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昌方言】“杌子”

2017-08-17 NTV每日新闻

杌子


       现在,在全国大多数的地方,人们都说“凳子”,不管是高的矮的还是方的圆的;但是,老南昌人却还在说“兀(念wu,入声)子”。

       古人至少从唐代起就说“兀子”了,“凳子”至少是在明代清代以后的说法。“兀子”出现在前,“凳子”产生在后,这一点从字形也可以看得出来:“凳”是在“兀”字上面加了一个“登”字,以“兀”为形符、以“登”为声符。

       在晋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所以“坐”字的中间是一个“土字”。人们只能是坐在草席、竹簟之上,那时候,兀子(凳子)还没有出现,更不要说椅子。

杌子

       杌子出现的时候,很简单,只是把很粗的树干锯下来一段而已。用现在的的话说,就是一个“树墩”。人们之所以称之为“兀子”,是因为它比草席竹簟高多了,而且上面很平。在古代汉语里,“兀”原本是形容山顶很平的山峦。《说文解字》解说:“兀,高而上平也。”

       为了和表示“高而上平”的山峦有所区别,人们后来特意造了一个新字──“杌”,“木”表示材质原料,“兀”作为形符。在文字学上,“兀”叫“古字”,“杌”叫“今字”,或者叫“后起字”“区别字”。

       对于“杌”字,《玉篇》解释为“木无枝也”,《集韵》解释是“木短出貌”。可见,最原始的“杌”就是一段树干。

       或许是因为“树墩”太重,搬动不方便,也可能是因为“树墩”太浪费,人们制造了新的“杌子”,用4只脚支撑一块面板。这种结构方式延续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宋代曾慥的《类说》,引用了《摭遗》中的一句话:“明皇召安禄山,用矮金裹脚杌子赐坐。”这大概是古书中对有脚的杌子的最早记载。

       唐代有一种很出名的杌子,叫“月牙杌子”。面板像弯弯的月牙,并且雕花装饰,在花心上镶嵌宝石,华贵极了。唐代名画《挥扇仕女图》、《宫乐图》、《对弈图》中都有这种杌子。

       唐代以后,杌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在古书中,特别是明清小说中,常常说到,比比皆是。例如:《水浒》第二十四回“(武松)掇个杌子,自近火边坐地。”《水浒传》第一回:“有箇彪形大汉,两手靠着桌子,在杌子上坐地。”《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回:“东老正要问他来历,恰中下怀,命取一个小杌子,赐他坐了。”《红楼梦》第四三回:“贾母忙命拿几张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有体面的嬷嬷坐了。”

       在宋元时期,能够靠背的椅子也出现了。宋代是最讲究理学的,最讲究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里写道:“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杌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由此看来,在宋代女人大概是是不能坐杌子和椅子的,至少是不能当着外人的面。

       古代还有一种杌子叫“马杌”,其实就是“下马杌子”,即专供人们上下马时踩踏用的大方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画《春游晚归图》,里面就画了马杌:一位高官骑着马,马前马后簇拥着十个仆从;一人紧跟马后,肩头扛着大大的方凳正是马杌。


作者介绍

 黎传绪  男  1952年12月31日出生  汉族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地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省高等院校名师、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小组成员、南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10年来致力于南昌地方文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我省及全国语言文字界颇具影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今晚18:30南昌一套《每日新闻》

编辑:杜    薇

责编:张    昊     郭云帆

主编:陈    旻     邓振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