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分享会】陈燕霞:不拘一格读好书
十多年前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创造了白云区文学创作界的历史,陈燕霞的这一创作成就得益于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写小说出名的她却最爱读唐诗宋词集,她认为文学是相通的,年轻人不妨多读读各个领域的书。到了退休年龄的她也看电子书,她认为阅读的形式不拘一格,能有所领悟便是读书了。
陈燕霞: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原白云区档案局史志科科长(负责全区的地方志、党史编撰工作)。1982年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至今,在省内外的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共约200多万字,其中28万字长篇小说《家住珠江》于1999年开始在《广州日报》连载,使白云区的长篇小说创作实现了零的突破。
爱书如命,捡回母亲撕掉的书躲被窝里看
一本《家住珠江》,洋洋洒洒28万字,在《广州日报》连载了三个月,这是陈燕霞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白云大地上催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当时,白天忙着工作,只能晚上写作,陈燕霞用了三年多时间才完成小说,她将笔触放在广州市的郊区,通过农村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的发展变化,昭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迁。
写出这样具有大时代背景的长篇小说,需要创作的天赋,更需要深厚的文学积累和人生阅历。陈燕霞的文学积累来自于她的爱书如命,从小爱看书的她一有机会便买书、借书来读,北京路的新华书店是她年轻时最爱去的地方。高中的时候,她看了大量的课外书,母亲觉得女儿看书入了魔,甚至把她的书撕了扔掉,不过,最后还是被陈燕霞偷偷捡了回来,只是从此悄悄躲在被窝里看。
单单是爱读书还不够,在一位中文系朋友的辅导下,陈燕霞系统性地学习了中文系的教材和推荐书籍。大量的成体系的阅读让陈燕霞的文学素养日益提升,加上较高的创作天资,少年辗转多地、后来当《花地》编辑的经验,文学创作对于陈燕霞来说自然是信手拈来。后来,在陈年伟、阮志远、陈绍伟等一批白云区老领导的支持下,陈燕霞创作出了《家住珠江》等优秀作品。
陈燕霞认为文学是相通的,有创作理想的人可以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方可触类旁通。
文学是相通的,不妨广泛涉猎
虽然擅长写的是小说,陈燕霞最钟爱的书籍却是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宋词小札》,她觉得读懂诗词对她的文学创作手法影响最大。她认为,古人寥寥数语便能将一些难以描述的意境完美呈现出来,值得现今的创作者学习,而她自己在写作时偏爱白描,擅长以简述繁,则正是受读诗读词的影响。
陈燕霞认为文学是相通的,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有其值得借鉴的创作手法,有创作理想的人可以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方可触类旁通。
她甚至觉得“美”的事物也是相通的,“像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布光的变化表现主人公的情绪转变,这不也和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手法很相似吗?”陈燕霞说,书籍、建筑、美术、音乐、摄影等文艺作品的美是相似的,多读书、读好书,提升个人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个人对美的事物的把握,无论是对于提升个人修养还是综合能力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人的一生还是不妨多读点书。
陈燕霞有十余年的地方志编撰经验。
读书形式不需拘一格,创作者也需反思
也许是从事地方志编撰工作十余年的经验,在谈到当今的读书风气时,陈燕霞言语中隐隐透露出对地方史志被读书人冷落的担忧。
“读史使人明智,地方志更不例外。”陈燕霞认为,本乡人读地方志是寻回自己的根,外乡人读地方志能摸索到当地发展的轨迹,然而,现在很多人都不看地方志,对乡土的东西不感兴趣,对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一无所知,实在让人惋惜。她认为很多地方志内容并非无趣,只是养成这一兴趣需要加以引导,“如果学校有一些乡土教材,由老师引导孩子们去读,那就好了。”
不光是地方志受冷落,陈燕霞感觉,相比以前,人们对读书的饥渴好像更少见了,不过她更愿意理性地去看待这一现象。她年轻时可以选择的业余生活十分单一,现在则大有不同,除了读书,人们有了更多业余生活的方式,而且现在阅读的渠道、载体也花样百出,“不一定说捧着实体书看才叫读书。”陈燕霞说,自己现在也常常通过电子阅读器看电子书,能看得懂、看得进去,效果便和看实体书是一样的。
“我们写作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人们不爱看书了,还是写的书不好看?”陈燕霞另一方面也认为,经典文学“难啃”,与年轻人生活的时代有关,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年轻人无法产生共鸣,这怨不得他们不爱看。同时,现在年轻人爱读的某些网络作品或许立意不高,但题材新颖且接近读者的生活、语言轻松有趣,这些或许是时下的作家们应该学习的。
文|方洽旋
图|石建华
编辑|陈会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