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2017-05-23 老潘 养蟹者说




 


我承认我还有很多不懂

但那又怎样?


我每天都要求自己多学一点

关注“养蟹者说”,这里有你想要的




        开篇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蟹讯速递》栏目录制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前一段时间骑马出事故。导致手受伤了,都没办法来更新文章,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说声抱歉!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当所有人都以为我过得风生水起的时候,

我只是一个人走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路。


正文


每年清塘后,上完水,总有一批新老塘口,出现黑水,茶褐水现象,而且水体透明度低于20Cm,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出现在早春时节呢?


其实,塘口黑水,茶褐色水一般由藻类和土壤有机物过多,特别是各种含酸类沉水植物腐烂渗出体液这两种情况引起为多。


 

1、塘口水肥,早春季塘口养殖生物少,水体中隐藻甲藻过量繁殖引起表层水浊且发黑!


由于,塘口隐藻对于水体温度适应能力很强,不惧低温,所以该种藻类引起的黑水只要塘口水体中氮、磷等元素适宜,几乎可以在冬季都出现,特别是湖北,重庆,广西冬早季,气温相对高的地方发生。并且有形成优势种群的可能,对光照不敏感,连续阴雨无光条件下,也能够异样生存,影响塘口水质。同时隐藻富含叶绿素а、с,β-胡萝卜素,对所见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水近看显红褐色,远远看去显黑色。大量生存时,会引发塘口pH升高。

 

2、塘口鞭毛藻过多,形成代谢量过大引起。


鞭毛藻很多,凡是轮枝类可游动的藻类,都可归黄藻门,膝口藻属。这种有鞭毛,趋光性很强的藻原虫。清晨在塘口水体上下层一般均匀分布,日出后逐渐往表层移动,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表层,下午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又逐渐下移分散。该藻类对低温适应能力强,早春晚秋尤其旺盛,一般多见于低温时节。这种因光照变化优势而明显藻类易在下风口形成丝缕状、带条状、乌云状和溶液状黑色的水华带,且在水线边形成死藻明显层。一但形成水华后,在天气等环境激烈变化的时候,容易发生倒藻。苗入塘口后,一定要特别注意。


另外,由于塘口水草非常丰富,清塘时,有很多养殖户,只是把板田上的于到剩草简单地晒干,就用水耕机翻入土壤中,或者将未经发酵的各种农肥,菜子饼粕,茶粕施放于塘口土壤表层。更有甚者,当年新开塘口,将板田上各种农作物茎竿直接翻耕入地。这样的情况,对塘口水质将会随着气温的升高形成灾难。


3.塘口中大量大分子有机物营养成份累积过多,此类情况形成的黑水一般出现在刚刚晒塘上水不久,还有不少施加没有充分发酵农家肥的塘口也会出现此种情况。


 


【针对以上,塘口形成,我们如何防治?】

 

①当地气温,水温过10度以上时,可以培养光合菌类生物,利用光合菌等能够利用水体中营养小分子的物质,迅速降低水肥度,控制隐藻类的种群丰度。

 

②适当定施加过磷酸钾肥,合理调整池塘的氮磷比,保证氮磷比12:1范围内,以此来控制藻类的种类。适当降低水位,让光照能照到水体中植种的水草上。形成光合优势。



【如果有效防治及处理方法】


当水温高于8度时,使用芽孢杆菌+过磷酸钙(1亩2斤),间隔3天后再重复一次。同时双氧水等氧化有机质,消毒一次。

使用沸石粉,明矾等有絮凝剂作用沉降有机物,同时改善pH。

 

另外,塘口中小分子有机物营养物过多也可形成黑藻相水色。此种情况形成的黑水一般出现在倒藻后。塘口倒藻后的水先变红,两三天后池子里的小分子有机物就会因为没有藻类利用而大量积累形成黑水。

 

防治方法:使用白醋十红糖水或生物有机果酸、多硫化合物等解毒。增加外塘水引藻种。分批,分量加入,避免应激反应。


  

【那么如何鉴别这几种水体的黑水?】


你可以在下午2,3点左右在塘口中打一瓶水,置于阳光下曝晒几分钟,还记得《老潘说蟹》去年写过的文章:“如何辨别塘口藻相的晒水认藻吗?”


 相关文章链接:

老司机教你最接地气的测水办法


①瓶壁无气泡或者少气泡。池底沉降物质颗粒大的是大分子有机物,小的是小分子有机物。

 

②瓶壁有大量气泡。瓶壁上层向光处黑色很浓的是趋光性很强的膝口藻、没有的是隐藻。然后再配合测试塘口pH值,溶解氧等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


我是一个习惯在夜幕中独自寂寞的人,寂寞并不是一种颓废,只是给喧嚣的白日寻找一个沉静的借口。


结语


最后总结防控手段和治理办法:

 

你先适量排换塘口水,先排后灌,每天换水五分之一左右,连换4一5天。然后使用粒粒氧水质调节剂,另外可使用磷酸二氢钙每亩每米水深用1—2 kg左右,或者腐殖酸钠2斤以上,等进行调节。用药时必须注意:一次用药量不宜过大,使搪口pH值缓慢下降,过快会导致塘口蟹苗出现应激反应;(如果老塘无法换水,先用明矾沉淀。然后用枯草芽孢杆菌。同时使用过氧化类粒粒氧补氧一次。降低PH值,改善黑水,防止塘口种植水草出现烂塘。


好了,多余的话也不多说了!今晚的《蟹讯速递》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上内容,虽然可能枯燥了些,但是我们是需要去理解透彻的,细节把握好,养殖才能更安稳,谢谢!



 


希望有人懂你的养蟹不易,

尽所能的给你信心与鼓励。


常识科普:


最近,各地湖泊,河道,有野捕幼蟹出售,个体大,且价格便宜。

但是,很多幼蟹拿回,下塘死亡高,不宜成活。

原因在哪里?

其实,主要原因是出水时间太长。

因为天气变热,很多幼蟹刚脱壳不久,鳃腺系统,不能长时候暴露在空气中,造成鳃丝萎缩。最后产生坏死。

所有,如果要收购以上,幼蟹,一定要带水增氧,特别要求捕捞者带水存放,出水干放不宜过20分钟。

以上经验,分享给大家!




作者 :老潘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申明:任何组织或个人,如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公众账号名称)否则将会视为侵权处理!



 

2017

下期精彩预告


《蟹讯速递》栏目:


《一个由当前养蟹塘口发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饶小坤


“养蟹者说”往期部分优秀文章推荐:


小龙虾不明原因发病死亡,真有特效药?

再论大闸蟹养殖过程中的四鬼的危害及控制办法

你清楚光合细菌么?老司机教你如何鉴别以及更接地气地使用光合细菌

塘口如何选备增氧剂及各种增氧剂的作用

什么情况?河蟹养殖过程中有机酸有时候还不能使用?(修改版)

什么?虫子居然要告诉你蟹塘要不要杀虫???

对自己蟹塘吃料情况不了解?这些你早就该明白

我是如何成功地把一个80亩蟹塘养亏的


千万不容错过噢!


什么?你居然还没关注“养蟹者说”,那你肯定错过了不少干货!赶紧关注咯!

 

公众号


养蟹者说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