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堂好课 I 王蒙【青春文学课】内容实录

一堂好课 央视综艺一堂好课 2022-09-14

文学不老,青春不老,生命不老。他从19岁开始写作,至今笔耕不辍。66年的笔墨生涯,他记录着、开掘着每个时代关于青春的无限可能。万里归来年愈少,他就是我们“青春文学课”的主讲人——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今晚的《一堂好课》,王蒙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与文学,讲述了青春永远万岁的不朽故事。




 第 一 课 时

我们说一说文学与青春这个话题。第一,就是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文学就是要让你的青春不老。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各种各样的趣味、各种各样的快乐、各种各样的幻想,但是青春是会过去的呀,黄金年华也许十年,也许更短,慢慢地过去了。那么我们在我们的最青春、最美好、最敏锐的时代的种种经验怎么样把它保留下来呢?怎么能够挽留住我们对青春的这种体会、这种心得、这种记忆?文学是个好东西,文学让你一下子就把很多最美好的东西挽留下来了。譬如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很悲哀的小说,因为它写了一个家族的毁灭。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说,《红楼梦》是四大家族的兴亡史。用毛主席的另一句话说,《红楼梦》写的是阶级与斗争。用鲁迅的话来说,《红楼梦》的特色是“悲凉之雾 遍被华林”,到处都是一种悲凉和残酷。但是《红楼梦》里头又毕竟有那么多可爱的青年,尤其是少女。她们永远年轻。

 


由于《红楼梦》的存在,林黛玉永远是那么一个十四五岁、十六七岁的这样一个女孩,尽管她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但是呢,她仍然非常犀利、非常有灵性,她的才能卓越于他人,她的诗歌各个方面的创作,也比别人来得高级。薛宝钗也是可爱的人,薛宝钗的教养、薛宝钗的风度、薛宝钗的节奏,薛宝钗的各个方面处理的、妥当的那种智慧,我们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史湘云更甭说了,喝醉了躺在石头上,满身都是落花,是永远的青春。


我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连这个幻灯片里都没有。我特别喜欢的是芳官。芳官又能唱戏又小,她还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叫耶律雄奴,太怪了,她还有一个法国名字,叫金星玻璃,可惜我刚才吹了半天,我也不会法文,否则我一定给大家介绍芳官的法文名字是什么。

 


所以《红楼梦》又是青春的小说,尤其是《红楼梦》描写芦雪亭联诗的那一段,那是大观园的青年联欢节,是大观园的文学节、是大观园的青春节、是大观园的诗歌节、还是大观园的烧烤大会,就是烤肉节。那么快乐的生活上哪儿找去呀,但是你可以看《红楼梦》你可以看芦雪亭联诗,就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候,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欢乐。



第二个话题:文学的世界为现实的世界。

 

文学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是对人生、对世界的命名。我回想我小时候,是在八岁的时候,我看了我这一辈子的第一本书。我看的是《小学生模范作文选》。它的第一篇文章叫《秋叶》,《秋叶》里边的第一篇文章说皎洁的月儿升起在天空,我非常地感动,就是因为皎洁这两个字。因为那时候我看着月亮也很亮,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原来月亮的亮叫皎洁。你不能说月亮是光辉的月亮,那你说太阳行,说月亮不行,你说是灿烂的月亮也不怎么适合,皎洁最好,干干净净,但是又不刺激你,而且相对比较凉爽的,这叫皎洁。从此月亮对于我就有了一个新的含义,什么含义?——皎洁。从此在我小时候走在胡同里头一抬头,皎洁,这就叫皎洁。

 


命名是什么?命名就是使世界人化,就是用人的本质的特点去理解这个世界,而这句话是马克思最喜欢说的。马克思说,劳动就是自然的人的本质化,这是对世界我们开始命名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婴儿刚刚生出来,这个世界对于他是很陌生的,但是随着他学说话、随着他知道命名,知道那个给他奶吃的是妈妈,知道那个有时候过来抱抱他、对他态度也很好、用特别慈祥和蔼的目光看着他的叫爸爸。那么这个世界就变得离他更靠近了。命名使世界不再陌生,那么我们不但命名了,我们还要修辞,就是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事物、一个词,我们都要加以修饰,都要有更美的理解。



同样都是一杯水,那么能不能有更美丽的说法呢?同样是一个月亮,能不能对月亮有更好的理解呢?这些都是文学的任务、都是文学的余地,所以中国对文学曾经有一个带有非正式的,甚至还比较谦虚的、带着玩笑性的说法,说文学是什么呀?就是风花雪月。因为文学里要谈到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风;还有花,“春花秋月何时了”;雪,“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所以正是通过语言和文字通过文学使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了。尤其是爱情,爱情如果没有足够的修辞的话,能有爱情吗?如果你用庸俗的词句、你用涉嫌下流的词句来讲爱情,爱情剩下的是什么玩意?爱情还有它的魅力吗?还有它们的吸引力吗?所以爱情之所以是爱情,爱情所以是美好的,和文学的修辞有密切的关系。

 



在我看《阿Q正传》的时候我最替阿Q叹息的就是他向吴妈求爱失败了,因为他不懂得命名,也不懂得修辞。他忽然一个夏天的晚上给吴妈跪下来,说“吴妈,我和你困觉。”这样的话就不是爱情了,这成了什么呢?这就成了性骚扰。所以没有修辞爱情会变成了性骚扰,没有文学,阿Q的举动涉嫌流氓行为。而如果有了文学,如果阿Q会背普希金的诗,尤其是背徐志摩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性质完全变过来了。阿Q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为我们按照现实的世界又缔造了一个语言艺术的世界——什么样的语言艺术呢?譬如说屠格涅夫,他也写青春,在他的小说《初恋》里边,他最后结束的时候说:“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你自信而大胆,你说:瞧吧!只有我才活着,可是你的时光也在飞逝,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身上的一切,也如日头下的蜡与雪一样融化干净。”这个很好玩。

 


这个屠格涅夫,第一,他说了青春的那个美好的那劲儿、青春的那个热烈的那个劲儿、青春的那个高调的那个劲儿,高调到就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对不起,我说到这我必须坦白一句,在我的《青春万岁》的序诗里头,我也有那么一两句话,说眼泪、微笑、深思都是第一次。我必须承认这一句话,我受了屠格涅夫这段话的影响,受到了他的启发。


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你第一次真正地有所伤感地哭了,这不是很好玩吗,是不是。过去你是为什么哭?是因为想吃奶哭、是因为打了屁股哭,这回你为了你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你哭了,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从这里边,得到了他这个启发。什么叫什么都不在乎?为什么屠格涅夫说青春什么都不在乎?我们大家想想这个事,为什么还不在乎?因为他的“生活前边”非常地远大。他失败了一次有什么关系呢,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什么都不在乎,更证明了他前程的远大。

 


反过来说,也有的青春由于在封建社会的各种的不如意显得更悲观。譬如说林黛玉才那点岁数就整天想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我现在葬花你们说我傻,他年又是哪个人来埋葬我呢?她是过于悲观了。在这一点上来说,对林黛玉我也感觉到非常遗憾:你毕竟还在青春的年华,你整天琢磨着他年有什么人来把你送葬,你想的也忒早点了。



李商隐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李商隐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了,他写的诗里头居然出来了一句话叫:“忍剪凌云一寸心。”我是有凌云壮志的。但是现在命运把我的这一寸心给我掐着芯就给绞了、就给剪断了,所以那是不足为训的。我们不能学这个,我们要学的是你即使有困难、你即使有挫折、你即使还有某些困惑,你应该努力向前、你应该鼓舞自己、你应该充满信心,所以你甚至于对自己非常地重视,说,瞧吧!只有我才活着。这个意思不是说别人都死了,你活着,他说的是人生的经验,我这儿有独一份的经验。


这个我体会过,我小时候我就觉得我这儿有独一份的经验,别人谁也代替不了我,当然我也不准备代替别人。当然最后屠格涅夫的话里头又给你一点警告你的东西:时光也在飞逝,飞逝得也会无影无踪,你身上的一切也如日头下的蜡与雪一样,慢慢、慢慢就融化了。这个我们听起来有点沉重,但是王蒙没有沉重,为什么呢?不会飞逝的,各位!因为不会只有飞逝,不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因为有文学、有日子的编织、有幸福的璎珞、有青春万岁。

 

写这部作品的时候1953年,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文学挽留了时光,文学挽留了青春,文学让我们永远不老。

 


 

 第 二 课 时


第三个话题,在文学中的青春与革命。

 

我常常说对于青年人来说,有两件事最能够打动他的心,第一件事是爱情;第二件事就是改革。那么尤其是中国,二十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事件就是中国的人民大革命。在文学里到处都表现了这种革命的浪潮,当然在其他国家的文学里边也有类似的表现。

 


首先我们会想到巴金的《家》《春》《秋》,在巴金的《家》《春》《秋》里边,他批评了鞭挞了中国的旧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婚姻、爱情上的那种专制主义。那种蛮不讲理、那种对青春的压迫与扼杀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的元素,在那点燃。在巴金的这些书里头呢还有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就是巴金老提到一部外国的戏剧作品叫《夜未央》。它是波兰的一个剧作家廖·抗夫的作品。因为想当初波兰和俄罗斯中间产生过许多矛盾,也产生过多次战争,他是写波兰的一个青年要刺杀俄罗斯的一个军阀,那个俄罗斯的军阀是要来占领波兰来了,但是这个波兰的年轻人来刺杀他,他要和那个将军同归于尽。问题在于是由他的恋人,也同样参加革命了的这个女郎给他发信号,然后这个波兰青年就冲过去拉响身上的炸弹。



这个《夜未央》写得很浪漫,那种浪漫主义的实际也是无政府主义的那种革命的热情,在巴金的小说里屡屡出现他屡次写到。例如高觉民与琴,就是他的夫人两个人去外边看了话剧《夜未央》,这正好和那个窝窝囊囊的那个所谓大少爷高觉新是一个对比,跟他们家里的那个老爷子,那个讨人嫌的、代表封建主义刽子手的坏人也是一个对比。所以我们从巴金的小说里头我们就会想到,虽然当时巴金的脑子里头,并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想法,也没有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想法,但是他仍然在他的作品中梦想着一场铁与血的革命、一场彻底的革命、一场表现出青年人的献身和活力的革命。

 


除了波兰话剧《夜未央》和巴金的《家》《春》《秋》以外,我们提到青春不能不提到杨沫的《青春之歌》。《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林道静,她由于抗婚、由于不接受封建家长给她定的婚姻,她跑了出来,甚至于她自杀,被一个知识分子营救。但是营救以后她和余先生在一块生活得并不幸福,因为余先生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知识分子,他想让她做一个家庭的妇女,做一个贤妻良母,恰恰是林道静所不能接受的。而林道静参加了反抗国民党政府、反抗反动政权的这样的学生运动和一些斗争,而且被逮捕。在监狱里头碰到了共产党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那么她的这个生活的模式在中国来说,可以说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下面我一个话题是讲青春的写作。就是从创作来说,有很多青年人也创造了记录,也创作了实绩,也给人很多的鼓舞。

 

比如说王勃,王勃是带有神童性质的,据说他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改正一些重要文章的错字,可以考证出一些经典书籍的错字来,五岁。那么王勃最有名的作品是《滕王阁序》,关于他的《滕王阁序》这个热闹了,历史上有十二岁说,就是他十二岁写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他那种对生活的修辞和命名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譬如说在《滕王阁序》里边他的最有名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彩霞慢慢地暗淡下去了,还有一个大鸟正在彩霞边上飞着,好像彩霞和它一块儿飞一样。“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为什么共长天一色呢?因为水太干净了,天的颜色、水的颜色都变成了一样的了。“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是一个地名,是一个湖,有的说它就是后来的鄱阳湖。渔船到了晚上了,快收工了,在那唱着歌,或者是吹着笛子。在鄱阳湖的湖滨写得又虚又实又美,在他的心目中有一个真善美的文学世界,有一个真善美的文学世界。

 


外国的这种低龄写作、少年写作、青春写作的事例也非常多。譬如说当年苏联最红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肖洛霍夫十六岁开始写的《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最惊人的描写是什么?到现在我说起来,我全身、我神经都跟着起变化。


他写男主人公格里高利,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格里高利一会又是革命军 红军,一会又被俘虏又投了白军,他最后要决心离开白军,要投奔红军,他带着他的情人阿克西妮娅逃跑,这时候白军的所谓神枪手,拿起枪来就瞄准了,铛的一枪,阿克西妮娅就死在他的怀里了。他抱住了阿克西妮娅,可是这枪已经打到要害,血流满身,也流到他的身上,这时候他抬起头来,他忽然看到了一个黑色的太阳。这个描写太神奇了,可是我告诉各位一点都不神奇,我也有过特别精神受刺激的时候,当时是能看见。太黑不可能,但是深褐色的太阳我看到过。所以我觉得肖洛霍夫这是真正的天才。

 


中国的当代也有神童作家刘绍棠。生于一九三六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他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他十三岁的时候写的,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所以年轻人要拿起笔来、要写作,年轻,生活经验上可能欠缺,但是那种精气神上、那种敏锐上、那种多情上,有许多对文学有利的条件。而且你如果愿意投身于写作,你应该永远保持青春的心态。

 


最后一个话题我要说文学提升了人的生活的水准,提升了思维、智慧、感受力与想象力。简单地说,是提升了人的全面精神素质与精神能力,文学使生活更青春、更鲜活、更理想、更智慧也更强烈。现在比较起来文学受众的面,表面上看似乎是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现在一个是新媒体、网络、多媒体视听艺术的发达,但是文学书是不可替代的。原因恰恰在于文学是用语言和文字来作为艺术的手段的。它不直观,它没有绘画直观、没有音乐直观、没有戏剧直观、没有建筑直观,但是语言是思维的符号。

 

孟子当年就说了,耳朵的作用是听,眼睛的作用是看,但是他的内心是用来思维的,思维是可以判断是非的。你光看、光听,无助于你判断是非,你只有经过了头脑、经过了思维、你才有了价值的判断、你才有了是非的判断,你才有了美丑的判断,审美的判断。所以文学是思维的艺术,文学才能够全面地提高,我们的精神素质与精神的能力。

 


说到最后了,我又想起了一个经验。我曾经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就是按照《清明上河图》在那修建的一个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每天晚上有歌舞演出,它的全部的歌曲都唱的是宋朝的诗词,它的第一个歌唱的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毕竟春节已经过了都正月十五了,开始有点春天的消息了,树上也好、杆子上也好,到处都挂着灯,一到夜晚,就像花在树上开着一样。“更吹落,星如雨。”天上的星星都落在地上了,像雨点儿一样的落在了地上。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的大词人,但是他对开封的上元佳节居然有这样的描写,这样的歌颂太感动人了!要知道北宋时期,开封是全世界最繁华、最美妙的地方之一,所以我每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都非常地感动。我说实话,我一听它唱的是这个,然后那幻灯片上打出来的是这样的词,我眼泪都出来了。

 


我曾经在《人民政协报》上写过一篇小文章,写我在清明上河园,在开封听到《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作词的这首词的歌唱。我说,哪怕仅仅是为了欣赏这首词,我要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做中国人。

 

还有一次,这是一九九三年,很多年前了,在美国纽约我做一个讲话。讲完了以后有一个美国人就问我说,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国呢?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是一碰到中国人,他们提起中国来,他就那么挂牵、那么关注,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

 


我当时就尽量用一种比较轻松的答法,我说第一,因为中国人喜欢吃中餐,他们有中国腹,就是肚子,有一个中国肚子。第二中国人都喜欢中国的诗词,他们有中国心。所以中国人的爱国是心腹之爱,是心腹之恋,中国的文学表达的是,中国的心腹、中国的灵魂。表达的是历史的光辉、时代的际遇。我们不可能离开文学,画画也好、唱歌也好,做别的事儿也好,让我们共同爱文学。

 

拿起笔来写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吧!好,谢谢大家!

 


即日起,在官方微博中参与相关话题互动
即有机会获得来自《一堂好课》的礼物噢~ 

相关微博下方留下你的“好课观后感”,获得最高赞的同学,即可获得康辉老师亲笔签名《平均分》一本,或《一堂好课》节目录制现场门票

赶快点击微博留言区,留下你的“好课观后感”吧!

点击“阅读原文”,聆听《一堂好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