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神秘小家伙”搭乘首飞“大火箭”

2016-11-0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昨晚20时43分,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腾空而起,直入云霄,圆满完成首飞任务。

今天凌晨2时38分,搭载于“长征五号”上的“远征二号”将一个“小家伙”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揭秘“小家伙”真实身份

走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让我们通过“娘家人”来揭开这个“小家伙”的神秘面纱。原来搭乘大火箭的这位小家伙叫“实践十七号”,是一颗同步轨道新技术试验卫星,采用东方红四S平台,体重近4吨,一个十足的“胖小子”。

悄悄告诉你,它是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在轨交付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的嫡亲弟弟,排行东四S平台家族第二。别小看它呦!它在入轨后将开展一系列新技术试验“大动作”,比如新型能源、自主导航、无毒推进、空间碎片观测等,它还将完成哥哥未完成任务——充分验证先进综合电子系统在东四S平台的应用。

据“实践十七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典军介绍,卫星能在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中进行搭载试验,对提高我国高轨卫星技术发展、拉动大型新平台尤其是东方红五号平台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国字号“准入证”来之不易

告诉你哦,这部大火箭堪称超大型豪华“头等舱”,准入门槛很高呢。

谁敢试乘这部首飞“头等舱”,不亚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我国高轨卫星技术应需而生,发展速度快,但这些新技术很难得到先期验证的机会,极大地制约了其应用步伐”,而此次搭载正是验证高轨卫星新技术的绝佳机会,鉴于此,申请准入者不少,但其中的难度也令人“望而却步”,搭载什么项目?验证哪些关键技术等等都是大难题。

研究院早在2011年开展相关论证工作,2013年正式启动项目研制,即使是自筹资金也要拿下这难得的试验机会。研制之初,研究院在平台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脑筋,考虑到既要满足大火箭要求又要确保实验任务圆满完成,最终锁定我国先进的中等容量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四S平台。

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很艰难,研制队伍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直到2016年6月,“实践十七号”才拿到国字号“准入证”,正式成为大火箭的首批搭乘者。

试验多项“高精尖”技术

“实践十七号”卫星如同一个“小型实验室”,试验的项目可谓“高精尖”。

目前,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多采用单结或三结砷化镓制成,其转化效率最高在30%左右。“实践十七号”卫星要验证的一项新技术就是新型能源技术。科研人员将之前太阳能电池片的材料升级为四结砷化镓和倒装砷化镓,以验证其在太空里的适应性。“航天器上的太阳能转化效率每提高1%,都将极大地提升经济效益。同时,电池片单位面积利用率愈高,愈有助于航天器的减重。”王典军总师说。

AND基于无毒推进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推进技术,此次也出现在“实践十七号”卫星搭载项目的名单中。不同于传统卫星推进剂,AND推进剂具有无毒、高密度、低冰点、低发挥性、高性能等特点。“这次任务中的无毒推进子系统是我国第一套星上应用的无毒推进系统,其在轨飞行将对新型推进技术和东方红五号平台贮箱等关键技术展开试验。”

太空碎片由退役、失效的空间飞行器形成,目前地球同步轨道的碎片已有上千个,且还在日益增加,这对太空环境极为不利。欧美一些国家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实践十七号”卫星此次上天就承担着试验高轨空间碎片观测技术的任务。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难度如此之大,研究院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了吧?正如张洪太院长所说“‘实践十七号’试验的多项关键技术将极大地开拓我国高轨卫星新领域,与此同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创新将迈入一个新高度。”

哇哦,听了这番介绍,你是不是要对“实践十七号”拍手称赞了?

嗯,“实践十七号”,加油!我们在这里静待佳音再传捷报呦!



点赞实践十七号!

点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