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电视台来咱泗水采访了!

2018-04-22 独家原创➨ 泗水第一时间


文 / 尤明文 


听说泗水县有人养殖大鳞鲃鱼,4月17日至20日,中央电视台CCTV7《农广天地》栏目组走进泗水县,专题拍摄这种鱼。


 

记者来到位于泗河街道东立石村的泗水泗河办聚朋家庭农场,开始了紧张的拍摄。拍摄过程从大鳞鲃鱼的生长习性、养殖技术、销售到做成美食端上餐桌,详细地记录了大鳞鲃鱼养殖的始终。


视频中央电视台CCTV7采访现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34n8d6x5&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鳞鲃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是乌国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已被列为珍惜濒危鱼类。引入中国后,人们把它称之为淡水银鳕鱼,体态匀称,肉质鲜美。

 

泗水泗河办聚朋家庭农场的渔场场区面积约118亩,有20多个鱼塘星罗棋布,很是壮观。这个渔场目前以养殖大鳞鲃鱼为主,另有些许中华鲟。


说起聚朋家庭农场,不得不提到农场渔场的主人。他叫常洪岭,今年69岁,在渔业养殖行当已经摸爬滚打了34个年头,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是个远近闻名的渔业乡土专家,2013年被泗水县政府授予“首席乡土专家”称号。


 

当我们来到渔场,常洪岭正在忙着把水泥池里的鱼转移到池塘,搬运工作闲暇之余,常洪岭给我们讲起了他的养鱼故事。

 

几多辗转,去了又回


1984年,常洪岭开始涉足渔业养殖行业,先是自己在自家鱼塘养鱼,后来县水利局找到他,让他到当时的大黄沟乡(现改名为华村镇)渔场养了5年鱼,品种包括花鲢、草鱼、红鱼等,主要是繁殖培育鱼苗。工作地点的改变,使他自己的鱼塘无暇照料,就索性承包给别人干。没想到,别人干了不到5年就干不下去了,赔了一笔钱离开了,留下了一片荒废的鱼塘。

 

常洪岭的鱼塘紧邻泗河最大的支流——济河,占地200多亩,40多个渔池。当时,东立石村委负责人看到荒废了的鱼塘,就找到常洪岭,希望他能从黄沟回来继续养鱼。常洪岭看到荒废的渔场,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毅然从黄沟回到自己的鱼塘,又开始了崭新的养鱼创业历程。


常洪岭


回来后,简单整理了一下鱼塘,常洪岭就把养殖鲟鱼作为主业。

 

“别看当时我养了几年鱼,但很专业的技术咱掌握的还远远不够。”常洪岭说,当时他从南方聘请了鲟鱼养殖专家,工作8、9个月,开4000多块钱工资。这个数目在80年代已经实属高工资了,但为了把鱼养好,花这价钱也值。

 


子承父业,创业艰辛


 

一个家庭的事业,离不开全家人的支持与付出。现在,常洪岭的妻子和儿子都全身心投入在渔场上。常洪岭的儿子常西朋,一开始在泗水县无线电厂上班,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1997年就下岗了,但他并没有到渔场帮助父亲养鱼,而是买了几台大型铲车去工地上干活,这一干就是7年。2004年,他把铲车全部卖掉,回到了家里,没有再出去工作。


常西朋


有一天,从东北来到渔场几个人,找到常洪岭,想要租他几个鱼塘养鱼。从这件事上,常西朋受到启发,心想:人家大老远的都来咱泗水养鱼,那说明养鱼是一个值得做的事!别人都能干,那咱自己为什么不干呢?

 

说干就干!打定主意后,常西朋全身心投入到养鱼这件事上。他开始从零开始,跟着父亲学技术、学经验,没多久,轰轰烈烈的养鱼事业风生水起。

 

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事业也有不顺。2006年的一天,鱼塘里购买的的鲟鱼苗基本死光了,一下子就赔了约30万元,卖的铲车钱全都赔进去了,这一次死鱼事件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创业就是这样,创业和风险总是相伴而行的。常西朋没有意志消沉,反而痛定思痛,燃起了更强烈的斗志:“要干,就得坚持干下去!”

 

从那时起,常西朋开始留起了部分鲟鱼苗,精心培育鲟鱼种鱼,降低购鱼苗的成本和风险。现在,他的鲟鱼种鱼已经重达80多斤,大的已经超过百斤。为了掌握养殖技术,他还邀请了俄罗斯的专家来指导,还不定期同农业部专家交流学习。经过研究考察,常洪岭爷俩看中了大鳞鲃鱼的养殖和市场前景,专心做起大鳞鲃鱼的养殖。现在,渔场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80余万元。


看着渔场,听着流水声,他们知道,这么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养殖之余,常西朋还承担起了送货员的工作,济南预定了鱼,他就马上用皮卡车带鱼启程,来回约6个小时。“只要能把鱼养好,保证顾客吃到最好质量吃这点苦怕什么!”常西朋坚定地说。

【不要私存,请转发给朋友看看嘛!】

欢迎向我们爆料泗水新闻线索,一经【泗水第一时间】采用,即可获得10—200元现金奖励。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向我们爆料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泗水第一时间原创爆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