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你每周工作多少小时?长时间工作真的能有成效吗?【中国科讯】

2016-11-09 琦琦 中国科讯

点击"中国科讯"关注我们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中国科讯”APP文献移动获取第一平台


汇聚中科院海量文献,

提供战略、学科、产经权威快报。

让你随时随地查文献、阅期刊、读报告。

点击文末二维码,下载“中国科讯APP”。

  ◆  ◆  ◆  


本文“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某些调查显示教职人员每周至少工作60个小时,但是高强度的工作是否代表较高的产出?



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是什么概念,小编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一周7天,如果周末休息,那么工作日每天至少12小时以上;或者5个工作日里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再腾出10个小时继续工作。



1

“你每周工作多少小时?”


很多教师和学者表示在工作上已经操劳过度,但是鲜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工作一定可以换来更好的成果,甚至有研究指出这样做会适得其反


对于学者工作时长调查显得差强人意,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者平均工作时长要多于普通工人,当然也多于在西方职场中逐渐消弭的朝九晚五的模式。


美国教育部在199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全职教师每周工作时长达到了55个小时。15年后,在爱达荷州的博伊西州立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该校教师的日程安排更为繁重:一周工作时长为61个小时,其中周末达到了10个小时。


年轻学者的境况更加糟糕。2005年对美国理工科博士后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每周工作51个小时(报告指出,这意味着他们每小时工资只有14.9美元(约合10.24英镑),只比哈佛大学的门卫高了不到1美元)。


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超出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周工作多于50个小时,其中每周工作超出60个小时的占到8%(尽管这项调查的对象既包括了学者也包括了行政人员)。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总是”或者“经常”被迫进行长时间工作。同时,后续调查显示工作时长还在继续增加。


那么,对于“漫长”的假期又该如何解释?2010年英国大学的一项报告发现,学者在学期外的工作时间更长——每周45个小时,而不是38个小时——在这期间,他们的重心从教学转到了研究上。


学术界一直以来盛行着一种长时间工作的文化,以至于密歇根大学的副教授梅根·达菲被迫在博客上呼吁“在学术界取得成功不需要每周工作80个小时”


2

长时间工作真的能取得成效吗?


在20世纪,人们的答案大多是否定的。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亨利·福特将其员工的工作时长削减到了每天8小时,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这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1980年,商业圆桌会议(由美国一些首席执行官组成的保守团体)甚至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多度加班容易导致员工疲劳、损伤和旷工现象。在建筑项目中,同样的队伍,每周工作60个小时,持续2个月,并不会比每周工作40个小时完成得多。


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兵工厂工人为对象的研究中,找到了合适的生产力临界点所处的时间:


每星期工作49个小时后,每小时生产力开始下降。超出60个小时后,工作将不再产生任何成果。


3

学者为什么要工作那么长时间?


学术工作明显不同于在工厂里的车床加工,它更需要创造力、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以及与同事、学生相处的社会技能。



问题在于: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哪一方更加容易因长时间的工作而感到筋疲力竭。


在少数关于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研究中,有一项研究以华尔街银行家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开始的几年里,每周的工作时长在100到120个小时之间


亚历山大·米歇尔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名教授,同时也曾是高盛投资公司的一名银行家,她发现银行家们在这种工作模式的第一年并未受到相关影响,但是在第四年,“他们的工作表现随着身体的崩溃而变差”


2014年,她的一篇刊登在社会学季刊上的论文——《参与和自我禁锢:华尔街参与实践的传播和演变结果的12年人种志》中提到:“他们遭受了种种折磨,包括慢性疲劳、失眠、背部和身体疼痛、自身免疫疾病、心律不齐、瘾症以及强迫症(例如饮食障碍)。”


但是,那些筋疲力竭的银行家们仍然具备诸如数学这样的专业技能。同时她也提到:“所有需要创造力、判断力以及道德观的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她的研究中描述了一名曾经性格温和的银行家因无法打开出租车门,而迁怒于司机,一边撞车门一边咒骂。



学者每周工作时间虽然很长,却还是比不上华尔街的职员。但米歇尔指出学者的工作时间还是太长了。


她认为,对于那些期望做真正的原创性研究的人来说,每天工作四个小时可能已经是极限。照她的经验来看,只有坚持这种工作模式的人才能免于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筋疲力竭,并在生活中实现平衡。


去年发表的另一项学术研究,对一所全球战略咨询企业中超过100名员工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调查。有些人每周工作80个小时,连夜赶路只为了立马见到客户,有些人却能够在老板眼皮底下把工作时间削减到50或60个小时。


共同作者艾琳·里德(波士顿商学院凯斯特罗姆商学院的副教授,研究组织行为)写道:“该项研究的一项很重要的结果是高质量工作不需要很长的工作时间。”


既然长时间工作无法提高生产力,那么为什么学者还要工作那么长时间呢?


安德里亚·普拉特(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研究首席执行官的时间利用)说道:“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虽然被授予了终身教职,但也依然持续着长时间的工作模式。这只能说明我们确实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


奥丽埃纳·班迪耶拉(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同样从事时间利用研究)对以上观点表示认可:“那些资深的终身教授能够在35小时内轻松完成强制性任务,他们没有什么需要证明,因此在遵守普遍的文化规则方面没有压力。然而,据我所知,大多数终身教授(包括我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双倍的,并且乐在其中。”



但米歇尔对此持怀疑态度。她所采访的那些每周工作100个小时的银行家和顾问中,很多人都承认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


她反而认为学者并不像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时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和管制,因此“同行间的压力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


米歇尔在聚会上经常被问到她最近发表了什么文章。她说:对于学者来说,在周末工作是一种荣耀。无论是学者还是银行家,知识工作者总是在互相竞争,因此工作时长也在不断增加。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内容来源于里瑟琦智库

中国科讯已获得授权发布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独家揭秘:量子通信如何做到“绝对安全”

2.“π”指数来了!你还在盯着SCI和影响因子吗?

3. 是时候知道一些“国家机密”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即将升空 

4.起点高、目标大、成果新——《欧洲催化科学与技术路线图》

5.剑指未来——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先进计算设施领域的优先发展提出建议!

6.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统计——交大、浙大力压北大清华

7.布局周密,意义深远!美国发布《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8.是的没看错!——南极臭氧层首次出现修复迹象 

9.《2016研究前沿》发布,全球热点和新兴研究前沿都在这

10.最新!Nature月度十大亮点(10月版)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科讯 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App


中国科讯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 微信ID:Sci-think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推荐文章或反馈意见可直接在公众号内留言投稿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 linan@mail.las.ac.cn 

see you tomorrow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