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槎龙村“五世同堂”:由清光绪帝下旨建造 被毁修复获市级保护

2016-10-03 丁贝贝 白云时事


       在松洲街槎龙村东南一隅,坐落着一座由清朝光绪帝下旨建造的祠堂——“五世同堂”(又名镜波黄公祠)。这座祠堂历经9年才建成,由牌坊、庭院、家祠等三部分组成,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光是门就有99道,气势宏伟。历经风雨侵蚀和岁月捶打,如今的“五世同堂”在钢筋水泥的洋房面前有点黯然失色,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那古色古香的韵味和宏伟的气势,依然不减当年。

丁贝贝 摄丁贝贝 摄
奏请清光绪帝祠堂始兴建

       明清时期,槎龙村有不少人都在香港沿海一带经营食盐生意,还产生了不少富商。清朝的黄万墀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当年他的食盐生意规模很大,从东南沿海一直辐射到南洋一带,因此还得了个“黄百万”的名号。

       光绪年间,适逢黄万墀母亲肖氏百岁大寿,黄万墀的儿子为了庆贺祖母大寿,特意向皇上奏请建“生人祠”。光绪帝下旨同意后,“五世同堂”开始承建,共花费16万两白银,历时9年才得以完工。由于建成时,黄万墀的母亲还健在,而且肖氏的第五代孙儿也娶了媳妇,于是“生人祠”便更名为“五世同堂”。

       据介绍,“五世同堂”坐西朝东,由牌坊、庭院、家祠等三部分组成,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气势宏伟,并设有99道门,寓意长长久久。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世同堂”成了槎龙村的标志之一,也成了村民的骄傲。

丁贝贝 摄丁贝贝 摄丁贝贝 摄
几经磨难昔日祠堂变学堂

       战争年代,日军入侵槎龙村,烧光抢光了村里的东西,“五世同堂”却意外躲过一劫。也许是祖先保佑,也许是敌人误认为它是供奉神灵的祠堂,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五世同堂”都幸免于难。

       解放后,由于大部分村民都不认识字,槎龙村计划建学校,以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选址。这时,文化韵味浓厚的“五世同堂”进入了村民的视野。据悉,清朝末科状元、榜眼、探花都曾为“五世同堂”留下墨宝和字画,可惜现在已经流失了。当年,状元刘少堂、榜眼黎湛枝、探花朱汝珍同时到“五世同堂”为其题字、作画、写对联。刘少堂写了“孔昌堂”三个字,朱汝珍写了几幅对联,榜眼黎湛枝也写了牌匾。

       随后,“五世同堂”变身学堂,终日数声缭绕。槎龙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954年到1974年的20年间,“五世同堂”一直被作为槎龙小学。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在这里上过小学,并留下了宝贵的求学记忆。

丁贝贝 摄丁贝贝 摄
修复还原获登记保护

       百年沧桑,岁月更迭,如今的“五世同堂”大门紧闭,门前的两颗百年大树静静伫立,仿佛在缓缓诉说这里当年的辉煌,又仿佛在叹息岁月的无情。

       文革期间,“五世同堂”门口的塑像被毁,字画墨宝悉数丢失,木楼梯也被水泥楼梯所替代,破坏十分严重。更让人揪心的是,历史的巨轮,将这幢风光一时的宏伟建筑磨得只剩残破的躯壳,“五世同堂”的内部结构出现问题,白蚁腐蚀情况日益突出。        为此,2005年3月,槎龙村斥资100多万元修复“五世同堂”。同年9月,“五世同堂”被评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自此没有再对外开放。

       据槎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世同堂”是槎龙村的标志,也是槎龙村历史的一个见证。下一步,该村希望在进一步修复的基础上,把它打造成槎龙村文化史馆、图书馆及村民活动的场所。

丁贝贝 摄

(丁贝贝)



每日更新

      了解白云区,请关注白云时事公众号 Gz_byss

       您还可以登陆“白云时事”网站http://byss.by.gov.cn,了解更多关于白云的第一手好新闻。



扫描

二维码

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来源:白云时事

本期整理编辑:陈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