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不喜欢给研究生上课,跟本科生比,他们功利心太强
如今本科学历含金量在逐年降低,同学们为了提高自己的优势,都会选择通过考研、读博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在步入社会找工作时,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研究生报考越来越热,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目的,似乎已经不是在学术研究上,而是依靠研究生学历,能给自己带来哪些优势。
一位人大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直言道:他非常不喜欢给研究生上课,跟本科生比,他们功利心太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
他说他带的研究生,没有求知欲望,根本不认真地去学习和完成导师反复讲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训练,只知道将三年时光混完,之后能顺利毕业,找个不错的工作,功利心太强。
这位教授还抱怨自己带的研究生,一问三不知,但却不知道羞耻,在提问他们时,也不乐意回答,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本不知道他们学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讲什么。
这种情况国内许多大学的教授都有同感。
曾经看到多个著名高校的教授在朋友圈吐槽:
导师在高校完全属于弱势群体,传说中的导师负责制说白了就是学生出了任何问题你要负责,而不是外界想象的导师想干嘛就能干嘛。
就说学生的学位论文,别说学术问题,语病与标点符号问题也都是你导师的。因为因语病和标点符号问题导致的论文盲审不过关,导师也必须要担责的。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问题,在研究生阶段都显现出来了。
文不从字不顺,是若干研究生论文的首个特点;这个学生在中小学就应该过关的事情,怎么也要研究生导师来负责?
研究生入学时起码的自学能力、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缺乏得很,甚至引文注释规范常识都没有,本科阶段欠的债如果反映在论文里,导师也脱不了干系。
还有现在许多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没有……所有的一切,研究生阶段导师基本都认了,入学后赶快抓紧时间培养和训练呀!
可发现不少学生本就是抱着混一张文凭的思想来的,三年的时间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与安排;除了签字,一般他不会主动找导师;一次次你着急找他,得跟他商量时间;约好了时间却又常常懒得准时。
盲审、抽检将导师压得喘不过气来……所有的问题都成了导师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是常态,而这种修改经常是导师将从文献搜集与综述开始的研究过程重走一遍!
有的捧着烫金文凭离去的学生,一声对给予过自己帮助的同学和老师的真诚感谢和道别都没有,甚至人都不在学校,通过微信操纵同学和导师完成毕业程序。
研究生师生关系是师带徒的紧密关系,不同于本科生阶段,大多数的研究生导师会天然将研究生视为“自己人”甚至自家的孩子关爱有加。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思路,经常是导师多年的研究积累;许多导师还喜欢花费精力将学生学习和科研需要的各种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料找给学生。
生活上导师们也常常对自己的学生奉献出一片赤诚。有一位老教授三年每月资助自己家境贫寒的学生,学生毕业之后却从此杳无音信,也是一声感谢和工作后的应有汇报都没有。研究生工作之后,没有向导师感谢和汇报工作单位,这在各大院校不是少数。
研究生工作之后向母校和自己导师汇报工作落实单位,从情感和做人上来说,是对母校和导师数年来的辛勤培养的一种感谢;从程序上来说,是学生离开校门之后向母校反馈毕业生培养结果信息的一个义务。
这些研究生,已经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问题,而是属于“极端的利己主义者”的问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和老成,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就是不加掩饰的赤裸裸的自私自利,言行举止透露出冷寞和无知。孔子说:“兴于诗(知识),立于礼(礼仪),成于乐(精神)。”而这些学生只能说是废于诗了,人类文明离他们很遥远。只有一点,他们会利用别人的善良达到自己最后的目的。
极端的利己主义也好,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好,两者有个共同点,他们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关怀、悲悯、感恩、同情心、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担当、善良、感恩、人情味、事业心、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没能从校园里带走,这些人走向社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看到这样的留言后,很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认为本科能考上人大的,肯定都是真学霸,个人素质和对知识的渴求是不用说的。
但研究生考上人大的,基本都不是人大的本科生,二本,三本的学生都有,素质肯定没有考上人大的本科生那么好。这批学生入学之后要补的基本素质课很多,导师不应该放松管理。
还有人觉得是当下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绝大多数选拔出来的研究生,只会记笔记考试,其他什么都没有。
名校研究生,真的比不上同校毕业的本科生吗?
事实上,不仅是教授有这样的看法,多数人普遍都有这样的看法:名校研究生比不上同校本科生。也有一种说法是:“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
从高考录取比来看,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考上本科;每年高考,只有2%的考生能考上985名校,6%的学生能考上双一流大学,大多数学生只能进入普通本科甚至专科大学读书。
但在研究生考试中,却有很多一般高校的学生,考上了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本科是名校的学生,都是在各个高中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
名校研究生的生源,有很多都是普通二三流高校的本科生,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专科和自学考试的学生。
如此看来,名校研究生的含金量,确实没有本科生高,但不得不说,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要高过本科生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是更认可高学历的人才。
今日话题:你觉得名校的研究生,真的比不上名校的本科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END —
— END —
近期 荐 读
△先辟谣后承认:11年前,内蒙古派出所被一伙唐山人打砸属实!
更多好文,请朋友们关注宛委别语和小号宛委小语:
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转载本公众号原创和编辑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和宛委别语名片,侵权必究。
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欢迎转载本公众号原创和编辑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和宛委别语名片,侵权必究。
您的在看,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