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光菠菜说 | 我经历的“重走学森路”

光年君 绿色光年 2022-10-07


倪欢注


这是我们西北夏令营志愿者们的心声。志愿者组长整理了长达100页的总结报告中,这个部分最值得一读,现在分享给大家。看看这九位95后们的“重走学森路”得到了哪些洗礼和收获。


志愿者组长

孙琳  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次活动中,我担任了志愿者组长这一职位,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安排,对我个人而言,锻炼极大。在我看来,这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以前也经常在钱学森图书馆搞活动,但从未真真正正的了解过这位伟人,“重走学森路”让我重温钱老伟大的一生,我心怀敬畏之心走过他曾走过的土地,到了他一生想去却因敬业而未曾到过的地方。


孙琳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与营员合影


这一路上,很欣慰的是,钱老的毕生心血都未曾荒废,中国航天事业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发展着,承载着钱老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爱国之心,晚年提出的沙产业理论也在恩格贝得到了非常好的践行,我们对这位科学家的尊敬,化为其事业、理论的延伸,在我看来,是对钱老最真挚的怀念。在中科院,我学习到了寒区旱区治理的方法,并且体会到人在严酷自然条件下谋求生存的不易,见证了气候千百年的变化,在甘肃省博物馆,我见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白塔山和中山桥,俯瞰黄河雄壮之美,黄河母亲河雕塑下,心怀憧憬,黄河孕育了文化和生命,是我们需要时刻感激和铭记的。酒泉基地,是我们离钱老最近的地方,感谢钱学森图书馆的协调,让我们有幸见证了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的塔台,在恩格贝看到了沙产业文化的蓬勃发展,藻类产业是当下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尤其在当下人口增加速度极快,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将沙漠变废为宝,充分利用阳光无疑是个非常科学有效的产业模式,而这也是沙产业理论的重要内容。


孙琳带着”两姐妹“小营员


一路走来,我受益匪浅,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事业上的拓展、知识上的丰富、精神上的提升,对孩子们而言,或许有些内容他们无法深刻体会,但无疑是他们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


志愿者副组长

郭琳颖  华东师范大学2015级 环境工程专业

这是一段长达11天的旅途,全团人数超过40人,安排的时间点又非常紧凑,对所有人的时间观念要求很高,但是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小朋友或者家长掉链子的,该五点起床就是五点,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与这样一群人工作,我们也是非常开心的。

郭琳颖指导小营员进行绿皮火车调研工作

就旅途本身而言,虽然赶路很辛苦,但是所见所闻所学弥补了这一缺陷,沿途还有各种瓜果美食犒劳,苦中尝甜不失为一幸事。对于自身而言,这也是一个挑战,在此之前没有体验过这么长时间,长距离的旅程,一路上还要时刻注意家庭的情况,保持与家长良好的沟通。这次带队没有太大的过失,家庭掉队或者发生摩擦的情况没有发生,与家庭配合好共同完成了旅程,与小朋友和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参与恩格贝沙漠植树活动

主要的宣传任务基本达到了目标,在路途奔波,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保证了每天都按时发出推送。但是其中有两篇出现了知识性的问题,数据和人物有失偏颇,这是审核的失误;有两篇出现了排版的问题,在推送的最上方出现一个无关文字,还有字号不统一的问题,这些虽然不明显,还是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阅读体验;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意,尤其是内容的严谨性方面。


志愿者

邹可萱  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钱学森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人,所以这次能有机会参加夏令营,是我整个暑假最有开心的事儿!在跟随绿色光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做活动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了钱老的很多事迹,在夏令营的准备工作中,我也翻阅了一些有关钱老的传记,观看了相关的影视资料。此次西北一行,越是无比靠近钱老奉献大半生所奋斗的事业,我越能感受到钱老勤奋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一丝不苟,乐观向上的研究精神。同时,在参观过东风航天城之后,我越发地感叹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也为我们国家能在这茫茫戈壁滩上建造出如此看上去简单朴实,却有着强大功能的东风航天城而感到骄傲,自豪。


邹可萱在东风航天城与营员交流


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我与老师,我负责的家长、营员,同行的志愿者、导游都相处地挺好。但对自己的表现,我有点点不满意。我认为自己在对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没有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去。虽然我们会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在旅程中,难免会有许许多多需要做的事儿,比如说与营员的交流互动,对他们的安排管理,还有一些临时的活动安排,和乘坐火车、入住酒店时的身份确认,对于微信稿的改动安排等等。在遇到这些事儿时。我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老师、志愿者组长、导游和相关的负责人,大家一起做事,才能更快地把事儿做好。这次我没有很好地去面对每天非我的负责范围内的事儿,下一次我会懂得帮助伙伴们做好意料之外的事,否则一个人面对,会太过于艰辛。


在恩格贝沙漠与营员老师交流


第一次参加夏令营做志愿者,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东西,沿路的美景,满满的知识,一路上的友谊,还有处理事情的能力。在这儿我想说一下所获得的知识,一路上我们参观了西北中科院,东风基地,恩格贝沙漠,甘肃省博物馆还有包头博物馆等等知识满满的地方~我很喜欢这些参观,不仅是与我的专业相关的环保类参观,还有对于文化和科技的学习参观。各种学科交杂在一起碰撞出来的东西往往会比单独一个学问有趣得多,并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用眼睛和各种感官感受得来的东西会更加具体形象地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是很开心的,虽然他们喜欢嘻嘻哈哈吵吵闹闹,但是你对他的好,他会知道的,有时候一不小心的一个关心的动作,一句言语,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有意义。



志愿者

张如苑  利兹大学 2017级食品科学与营养专业

受益良多,整个志愿者工作让我工作安排更加合理了并且更加周全细心了。第三小组,四个孩子俩俩分组,每个人的时间观念都非常好,集合时几乎第一时间就可上报全齐。我们组有两个年龄相差较大的男孩子,一开始还在担忧他们俩是否能找到相处的来的小伙伴,结果第一天和他们说“你这10天多了一个兄/弟,多互相照顾”,晚上就发现他们粘一块了。有时候我说没用,“哥哥”说的倒是非常管用。女孩子是几乎不用操心,也真心感觉她们非常勇敢!没有家人的陪伴来参加这个夏令营。我认为,若全部都是孩子的话还好,如果部分的孩子家长陪同,会对其他没有家长陪同的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以上是作为志愿者的感悟,接下来,是作为营员的。个人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充,无论是关于艺术壁画的还是关于航天科研的。在感兴趣的方面例如微藻产业以及在纯天然,占气候优势培育的果实营养有更深的体会。




作为志愿者因需完成更多的工作,然而却没有背带电脑,导致夏令营期间工作完成的拖延,以后必须改进,做足充分准备。虽有嘱咐孩子们晚上不要跑出去,但现在想想,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带着逛夜市,我应该征求一下她们自己的意见,有需要的话带着她们去逛逛夜市。



邹可萱在本次夏令营期间帮助了我许多,作为志愿者我发现有许多要向她学习,她还安利了江西给我,小桥流水,希望有朝一日能目睹江西美景。螺旋藻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我本在脑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就是营养得往食物与药材方面走,从来没有想过藻类。此次活动有给我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志愿者

饶婧誉


同济大学 2016级汽车造型设计专业


很荣幸通过比赛获得这次参加绿色光年“重走学森路”夏令营的机会,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夏令营,很兴奋的同时也有些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这份责任,带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我踏上了西北之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西北行的总体来说非常顺利,还给我我带来了五次震撼。


从行前会开始就令我兴奋,说实话之前对钱学森的了解只停留在课本上对他两弹元勋的描述。在钱学森图书馆内,老师兴奋的讲解,从出生到老去,一个完完整整、有血有肉的钱老展现在我面前,他的游学、他的两弹一星、他的哲学,令我震撼。在上海就给我带来了第一次震撼。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讲解员大汗淋漓但仿佛听到新知识的孩子一般面带兴奋,看得这时他非常热爱的事业,而正是有这些热爱这份艰苦但又令人自豪的事业,才有了在大西北的旷野上的铁路。这是第二次震撼。


志愿者们向中科院的沈教授提问,饶婧(蓝帽)负责拍摄


早就听闻敦煌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没亲眼看到前不知道为何身边的人都强烈建议我一定要去。真正走到洞里去,抬头是佛、身前是佛、左边是佛、右边也是佛。一尊尊高约15厘米的佛像壁画,神态各异、姿态不同,令人兴奋。当讲解员用手电从侧面照射壁画时,周边都贴了金边。一个长达1000年的作品,一个不为名利只为信仰的工程,让我不断发出惊讶之声!这时第三次震撼。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幸去发射中心的人真的不多。前了解了很多关于这种为了研究技术而建立的封闭城市,对这种隔离世界的生活方式十分好奇。这次夏令营让我有机会去游览一天,着实让我兴奋了很久。长达5小时的颠簸,茫茫荒野,中国人就靠一点点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城市,研究中心、发射中心、生活区、种植区划分清晰,分工明确。难以想象,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那个连彩色照片都没有的时代,人类就渴望着飞向宇宙。这种震撼是直击心灵的,是隔着网络世界和显得苍白的文字无法带来的。



恩格贝确实是意外的惊喜,提前做好了一切去沙漠防沙的准备,没想到我们到的竟然是一片绿洲。深刻感受到沙产业这一产业带来的巨大改善。一眼望去,仿佛身处土壤肥沃的平原。树林、草坪、农作物,早已让我忘记自己身处沙漠中央。站在二楼平台望向远方,才惊觉自己处在沙漠中央啊!人造绿洲,给了我第五次震撼。


在上海敲下这些字时,仿佛回到那令人兴奋的西北大地,猛然惊醒,才发现梦已醒来。


我原本并不了解钱学森,通过本次活动,从了解到尊重到敬畏,真正符合本次主题“重走学森路”。无论是童年才坐过的绿皮火车、大西北一望无际的风光、一碗兰州牛肉面、讲解是汗流不止却不知疲惫的西北寒旱研究所的讲解员、还是令人敬畏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夜市上的一串烤串、戈壁上拔地而起的东风航天城、令人无法相信的绿洲恩格贝,都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引我多次思考。


志愿者

戴心悦  同济大学 2014级媒体传达专业

第一次通过比赛获得了在“重走学森路”西北科技环保夏令营做志愿者的机会,与我而言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这次旅行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虽说是来当志愿者的,但在整个旅行中所有的环节都让人兴趣满满,仿佛也成了小孩子,旅途中的文化、科技、自然知识都带来了知识的“饱腹感”。前几日兰州、敦煌之行是本次旅行的前奏,无论是河西走廊高山环抱下的平川还是敦煌大漠耸立的沙山,无不在向我们展现着西北的生态环境。在高铁上的时候,星星点点的绿洲出现又消失,输电的高架成为了戈壁滩中生长的树,铁路即是这片荒土的血管。西北自然环境的恶劣,在旅行过程中清清楚楚的展现在面前,生态问题是很醒目的,在这里洗澡的时候我甚至不敢用太久的水,相比多水的南方来说,这里的水资源稀缺并亟待保护。


戴心悦(左一)在远山正瑛纪念馆带领营员参观


看到这些优秀的实践项目,不禁思考着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什么贡献呢?或许恩格贝可以更多的考虑到与高校的联合合作,将学校的教学实践和沙漠改造的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也为恩格贝当地更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旅途的中途我们前往了酒泉,这是本次旅行最重点的部分。当穿越大漠进入那一片钱老等航天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时,整个人都变的兴奋起来。这毕竟是发射过东方红、神州系列飞船的地方!将中国航天史进行了一遍回顾以后,个人英雄如杨利伟,群体英雄如技术兵们,他们默默无闻,却如蚂蚁一样造就了宏伟的技术高塔,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与力量。此刻感受到先辈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更让我对现在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感激。最后的三天在库布齐沙漠中的明珠——恩格贝度过。这里有21万亩的人工绿地,也是钱老所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沙产业的实践地,在这里我深刻的认识到“知识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恩格贝创业人们运用技术将肆虐的黄沙和洪水化为良田宝地,用新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沙漠现有资源,将这里打造成一片集农业、旅游业、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新乐土,如果不是极目远眺能看到隐隐约约的黄沙,完全体会不到自己是在沙漠中。恩格贝大有可为,不仅自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可以作为一个治沙的典范推向全国,另外,它还十分的开放,接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参与治理沙漠、植树造林。


志愿者姚启娴

同济大学 2015级工业设计专业



一般的旅行回来,说到意义之类,总要扯几句开阔眼界,增长阅历云云,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旅行已经变成了车上睡觉,到地方拍拍照买买东西,再一路睡回来。被忽略的正是“行”的过程,这次旅行很难得的给予了我们这种体验感。十多天的旅程跨甘肃内蒙两个省,从兰州到酒泉到嘉峪关再至恩格贝,行程上,有时一天便穿越西北大地几百公里。交通方式上,大巴,高铁,飞机,骆驼,绿皮火车……天上地下,几乎全部体验了个遍。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旅行中,我们对行万里路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绿皮火车上晃晃悠悠几十个小时,望着车窗外,大地的色彩不断变幻,青草地,白山羊,青灰的远山,棕色的沟壑,黄色的大漠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还有天空飞鸟,落霞朝阳,梯田,草方格,古长城的断壁残垣……我们从未如此真实的感受过西北大地的辽阔和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种种生活。后来夏令营的孩子们“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一个更重要”为题办了一次辩论赛,孩子们的观点直接而纯粹,辩论出乎意料的精彩和难分伯仲。而重走学森路这一趟下来,行万里路之于我也变得更加重要,纸上得来为何觉浅?我们专业常说要打开五感,很多真实只有“行”才能伸出五感去触碰。


姚启娴在鸣沙山与营员合影


这次行程的收获一方面是了解了西北风情,接触到了伟大的科研工作者,收获了很多知识,另一方面是在行的过程中自己也对所谓“情怀”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委婉的说,现在我们的社会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理想和信念在发生着变化。直接一点,有追求有情怀有信仰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活得精致又利己,这个社会看不上哼哼唧唧的文艺青年,心里笑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傻气,给每个有情怀的人贴上一类标签,再找到每个群体的弱点攻伐,于是只有最利己的那一派显得最精明最智慧,一边叫嚣情怀可笑且无用,一边教你怎么用有限的生命大好的青春蝇营狗苟。而城市,是这些人的聚集地,大本营,所有在城市中奋斗的年轻人都不可能完全规避这种思潮的影响。而此次“绿色光年:重走钱学森之路”一路走过来,寒旱所的科研工作者,载人航天事业的几代人,扎根沙漠的绿色播种者,还有钱老。这些人真真实实的给我们上了一课:情怀有用且伟大。住在航天城的那天夜里,我们出来走到公路上,夏天大风依旧呼啸而过,风中还夹杂着远处士兵训练的口号声。现在的航天城已经建设的非常完备,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很难去想象当初在莽莽大漠,第一代航天人是怎么在漫天风沙,极热与极寒,和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坚守下来,然后建起一座城,为国家为民族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的。这些城市里利己的智慧做不到,爱国与艰苦奋斗的情怀做得到。年迈的教授和我们谈及全球气候变暖依旧忧心忡忡,他们为环境做了太多贡献,而城市里节能减排,消除浪费,垃圾分类……这些话题谈了这么多年依旧进程缓慢。


同济小分队参与植树活动


于是这一趟旅行显得格外有意义,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厚重的历史,也走过钱老留下的足迹,与西北科研工作者面对面交流,真正触碰到这么多年来投身大西北建设的无数人的努力。我们必须清楚现在美好生活的一厘一毫从何而来,而后才能学会珍惜并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这些,现在社会的精明无法交给我们,书本上遥远的赞歌也不足以感染我们,伟大的情怀,广阔的胸襟,高远的追求也从来不是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培养,我们必须这样一步步走过。


志愿者

张霜妩

辽宁传媒学院 2016级 新闻与传播专业


本次夏令营的举办可以说是比较圆满成功的,得到了家长和营员们的一致好评,各方面的评价都颇高。不过本次的行程稍微有些赶,导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建议之后的夏令营可以借鉴经验做出修改。


张霜妩在黄河与倪欢老师的合影


本次行程下来个人认为出了处理宣传组的相关工作之外并没有在营员身上花太多的心思,当然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的团队中只有一个小学生(而且也有家长看守),剩下的两个同学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管理起来相对容易,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处理他们之间相处的问题。


张霜妩与家长营员互动


这次行程给了我一个更大的视野来从社会的角度看环保NGO、家庭教育以及这个年代的学生的样子,是一次机会难得的旅行,并且在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与不同的人相处以及相关志愿者的工作,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和很多的经验。


/ 相关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