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1年7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这很魔幻!一帮没有作品的人,要把文学奖得主踢出作协?

   



来源:坐在井底 望望天空

莫言:当初真不该去领这奖



1


开头,我先亮明观点。


莫言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绝对是TOP级的,不说是第一也是第一梯队的,而且这个第一梯队不超过五个人。


我觉得他的小说非常有代入感的,读进去会觉得过瘾。比如,《檀香刑》第九章讲凌迟那部分,过目难忘,画面感也极强。包括《生死疲劳》,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趣又深刻。


莫言的作品,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事,以实事求是为写作中心,不夸大不缩小的叙述。所以,有时候写的太直白,让有些没经历过的人受不了。


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独一无二的写法。我觉得,他的作品可以给很多人力量。



他所描写的大多数确实是中国人不愿意提及的伤痕,而且确实瞄准了最嫩的嫩肉撒盐,这一点我只看了几本半已经感觉到了。



2


最近越来越多的信号似乎在传递:莫言,这位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点危险了。


起因是:《光明日报》6月22日发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秘书处书记吴义勤《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文中列出了中国百年来上百具有红色基因的作家和作品,新中国建立后作家的作品也有数十部,而莫言和他的魔幻大作却不见踪影。


还有,《文艺报》总编梁鸿鹰《让人们重回百年文学现场一一写在″红色经典初版影印文库″出版之际》,文章也列出的大量红色作家和作品,莫言也榜上无名。



中国作协,是正部级的中央一级全国性的群团组织 ,各方面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文艺报》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大名报。


你不要把《文艺报》简单看做一份普通的媒体,事实上,新中国的文艺风云均与《文艺报》有着密切关系。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生前都曾对《文艺报》的工作做过重要指示,并由此奠定了《文艺报》在中国文艺界的影响和权威地位。



先说吴义勤。这位2014年就曾挂职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中组部“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对文艺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他在6月22日的一篇《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一文中,列举了很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多文坛巨匠,并高度评价了这些“巨匠”对国家的贡献。


建国初期的不提,就说新时期以来,吴义勤列举了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全景展现党建立红色政权、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长征和革命战争的恢宏历史;王树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黎汝清的《湘江之战》;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人世间》;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何士光的《乡场上》;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陈毅达的《海边春秋》;赵德发的《经山海》;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老藤的《战国红》;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李青松的《告别伐木时代》;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刘醒龙的《如果来日方长》;熊育群的《苍生在上》;徐剑的《大国重器》;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王雄的《中国速度》等弘扬主旋律及讴歌新时期的爱国与奉献精神的作家。



文中列出了中国百年来上百具有红色基因的作家和作品,新中国建立后作家的作品也有数十部,但唯独莫言,这位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却不见踪影。


这些文章被解读后,在社交媒体引发震荡。



3


莫言作品最让人诟病的“丑化”中国人问题。



诚然,莫言作品里确实出现了许多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但正是这样直面人性的逼真描写,才让莫言的作品拥有了灵魂,因为那犀利的笔触记录的,是文学作品,更是半个世纪历史风云跌宕起伏下的世间百态。


回首莫言一系列的作品,无一不是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蛙》将视角定格在农村生育史,通过书中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起伏,大胆探讨生命及一系列的社会热点。


《丰乳肥臀》同样是带着作者思考的佳作。颇有些让人想入非非的书名背后,是莫言对亲情与人性的反思。书中上官鲁氏悲剧色彩的一生,正是莫言对母女亲情与现实利益在大时代背景下强烈冲突的形象化展示。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莫言的作品可能不符合主旋律,也注定让一部分满心以为“岁月静好”的人失望,但不可否认,莫言的作品充满了对变革时代的清晰展示与思索,这不是对国人的偏见,而是莫言以朴素的小人物为载体,以笔为戈,发出的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音。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人哈姆雷特”。对于莫言来说,太过真实的描写,总让读者有些不适。偏偏莫言的作品写实的同时又加入了深刻的思考,宛如艺术珍品,自然曲高而和寡。



但正是这让读者们“读不懂”的艺术性,为莫言的作品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或许再过一百年,只要人类仍然在思考,莫言的作品就依然有其无可比拟的文学价值,因为书中剖析的人性,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而作为读者,对莫言的作品有不同见解十分正常,但观点可以交流,诉诸于网络谩骂却不可取。毕竟如今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新阶段,互联网世界日新月异,兼容并包成为时代标签。网友们不妨舍弃刻板老旧的评价标准,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莫言的作品,或许便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4



昨天,在海南与广东都有着影响力的海南省主流媒体之一的《海纳新闻》,刊发了一条《获中国文学史上首个诺奖,却饱受争议?莫言:当初真不该去领这奖》的文章。



文章说,莫言在得奖(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也是陷入了各种压力之中,因为大众对他的期望太高,对于一位创作者来说,很容易陷入瓶颈,莫言整整一年没有写出任何作品。


文章说到,不少的学者也加入到嘲讽莫言的行动中,甚至有学者发表《批判莫言》来讽刺莫言的作品,很多读者也是加入到批判莫言的大军中,究竟是为何?


其实要从莫言的作品来说起。莫言的某些作品被大众所误解,被批有损国人形象,这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莫言的作品里存在贬低国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刚好被西方人利用来抹黑国人形象。



文章披露说,莫言有时候甚至觉得去领这个奖可能就是个错误,但莫言没有选择作出任何回应...莫言十年来没有推出任何作品,也不做任何回应,很多人渐渐把他所遗忘。莫言遭到嘲讽时,几乎没有人站出来支持他。


选在这个时间点刊发这篇报道,确实令人遐想。


【附】获中国文学史上首个诺奖,却备受争议,莫言:当初真不该去领这奖


8年前,"诺贝尔文学奖"落地中国,这一喜讯引得人群欢呼的同时,文坛大家莫言也走到了大众视野中。文坛中的莫言已是声名斐然,但大众对这一名字还很陌生,即便是稍微有些了解,也大多是来源于电影《红高粱》。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获诺贝尔奖,获得如此分量的诺奖的莫言,却有大批读者对他冷言冷语,这是为何?


一、莫言是否"名不副实",配不上这个诺奖?


在莫言捧回诺奖的数年间,各处争议纷纷,甚至还有《批判莫言》这样的书籍横空出世,颇有"不把莫言批驳得一文不值便不罢休"之势。这里挑选两条略作驳斥。


争议其一是认为,莫言生得一副"媚骨",为了诺奖而迎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丑化民族。这不免让人觉得好笑,莫言在30多年前便定下了他的作品基调,说他迎合西方丑化中国的政治诉求,颇显牵强。


莫言的作品是小说,而非力求真实的新闻报道,其表达的是对人性的呼唤,对过去的反思,承载了莫言的理性批判。诚然,莫言的写法并非没有问题。刻意对"魔幻主义"的追求,忽略了文字的提炼,略显粗糙鄙俗。


至少这还停留在作品的学术层面,有些文章先以西方"阴谋论"给莫言的作品定性,再去发出批判的声音,并非从文学角度去思考,这是不可取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是莫言的小说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使他获了诺奖,那为何中国的伤痕文学里没有出一个诺奖呢?难怪莫言会无奈地感慨道:倘若能预知后事,当初真不该屁颠颠一路小跑,真去斯德哥尔摩领回那个奖杯。


争议其二则是认为,在莫言获奖的一段时间内,很久没有推出新作了,莫言作为作家的自律引人质疑。在获得诺奖之前,莫言其实算得上是一位高产的作家。


和莫言交情颇深的余华回忆道,当初和他在一个寝室里生活的莫言写东西很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当年莫言经常背上背包,说着"我回高密去了",便留下余华一个人在寝室写作。


但不超过两个月,莫言就回来了,回来时还总带着一部厚厚的长篇小说。对作为作家的莫言来说,获奖意味着名利缠身、俗事缠身,许多会议、采访需要他出席,他自己也亲口承认,获奖后的一年多里,"一本书都没看完"。


于是也不免有人揶揄道,莫言捧回的不是"奖杯",而是"炸弹"。不抛头露面,有人会说莫言"摆架子";出席了活动不免没空从事本职工作,也难逃质疑。


尽管莫言近几年陆续在《人民文学》《十月》《花城》等文学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小说,诗歌和戏曲剧本,仍未能让这些声音销声匿迹。


诺贝尔文学奖自1895年设立以来,共颁给了116人,这些得主的获奖作品各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人对社会的描写独有匠心。


为莫言准备的颁奖词如是说道,"意识形态和改革有来有去,人的自我和贪婪却一直存在。",可见诺贝尔文学奖更加关注作品本身而非政治。


《蛙》这部小说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


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关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毫无疑问是配得上这个诺奖的。


二、莫言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待遇?


究其原因,我们还是得先回到莫言的作品上。前文也提到过,虽然莫言的作品别具一格,在艺术层面有其独到的价值,这些作品在文学性还是略微欠缺,体现在字、词、句缺少雕琢。


喜欢莫言的人认为这种质朴,扎根于泥土的语言风格是莫言的一大特色,批评他的人则认为这种粗糙的文章质感,与"还未修改好的草稿"无异,莫言算不上什么大师。


平心而论,莫言能获得这个诺奖,也与当时负责给莫言作品翻译的西方译者有关。


如余光中所感慨:"好的翻译是高明的再创作,它类似洗脸,能够把污秽面目,给洗的玉洁冰清起来。" 经瑞典文和英文版的译者润色过后,更符合诺奖评委们的口味。


一些批评的发声者,至少还是阅读过莫言的原作的,但大部分网络上可见的谩骂者,实际连莫言的一部作品都没有仔细阅读过。


你问他《蛙》《檀香刑》的主要剧情,他一概不知,可你要是问起莫言的黑点,他便能"如数家珍"般地向你一一道来。


攻击莫言的大部分"喷子"们,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当今网络上有偏激、极端言论的人,并非他或她真的对某人有意见,而是刻奇作怪,看见了与主流不一致的言论就喜欢跟风。更有甚者,发出攻击的声音只是为了炒作自己罢了。


三、结语


从政治性出发批评他的人们好像并不明白一个道理,诺奖得主并不一定是毫无争议的"大师",但一定是社会责任感十足的文艺工作者。这些人们不需要讨好谁,毕竟这是世界对于文艺工作者的共识。


莫言面对这些非议,他从来未曾回击过,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管是挺我的,还是批判我的,我觉得都是一种帮助"。


距离莫言获奖已经八年左右了,莫言也发布了新书《晚熟的人》,新书发布资讯下,再难寻见当初攻讦莫言的键盘手们。一个作家,若要赢得世人恒久的敬重,只在于其为人有多真,其用心在何处,写的东西能否抗住时间,绝不是一时的网络舆论可以击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