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白云非遗】听过数百年前的情歌吗?戳进来,“粤讴第一传承人”陈丽英现场唱粤讴!

全碧芳 白云融媒 2020-10-10



“桃花扇,写首断肠词……写出万叶千花……”今年1月,粤讴《桃花扇》在金沙街横沙村仲山招大夫祠响起,音渺情深,似断还连,句句入心。已失传的粤讴,在招子庸故里又一次“活”了过来。演唱者,正是著名粤曲演唱家、平腔南音传人陈丽英老师,还有她的徒弟高韵冰、程美宝。

发源于横沙的粵讴唱腔艺术,如今已鲜有人熟知其唱法,有赖于陈丽英对粤讴艺术的执着追求,才让其在历史沉寂中得到挖掘和传承。去年,粤讴入选白云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陈丽英、高韵冰、程美宝三人功不可没。当日,金沙街横沙集团公司向陈丽英赠送纪念牌匾和感谢信,认为她是“粤讴传承第一人”。陈丽英则坦言,“推广粤讴,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不希望它在我们手中失传消失了。”

戳视频,听数百年前的情歌怎么唱?

让失传的粤讴“复活”

今年1月,粤讴《桃花扇》在金沙街横沙村仲山招大夫祠响起,年近80岁的陈丽英神采奕奕,抚琴演唱,将众人引入粤讴的美妙世界。

这已经不是粤讴第一次在横沙村唱响。在2014年招子庸诞辰225周年纪念活动和2018年6月,陈丽英师徒三人都曾到横沙村唱过粤讴。

粤讴作为一种口头文化传承,包括唱法和谱曲,都需要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对其味道有所掌握,并且愿意花时间,花工夫,才能实现。而陈丽英,就是这样的“粤讴传承第一人”。

陈丽英生于曲艺世家,是地水南音大师陈鉴的孙女,11岁从艺,13岁接触粤讴。近年来,她虽年事已高,仍积极应邀参加粤港两地各类文艺活动演出,为钻研和推广粤讴不遗余力。

高韵冰告诉笔者,陈丽英擅长粤曲子喉,更致力于研究各种传统曲艺,包括平腔南音,地水南音、粤讴等。她参考前人的唱法和记谱,掌握粤讴的特征,把没有录音,也没有曲谱,而只有文本的讴,谱成可唱的歌曲,采用适当的运声方式,自资录制发行了好几首粤讴,为的就是留存一个记录,供后人参考。

在现场,笔者看到了陈丽英带来的《地水南音、粤讴》《平腔南音、粤讴》两张专辑,曲目包括有粤讴《信心点忿》《桃花扇》等。最近,她还创作了粤讴作品《天边月》《黄花影》,并在现场演绎了一番。正是这样不懈的努力,使粤讴这一粤调说唱艺术得到了活化。


粤讴入选区级非遗项目

去年,粤讴入选白云区非遗代表性项目,陈丽英及其徒弟高韵冰、程美宝三人功不可没,她们都为粤讴的传承和活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

区文化馆馆长冯耀波介绍说,2011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联合金沙街,就粤讴作普查时发现,传统的粤讴只剩下文本资料,且资料不多,更重要的是,粤讴已没有专门的演唱者,音频资料基本上也没有,因此在申报非遗方面陷入了困境。后来,在陈丽英师徒三人的无私帮助、指导下,申遗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如今,粤讴已入选为区级非遗项目,下一步计划申请市级非遗项目。为了表示感谢,申遗保护单位金沙街横沙集团公司向陈丽英师徒赠送了纪念牌匾和感谢信,赠予陈丽英的牌匾上,赫然写着“粤讴传承第一人”。

 “粤讴转腔复杂,曲调听来简单,演唱起来对气息与情韵要求极高,比南音更容易失传。”陈丽英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粤讴、重视粤讴,传承和活化这一传统文化,“推广这个,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不希望它在我们手中失传消失了。”

金沙街横沙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招景泰表示,粵讴唱腔艺术发源于横沙,是横沙人的骄傲,如今已鲜有人熟知粤讴的唱法,入选非遗项目,对其保护的意义与价值甚大,说明粤讴艺术在漫长的沉淀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更有利于其今后的发扬和传承。也是因为陈丽英对粤讴艺术的执着追求,才让它在历史的沉寂中得到挖掘传承,让横沙人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


几经周折与横沙村结缘

说起陈丽英与横沙村的结缘,可以说是几经周折。

陈丽英一直非常乐意向社会大众推广粤讴艺术。2014年1月,她在广州万木草堂,以《南音齐唱,粤讴初尝》为题,介绍粤讴;同年6月,则移师到番禺傍江,举办了一次同样的活动。这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粤讴。

让她感触颇深的,是2017年底在香港举办的一次粤讴南音研习班。当时,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邀请,她总共讲了4节课,现场的学者嘉宾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对南音都略有所闻,但完全不知道粤讴是什么,感觉十分新奇。

正是这样的推广活动和有关新闻报道,让横沙村注意到还有人会唱粤讴,他们都沸腾了。

2014年,横沙村的招子荦老先生想尽一切办法联系陈丽英。他通过广州艺术博物院馆员黎丽明女士,找陈丽英的联系方法。恰好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程美宝于2009年和陈丽英相识,2010年拜其为师,而黎丽明是程美宝教过的学生,黎丽明从网上得悉程美宝是陈丽英的入室弟子。通过这样的关系,招子荦老先生才联系上陈丽英。最终,促成了陈丽英师徒三人在2014年底参加横沙村“招子庸诞辰22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演示粤讴。

陈丽英表示,横沙村是招子庸的故乡,她也特别重视与横沙村结下的这段因缘。她参加推广粤讴的活动,也会知会招子荦老先生。横沙村先后三次邀请她们师徒三人前来演示粤讴,她们都毫不犹豫答应了。遗憾的是,招子荦老先生去年辞世,未能亲眼看见粤讴入选非遗。


期盼粤讴得到重视保护

陈丽英提到,粤讴和南音同属清代中期在广东兴起的粤语曲种,南音至今还有很多名家演唱,粤讴的文辞虽然屡有讨论,但具体唱法却很少有人会了,现在还保存完整的粤讴谱子和录音也只有寥寥数曲,要让这种难得的本地曲艺得到传承,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懂得欣赏,了解粤讴的旋律轮廓,掌握粤音的发声和运腔技巧,才能真正进入到两百年前古人的声音世界里。

对于陈丽英的观点,程美宝很是赞同。她的专业是历史研究,作为一个学者,她最早接触粤讴也是从文本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她在英国牛津大学就读博士期间,就被英国人金文泰将《粤讴》翻译出版的这本 Cantonese Love Songs所吸引,从而进一步追査招子庸的《粤讴》和有关的著作,并写入博士论文,其中还全文引用了粤讴《结丝萝》的唱词。她的博士论文在2006年出版,但她一直念念不忘:到底粤讴是怎样唱的呢?《结丝萝》可以怎样唱呢?她问了很多人,都给不出一个答案。很庆幸后来结识了陈丽英,拜其为师,现在自己也可以唱几首粤讴,了了夙愿。

程美宝还表示,她是从去年10月《白云时事》的报道中得知粤讴被选为区级非遗项目,为此感到高兴。在她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粤讴这种口头艺术,最重要的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口传心授地延续、发扬和传递下去。保护非遗项目,不是将一套文本搁在书架上,不是搬字过纸,而是指对活生生的、能够传承这门口头艺术的艺人,给予足够的尊重,造就合适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让他可以安心地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陈丽英是目前少有的这样一个老艺人。那么,应该怎样做,才不会让保护成为空话,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和付诸行动。

新闻优选

1.新进展!广州白云火车站项目石井段征拆地块开拆

2.好消息!地铁8号线北延段小坪至平沙区间贯通,力争年底开通

3.今天!广州白云火车站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啦!总投资440亿元

 

想第一时间get到白云时事资讯

加星标操作在此▼

文|全碧芳 

图|石建华

视频|全碧芳

视频剪辑|小兰

排版|小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