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挑战Mann:四种权力*三种因果性的列联表,因为power=cause

高行云 社会学理论大缸 2022-07-07

荐读:Reed, Isaac Ariail. 2013. “Power: Relational,Discursive, and Performative Dimensions.” Sociological Theory 31(3):193–218.

 

Reed的问题意识是:

To excise power in the world is to make something happen。其实,这是来自于霍布斯的观点:

Power and cause are the same thing

 

从这个角度来说,问题就从描述转到了解释,连接权力和因果性这两个概念。

 

从描述的角度来说、从权力的角度来看,有了太多的探讨,举几个座标系:

1. 权力来源论:Mann及其批判者,区分出不同的权力来源的类型;

2. 能力(power to)和支配(power over):最经典的是Dahl1950年代定义:我让你做你原本不想做的事情,这是我的“能力”也就是权力。但像Foucault那样,从监狱、学校、医学、统计各种治理技术网络角度谈一些我们身其中的人都“想当然”的权力,这就是支配,是匿名的,不再哪个人所拥有的能力。

 

但是,如果从因果性角度来看呢?


如果说社会生活总是发生在意识形态、军事、政治、经济四个领域,那么每个领域都是围绕位置关系(实在论)、话语意义(诠释论)和情境展演(实用主义)三个方面、分别用机制、文化和事件来解释。

 

实在论

诠释论

实用主义

位置关系

话语意义

情境展演


那么和MANN的理论列联表,就得到了:


实在论:位置关系意味着因果作用力,产生生成机制,影响行动者之间权力运作。

诠释论:话语意义意味着可能产生意识形态霸权、公共意见,从而在文化上让行动者间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服从与反抗。

实用主义:情境展演意味着从当事人的言说表达、仪式表演在一定情境下可能产生创造影响或强化习惯,成为历史的“扳道工”。有时候,对与错不是最适合的,关键是合适不合适。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两个弱点,都有情境展演有关。

第一,情境展演的积累效应。

我们要看社会世界的变化的时候,除了有“差之毫厘、误之千里”的转型事件,也会有累积效应。


但什么时候有积累效应呢?让这些小事情积累成对关系、文化的挑战呢?这是有待再完善的。

第二,情境展演的习惯重复性和创造转型的区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情境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权力之中。但是,有时我们的一些情境展演,虽然隆重盛大,却未必有什么用。比方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也是很有情境、仪式、表演的成分,但是却不会有什么创造性,更不会有什么转型效果。


究竟什么样的情境是创造、什么样是重复呢?这也是探讨权力的解释时要再深化的,因为这直接涉及到权力变化的强度。


这是Reed的近年研究专题,已发表的有:

Reed, Isaac Ariail. 2013. “Power: Relational, Discursive, and Performative Dimensions.” Sociological Theory 31(3):193–218.


Reed, Isaac Ariail. 2016. “Between Structural Breakdown and Crisis Action: Interpretationin the Whiskey Rebellion and the Salem Witch Trials.” Critical Historical Studies (Spring):27–64.


Reed, Isaac Ariail. 2017. “Chains of Power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35(2):87–117.


Reed, Isaac Ariail. 2018. “Power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ward a Sociology of Sovereignty.” Historická Sociologie 10(1):47–70.


Reed, Isaac Ariail and Michael Weinman. forthcoming. “Agency, Power, Modernity: A Manifesto for Social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ociology 


链接:

挑战Mann之一:从<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到(非)社会权力的六种来源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在社会学学科中的半世纪秘史(Abbott1998)


时间、因果性与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成伯清商榷(孙宇凡,2017)


民族志也能【做出】机制式因果解释?实用主义回答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260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