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 回顾与展望: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纪念论坛
1927年,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呼吁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首批10位中方团员,北京大学参加者多达8人。他们从红楼发轫西行,开启了北京大学丝路考察与研究的征程。长达八年的考察,为中国现代学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时值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90周年,以及北京大学即将迎来的建校120周年,为纪念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大静园二院举办“回顾与展望——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纪念论坛。纪念论坛由“回顾篇”与“展望篇”组成,分别由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和北大中古史中心朱玉麒教授主持。校内外学人、相关研究机构代表以及西北科考团成员家属代表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
在回顾篇环节,北大中古史中心副主任罗新、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教授分别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表致辞。罗新教授指出,从北大历史学科的传统来说,无论是历史学系,还是中古史中心所做的工作,都持续不断地继承了西北科考团时期的精神与传统,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的创造,与科考团前贤可说是血脉相连。黄乔生常务副馆长指出,科考团中,来自北大的成员占绝大多数,可见北京大学在引领中国学术潮流方面的重要作用。考察团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均有重大创获,堪称北大校史上的一页辉煌篇章。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
2017年8月,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支持下,北大文研院曾组织专家学者赴盟内额济纳旗居延遗址进行考察。在论坛上,阿拉善盟文物局局长景学义致辞表示,近90年前,西北科考团成员们在阿拉善高原的考察,揭开了阿拉善地区的古老面纱,使其成为举世瞩目的考古学术圣地。今天居延遗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居延汉简为对象之一的汉简研究成为一门显学,这离不开当年学者们作出的历史性贡献。阿拉善文物工作者将秉承先贤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
讨论会上,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先生的女儿,画家陈雅丹女士,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的孙子,学者黄纪苏先生也先后发言。他们有感而发,再次感谢了北大组织这次纪念活动,也追忆了九十年前那场壮烈而又令人回肠荡气的科学考察活动,抒发了对先祖们深深的思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徐炳昶(旭生)的女儿,离休干部王忱,在谈论会上专门以“西北科学考查团里中方团员所取得的成绩和所作出的贡献”为题,进行了长篇发言。王忱老人年届九秩,仍精神矍铄。她以详实的史料,亲身的访谈,具体的数字,摆事实,讲道理,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西北科学考查团里所有中方团员所取得的成就。她在结尾时强调:“九十年后,值此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被定为国策之时,我们不能不缅怀八九十年前的那批中国科学家对祖国大西北所做出的扎实的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缅怀他们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忘我的牺牲精神。八九十年过去了,他们当年的工作仍在影响着今天许多学科的发展。他们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一批强有力的奠基人,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展望篇环节,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首先发言。他表示,在中国现代或者北京大学的学术史上,中国西北科考团的确引领了当时学术的新潮流,开辟了新领域。这不仅包括王忱女士总结的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史学领域的新课题。比如西北史地,虽然自道光年间就有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中国人真正采用科学手段与方法进行研究,与西北科考团有密切的关系。北京大学在后来的岁月里,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西北科考团的传统,如向达先生开辟了将石窟、考古、简牍以及文献综合在一起的敦煌学的新传统。多年来,北大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培养了段晴、林梅村、王一丹等一大批丝绸之路研究的顶尖专家。今后,北大应该依托自身优势,打破学科间的限制,进行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
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主任荣新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韩琦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他长期关注明清中西交流视野下的科学史,特别是耶稣会士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如果说西北科考团是一次高水平的中外学术工作者的合作行动,那么应该注意到在此前后,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探险家斯文·赫定等在华的外籍学者,就与在京的中国学人之间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和接触。对于西北科考团的研究,应该重视当时的中外学人网络,以及学者之间的往来书信。
北大人文讲席教授、文研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李零曾参加文研院组织的居延考察。他表示,我们现在的研究应该拓宽视野,“入山出塞”。因为我们的考古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经常是沿着铁路线,真正深入荒无人烟之地进行考古发掘的毕竟比较少。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史学传统容易忽略周边的研究,所以提出“入山出塞”:入山是因为很多祭祀遗址并不是在城里,出塞是要放宽眼界。上世纪法国汉学之所以繁荣,是因为他们从西往东看、从外往里看,所以我们也应该像当年的西北科考团一样,从里往外看、从东往西看。
北大人文讲席教授、文研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李零
北大历史学系李孝聪教授也参加了文研院组织的居延考察。他回顾了这次考察的经过,认为此次考察继承了西北考查团的精神,每走一步都是踩着前人的脚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强调,在外出考察中,不能因为自己是北大老师就觉得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比别人了不起,应该深入当地,向当地的基层文物工作者请教。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提出两点愿望,今后应该更多关注档案资料,以及应该拍相关纪录片,传播当年的事迹。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刘学堂教授表示,新师大黄文弼中心已成为学校对外的窗口。他曾考虑写一本有关黄文弼的传记——《一个人的考古队》,为此刘老师翻阅了黄文弼先生的日记,发现黄先生的日记要比斯文·赫定等人的深刻的多,这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刘老师也谈到如今的综合研究问题。
各位嘉宾结束发言后,屋外已是一片灯火,但屋内却还一派欢声笑语。朱玉麒教授向全体与会者介绍了当天参加会议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先辈的后人家属们,并和全场来宾一起,再一次向他们表示了敬意,他们是:徐炳昶教授的女儿王忱,孙子徐十周,外孙女王安洪;袁复礼教授的女儿袁扬、袁钢,外孙刘卫东;黄文弼教授的孙子黄纪苏,孙女黄晓洪;陈宗器教授的儿子陈斯文、女儿陈雅丹;李宪之教授的儿子李曾中;刘衍淮教授的女儿刘安妮。朱玉麒还介绍了两位特别来宾,刘悦与刘菲,他们的祖父是新文化运动先驱、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当年,刘半农曾力促西北科学考查团成行,并亲身为西北科学考查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最后不幸因此而去世。
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家属在展览上合影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由文研院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纪念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展出了九十年前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大量实物、图片和书画等。展柜中陈列着考察团员们在现场工作的照片,当年使用的相机,穿戴的衣物,大量珍贵的手稿,来往信件,考察团员获得的奖章,让人重返历史现场。这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17年举办的第四场专题展览,文研院也希望借此展向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礼。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
本次展览的正式展览时间为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4日、2018年2月26日-2018年3月16日,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6:00。地点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B1层展厅,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观展。
责任编辑:国曦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