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杨振宁锦上添花,但也勿忘同甘共苦者

2017-02-23 后沙月光 疾风倁劲草

这两天,媒体集中推送了一条新闻: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科学家,选择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


舆论场焦点集中在杨振宁先生身上,红颜白发的故事,一直是网络津津乐道的八卦。姚期智这位图灵奖获得者,自然关注度就少了很多,对科学家来说,这是好事。


把杨振宁先生与邓稼先同志放在一起比较的文章也相当多,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可以理解。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设置话题,去将两位科学家对立起来讨论,觉得欠妥,至少这不科学,别忘了他们本身就是老友。


从科学知识水平上来说,我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无法妄加评论。


从家国情怀上来说,杨振宁先生,毫无疑问他清楚自己身上的中华魂,中华血脉。否则,也不用放弃外藉。


学术上,地位上,生活上,杨振宁都获得极大成功。随着中美关系的走近,1971年杨振宁也来到了北京,并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


网络已经习惯以苛求对待焦点人物。杨振宁的参照物太高大,因为那是邓稼先,所以产生了很多争议。


如果我们用那些跑到西方“写书发文”污蔑中国,抹黑英雄的败类相比,杨振宁则会显得很高大。


他的学术成就已经摆在那里,不需要靠抱政治大腿,在意识形态充当反共小能手来博取名利。


九十多岁高龄放弃外藉,成为中科院院士,难道他还图着升官发财?


叶落归根,祖国情怀,我想这才是他最终下决心的根本原因。另外,他也明白自己对华人科学家的表率作用。


那一代科学家


与杨振宁同时代,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没有他们,“两弹一星”不会这么早到来,我们还会被大国讹诈很久。


为什么他们要回来?爱国精神,对,这是最强的动力。


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会看,会听,会独立思考。他们当然明白自己施展抱负的舞台在哪里?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科学家不是文人,他们的成就,就是科研成果,能用自己的才华造福国家和人民,这是一种理想和信念。


新中国的诞生,令他们有了实现这一理想和信念的基础。大多数人不会甘心在海外混个“二等公民”地位,这意味着侮辱和歧视。


林兰英(1918年2月7日 — 2003年3月4日),福建莆田人,著名科学家,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


1955年6月,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建校215年以来,第一位中国藉博士。


1957年1月29日历尽周折,回到祖国,1958年,中国有了半导体收音机,还有很多很多成就。


林兰英在美国看到了什么?有些资料已经在网络平台上消失了。


1951年4月中旬,美国移民局找到她和她的同学,一一单独问话,必须回答对朝鲜战争的看法,还有对中共的看法和对蒋介石的看法。


林兰英以一股书呆子劲跟移民局辩论,说中共不但是“理想家还是实行家,有什么不好?”,盘查完,移民局把材料交给了美国国务院。


接下来,FBI秘密警察就找上门,凌晨四点多,五点多,隔三差五的来寝室敲门,要你回答这个,回答那个,说白了就是精神折磨和威胁。


闹了整整四个月,在宾大出面担保的情况下,才放过这名可疑的“亲共分子”。


林兰英这些学理科的,当时没有什么政治概念,这也是许多中国科学家的共同特点,只要国家稳定,他们一定会回来。

 

拿下博士学位后,她去从事半导体科研工作的索菲尼亚公司应聘,美国秘密警察整整察了她半年。


工作后,秘密警察暗中继续盯着,当林兰英发现自己连通信都被人做过手脚后,决心放弃工作,回到祖国,哪怕日子艰苦一些,也不想受这气。


林兰英可以代表很大一部份中国留学生的归国心态:被歧视。


这是尊严问题。

陆学善(1905-1981),物理学家,浙江湖州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上海)研究员,兼上海暨南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1947—1949)。

陆学善经历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学家不愿跟国民党走?


国民党时期,中国专门搞科研的单位有两个: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


研究机构四十多个,人员六百多位。到了1957年,单单科学院就有四千多人,全国科究人员数以万计。


两院领导人物各有靠山,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干活的科学家则分成英美派和法国派,互不通气,这跟国民党内斗背景下科技政策有直接关系。


科学事业是南京政府的点缀品,既没大房子,也没多少经费。


北平研究院下的上海镭学研究所,就是搞放射性材料研究,这种尖端领域要是有成绩出来,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但国民党压根就没兴趣。


镭学研究所十多年来,总共就五个人。 陆学善这位曼彻斯特大学博士,每个月要跑到银行去领所里的工资,纸币暴跌时,他得背着一大捆钱,坐一个多小时公共电车,一站一站坐到所里给大家发薪,累得跟狗一样。


另外,他还要兼着文书,会计,出纳,采购等事务。一年的科研经费,全所只有两百美金外汇,不是两万,是两百,买完几根进口水晶管子就没了。


再看研究员生活, 一名浙江青年才俊来所里报到后,四个月就回杭州老家了,这人相当聪明,陆学善爱材,就写信到杭州,催他回来。


学生回信说,等棉衣做好再回北平。陆学善看着信就哭了,其实他自己也是顾得了吃,顾不了穿,这就是当时科学家整体状况。


要不就出洋到美国英国,要不就在国内混着,很多人也不敢回来浪费时光。


现在说民国,变成天花乱坠,美不胜收,得加一句民国出大师,才显得你有思想。


两百美金一年的研究经费,还不够杜月笙一晚上的麻将钱, 陆学善不哭才怪。


能在舆论上兴风作浪的知识分子,南京才会给银子。陆学善这种物理学家,就捱着吧!


1950年,研究所搬到北京后,他才“变”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会计,出纳自然有人在做,1956年,研究所人数就达到了125名,还不算120名外来实习生。


施汝为 (1901 11.19 - 1983 01.18)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1934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一拿到学位就回国,进了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外汇经费上比上海镭学研究所好一点,有500美金,四幢小楼,既是研究所又是宿舍楼。


啥也干不了,啥也买不了,就这么耗着青春。等新中国一成立,才开始真正的科研工作。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学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臣。


1947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教了一年书,又跑到国外去了。


实在受不了,根本没有科研环境,学术界还吵吵闹闹不团结,华罗庚跟陈省身争天下第一,彭桓武觉得细分一点,两人都是天下第一,结果,还得罪人,干脆出国做学问。


等新中国成立了,他就马上回来,50年代中期开始,彭桓武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在四十年代就已经在中微子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但谁会为他提供研究设备?只好让美国同行根据他的理论做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这种情况谁不痛心?等新中国一成立,他立刻回国。


还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人,大家比较熟悉就不细说了。这些科学家当时的政治立场都很淡,他们只要一个安稳的环境,能让自己为这个国家的强大去发光发热。


无论回来的早,还是晚,”爱国精神“是必然前提。


同甘共苦者,值得尊敬,锦上添花人,亦不必指责。


新中国勒紧裤腰带把“两弹一星”等事关国家安危的项目先搞起来,这一切,离不开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奋斗。


有人喜欢说犹太人如何如何聪明?其实中国人只会比他们更聪明,更忠诚。


这些科学家要是留在西方,过得会很好,今天也一样,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凭本事吃饭。但他们选择了回国。


杨振宁选择留美,这是他个人的选择,而且他是杜聿明女婿,顾虑肯定会比别人大,1948年12月17日那封《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威力太强了。


不妨宽容一点对待杨振宁先生,1971年,毛泽东,周恩来都对他礼遇有加,一方面说明了那一代领导人的爱才之心,一方面也为杨振宁解除了顾虑。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


云闲望出轴,


叶落喜归根。


最后借用彭桓武同志的一句话: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杨振宁弃美国籍归根,该赞还是该喷?我们的确需要个立场

占豪

2月21日官媒发布消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与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姚期智教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中科院学部历史上首次有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这个消息本来是则好消息,因为两位在各自领域都属于泰斗级的科学家同时加入中国籍成为中科院院士,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双喜临门,这样“国宝级”的科学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当做宝贝来看,他们到哪里都会受到高度欢迎。两位泰斗级的华裔科学家同时归根,这除了他们个人愿望之外,更体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吸引力。而且,他们的行为能给国际上更多华裔科学家做了榜样,未来必然会有更多华裔科学家加入中国国籍,成为真正的中国科学家。


然而,不幸的是,在互联网这个公众舆论平台上,大量网友对这一大好事好像不太买账,各种冷嘲热讽涌向了杨振宁教授。对此,占豪既感觉到意外也不意外。意外是因为,毕竟杨振宁作为华裔没有做过什么对国家不利的事,在过去些年反倒是为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不意外的是,基于过去些年民间舆论对杨振宁教授个人的看法,在这种时候突然爆发也能理解。


针对网上嘲讽杨振宁教授的舆论,这里就谈一谈也好。


首先,对这种嘲讽的舆论占豪是表示“理解”的。此处所谓的“理解”并非认同,而是了解舆论产生的其来龙去脉,并对当前时代下网友心中的这种情绪表示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视角去剖析:


一、中国人的价值观。


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身居要位的人总会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所谓“有德者居之”是也。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逻辑?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古圣先贤都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所谓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杨振宁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回国后中国政府、学术界都将其奉在了几乎是神坛的位置,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会有“你一个为美国奉献毕生心血的美国人”在中国凭啥享受这样的礼遇呢?你为国做了多大贡献?这是其一。


如果只是上述,可能大家也只是稍有情绪,但随着杨振宁教授为国出力,这种情绪会很快平复并转为认可。然而,在上述情绪还未消失的情况下,另一件冲击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事情将杨振宁教授推向了“恶名化”,那就是他和翁帆的婚事。


2004年11月5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北京订婚,引发舆论惊诧。这事如果放在西方可能被传为佳话,但在中国却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你一个82岁的耄耋老人,都可以作人家姑娘的爷爷了,怎么能娶人家呢?这不是要耽误人家姑娘、占人家姑娘便宜吗?这种情绪在媒体的热炒下被放大,杨振宁教授自此陷入了巨大的公众误解中。


二、强烈对比下的不平衡。


在杨振宁教授身上,有太多的强烈对比,这些对比都勾起了公众内心巨大的情绪不平衡。


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强烈对比:


他与“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同乡、同学,两家不但是世交,两人更是最要好的朋友。在性格上,杨振宁机智灵巧,同学们称他是“机灵鬼”。邓稼先忠厚老实,绰号叫“邓老憨”。读书时,下课后杨振宁与邓稼先几乎形影不离。这两位志趣相投的同乡、校友,自青少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将来事业有成,一定报效祖国!两个一起成长起来的卓越科学家,一个在1950年顶着压力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将毕生心血投入到了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之中,由于核辐射对身体的伤害,邓稼先62岁因癌症病逝,据说临终前承受了巨大痛苦,很惨!与同窗好友邓稼先形成鲜明对比,杨振宁教授将青春留给了美国,成了美国万人瞩目的科学家。与邓稼先相比,公众会认为两个人为啥有那么大的差别?当然,更大的区别是,为国做出卓越贡献的邓稼先早已逝世,而杨振宁教授则依然健在。


人生最好时期奉献给美国与年老归国形成鲜明对比:


杨振宁教授在人生最黄金的时期都在美国做科研,退休后才真正归国,这给公众的印象是“回国养老”和博名。事实上,八九十岁的人了还有何名利可博?这个年龄取得如此成就的人,对名利往往会看得很淡。


82岁杨振宁与28岁翁帆的强烈对比:


全世界人均寿命超过82岁的国家只有7个,中国人均寿命76岁,82岁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已经是人近黄昏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杨振宁教授娶了28岁的翁帆,这个强烈对比太容易引发人心理的失衡。


三、时代的局限性。


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但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因素,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容忍度依然是较低的。这不是中国人狭隘,而是时代决定的,毕竟中国有过百年凌辱的历史和长期落后于人,这使得中国人更有民族情绪。譬如,刚改革开放之时,谁要是染黄头发肯定被骂假洋鬼子,但现在染什么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就是杀马特也不会感觉碍眼。再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改名小山智利代表日本队出战被普遍认为是“汉奸”行为,但今天当一些中国运动员再代表其他国家出战时,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相信,如果杨振宁教授放弃美国籍的事情发生在10年后,对其嘲讽的声音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综上,个人对一些公众的情绪是理解的,但却毫不认同。理由有三:


一 、中国最大的传统价值观是包容。


正所谓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恐怕很难有几个人让人满意。所以,当我们衡量别人是,除非大奸大恶,我们要多一些包容的心,正所谓有容乃大。


事实上,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正是包容。用什么包容?用心包容。


杨振宁教授有做过对中国不利的事情吗?显然没有。杨振宁教授的研究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了吗?当然,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客观上说,他的科研成果同样对中国有利。所以,他虽非圣人,但却是一个为人类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的学术成果衬得起他所得到的荣誉。


所以,他没有为国做贡献这种观点显然是有些不客观的。更何况,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返回祖国后,在过去的40多年里,他为国家的科研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虽然对国家科研没有奉献青春,但的的确确在晚年为中国科研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至于杨振宁教授与翁帆的婚事,首先那是别人的私事,外人本就不应说三道四。更何况,两人你情我愿,并非谁强迫谁,外人应该祝福才对。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才让杨振宁教授一直保持健康,并且持续为国家科研做贡献。一件从个人视角看是你情我愿的事,从国家视角是有利于国家科学发展的事,为何一定要用狭隘的世俗眼光去评判呢?


一个在晚年为国家科学研究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一个重新找到了幸福的人,哪怕我们不给他们任何祝福,也不对其有任何赞赏,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嘲讽他呢?现在已经21世纪了,我们的心胸是否应该更加博大与包容?在占豪看来,至少在科研上应该给杨教授掌声,因为这掌声不仅仅是给杨教授的,更是在鼓励那些海外的科研工作者回国发展的。


二、我们不能用“民族英雄”的标准去套一个科学家。


很多人之所以对杨振宁教授有看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对比。事实上这种对比是非常不太合适的。


邓稼先是什么人?他是为国家奉献毕生心血的民族英雄,他这样的英雄在中国近代凤毛麟角,他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所以,邓稼先不仅仅是科学家,他是民族英雄。


我们能用民族英雄是框每一个科学家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如果以民族英雄的标准来衡量科学家,那合格的恐怕没几个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有科学家是民族英雄就这么要求其他人,两者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如果用科学家的标准去衡量,杨振宁和邓稼先或许不相伯仲,但如果从民族英雄的标准看,一个是英雄是一个普通科学家。看待杨振宁教授,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视角去看,而不应用民族英雄的框框去框。脱开民族英雄这个框架,相信再看杨振宁教授我们会真实和客观得多。


我们当然应该为民族英雄喝彩,但我们也不应对卓越的科学家吝啬掌声,更何况还是一位在耄耋之年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呢?


三、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自信地放眼未来。


杨振宁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人曾经获得过这个荣誉。虽然,相比原子弹爆炸,这个奖对中国的意义算不上太大,但在当时来说,这对增加华人科学家的信心是有巨大帮助的,对增加更多华人投入到科研中去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要承认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代意义。虽然,他是在美国拿的奖,但间接也是在为国做贡献。


更何况,某种程度上说,杨振宁就是美国现代科学研究的“活化石”,他回国对中国科学研究的体系建设有巨大意义,他能把他在美国这个科学最发达的过度所积累的科研经验、对科学体系的理解传授给中国科学界,这能大大提升我国的科学研究效率。更何况,他还是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的引导一定会帮助中国在他研究的领域获得大发展。



二十一世的中国要发展,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也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到中国发展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发展。在科学领域,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西方,此时中国更应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外人才。政府近些年来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吗?而杨振宁教授恰恰也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包括姚期智教授在内的多位顶尖科学家都是在他的影响和引荐下回国的。而这一次重归中国籍,一定会刺激不少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发展。


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应该有包容世界的胸怀,我们更应该有放眼未来的思想。对于卓越的人才,只要愿意为国做贡献我们都应鼓掌欢迎。这应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大国心态!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疾风倁劲草订阅号


微信号:lss-wb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