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碳酸酯行业——变局中的新机遇

万华化学 CPRJ塑料橡胶 2021-01-21

要点导读

中国聚碳酸酯行业正在经历转折与变局,万华化学与本公众号分享以下观点:


家电及消费电子、汽车领域的设计创新对聚碳酸酯材料提出了更多差异化需求;

 

随着5G通讯、万物互联等大趋势推进,聚碳酸酯在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智能家居等领域将实现飞跃增长;


电动汽车的发展带动聚碳酸酯替代玻璃应用于车窗领域,前景可期;


聚碳酸酯100%可回收,行业参与者有责任协力解决回收领域面对的挑战。


聚碳酸酯是具有优异光学透明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适用于注塑、挤出、吹塑、热成型等多样化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家电、光学、建筑、医疗、消费品等领域。


中国本土聚碳酸酯产业强势崛起


目前全球聚碳酸酯消费量超过450万吨/年,进出口贸易活跃,占总消费量的60%以上。回顾2019年,我们看到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依然是全球聚碳酸酯消费的重心,年消费量达到200万吨,吸引着近洋、远洋货源持续输入,净进口量在百万吨以上。与此同时,中国聚碳酸酯产业以后来者居上之势迅速崛起,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万华化学聚碳酸酯事业部分析认为,从供应端来看,长久以来由于技术壁垒,全球聚碳酸酯行业呈现外资生产商寡头垄断格局。2014年,中国境内聚碳酸酯生产商共4家,产能合计51万吨/年,全部为外资和合资企业。自2015年起,中国本土聚碳酸酯生产商开始进入市场,同时在建及规划项目层出不穷。以万华化学为代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聚碳酸酯生产工艺技术取得长足发展,打破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


根据企业公开信息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聚碳酸酯产能166万吨;未来3年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年以上,生产商数量16家,其中国有和民营企业11家,无论在数量还是产能规模上,均占据主导地位。

   

 万华化学生产基地。


随着中国聚碳酸酯产能的集中释放,海外货源的持续输入,通用型聚碳酸酯产品呈现明显的大宗化趋势,市场供需压力不言而喻,或将导致全球聚碳酸酯行业新一轮洗牌,也将促进中国聚碳酸酯行业的整合与升级。目前中国本土聚碳酸酯生产商尚处于海外市场开拓初级阶段,中国由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仍尚需时日。


从需求端来看,回顾聚碳酸酯应用发展历程,每一次消费增长的飞跃,无不伴随着全新应用领域的开辟,最具代表性的如光盘的应用,开启了聚碳酸酯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当今随着电动汽车、无人驾驶、5G通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大趋势的推进,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聚碳酸酯及其合金和薄膜产品将共同开拓全新应用领域。


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万华化学始终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密切洞察市场趋势,致力于提供丰富的材料解决方案。


家电及消费电子:设计创新顺应消费升级


家电和电子电气领域不仅是聚碳酸酯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也是创新产品推出、更迭最为迅速的领域。


在消费升级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崛起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产品美学、品质、个性化诉求以及多元体验需求愈发强烈,愿意为此支付溢价。因此在工业设计中,产品外观设计除了造型设计之外,也愈发重视CMF(即颜色、材料、表面处理)设计创新带来的丰富视觉效果、质感和表面功能性。


聚碳酸酯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定制化产品开发、设计自由度、丰富的颜色方案可以将材料性能与美学效果有机结合,因此在中高端家电和消费电子市场,聚碳酸酯对其他塑料的替代趋势凸显,同时伴随聚碳酸酯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为工业设计师和下游终端企业提供了更经济可行的选择。


以近两年清洁电器领域的高人气产品——手持无线吸尘器为例,传统上机身外壳大多选用ABS材料,仅透明集尘杯选用聚碳酸酯。为满足消费者对材料性能和外观质感的更高要求,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机身外壳,质量更轻、强度更高、抗压耐摔,外观质感更加细腻精致。


5G: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网络运营商颁布5G牌照。随着5G进程的推进,物联网的发展也将驶入快车道,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各个领域开启万物互联、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



由于5G通讯使用的高频毫米波会被金属直接阻隔,因此电子电器壳体材料去金属化是首要要求。以5G手机为例,金属后盖被塑料、陶瓷或玻璃取代,从而保证信号穿透性以及满足无线充电要求。


塑料材质的选择以聚碳酸酯为主,与陶瓷和玻璃相比,其优势在于易加工、低成本、抗冲击,同时具有良好的染色和印刷效果。


目前聚碳酸酯手机后盖加工采用PC注塑仿玻璃、PC/PMMA复合板高压成型等工艺,通过表面装饰与处理呈现色彩、纹理和光泽等仿玻璃效果,提升视觉质感,并可实现耐刮擦、抗指纹等表面功能。伴随5G换机潮来袭,聚碳酸酯在智能手机以及无线充电领域的应用也将实现飞跃增长。


汽车行业:打造全新出行体验


汽车行业是聚碳酸酯的重要应用市场,覆盖车灯、内外饰、汽车玻璃等多样化应用,呈现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趋势。



在汽车车灯应用领域,聚碳酸酯优异的耐冲击性、光学透明性、耐候性,以及出色的设计自由度,支持视觉设计演进发展。


未来车灯发展趋势在注重功能性、安全性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美学设计和品牌辨识度,例如线条化、极简风的贯穿式头尾灯,呈现充满科技感的视觉效果;再如对电动汽车来说,进气格栅可能会被灯饰替代,头灯和前脸的阵列式LED单元形成凸显质感的参数化纹理,或者文字、表情效果等,满足无人驾驶时代的人机交互要求。


这些设计趋势对聚碳酸酯材料也提出了差异化要求,包括高流动性、色彩(特殊颜色、双色或三色注塑)以及导光、耐高温、耐刮擦等特殊性能。


伴随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概念的发展,轻量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成为永恒的主题。聚碳酸酯替代玻璃应用于汽车和轨道交通车窗,可以有效实现减重需求,蕴含持续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聚碳酸酯薄膜具有高模量、高韧性、易加工、低成本、可折叠、透波性,以及优良的光学、电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等,在智能表面、车载显示领域也展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一体化曲面大屏、多屏互联、抬头显示器、后排车载娱乐显示系统等,有效提升可视化和人机交互。随着5G通信的发展,未来的汽车终将成为集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   


可持续发展促进聚碳酸酯产业价值升级


展望2020年,聚碳酸酯行业充满挑战,也不乏新的机遇。中国聚碳酸酯生产商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应该加强与下游终端企业紧密合作,洞察市场趋势,持续进行产品与应用开发,创造聚碳酸酯消费新需求。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不断强化竞争优势。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循环经济已成为塑料领域的热点话题。聚碳酸酯100%可回收,生产商等行业参与者有责任协力解决回收领域面对的挑战,包括推动回收产业链的建立,从产品设计源头考虑回收便利性,提升回收料品质与经济性,拓展回收聚碳酸酯应用领域等,为可持续发展助力,共同推动中国聚碳酸酯产业价值升级


温馨提示:本文由本公众号特邀万华化学撰稿,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权限。



















相关链接


实力抗疫︱跨界造呼吸机、面罩,福特、大众、通用这样做


疫情之下,意大利橡塑机械制造行业生产获绿色通道


10天建两座工厂,英力士将在英、德两国生产洗手液


IMF预计2020全球经济衰退,2021年预计反弹


全球战“疫”︱美国、加拿大、捷克等多地加急3D打印防护面罩


  

论坛  叶扉鸾:+86 755 23547188

    付洁:+86 755 23547186

event@adsale.com.hk


编辑   朱柳:+86 755 23547190

         cprj.edit@adsale.com.hk


其他合作

唐詠雅/何珮然:+852 25163329

      罗曼:+86 755 23547184

cprj@adsale.com.h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