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毛钱零食”、“三无”食品身边处处有,千万告诉孩子不能吃!

2017-07-09 方洽旋 谭札烽 白云时事


        近日,省内某医院收治了几名误食“海洋宝宝”玩具的小朋友。据悉,这是一种经水浸泡后可“长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玩具,特别受儿童喜欢,但如果被误食,它可能会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而膨胀,导致人体出现中毒、肠梗阻等症状,对人体造成伤害。近年来,这样的误食案例并不少见。所幸上述几名小朋友就诊后并无大碍。


        除了“海洋宝宝”,由于自身缺乏常识及家长缺乏看管,儿童容易误食的还有玩具模型配件、硬币等。专家表示,儿童因误食导致呼吸道异物或气管异物吸入,最严重可危及生命。暑期来了,孩子的饮食安全,家长更要加倍注意,在照看孩子时,应放手不放眼,处处留心。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勿让孩子食用“五毛钱零食”、“三无”食品等。 


放假了,孩子们接触各种零食的机会更多了,家长一定要把好关。谭札烽 摄

心照看谨防误食  发生意外及时就医

        儿童误食,可分为被动误食、主动误食这两类。区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曾国贵介绍,根据接诊经验,儿童发生误食多是鱼刺卡喉,其次是吞下玩具配件和硬币,前者可能是吃饭时说笑不小心卡住,后者常常是因儿童好奇心强而吞下。


        在儿童被动误食事件中,鱼刺卡喉占了大头,应该如何预防,如何处理呢?“首先是家长要细心,要留意食物中是否有鱼刺、骨头等异物,孩子吃东西时,也切忌说笑。”曾国贵介绍,如果儿童不慎被鱼刺卡喉,一般家长会自行将鱼刺取出,但最好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毕竟医生有更加专业的处理手段,且异物也有可能伤到黏膜,造成发炎等问题。

        除了鱼刺卡喉,儿童还常常因为好奇心,误食“海洋宝宝”、玩具配件、硬币等。曾国贵介绍,儿童吞食机器人模型配件、一元面值的硬币等情况比较常见,多是趁着家长不注意,想尝一下味道,如果物体比较圆滑,危险性一般不大,但若有尖刺,则可能会刺伤血管等,“平时家长要多教导孩子关于食物的常识,照看孩子时,应放手不放眼,不要过于限制他们玩什么东西,但要盯紧,防止意外发生。”

        既然是家长不注意才发生误食,那么,如何判断儿童误食了呢?据介绍,误食可能会导致食道异物吸入或呼吸道异物吸入,发生食道异物吸入时,孩子嘴里的分泌物可能会增多,甚至一吃即呕,而呼吸道异物的危险性一般更大,可能会伴随呼吸困难、缺氧窒息等症状。


        一般的食道异物吸入可以取出,但如果发生呼吸道异物吸入,则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详见图示)。


拒绝“五毛钱零食”  购物认清食品标签

误食鱼刺、玩具等,都是可以预防的,但如果发生食物中毒,那才真是防不胜防,特别是很多不良商家生产的“五毛钱零食”,多为“三无”产品,甚至存在非法添加等问题,却以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放假了,孩子们接触“五毛钱零食”的机会更多了。


        据了解,“五毛钱零食”的主要原料都是面粉,之所以有诱人的颜色吸引儿童购买,大多是因为添加了大量的色素。而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解毒排泄功能弱,如果长期过度食用添加剂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给健康埋下隐患。

放假了,孩子们接触各种零食的机会更多了,家长一定要把好关。谭札烽 摄



        食药监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有些“五毛钱零食”的外包装没有任何生产信息,大部分出自黑作坊,是典型的“三无”食品。为打击“五毛钱零食”市场,去年以来,区食药监局就出动执法人员上万人次,取缔无证经营业户,并督促业户下架了一大批“五毛钱零食”。


        区食药监局提醒家长和孩子,切勿购买食用“三无”食品,购买食品特别是散装食品时,尽量到正规商店,选择食品容器有卫生隔离防护措施、在显著位置或隔离罩上有标签标注的食品,注意查看标签标注信息是否齐全、规范,分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等。


        暑假一般都高温多雨,湿热的天气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食物在制作、储存、出售的过程中如处理不当,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区食药监局提醒家长和孩子,暑假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处理、食用食物前要彻底洗净双手,尽量减少细菌污染。


统筹|党英伟

文|方洽旋

图|谭札烽

通讯员|蔡景浩

编辑|陈会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