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关键词破解塑料包装发展趋势,解码CPRJ塑料包装论坛大咖分享


今日第八届CPRJ塑包装技术论坛暨展示会进入天精彩活动


截至发稿时,据主办方雅式集团雅式出版有限公司统计,


9月3-4日两天累计参会人数:725人(1139人次)

  • 第一天657人

  • 第二天482人

累计直播观看次数:343019次


猛戳以下二维码,可回看演讲视频及嘉宾采访。



今日共有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聚焦快消品包装-软包专场、智能制造与供应链管理、快消品包装-硬包专场、循环再用及可持续发展。20+主旨报告直指塑料包装三大发展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 创新包装

  • 智能制造



01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经济浪潮下,全产业链构建可持续的新塑料经济模式 —— 塑料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包装作为塑料的重要终端应用领域之一,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那么,包装要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呢?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塑料项目中国负责人王韧讲解了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设计为循环”、“将产品和材料留在经济当中”以及“重建自然体系”。他表示,对应地,新塑料经济有三项主要行动,分别是“去除”(去除所有有问题的和非必需的塑料);“创新”(确保所需塑料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者可堆肥);以及“循环”(让塑料留在经济当中,而不是自然界。)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塑料项目中国负责人王韧


王韧列举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创新,例如在青瓜表面涂上可食用涂层,可延长货架周期。他还介绍了艾伦·麦克阿瑟基金的新塑料经济催化行动,解释如何在设计形式、聚合物、颜料及助剂方面进行创新,达到可持续发展。


CEFLEX李斌博士表示,打造软包装的循环经济需要考虑5个要素:①将所有的软包装收集以进行分类和回收;②将单一材料进行分类回收;③对包装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将多层材料的软包装转化为单一材料软包装,只需使用现有的回收设备进行处理;④研发对其余材料进行回收处理的解决方案;⑤将可回收的软包装材料用于终端市场产品。


CEFLEX李斌博士


亿滋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Mondelēz)中国及亚太区饼干包装高级研发经理黎毅雄表示,目前多数包装已经是可以循环再用的,超过75%是纤维基、金属或玻璃,已经可以循环使用,此外多数硬质塑料也是可循环再用。但是塑料薄膜不能循环再用,而且被大量使用。据介绍,塑料薄膜按重量计算在塑料包装中占比不到15%,但就支出而言,塑料薄膜约占40%。

 

亿滋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Mondelēz)中国及亚太区饼干包装高级研发经理黎毅雄


他指出塑料薄膜的数量才是主要问题,“中国每年可能生产和销售超过500亿个塑料包装袋。这些塑料包装袋非常轻,通常不回收,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经济的方式回收重量相对小且体积特别大的包装。


乐嘉文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Rieckermann)分部经理石桥认为,可通过基材代替、结构简化和包装减薄的方式,让软包装可回收。


乐嘉文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Rieckermann)分部经理石桥


其中,基材代替是指从塑料类型7(其它)转换到类型4(LDPE)或类型5(PP)的结构;结构简化则指转换到单一材料/家族结构,更容易和更经济的回收;减薄指采用类似科林斯的带MDO(机器方向拉伸)的流延线和吹膜线,对PP和PE膜进行减薄。


艾利丹尼森(中国)有限公司(Avery Dennison)标签与包装材料服务营销总监孙新表示生态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的且基于标准的产品开发过程,对于社会,环境和财务有着积极的影响。


艾利丹尼森(中国)有限公司(Avery Dennison)标签与包装材料服务营销总监孙新


“标签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包装回收的需求,如PET瓶体使用低密度的塑料薄膜标签,HDPE/PP 瓶体使用同质或相近性能标签,替代金属铝箔类标签材料以及非特殊要求不使用PVC类标签。”孙新说。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再生PET分会会长/威立雅华菲(Veolia)总经理曹卫东指出再生材料在饮料包装商业化使用的难点主要来自法律法规层面、传统回收体系问题以及跨行业原料竞争。他表示,要推进食品级再生材料生产及应用,需要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创建新技术、新回收模式,建立、优化回收再生体系,降低整体成本。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再生PET分会会长/威立雅华菲(Veolia)总经理曹卫东




02创新包装



包装的可持续创新可以从设计、材料及功能等方面着手,例如在材料方面,采用回收再生材料、单一材料及可再生来源材料等;在设计方面,有轻量化、再填充设计等;在功能方面,有智能化传感包装等。无论从哪个层面去进行创新,其最终目的都要实现包装功用性的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


拜尔斯道夫集团(Beiersdorf AG)亚太区前端包装创新高级经理沈弘认为可持续包装创新可通过选择有社会责任的供应商,减塑及轻量化,消费后回收材料,可替换可回收,可持续性材料/能源以及生物基材料等方面来实现。

 

拜尔斯道夫集团(Beiersdorf AG)亚太区前端包装创新高级经理沈弘


其中,选择有社会责任的供应商,意味着选择有共同的社会责任价值观的供应商,以实现设计优化、材料优化和生产流程优化。

 

减塑及轻量化则需要考虑产品保护、包装生产流程、灌装流程、物流、产品展示和营销、消费者接受度和安全性等要素。


 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Danone)研发中心高级包装技术经理何永俊分享达能创新包装案例。如依云水的无膜包设计,AQUA LIFE的无标签设计,以及采用热灌充氮技术,突破传统热灌限制,实现瓶型设计自由。


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Danone)研发中心高级包装技术经理何永俊


卡夫亨氏(Kraft Heinz)包装开发副总监刘峰表示,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的塑料包装都是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100%可回收的包装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他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指出除了对塑料包装进行减重处理,还可通过把包装变大,减少内容物残留量,使用更多可替换装,开发浓缩型产品等方式,以减少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卡夫亨氏(Kraft Heinz)包装开发副总监刘峰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Beauty Star)工艺技术管理部部长林茂青通过加减乘除四大策略分享包装创新方案。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Beauty Star)工艺技术管理部部长林茂青


其中减法策略是删除产品中的某一个元素,让剩下的元素成为一个新产品。删除的部分应当是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但又不是核心的和最无关紧要的功能,才能让减法策略发挥最大的威力。

 

乘法策略则是对产品的某一部分进行复制,再重新整合到产品当中。除法策略则是指产品的某一部分分解成多个部件,再用新的方式将它们重新组合。




03智能制造



随着“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包装制造行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级。全自动包装技术、数字化平台、信息化工厂成为助力包装制造实现降本、增效、增产、供应链追踪的利器。例如疫情期间,包装企业就利用自动化制造技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货速度;利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协同,达到降本增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Wahaha)精机总经理兼机电研究院院长印雄飞博士根据娃哈哈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娃哈哈饮料智能工厂。他认为饮料行业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打造饮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流闭环,即从设计、制造、营销策划到消费的数据流闭环。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Wahaha)精机总经理兼机电研究院院长印雄飞博士


萨克米(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acmi)技术支持经理韩璐分享了萨克米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全新切环方案、全新盖型设计等。其中切环方案仅需更换切环模具和瓶盖模具,成本相对较低。“对于装瓶商而言,无任何成本的增加。瓶盖性能不受影响,无需另做测试,实施快速有效。” 韩璐说。


萨克米(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acmi)技术支持经理韩璐


精诚时代集团(JCtimes)技术研发部资深工程师张文康表示模头是整条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高品质的模头对薄膜的均匀性、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马尔文毛细管流变仪对原材料分析,DIE FOLW对流道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及有限元对钢材进行应力和热传导分析来实现高品质模头的制造。” 张文康说。


精诚时代集团(JCtimes)技术研发部资深工程师张文康


东莞市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Niasi)董事长唐亚青认为以往那种“只要开机就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迫切希望在“如何利用历史生产数据进行生产参数的优化和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生产成本的精确掌握、如何评估生产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借助互联网+实现设备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等问题上有专门的解决方案能够给予解决。


东莞市尼嘉斯塑胶机械有限公司(Niasi)董事长唐亚青


“而要想提高生产率,关键在于原料的转运、储存、输送、干燥、计量等工艺流程细节的改善!”唐亚青说。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CCN)营销中心总监杨继升指出在供应链管理中,一物一码可打造产品数字身份证,实现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供应链。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CCN)营销中心总监杨继升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Cold Jet)中国区总监孙刚分享了干冰清洗模具的案例,他表示采用干冰清洗模具可以提高零部件质量,减少由于模具型腔和通风口不干净而造成的废品;其次还可减少停机时间,减少清洗时对模具的损坏,减少人力,减少使用溶剂,为员工提供更加安全的使用环境。


酷捷干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Cold Jet)中国区总监孙刚









现场精彩花絮









平行分论坛场面火爆



















演讲嘉宾畅所欲言


图左:希悦尔(中国)有限公司(Sealed Air)高级应用专家范传伟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包装概述及希悦尔包装解决方案。


图右:循环再用及可持续发展主持人胡长鹰博士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图左:布鲁克纳机械(中国)有限公司(Brueckner)凯孚尔销售经理陈东分享了产品设计和材料应用的最新趋势。


图右:安姆科软包装亚太区(Amcor)技术& 可持续发展研发总监陈俊铮博士分析了快消品包装可持续发展与挑战。










图左:埃万特集团(Avient Corporation)添加剂产品经理任路介绍了添加剂母粒在包装领域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图右:日制钢机械商贸(上海)有限公司(JSW)注塑机营业经理肖柯讲解了JSW 全电动塑料注射成型机在高速薄壁注塑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图左: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主任钟怀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下的食品级生物降解和rPET的合规与安全事宜。


图右:葛兰素史克(GSK)亚太包装技术总监胡明生分享了消费保健品包装的机遇和挑战。


图左:阿美特克商贸(上海)有限公司(Ametek)亚太区域销售和技术经理何志勇就货架期与包装阻隔性如何优化包装主题进行了分享。


图右:美利肯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Milliken)亚太区市场经理朱滋娜博士介绍如何利用PP打造创新& 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


图左:GMG中国销售总监梁荣刚介绍GMG 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在品牌商和印刷厂里的应用和价值。


图右: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Tingzheng)资深研发总监张顺淇博士讲解了疫情后抗菌材料在食品包装的新机遇与延伸应用。




展示区交流



















第八届CPRJ塑料包装技术论坛暨展示会至此圆满结束!明年再会!




VIP赞助


钻石赞助

黄金赞助

参展商

其他赞助




推荐阅读








论坛  叶扉鸾:+86 755 23547188

event@adsale.com.hk


编辑   朱柳:+86 755 23547190

         cprj.edit@adsale.com.hk


其他合作

唐詠雅/何珮然:+852 25163329

许子博:+86 755 88240232

cprj@adsale.com.hk


点“在看”,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