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上村邝氏宗祠:藏于历史深处的忠烈故事
邝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于乾隆十七年(1752)、1984年、2002年分别进行了重修。虽然该祠堂具体建造时间无法确定,但保留的两根明代红砂岩石柱,可证明该其建于明代,至少已有300多年历史。
除了红砂岩石柱,该祠堂的龙船脊同样别具特色。在祠堂中间屋脊和两侧墙脊上,两端均高高翘起,形如龙船状,称为龙船脊。龙船脊是珠三角地区祠堂建筑广泛采用的屋脊形式,盛行于明末清初,这与邝氏宗祠修建年代大致吻合。龙船脊的形成与岭南地区河网密布有关,也蕴含了吉祥富贵之意。
邝氏宗祠的龙船脊,还寄托了族人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原来,巴江河的支流从祠堂前方蜿蜒而过,此前当地尚未修筑堤坝,饱受水灾之患。在该祠堂一侧的青砖墙上,刻有“乙酉光绪十一年水位”标记,离地足有一米多高,可见当时水势之猛。当地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听长辈提起,宗祠屋脊状如龙船,寓意风调雨顺,不受水灾之苦。
与其他祠堂不同的是,邝氏宗祠保留着“旌表忠烈”牌匾和七级台阶。
在该祠堂内,建有一座琉璃瓦牌坊,上面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旌表忠烈”,还有“钦赐襄阳府太守邝曰广”、“乾隆二十七年”等字样。牌坊门口建有石头门当,高一米多,两侧原有红色的木雕户对,形成“门当户对”的建筑特色。
据史料记载,邝曰广是明末两上村邝氏人,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官至湖广襄阳府推官。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发动农民军起义,率兵攻打襄阳城。邝曰广带领一众军民死守城门,被飞箭射中,不幸身亡。明朝灭亡后,清朝根基渐稳,乾隆皇帝对明朝忠烈之士大行封赐,其中赐予邝曰广“旌表忠烈”牌匾。
邝氏族人将御赐牌匾视为无上荣耀,修建宗祠时造了七级台阶,比普通祠堂台阶高了不少,象征着崇高的身份地位。七级台阶素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说,当地村民口耳相传,抗日将领伍观淇骑马经过,都连忙下马步行,向邝曰广的忠烈精神致敬。
随着时间流逝,邝氏宗祠遭到了不少破坏,再难重现盛时风采。人民公社时期,当地生产队将该祠堂改为粮仓使用,由于七级台阶过高,不便于运送稻谷,便对台阶进行改造。曾经象征身份地位的台阶,就这样被改头换面。到了“文革”时期,“旌表忠烈”牌匾被毁坏殆尽,连牌坊下方的木质屏风都被拆除一空。
待到时势平稳,族人才将该祠堂台阶恢复原貌。珍贵的御赐牌匾却难以修复,族人只能辗转找到合适工匠,仿制一块牌匾,其尺寸、材质均与原有牌匾不同,这成了邝氏族人心中永远的遗憾。另外,四根红砂岩石柱由于岁月侵蚀,只有两根保存完好,另外两根以钢筋混凝土取代。
邝氏宗祠不仅遭到损坏,而且日渐冷清,这让邝氏后人无比感叹。村民邝叔告诉记者,以前祠堂是宗族核心,族人结婚要到祠堂摆酒,生了儿子要到祠堂挂灯,祠堂内常常是一派张灯结彩、觥筹交错的热闹景象。孩子们也喜欢到祠堂玩耍,到了夏天,就在祠堂门口的大榕树下乘凉睡觉。对邝叔而言,祠堂承载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如今,邝氏宗祠大门紧闭,荒草丛生,以往显赫辉煌的记忆,像是旧梦一般,再难寻觅。
目前,经过文物普查,邝氏宗祠已登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邝氏族人有意筹资,将钢筋混凝土部分拆除,恢复原先砖瓦结构,并重修牌坊下方的屏风,重现祠堂往日风采。这座百年祠堂能否再现昔日辉煌?也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文/林适芬 陈若兰 图/石建华 通讯员/黄冠豪)
每日更新
扎根白云八载,我们靠脚板走出新闻,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白云的点滴变化。了解白云区,请关注白云时事公众号 Gz_byss
您还可以登陆“白云时事”网站http://byss.by.gov.cn,了解更多关于白云的第一手好新闻。
扫描
二维码
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来源:白云时事 2016年7月29日 增刊3版
本期整理编辑: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