模式的学生类别的前置性思考。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思伟教授提出,需要培养学生同时掌握AI技术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并表达了探索设立面向全国的AI for Science研究生竞赛、推动重大项目的立项牵引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陆克定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模型、文献阅读效率提升、环保决策等方面的应用,表示希望能将环境学科纳入科学智能新学科下设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雷霆助理教授表示,材料学院目前已围绕AI for Science开设了前沿材料设计与应用、机器智能与科学实验等相关课程,期待全校统筹推进科学智能新学科的建设发展。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刘颖教授介绍了学院在“数字生命”重大项目方面的相关推进,并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开设面向教师(PI)的人工智能导论类课程,组织AI for Science教师学术沙龙,促进科学方向的教师更易拥抱AI技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周谊教授通过教发中心自身实践表达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相关工作的助力。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明教授建议,在推进科学智能新学科与学位点建设过程中补充这一研究领域的全球对标分析,并思考“双导师”部分吸纳企业导师以助力企业研发创新的可能性。
特邀嘉宾发言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发言人依次为:彭良友、徐冰君、陈雪梅、王初、马思伟、陆克定、雷霆、刘颖、王周谊、徐明)
在会议“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与职能部门代表们围绕“AI4S交叉学科建设路径”这一话题,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学术评定标准等方面出发积极建言献策。
鄂维南院士在会议总结中强调了AI for Science新学科设立对于打破现有学科界限、营造外向型科研文化的重要性。他表示,从2016年开始意识到AI for Science对助力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到2018年正式酝酿提出这一概念,AI for Science对于推动科学难题的解决已经展现了变革性影响。他建议,从建立创新机制方面以通识教育的角度思考科学智能新学科的设立,力争培养具备宽阔视野、追求学术卓越的学生。
鄂维南发言
往期精选
图文转载 | 包安琪
审核发布 |黄秀兰 周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