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布难求?中石化新增6条熔喷布生产线,多种替代材料入市救急

要点导读

中石化增加6条生产线,熔喷布产能将增加12吨/天;


中吴晨光研发制造出膨化聚四氟乙烯微滤膜口罩;


江西新材及长春高琦推出聚酰亚胺纳米气凝胶膜口罩材料,可反复使用;


河南曼博睿新材料推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口罩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推出新型软支撑纳米纤维膜口罩新材料。


中石化自产的第一车熔喷布已于本周一出厂啦!


据了解,通过自产、产业链协作、海外采购等方式,中国石化熔喷布供应总量4月中旬可逐步达到18吨/天,可满足日产18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或360万片N95口罩的原料需求。


中石化熔喷布装车现场(图片来自中国石化)。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保供能力、平抑原材料价格,在前期紧急上马10条熔喷布生产线(产能18吨/天)的基础上,中国石化日前决定,在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再增加6条生产线,将熔喷布产能增加12吨/天。预计5月底熔喷布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形成30吨/天产能。


投资巨大、技术含量高,制约熔喷布产能扩大


熔喷布是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采用改性聚丙烯制成而成,具有很好的过滤性、阻隔性和吸附性,被形容为口罩的“心脏”,是医用口罩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一个要使用1层熔喷布,N95口罩要用掉至少3层熔喷布。


剪开一个医用口罩,里面三层长这样。


业界人士表示,熔喷布生产线投资巨大、技术含量较高、设备安装复杂、对厂房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技术工人等,生产过程还需对熔喷材料加载静电,生产效率较低,是制约熔喷布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


据悉目前全国能够生产医用熔喷布的企业不足百家,平均日产量约在100吨。除去实际生产中的损耗,每吨熔喷布大概能做9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因此每天100吨的日产量,能够供应9000万多只口罩生产。


随着中石化等企业新的生产线建成投产,熔喷布未来一周产量有望提升,缓解供求紧张局面。


替代材料投产


除了新增产线,部分高分子材料企业快马加鞭研制可取代熔喷布的新型替代材料,以缓解熔喷布的供求紧张。


01膨化聚四氟乙烯


中国化工集团下属的中吴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吴晨光”)近期研发出膨化聚四氟乙烯的全新材料,具备相当于N95或者KN95隔离的能力,透气性好,可多次使用。


据中吴晨光介绍,膨化聚四氟乙烯原来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价格较高,近期由于熔喷布价格的持续走高,也就具备了市场推广条件。


中吴晨光研发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滤膜平面防护口罩。


02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膜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的聚酰亚胺纳米气凝胶膜,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检测,完全满足颗粒物、细菌过滤效率99%以上以及过滤阻力合格的三项指标。


据该材料研发者介绍,气凝胶膜替代熔喷布过滤这一技术的市场优势主要在于满足国家长期存储的战略物资储备需求,以及在可水洗、可反复使用口罩领域的差异化应用。聚酰亚胺纳米气凝胶膜滤材,就是能让口罩重复利用、减少材料浪费。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的聚酰亚胺纳米气凝胶膜。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在聚酰亚胺材料、纳米电纺规模化创业路上的积累,独创了自支撑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膜产品,现已被列为北京市国家重大疫情科技攻关项目协作企业。


有关专家认为,作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尖的明珠,聚酰亚胺材料还具有全面的性能:静电吸附、自身抗菌抑菌、生物相容性好、阻燃、耐候性好,可耐受200°高温水洗、高温消毒,耐受酒精、环氧乙烷等大部分化学溶剂,耐受紫外、辐照消毒等常见的各种消杀方式,其各项性能包括过滤性能不衰减。


03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


“这是我们刚拿到的检验报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果完全可以与熔喷布媲美。”3月9日上午,在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河南曼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琚河同手捧着河南医疗器械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显示,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纳米纤维膜兼具物理过滤和静电吸附过滤效果,不仅价格比熔喷布更优惠,生产速度也更快。该公司纳米纤维膜每天产能500公斤,可供口罩厂生产口罩50万只。


 “纳米纤维膜解决了熔喷布电荷吸附能力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减弱,从而导致过滤功能逐渐衰减的弊端。”琚河同从专业角度介绍了纳米纤维膜替代熔喷布的优势。


目前,漯河市正利用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口罩新材料,全力拓展口罩产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04软支撑纳米纤维膜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郭玉海研究员和于斌教授团队联合研发了新型软支撑纳米纤维膜口罩新材料,能有效替代传统熔喷材料,且过滤效果达到GB2626-2006标准中KN95要求。


软支撑纳米纤维膜的结构调控。


与传统熔喷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过滤性能优越、透气性强、生产效率高、易于贮存等优势。


浙理工团队研发的软支撑纳米纤维膜口罩新材料,通过将材料拉长分裂延伸至几十纳米粗细的纤维,并控制纤维组成孔径大约为0.1-0.3微米的纳米数量级,直接将细菌、病毒等极细微颗粒拦截在口罩外。


据悉,该材料日产40000平方米,可保障日产约130万只口罩。浙理工科研团队正面向浙江多家重点防疫物资单位供应该款新型材料。


05可循环使用的膜复合材料


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晖公司”)研发出一款新型可循环使用的防疫口罩材料。


该材料属于低阻、高效、易清洁的膜复合材料,它可通过简单高温消毒、蒸煮消毒,反复使用10次以上,将口罩的使用率从一个一次提升到一个10次。以朝晖公司现计划日产量7万平方米(可制作一次性口罩175万只)计算,相当于日产1750万只口罩。


朝晖公司技术团队研发出新型可循环使用防疫口罩。


目前该材料经专业机构检测,性能优于同等级别的熔喷布,已被列入浙江省口罩材料名单。据悉,朝晖公司现已获得30万平方米的订单。


朝晖过滤成立于2002年,主营过滤材料和器件,产品覆盖空气过滤、水过滤、汽车过滤等领域。


资料来源:证券日报、中新网、河南日报





















相关链接


355 份问卷调查发现 : 在疫情下7成受访者对未来仍乐观


【访谈】中望首推无接触式远程服务  两大产品将全面亮相CHINAPLAS 2020


【访谈】恩玛:今年加大中国投入 CHINAPLAS 2020首推新型粉碎机


疫情“灰犀牛”,苹果、三星、华为和OPPO如何闯关?


以一抵十,浙江这家公司研发出可循环使用的防疫口罩材料


【访谈】英特赛克千套过滤器支援广医一院  预计今年销售稳步上涨


  

论坛  叶扉鸾:+86 755 23547188

    付洁:+86 755 23547186

event@adsale.com.hk


编辑   朱柳:+86 755 23547190

         cprj.edit@adsale.com.hk


其他合作

唐詠雅/何珮然:+852 25163329

      罗曼:+86 755 23547184

cprj@adsale.com.h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