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水浸泡,石磨研磨……这样的沙河粉才是老广的儿时记忆!
“老板,来碟炒牛河”
这样的话语相信我们都非常熟悉啦!
沙河粉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这样一种天天见的食物,
它是如何诞生?
它有何历史?
它最正宗的做法是怎样的?
小可爱们,你们知道吗?
诞生于白云山脚沙河一带
沙河粉诞生于白云山脚沙河一带。相传清末当地有家店铺,主要经营粥饭生意,一日,店主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其父突发奇想,将米浆倒入竹窝篮,蒸成粉皮,切成条状,再加上佐料,端给儿子食用。儿子胃口大开,为其取名沙河粉,并改良制作方法,以便对外售卖。美味的沙河粉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渐渐声名远扬。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沙河粉制作工艺日趋完善,产出粉皮外观薄而透明,口感柔韧爽滑。
多道工序成就爽滑沙河粉
保持古法的沙河粉特色在于
白云山泉水浸米,石磨研磨成米浆。
很多人以为那种透明有弹性的粉才是正宗。
但其实传统的沙河粉是石磨米浆,
口感细腻柔软,稍有弹性。
只有这种传统制作手艺,
才能做出老广儿时的味道。
道道工序,缺一不可,
从米成粉的完美蜕变,
每一个环节都有它自己的意义。
泡米
选用存储半年左右的大米,经白云山九龙泉水浸泡。 一般以浸泡1-2小时为佳,通常,夏秋季要浸泡1-1.5小时;而春冬季要浸泡1.5-2小时。浸泡大米一定要选用白云山九龙泉水,因为这种水比较清甜,水质柔和,浸泡出来的米口感也相对较好。
磨浆
泡好的大米(5斤米)先舀入石磨上,开动机器研磨成浆,待其一半米成浆时关上机器,用清水将石磨上研磨出来的浆冲掉不用(防止石磨上遗留的杂质掺杂在米浆中,影响成品的质量),冲净后重新开启机器磨浆即可。
调兑米浆
将研磨的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稀释米浆的浓度,防止成品的口感粗干。米浆中加入清水的量要视其流线程度而定,一般舀起后以呈细流线型为佳。
兑好的米浆在使用前一定要搅拌均匀,不能使其沉淀。如果要制成有色泽的河粉,就要在此时将蔬菜汁加入清水中搅匀。
泼浆
泼浆要有一定的技术,先舀入适量的粉浆,倒入圆形的竹窝篮中,然后将其翘起,使之与桌面成60度角,在一个位置滚动竹窝篮,让粉浆在竹窝篮中形成一层厚薄均匀的粉层。泼粉浆时要注意不可以舀入过多的粉浆,如果过多的话,蒸出来的河粉厚度增加,口感不佳;如果过少的话,蒸出来的河粉就比较薄,容易断碎。一般情况下,生的粉层以0.1-0.15厘米最佳。
蒸制成熟
圆形的蒸锅加水烧沸,放入竹窝篮盖盖,大火蒸约4-5分钟成熟取出即可。
轻揭
用羊毛刷在河粉的表面上刷一层薄薄的花生油,用一特制的小铁板在竹窝篮的内侧沿边缘划一圈,使河粉与竹窝篮分离。在边缘处揭起河粉,动作要轻,待揭起一半时,用起粉板拖住河粉,让抹油的一面朝下,轻轻放在竹箕上。
晾凉
将粉皮叠放,成千层峦叠状,再平铺于大孔竹箕上,晾至冷。
切制
待粉皮晾凉后,每张折叠三层,放在特制的案板上用长薄刀切宽1厘米的条。
重点来了,
有没有好吃的沙河粉餐厅推荐?
当然有啦~
推荐餐厅:沙河粉村(云台分店)
人均:30元
地址:白云区广园中路云台花园首层(近云台花园)
最近公交站:云台花园总站
“非遗一箸沙河粉,情倾亿万南粤人”,沙河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沙河粉村传承了传统的沙河粉制作技艺。
沙河粉,150年前在广州沙河一带出现,以薄而透明、柔韧爽滑为特点。直到2003年,主打沙河粉的沙河大饭店因经营困难而倒闭,大批技术骨干来到了白云山脚下的“沙河粉村”继续坚持。
沙河粉村餐厅位于云台花园附近,专营沙河粉生意。这里的招牌菜是炒牛河。金黄色的沙河粉,每一根都上色均匀,看着就想吃。
五色沙河粉是店里的创意之作。在磨浆时加入红萝卜、黑芝麻、青菜等材料,制成不同颜色的沙河粉,颜值超高~
白色粉里分别加入了黑芝麻和虾籽,橙色粉加了胡萝卜汁,绿色粉则加入了菠菜汁,米白色是原味粉。每一种河粉,都能吃到不同的滋味。
新闻优选
2.大手笔!谋划项目资金超14亿元,白云金控进军临空产业领域
3.【拆违攻坚战】为社区提“颜值”,太和镇联升社区半天拆完1500平方米违建
想第一时间get到白云时事资讯
加星标操作在此▼
图|石建华 广州美食团
编辑|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