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云地理】均和墟:旧时商贾云集地,有广东最完整的当铺

2017-02-19 陈若兰 石建华 白云时事

昔日的均和墟,人潮涌动,商贾云集。如今,历史的年轮从这里驰过,这里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不见农贸商品和首饰加工场景,但均和公所、平和大押、骑楼建筑的一砖一瓦,依然保存至今。重走均和墟,民国时期均和墟的人和事,因历史建筑犹在,往事娓娓道来。

均和墟遗址位于白云区均禾街。

曾兴盛一时  人潮涌动船只云集

均和墟遗址位于均禾街,和白云区众多墟市一样,其最早的形态是小集贸点,主要是附近石马、平沙、罗岗、清湖四个村的农贸交易。直到1915年,均和墟才走向兴盛。均和居委会退休干部黎信沂介绍,民国乙卯年(1915年),广州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灾害,大水将原来位于石井大朗的桥头市冲毁了,该桥头市原是附近村民主要的农产品交换地。桥头市一毁,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墟市。于是,均和墟人气渐旺,南来北往的村民在这里云集,附近嘉禾、龙归、新市的村民纷纷将农产品拿到这里来交换。

“墟市的形成,一方面是应村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应商人的需求。”黎信沂说,当时日军入侵高塘墟,高塘墟毁于一炬,眼看均和墟逐渐兴旺,不少商贾便到这里来投资。1938年,均和墟迎来了其发展的高潮期,墟内有公所、商铺、茶楼、当铺等,十分热闹。

图为均和公所。

“当时,墟上主要销售的是农贸商品和经营首饰加工业。”见证了均和墟繁华的黎信沂说,每逢墟日,均和墟人潮涌动,推着单车都寸步难行。在均和墟旁,有均禾涌流过,汇入流溪河,水运十分便利,甚至高塘等地村民都沿水路到此交易,也不乏来自海珠、佛山、香港等地的船只。每到墟日,均禾涌码头上常常云集大小船只数十艘,当地人称之为“街船”。

布局设计巧  贸易区生活区分离

“直到今天,都应该佩服当时的设计师。”白云区文遗办工作人员冼永成介绍,均和墟的设计尤其巧妙,至今也没有多少人能突破这一格局。

据悉,均和墟的设计者来自上海,整个墟市坐东朝南,梳式布局,南面有楼高35米的平和大押,东面有三路两进祠堂格局的均和公所。墟市建设既具有岭南特色,也有上海特色,所有临街商铺门面街道路面宽阔笔直,纵横有序,骑楼设计也符合当时的潮流。

从模型中,依稀可见当时均和墟设计布局之巧妙、商贾交易之繁华。

图为均和墟现状。


从1940年至1945年均和墟手绘图来看,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生活之便。均和墟四边分布有四个闸门,保障安全,均和公所及其前面的荫街,则将整个均和墟分成了生活区和贸易区,互不影响。白天,闸门打开,迎四方来客,贸易区早晨6点左右就开始热闹起来,荫街正对着的均和涌码头上,搬运工人也开始忙活起来,将货物从船上搬往米铺、茶楼等。

为更好地方便村民商户贸易,1928年,当地几名乡绅富商出资合股兴建,耗费白银3万两,使用青砖18万块,在贸易区内建立了平和大押,当年其典押业务范围除收押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和日用品衣物外,还兼营机器、原料、货物等押放业务,每至墟日,当铺内人来人往。

每至墟日,均和墟便热闹非凡。


表面上看,平和大押是商业建筑,实际上在当时还充当着维护一方稳定的角色。冼永成介绍,近几年考证发现,当时石马一带都有碉堡,附近匪患严重,作为一个商业贸易聚集区,要保护一方安定自然要下工夫,这从平和大押楼顶保留下来的4个瞭望塔,便可预知一二。

夜晚,均和墟的四面闸门关闭,贸易区人潮褪去。商户穿过荫街,回到生活区休息,整个墟市显得格外安静祥和。

专家视角

展示民国时期均和地区历史面貌的实例

记者走访均和墟时,发现其文物保护还算完整,至今保存着平和大押、均和公所和五十六间商铺建筑,虽然居民不多,但建筑俱在。这一方面得益于居民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广州市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时,这些文物均被发现,并进行了整修。

在冼永城看来,均和墟是展示民国时期均和地区历史面貌的一大实例,当时的繁华面貌和社会背景如何,都可以从保存的历史遗迹中考证到。无论是最新考察到的雕塑,还是以往传教士的教堂,其传递出的信息是民国时期的均和墟,已经引起外国人的关注。

统筹|王玲

文|陈若兰

图|石建华

通讯员|陈伟茹

编辑|陈若兰 (实习生|谢晓晖)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