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再出发】家庭联产承包,看谢家庄如何“第一个吃螃蟹”!

杨黛清 白云融媒 2020-10-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给当时广大农村地区带来的最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个吃螃蟹的太和镇谢家庄村,也是当时广州市郊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村。带动谢家庄“吃螃蟹”的人叫温新荣,是当时谢家庄第六生产队的队长。他说,有了这个制度,农民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饱饭。

资料图片。区档案局供图。

饿肚子成集体记忆带头求改变

温新荣告诉笔者,广东地区是1982年才真正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他们生产队1977年就开始启动了类似的承包制,让一年忙到头的社员能吃上一顿饱饭。

温新荣说,他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改革开放前,他记忆最深刻的是饿肚子。解放初期,国家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让每个农民都有了土地,但是这样的日子没几年,就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了,所有到手的土地又被收归到了集体。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年终分红公榜的场面。区档案局供图


上世纪60年代,温新荣成为村里年轻的生产队队长,他看到了这种吃大锅饭模式带来的弊端。“只要是劳动力都要靠工分换取口粮,为了多赚工分,很多可以一天完成的事情,大家会拖两三天。”温新荣说,当时他们生产队一共有土地300多亩,共有社员300多人,人均大约一亩地。当时一季粮食的亩产量在300-400斤之间,劳动力要凭借工分获取粮食。

“缴纳了公粮,留一些集体的,剩下的一个成年劳动力一个月可以分40斤稻谷,碾成米不足30斤。”温新荣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养猪,每个人还有3厘地的面积用来种菜,用这些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质,饿肚子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的集体记忆,劳动力越少的家庭生活越困难。

温新荣说,那时候他已经是一名父亲,看着孩子和自己一起挨饿,他想改变现状,而要改变现状首先是这种生产模式必须改变。但是当时土地归集体所有的这种制度不能打破,于是他想到了“超产奖励”这种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

“超产奖励”实施第一年大获丰收

据介绍,当时谢家庄第六生产队的土地亩产最高的一季在400斤左右,其他的都在300多斤。“每一块土地产出怎样,大家都心里有数,所以我把所有土地按照产量分成三类,平均分给每一个劳动力。”温新荣介绍,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这种分配方式是按劳动力分配的,劳动力多的家庭就多分,劳动力少的家庭就少分,但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均分到三个等级的土地。

“分到土地的劳动力按照一等土地亩产400斤、二等亩产380斤、三等亩产350斤的定额,上缴到集体。”温新荣说,上缴集体后,超出的产量70%可以留给个人,30%上缴集体。这样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有的土地都超产了,少的超产六七十斤,多的超产100多斤。那一年温新荣所在生产队人均每月增加口粮15斤,“这15斤是按照人头算的,不是按劳动力算的,对一个家庭来说几个月可以增加几十斤谷子。”

  据介绍,当时广州郊区农村部驻谢家庄的干部吴柏,对温新荣的做法曾经持怀疑态度,害怕与中央的政策不符,但是看到谢家庄人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默许了,并同时将这种成功模式推荐到了当时的郊区政府。看到了第六生产队的成功,谢家庄其他的生产社沸腾了,第二年,全村其他生产社都采用了这种超产奖励的生产方式,整个谢家庄的社员生产积极性高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次先行一步

1978年,广州郊区区委农村部根据谢家庄的经验,向广州郊区区委提出《关于建立和健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建议恢复“文革”前“超产奖励”和“评比奖励”的生产责任制,并得到了采纳,到1980年,全区60%的生产队采取了“超产奖励”的模式,并在不同村衍生出了不同的形式,包括小段包公、联产到组、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等,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农田产量也大幅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80年,谢家庄村“两委”换届选举,温新荣因为带领村民实施“超产奖励”的生产模式得到了谢家庄人的一致认同,高票当选为副村长。温新荣说,当时这种模式,其实遇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当时的郊区政府顶住压力给予支持,所以当时郊区人们的生活要普遍高于周边区市。

1982年,中央1号文件肯定了包括当时广州郊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正在实施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谢家庄作为广州郊区试点单位再次先行一步,正式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我们全村人都按人头分到了田,当时其他村都到我们村来学习。”温新荣说,因为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谢家庄成为当时广州郊区村民生活最富足的村之一。

耕田转耕屋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笔者了解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人们的劳动状态和生活状态,在谢家庄一共实施了10年。1992年,位于太和镇墟中心位置的谢家庄开始实行产业转移,土地再次收归集体,村民逐渐由耕田转向耕屋。

现在的谢家庄人口已经达到了6000多,几乎是当年的一倍,而村里的土地则已经不足1000亩。该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村里已经没有一户村民种地,土地已经全部承包给外地人种植。耕田已经成为60后、50后、40后这些老人的记忆,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村民的生活水平却在逐年提升。

“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很羡慕城市职工,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市区居民已经没有区别,很多村民甚至生活得更好。”该负责人介绍,依托位于镇墟中心位置的便利,谢家庄的村民除了有房屋出租,有集体分红,也依然在勤奋工作,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新生活。

此外,现在谢家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近年来村里花大力气改善全村环境,让村民生活得更舒适。


新闻优选

1.超实在!白云区送出超强惠企礼包,最高奖励1.3亿元!最全解读看这里

2.【透视惠企新政】深度解读!一文告诉你白云区惠企力度有多大!

3.【透视惠企新政】这是一份发给白云中小企业的“大礼包”,戳进来……

 

  文|杨黛清 

  图|白云区档案馆

  通讯员|丘倩玮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