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 2019 专家洞察:东南亚汽车、包装市场塑料需求正旺,推进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从2019年的3.3%增长到2020年的3.4%,二者均低于去年预测的3.5%增长率。


与此同时,在中国,虽然新的政策措施助其避过了贸易发展劣势的影响,经合组织对该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是与2018年相若,预计2019年将从2018年的6.3%微降至6.2%。


世界银行表示,虽然印度2018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下降至7.1%,但预计2018-19财年的增长率为7.3%,未来两年的增长率维持在7.5%。


未来数月,虽然美国美林银行(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预测以下五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经济增长将放缓,将从2018年的5%略微下降到2019年的4.8%,但是成熟经济体还是瞄准并看好东南亚国家的市场。


作为一个独立市场经济体,东南亚对汽车、包装、建筑和医疗设备等关键行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该地区还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解决与燃油效率相关的重大问题;通过回收基础设施减少塑料废物;通过工业4.0项目实施智能制造。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一份报告,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东南亚塑料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5%。


当中,建筑和包装行业,以及薄膜/板材应用是该地区塑料的主要消费行业。


同时,Mordor Intelligence也表示,2017年亚太地区工程塑料市值为2537万吨。预计该市场将于2018至2023年预测期内保持稳健的增长率,复合年增长率为5.7%。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预计将主导该领域的市场,占工程塑料产品总市场份额的 51%,未来五年将增长6.6%。


汽车行业蓬勃向上


为了保持竞争力,东南亚需要衡量全球汽车需求。根据东盟汽车联合会(AAF)的数据,2018年该地区制造了超过400万辆汽车,从2018年1月至11月,平均产销量增长了7.6%。

1泰国2019年汽车产量预计达215万辆


泰国是该地区最大的汽车(商用和乘用车)生产国,2018年生产了216万辆,同比增长9%。 2018年,泰国全年汽车销量按年同比增长了19.2%至100万辆。


不过,泰国工业联合会(FTI)预测,2019年泰国的汽车产量预计将略微下降至215万辆。


宝马泰国工厂。


这个被称为“亚洲底特律”的国家仍然是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制造天堂,包括丰田,福特、本田、宝马、奔驰等在内的汽车企业都已在泰国设厂。


2印度尼西亚2018年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9%


根据AAF数据,印度尼西亚汽车产量于东南亚排名第二,2018年产量超过124万台,比上年的113万台增长了9.9%。


同样,该国也是2018年最大的汽车需求市场,前11个月的总销量为106万辆,比去年同期的994,436辆增长了6.9%。


3马来西亚从2018年11月份汽车销量开始反弹


与此同时,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MAA)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汽车销量在6月至8月期间下降了23.7%,至2018年11月开始反弹,销量增长了5.5%。


电动车发展强劲


根据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展望》报告,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2018年首超过120万辆。


虽然中国、美国和欧洲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90%左右,但日本和韩国也是主要参与者,中国在2017年占据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分别为21%和17%;而日本和南韩则分别占8%和3%。


汽车、工业和生物质焚烧是导致东南亚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促使该区向低碳减排运输方向发展。


由Frost&Sullivan和Nissan在2018年合作展开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电动汽车的使用量仍然相对较低,但消费者也逐渐开始认识到各种电动汽车技术的区别,例如,纯电动汽车(BEVs)、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全混合动力汽车。报告还表示越来越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偏好电动汽车。


1戴森在新加坡建电动汽车工厂,预计2021年量产


在新加坡,当英国科技公司戴森(Dyson)宣布选择在新加坡展开其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项目,并且于2021年推出其首批电动汽车时,引起了各界哗然,要知道,新加坡近90%的汽车都属于传统的燃油汽车。


戴森新加坡电动车工厂效果图。


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数据,截至去年,在新加坡注册的614,937辆汽车中,只有357辆汽车是油电混合汽车;466辆是纯电动汽车。


然而,据LTA的说法,该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电动汽车共享计划和电动出租车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将有60辆电动公交车将规划到公共汽车路线中。


2泰马印三国绘制EV发展蓝图


另外,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三巨头”已经绘制了各自的EV路线蓝图,致力于建立一个综合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以支持横跨整个价值链的私企投资。

据泰国陆路运输部门表示,根据其“电动汽车推广计划(Electric Vehicle Promotion Plan)”—— 泰国替代能源发展计划2012-2021的一个项目,泰国已从2014年拥有60,000辆混合动力乘用车和8,000辆电动摩托车的规模,发展到2018年拥有102,000辆混合动力汽车和1,400辆纯电动汽车的规模。


印度尼西亚在电动车辆应用方面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旨在到2025年,将20%的本地制造汽车电动化,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生产210万辆两轮电动车如电动摩托车等和2,200辆电动汽车。


印度尼西亚的汽车投资也很活跃,最近的项目包括韩国现代汽车(Hyundai)在Cikarang工业园区建立一个年产25万辆的电动汽车厂。


另外,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的投资财团在Morowali建造了一个价值4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以利用印度尼西亚丰富的镍红土资源,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成分。



该国还正在敲定一项政策,为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资金资助,并与电动汽车需求高的国家签订相关的关税协议。


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表示,根据国家绿色技术总体规划和电动交通蓝图(EMB),马来西亚期望到2030年,将拥有10万辆电动汽车,以及2,000辆电动公交车和125,000个充电站。
 


3菲律宾计划2020年之前引入100万辆电动车


而在菲律宾,菲律宾电动车协会(EVAP)在2014年制定了一项目标,到2020年将于道路上引入100万辆电动车;另外菲律宾能源部(DOE)则与亚洲开发银行(亚行,ADB)合作引进由锂离子电池技术驱动的电动三轮车(e-trikes)。


据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投资委员会(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s Board of Investments)称,截至2018年,菲律宾约有1400辆电动吉普车和电子三轮车在道路上行驶,另外还有19个充电点。


而在两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越南,其首家汽车制造商Vinfast预计每年生产25万辆电动摩托车,并计划接下来要推出旗下的电动车。、


Vinfast于去年在巴黎发布新车,并邀请贝克汉姆出席新车发布会。(图片来自Vinfast官网)


尽管如此,由于激励措施不够吸引、电动车比同类传统燃料汽车价格更昂贵,以及缺乏充电基础设施等因素,东南亚必须致力解决电动汽车的缓慢普及率。


包装市场蒸蒸日上


根据透明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预测,受经济及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推动,亚洲软包装市场有望在2016年-2024年间,以5.7%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1泰国包装业:2030年将达到63.1万亿单位规模


其中,泰国素有“世界厨房”之称,历来重视发展其食品及农业领域,拥有亚洲最先进的食品加工行业之一,覆盖10000多家食品和饮料加工厂。泰国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第三大支柱领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

全球数据研究公司(Global Data Research)称,泰国包装业预计将从2017年的51.3万亿单位增长到2020年的63.1万亿单位,复合年增长率为4.2%。


其中,能够提供随身携带功能、具有可持续环保特征或是个性化定制的包装具有更高的市场需求。硬质塑料包装在在2017-2022年期间所占的塑料包装市场份额最大,其增长率可达 4.5%。


2食品、饮料市场推动印度尼西亚塑料包装市场发展


透明市场研究机构,预计印度尼西亚将在该地区的软包装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尼西亚的食品包装占塑料消费量的70%。


根据印度尼西亚银行2018年12月发布的数据,食品和饮料销售是印度尼西亚强劲零售销售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平均同比增长3.7%。这支持了印度尼西亚塑料市场的增长,预计在一份2018-2023年的Mordor Intelligence 市场报告中,印度尼西亚的塑料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23%。


全球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蓬勃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忙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消费者对更小、方便携带的包装和其他包装类型的需求,而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包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软包装由于其低成本、适应多种形状和尺寸的灵活性、方便性和低碳排放,在印度尼西亚的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2016年,软包装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占有率为42%,其年复合增长率为4.3%,有望从2016年的420亿个增长到2021年的520亿个。


硬质包装在2016年也抢占了印度尼西亚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比约25%,预计在2021年之前,将以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马来西亚食品及饮料行业年复合率增长达18% 

马来西亚有超过1500家塑料加工公司,塑料市场由包装应用领域驱动而增长。根据Statista的数据,马来西亚的食品和饮料行业预计2019年收入将达到2.68亿美元,并将以18%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3年有望实现5.2亿美元的收入。此外,制药行业也在推动包装业的增长。


迫在眉睫的废弃物问题


东南亚蓬勃发展的塑料和包装行业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废弃物问题。根据海洋保护环境宣传小组的调查以及《科学杂志》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塑料废弃物最终流入海洋,这些塑料废弃物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五个国家。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禁止进口全球大部分塑料固体废弃物,以发展国内回收产能,东南亚已成为其他国家塑料废物的倾倒地。


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已经开始对塑料废料实施进口禁令,但由于非法塑料回收工厂的兴起,甚至在执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立法来遏制这一趋势。


1印度尼西亚投资10亿美元致力塑料废弃物污染


根据印度尼西亚环境和林业部的统计,仅在2016年,这个2.5亿人口的国家就使用了98亿个塑料袋。


印度尼西亚曾尝试对一次性塑料袋进行征税,但印度尼西亚烯烃、芳香族和塑料工业协会(INAPLAS)的数据显示,对一次性塑料袋征税可能对中小企业产生影响。最终印度尼西亚对一次性塑料袋的征税失败告终。

现在印度尼西亚承诺投资10亿美元,其中包括向世界银行申请的1亿美元贷款来治理塑料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印度尼西亚将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包装,使用回收材料和适当的废弃物管理,预计在2025年之前,将流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减少70%。


目前,印度尼西亚的塑料回收行业规模也庞大,每年回收约110万吨塑料垃圾,但回收率仍然很低,仅为20%。



2泰国推出一项20年战略,以减少塑料废弃物污染


泰国每年产生约300万吨塑料垃圾,根据泰国污染控制部门起草的计划,该国制定了一项20年战略,包括到2022年禁止使用一次性薄塑料袋,到2025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和吸管。


邻国马来西亚制定了一个零浪费计划,旨在2030年前废除一次性塑料。随着垃圾焚烧日渐提上议程,新加坡推迟了对一次性塑料实行禁令或征税的政策,这令环境保护主义者感到懊恼。


因为连柬埔寨也对购物中心和超市的塑料袋进行征税。菲律宾对其政府办公室开始实行一次性塑料禁令,禁止使用塑料器皿、塑料袋和吸管。地方政府均在其它城市实施零塑料政策。

东南亚塑料工业的结论与展望


随着东南亚的塑料行业已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塑料管理和消费体系,该行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五个亚洲国家每年都会产生890万吨管理不善的塑料废物。


通过推行塑料袋禁令和征税政策来处理垃圾堆积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再如预期般那样有效。现在,更广泛的方法是寻求结合设计和能够实现材料‘物尽所能’的技术。


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材料的再利用以及主要应用领域(汽车、建筑、包装等)的材料回收来抑制浪费的经济模式。


同时,位于马来西亚的非政府组织“循环经济亚洲”(Circular Economy Asia ,简称CEA)为首的新可持续框架也设定了目标,助力亚洲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朝向循环经济发展。


CEA的模式包括提供定期、方便和高效的收集服务,支持非正规回收收集器,并利用它们运行的体系;同时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地理地区,对非正规的回收收集器进行授权,为相关解决方案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CEA同时也在推进亚洲塑料与包装协议(Asian Plastics & Packaging Agreement,简称APPA),该协议旨在建立一个共同的回收标签系统,一个可认证的供应链,并倡导亚洲各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塑料和包装行业。


CEA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现在接受循环经济,预计2050年亚洲将实现完整的资源循环,即消除垃圾填埋,转移可回收资源进行再处理,生产100%的可回收塑料。


在K 2019 上,原材料生产商和机械工程师都希望通过他们在回收、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来实现全球的塑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将成为K 2019 的聚焦核心。K展作为全球领先的塑料贸易博览会,为全球各国技术专家就“循环经济”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和合作提供了理想平台。


(本文根据K 2019 专家报告,由"CPRJ塑料橡胶”公众号原创编辑翻译,转载请后台留言申请权限)



论坛赞助与参会咨询

联系人:叶扉鸾

电话:+86 755 23547188

联系人:付洁

电话:+86 755 23547186

邮箱:event@adsale.com.hk


微信、网站、刊物编辑合作

联系人:朱柳

电话:+86 755 23547190

邮箱:cprj.edit@adsale.com.hk


其他商务合作咨询

联系人:唐詠雅/何珮然

电话:+852 25163329

联系人:罗曼

电话:+86 755 23547184

邮箱:cprj@adsale.com.h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