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够威水!白云的舞火龙传承至今已逾千年,大戏明天上演!

方洽旋 石建华 白云融媒 2020-10-10

白云人的中秋记忆少不了舞火龙,至今白云区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舞火龙的童谣和传说,舞火龙的传承历史悠久漫长。今年,白云区舞火龙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广式硬木家具制作、广式烧味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舞火龙并没有确立项目传承人,依靠的是村落的集体传承和白云区有关部门的扶持。可以说,舞火龙这项民俗是在一代代白云人的坚守和哺育中流传下来的。

每年八月十五,均禾街清湖村内就会上演和传承着一场千年传统习俗——舞火龙。

坚守:火龙追月千年不灭

每到中秋前夕,在白云区的清湖、科甲水、夏茅、石马、江村、大田、小塘及嘉禾等地,当地村民就会开始张罗,用榕树、草藤扎成长龙的模样,以榕树叶作龙鳞、榕树须做龙须、麻绳做龙筋、柚子或者木瓜作龙珠,龙身插满了点燃的香火。到中秋当晚,由村里精壮男子抬到祠堂门口,举行舞火龙活动,霎时,鞭炮声齐响,万人空巷,上演火龙追月的盛景,蔚为壮观。

中秋当晚,22条“花样”火龙齐齐舞动,闪耀整个江村。


舞火龙的历史究竟始于何时呢?“那就很久啰!”村里的老人们都这样说。据记载,关于中秋舞火龙习俗的由来,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元朝末年百姓不忍严苛时局造反之说,二是以舞火龙驱赶蝗虫之说。无论是哪个版本,都印证了舞火龙的传统悠久,也显示了白云群众在舞火龙这项民俗上的坚守。

第一个版本故事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朱元璋号召各地百姓起义,军师刘伯温把造反的信息写在纸条上,放在相送的月饼里号召百姓以舞火龙为信号起义,驱走元兵。中秋之夜,火龙一舞,百姓互相呼应,赶走了元兵。自此,每年中秋,均禾地区的百姓都要舞火龙以作纪念,代代相传。而第二个版本则来自于白云地方史料。史料上载,清代咸丰十年(1850)秋天,大量蝗虫蚕食当地禾苗。旧时均禾地区以农为本,眼看漫山遍野都是蝗虫,百姓一年辛劳即将葬送,人们心焦如焚。中秋之夜,均禾街邻近4个村(石马、平沙、清湖、罗岗)的村民在庄稼地里舞火龙,以驱赶蝗虫,一直舞到次日凌晨才从田里回来。说来奇怪,自从舞了火龙之后,蝗虫飞走了,收成也保住了。从此,舞火龙就代代相传。

岁月悠悠,舞火龙的习俗成为清湖、科甲水、夏茅、石马等村落庆祝中秋佳节的保留节目。白云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舞火龙作为我区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项,由民众自发形成,至今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舞火龙仪式和制作过程等,数百年来均未发生时间和地理空间上的转移,在白云这片大地上代代传承并愈演愈烈,是一项纯原生态的民俗。

渐变:推陈出新与时代接轨

多年坚守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舞火龙的形式有了更多与时代接轨的元素。

近年来,各村制作火龙的技艺,舞火龙的习俗、内涵在传承中发生了变化,并各显特色。现在,清湖、江村等地在制作火龙时,大多用LED灯光代替手电筒,既美观又环保。去年中秋节期间,清湖村制作的龙头很特别,居然能“享用贡品”。扎制火龙数十年的老人黄鉴豪和同事们在龙头放置了马达,龙嘴可以自动开合,也可以遥控。这样,等到拜龙的时候,村民削几片水果放在龙嘴里,龙就像吃下贡品一样,活灵活现。

在2012年白云首届火龙文化节上,黄鉴豪设计的火龙长约99米,吸睛无数。


无独有偶,夏茅、江村等村落也在思考如何让火龙更加生动。据了解,夏茅村的火龙龙嘴两侧用弹簧控制,舞动时,龙嘴可以实现一定幅度的张合;而江村村的村民为了让火龙灯火不熄,还加入了荧光灯、荧光棒等元素,舞动时色彩更加丰富。

白云湖街夏茅村舞动的火龙。


扎制了多年的火龙,老人们没有被传统缚住手脚,而是选择与时俱进,用新时代的手段让火龙有了更多表现力和生命力。

此外,一些约定俗成的传统也有了改变。比如,清湖村沿袭传统,龙头手需是本村男子,然而在夏茅村,这项规则已经悄然改变,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可舞火龙,火龙头手也可以是外地人,在村民们看来,舞火龙就是图个万众同乐。

传承:多方参与深化火龙节内涵

今年,白云区舞火龙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白云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舞火龙并没有确立项目传承人,依靠的是村落的集体传承和白云区有关部门的扶持。

如今看来,村民们对舞火龙民俗传承的热情不减。笔者了解到,单单是夏茅村,一条普通火龙就需要70个村民参与才能舞起来,中秋当晚从8点到10点,需要轮流几班人舞动一条火龙,舞完全程往往需要300多人。一晚的舞火龙需要2000多名村民参与,村民的参与热情年年不减。

舞火龙民俗的传承不单单有民间的力量,政府层面也给予了扶持,使得这一民俗的内涵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到去年中秋,白云区已举办了六届火龙民俗文化节。去年的火龙民俗文化节连闹7天,吸引了广州周边各地的群众前来观看。乡村原生态中秋舞火龙巡搭配非遗文创拓印体验、火龙立体书制作、粘土火龙制作等创意活动,让群众们有了更多参与感。

小孩子摸龙头。


火龙民俗文化节以“互动性、普及性、参与性、趣味性”为办节理念,立足打造“童趣化、年轻化、趣味化、本土化”的非遗民俗文化节,营造一区一品牌的整体气氛,真正让白云区的一区一品牌活动活在民间,火在民间。事实上,去年的氛围也验证了这一品牌活动的影响力。

白云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白云区将进一步加强“一区一品牌”建设,对舞火龙项目进一步挖掘打造,擦亮火龙文化节这一白云民俗文化品牌。


新闻优选

1.均禾街清湖小学出现一群舞火龙的小小传承人

2.今年白云中秋火龙表演安排抢先看!抖音、VR、直播……让你玩到嗨!

3.好消息!白云舞火龙入选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文|方洽旋

图|石建华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