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都在假装生活

2017-07-31 湘宇心舍 竹林萧萧听雨声

让心灵与脚步同行


近日,一则爆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火遍了整个朋友圈。不论是哪一个行色匆匆的奔波者,目前,都会把是否读过这篇小文,作为自己是否融入现代潮流的主要标志。换句话说,没有这种大面积的心理惶恐作为认知的基础,人们就不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如此浓厚的追问和兴趣。悖论在于,这篇文字本身就是对人群中,那种总是脚打后脑勺的忙乱生活提出质疑。看过这篇文字的人,真的会理解什么才是不假装,或者真实的生活吗?

    


事实是,任何领域可能都会存在相应的典范和导师,唯独生活在这片区域不能有,也不应该有。受人管束的生活,不论是谁都会口吐怨言。但散漫无际的自由,心却始终踏实不下来。这种对比鲜明的生活状态,其实就足以概括我们现代化高歌猛进的一去30年。在巨大的社会洪流变迁中,我们都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棋子。但在遍地的乌合之众里,不论怎么样,都会出现一些会思考的小棋子。先不说这些人文字的好坏和思考的深浅,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社会的整体运行,不知道还要在原地踏上多少圈。
    


1964年,66岁的法兰克福学派领军人物马尔库塞,发表了注定会引起现代人,极度震惊和思考的著作《单向度的人》。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围绕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所引起和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局促和变化。与我们提到的,近日在朋友圈疯传的,那篇辣人眼睛的小文一样,它们都在准确把握社会情绪的基础上,将人心那种没有归属的回天无力感,作了细致的刻画和描述。区别在于,前者可能更为学术化和系统化,而后者只是在满目的泛滥成灾中,撷取了其中一朵小浪花。
    


看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将生命本身可以随风翩翩起舞,作为生存的最高状态和目标,那么,面对目前遍地都是盲人摸象般的假装在生活,我们会做出什么改变和选择。

往期经典

曹丕远去的背影

演员薛之谦

越过山丘的高晓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