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语电化教学》2022年第4期目录

编辑部 外语电化教学 2024-03-07


第4期目录


第4期摘要


立足新时代,开拓中国特色高校

外语教育的广阔前景


南京大学 王守仁 何 宁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中国外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加以思考,认为高校外语教育要坚持服务国家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担当,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有效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建设“新外语”,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外语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外语教育 国际传播能力 新外语


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 祝智庭

广东开放大学 罗红卫 王诚谦

华东师范大学 胡 姣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理解和认识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推动外语教育模式创新和学习范式升级十分重要,对外语教育发展以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未来社会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在探讨数字变革“3D”模式、社会数字化转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并解析数字智慧四层框架、智慧教育的概念、教育元宇宙等,从中窥探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演进;从数字生态系统与联通主义、语言教育情景化虚拟学习环境、国际信息化教学创新以及外语数字学习资源生态等维度剖析了数字教育生态与外语教育的融创实践;从21世纪教法生态和学习生态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语言教育从知识本体向能力本体转移、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与演变过程,提出了超越语言,走向文化,将文化智能中的智商、情商、文化商相互融合的外语教育新境界;从模因论、学习者能动性和数字教育契约三个方面提出行动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育 数字化转型 外语融创实践 数字融创能力


外语课程思政的创新:

一个自我与认知-情绪的视角


东南大学 季 月 李霄翔


摘要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品德发展的前提。外语课程思政是一种“内导”过程,即学生在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自我选择和内化,有计划有系统地产生一系列自觉自律活动,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本文从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结合目前外语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自我和认知-情绪在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研究,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 自我 认知-情绪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陇东学院 刘秉栋

北京交通大学 冯 蕾


摘要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然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面临教学内容深陷传统窠臼、教育教学主客体协同性不足、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完整等现实困境。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师生协同发展理念并结合英语专业课程要求,提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突围路径:(1)优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调整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以“X+思政元素”为核心的教学大纲;(2)构建师生思政素养提升共同体,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3)构建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评价的正面反拨效应。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课程思政 体系建设 现实困境 突围路径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意义与实践路径探析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彭小飞


摘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新时代的高等教育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自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厘清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阐释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教材建设、第二课堂资源的利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创新这六个方面展开探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希望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外语教育 外语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信息技术辅助下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

创新模式探究

——以《多媒体与外语教学》中的

中国文化内容为例


深圳大学 张丹阳 重庆大学 辜向东


摘要当今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高校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坚持思政教育和外语专业教学的统一。文章基于产出导向法(POA)、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法(PBL),设计并验证了“教学法+语言+文化+技术”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创新模式。通过一学期的学习,41名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法知识、中国文化英语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明显提升,其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随之增强。文章以期为今后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模式 英语师范专业 中国文化 信息技术


国际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二十年之流变

——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西安工程大学 胡伟华

匈牙利塞格德大学 徐英捷


摘要文章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借助CiteSpace语言学计量工具以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SSCI核心期刊2001—2020年20年间收录的国际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情势进行了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文章梳理了该主题发文数量、高产作者或机构、研究方法、媒体来源、高频关键词体现的国际媒体关注领域等,总结了国内关于国际媒体中国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状。研究发现:国际媒体中国形象研究文章数量有限但整体层次较高;传播学与舆情互动研究日趋增多;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媒体来源相对较为单一;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统计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研究不够系统化。

关键词:国际媒体 中国形象 研究流变


概念系统中平行术语的英译趋近原则

——以《诗经》“风雅颂”的英译为例


河南理工大学 李惠敏


摘要文章聚焦概念体系平行术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了语义/语形双趋近的翻译原则:在语义层面,对比两种语言词典对所涉概念的定义中关键义素之间的语义对应程度;在语形层面,考察语言单位数量的对应度。以《诗经》“风雅颂”的英译为例,通过比较 “风雅颂”三个平行术语的不同译文在语形和语义上的表现,发现所涉概念在两种语言词典定义中关键义素之间的对应程度越高,其趋近程度就越高,当译文和原文在语义和语形都达到趋近译文质量更高。研究指出由于语言及其文化语境存在差异,译文语义趋近程度高不一定意味着语形趋近程度也高,反之亦然。概念体系平行术语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但须增加语形限制条件,改为“信达雅近”会更恰当。

关键词:语义趋近 语形趋近 概念系统 平行术语


英美主流媒体“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

隐喻比较分析


四川大学 张 瑜 易 丹


摘要文章通过Factiva全球新闻数据库获取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英美7份主流报刊关于“一带一路”的全部新闻报道。采用认知语言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概念隐喻理论(CMT)对英美主流报刊在“一带一路”报道中的概念隐喻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英美两国对“一带一路”的隐喻建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但均与各自国家的利益和外交政策相一致。由此可知英美报刊的“一带一路”报道都戴着各自国家的“透镜”,而不是如西方媒体所标榜的那般“客观公正”。

关键词:英美主流报刊 “一带一路” 隐喻分析


大学英语报刊阅读中多模态教学的

应用实践研究


贵州大学 车 霄


摘要 文章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贵州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0周的报刊阅读课多模态教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测试等手段,考察学生在大学英语报刊阅读中对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及其实际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在实践多模态教学的英语报刊阅读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进而提高了整体阅读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建构中来。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教学 大学英语 报刊阅读


英语写作同伴反馈中学业情绪及调节策略研究

——基于反馈提供者和反馈接收者视角


同济大学 顾钧仪

广州大学 杨冬玲

首都师范大学 林秋萍


摘要文章以8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焦点式写作和半结构访谈三种工具收集数据,从反馈提供者和反馈接收者的视角考察英语写作同伴反馈中的学业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与特点。研究发现:英语写作同伴反馈中的学业情绪包含12个类别、28种具体表现;受试使用8类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和20种具体调节方法,FR使用的策略类型更丰富;FP和FR在学业情绪及具体学业情绪表现、学业情绪唤起因素和调节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学业情绪和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特征。教学中,教师及FP应注意唤起FR的正性学业情绪,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情绪调节策略,适时克服负性情绪的影响,有效提高同伴反馈和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写作 同伴反馈 学业情绪 调节策略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慕课建设现状与

优化策略探究


安徽理工大学 黄红兵

四川外国语大学 邓鸥翔


摘要自教育部2015年要求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慕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且助力大学英语课程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本研究以大学英语写作慕课为例,从七个方面系统分析写作慕课建设现状,进而提出写作慕课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课程开发“同质化”倾向显现,教学设计“单一化”现象凸现,平台建设“精细化”尚有不足,数据挖掘“初阶化”势头渐长。最后提出写作慕课建设优化策略:转变观念、更新内容、改革方法、完善评价,以期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慕课建设提供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慕课 国家一流课程 建设现状 优化策略


Web2.0支持的大学英语协同写作

设计理念与模式探究


华南理工大学 黄 露

南方科技大学 赵建华


摘要协同写作对EFL写作教学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和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在协同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确保学生参与有效的协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文章在分析协同写作研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学习科学视角对协同写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协同写作提出了多目标导向的、基于项目的、支架化与脚本化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模型。本研究能够补充我国大学英语协同写作在理论指导和实施框架方面的缺失,有效推动协同写作赋能知识建构与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二十一世纪技能。

关键词:协同写作 学习科学 支架 协作脚本 EFL


英语写作中话题熟悉度与语体意识

相关性的多维度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谭雯婷 徐 玲


摘要目前国内英语写作研究多集中于写作者自身的语言特点及相关教学方式等方面,而较少关注写作话题熟悉度对英语写作中语体意识的影响。文章收集了国内264名英语专业学生针对不同熟悉度的话题完成的两组英语议论文作文,建立高、低熟悉度话题语料库,并采用Biber(1988)创建的多维度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多维度和多特征对比分析,以探究话题熟悉度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语体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熟悉度话题的语料库在Biber的3个话语功能维度及25个词汇语法特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2)话题熟悉度低,受试者的书面语体意识更强,语料“书面化”特征明显;话题熟悉度高,受试者的口语语体意识占主导,语料的“口语化”特点突出;(3)低熟悉度话题的写作任务更有助于大学生英语专业写作中书面语体意识的培养。希望本研究能为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话题熟悉度 语体意识 多维度分析 语料库


扫码关注本刊公众号

微信号|TEFLE204

邮箱|wydhjx204@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语电化教学》2022年第4期目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