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爆镜】这才是古建筑,一文带你纵览白云古建瑰宝
在白云这片土地上,
曾造就了祠堂、庙宇、书院错落,
围墙环绕、青砖遍布的盛景,
连绵的古建筑群
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白云人的家园记忆。
尽管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
很多富有价值、弥足珍贵的
古建筑化为了尘埃,
但白云仍遗留了一大批古建瑰宝。
这些,都是属于白云人的骄傲!
欣赏白云古建筑,
就好比翻开了一部沉甸甸的实书!
今天,
跟着《白云时事》摄影师的镜头,
聚焦白云历史建筑,
定格白云历史记忆!
坐标:江高镇
周氏大宗祠
江高镇南岗村周氏大宗祠是南岗周姓族人的太公祠,其建筑规格宏大,门前一对石狮石鼓静立,与坤甸木大门相映,承载着周氏族人在南岗村的显赫过往。
厚重的坤甸木门左右各放一只石狮和石鼓,象征着周氏宗族的荣誉和功名。
谢氏大宗祠
谢氏大宗祠位于大田村西南面,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宗祠坐北朝南,分三路,中路为正祠,两侧为衬祠,以青云巷相隔。特别的是,该祠堂前有把对旗杆夹石,夹石刻石者皆为谢氏清代朝廷命官。
大田村北帝古庙
大田北帝古庙位于大田村西头,面积八百平方米,是方圆十里最大的庙宇。
北帝古庙门前用朱砂岩多修了一对红猪,据说是村内老人提议修建的,寓意猪笼进水,保护大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邝氏宗祠
位于江高镇两上村的邝氏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红砂岩石柱、龙船脊等特色建筑元素历经风雨,依稀可见昔日风采。
在这座宗族祠堂里,还保留着“旌表忠烈”牌匾和七级台阶,记录着先人邝曰广战乱中坚守襄阳城的忠烈事迹。
坐标:金沙街
大仙庙
位于金沙街横沙南围大道27号的大仙庙,是白云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完好的道教场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大仙庙,又名吕帝庙,是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
大仙庙仅有112平方米,只相当于一家普通民宅大小。可是其古木参天、清幽静谧的环境,总是吸引着周边道教信徒,甚至各地香客纷至沓来。
卧云庐
卧云庐位于金沙洲,是一栋两层高的建筑,建筑外层东西方向各有5个黄色的拱形窗门,南北又各有3个拱形窗门,四周有回廊,既有中式的含蓄和谐,又包容了西式典雅浪漫,巧妙搭配颇为奇特,在广州非常罕见。
卧云庐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金沙艺术馆。
位于金沙街沙贝村下元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1927年重修。祠前安放有2009年落成的陈子壮半跪像,寓意这位岭南民族英雄临危受命,抵挡清军,挽救大明江山。
祠前安放有2009年落成的陈子壮半跪像。
1986年,祠堂进行了全面修葺,被辟为陈子壮纪念馆,成为后人学习陈子壮爱国精神的教育基地。
坐标:均禾街
平和大押
平和大押是现存广东近代最豪华的当铺,由当地几名乡绅富商出资合股兴建,耗费白银3万两,使用青砖18万块。2011年区政府对平和大押旧址进行保护修缮,辟为白云区民俗文化博物馆。
平和大押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旧当铺遗址。
坐标:太和镇
沙亭岗村北帝庙
沙亭岗村北帝庙位于太和镇沙亭岗村,现除供奉有北帝外,旁边辟为沙亭岗村北帝庙周春纪念馆。
沙亭岗村北帝庙。
沙亭岗村北帝庙。
沙亭岗北帝庙门前的一对雌雄石貔貅是目前全国仅剩的10对之一。
周氏大宗祠
太和镇南村周氏大宗祠,俗称“孖祠堂”,恢弘大气、廊庑秀美, 是广州市仅有的由两座建筑结构基本相同且并排在一起的祠堂组成的,建筑规制讲究,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极具岭南建筑风格。历经300年风雨沧桑,整座宗祠建筑布局仍保存完好,
坐标:钟落潭镇
应阳曾公祠
应阳曾公祠位于钟落潭镇龙岗村内,与曾氏宗祠、曾氏大宗祠、曾惠公祠三座古老祠堂坐西朝东,一字排开。
钟落潭镇龙岗村应阳曾公祠。
曾氏大宗祠
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的曾氏大宗祠,是白云区为数不多的明代宗祠,它建于600年前的明代,清代乾隆年间重建,民国时期重修,如今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宗祠门口有木棉,每到木棉盛开时期,古老宗祠与木棉花映衬,景色宜人,被定为白云十景之一,景点名字叫做“古祠春晖”。
曾氏大宗祠。
东侯祠
东侯祠位于钟落潭小学校内,纪念的是当地龙岗、港头等地曾姓先祖曾晞尝。曾晞尝曾官至桂林府节度使,后受封奉议大夫,领兵大破金兵,受封为东侯而后迁居龙岗。清末,曾姓一个土名叫做“菩萨”的后裔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发动宗亲筹款建东侯祠。
钟落潭福龙路129号
在钟落潭镇钟落潭村福龙路129号,坐落着一栋有着70多年历史的民居。民居内遍处可寻历史的痕迹,房顶镂空的砖墙,楼梯栏杆的雕花,依稀可见工匠花费的心血。
坐标:嘉禾街
崇德堂
坐落在嘉禾街长红村的客家围屋崇德堂,已历经百余年沧桑。崇德堂,又名广安屋,300多年前,客家陈氏族人的祖先从梅州五华县迁移而来,在广州北部的水田定居,家族不断壮大富甲一方,随之建起了围屋,代代相传,最鼎盛时有六十余口人住在这座围屋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族人陆续搬出。
坐标:三元里街
三元古庙
三元古庙始建于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最近一次重修是在上世纪60年代。建筑以青砖绿瓦为基本,围墙虽是重修的,却与庙身浑然一体。古庙内有两尊铁炮,是鸦片战争的见证,其中最大的一尊有5000斤,最小的也有2000斤。
三元古庙承载了三元里人民抵御外辱、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三元古庙现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庙屋顶的建筑细节,愈显精美巧妙。
触摸古建筑的斑驳的外墙,
我们感知历史记忆。
经过时间的淘洗,
古建筑们越发显现古老与智慧的光芒。
现在,
我们仍可以到大仙庙祈求生活平安兴旺,
到周氏大宗祠抚摸青砖绿瓦,
到平和大押领略当年的墟市繁华,
到卧云庐静观江水拍岸……
它们犹如一个个历史的坐标,
在清晰地勾勒出白云古建筑艺术发展的同时,
也将区域文明发展一一展现。
新闻优选
1.【靓爆镜】白云城乡迎来华丽转身,这些图将刷新你的白云印象
文|江兴夏
图|石建华 谭札烽
编辑|欢欢 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