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纪念展】展品选萃(一)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科考团体。1927-1935年间,中国和瑞典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西北广袤地区的进行考察,他们在气象观测、地质古生物调查、考古学和民族学等诸多学科取得的丰硕成果。袁复礼在北疆发现的恐龙、贝格曼在弱水发现的大批居延汉简和在罗布泊发现的小河遗址,霍涅尔和陈宗器对罗布泊的调查当时就是轰动国际学术界的重大成果;而丁道衡发现的白云鄂博大铁矿和郝德等人收集的气象地理资料,对中国西部的经济建设和航线开辟、公路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复兴影响深远。
文研院举办的“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纪念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群星璀璨,展出了中外团员的照片及合影。第二部分为沙漠驼峰,展出了1927年-1933年考查的驼队由内蒙至新疆途中的掠影、遗存实物、考察报告及著作。第三部分为荒原车队,展出了1933年至1935年绥新公路查勘队考查途中的摄影。第四部分为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概述了从20世纪初期一直关心西北考古的北大学者,包括张亨嘉、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国学门同人、向达、季羡林、宿白、王炳华、穆舜英、张广达、樊锦诗、荣新江、朱玉麒、林梅村、齐东方、段晴等人,以及文研院组织的居延考察活动。第四部分还展出了90年后考察途中所拍摄的航拍视频,与90年前的黑白老照片形成对比。
下面将列举部分展品,以飨读者。
中方队员和采集员在包头的合影(徐炳昶家属提供)
1927年5月10日考查团员抵达包头,与外方团员会合,此图为抵达包头后中方合影。
左起:丁道衡、黄文弼、詹蕃勋、袁复礼、徐炳昶、白万玉、崔鹤峰、庄永成。
西直门出发前合影留念(徐炳昶家属提供)
1927年5月9日,中方除袁复礼以外的团员与赫定、赫梅尔从北京乘火车出发。图为考查团员在西直门火车站前与送行人员留影。
左起2詹蕃勋;6瑞典公使EverlÖf;8赫定;9徐炳昶;11黄文弼;12崔鹤峰;13刘衍准;14袁复礼; 15马叶谦;16周肇祥。
1927年签署的中瑞考察协议原件(袁复礼家属提供)
1927年4月26日,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赫定在北大三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组成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察经费由赫定承担,设中外团长各一名,共同决定考察行动及团员的工作分配,考察获得的考古资料统交与中国团员运归,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保存。
李宪之护照(李宪之家属提供)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徽章(徐炳昶家属提供)
黄文弼考察日记手稿(黄文弼家属提供)
李伯冷在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徐炳昶家属提供)
李伯冷为考查团的随行摄影师,幻灯片是其带回德国制作完成后寄予徐炳昶的。
丁道衡画白云鄂博铁矿图(袁复礼家属提供)
1927年7月3日,丁道衡在白云布拉克发现了白云鄂博主矿体,据此绘制了白云鄂博铁矿图,采集了矿石标本,估算了铁矿储量。
袁复礼当年野外工作用的笔记本,内有挖掘恐龙时的记录。(袁复礼家属提供)
古斯塔夫三世瓦萨勋章(徐炳昶家属提供)
瑞典方面为此次考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方团长徐炳昶授予“古斯塔夫三世瓦萨勋章”。
瑞典皇家北极星骑士勋章(袁复礼家属提供)
袁复礼和陈宗器被授予“瑞典皇家北极星骑士勋章”。此为袁复礼获得的勋章。
斯文·赫定赠给徐炳昶的《穿过戈壁沙漠》(徐炳昶家属提供)
扉页有斯文·赫定题字
怀表(李宪之家属提供)
在考察过程中,德国团员送给李宪之一块怀表,李宪之以一个银元回赠。
装采集品的箱子 (袁复礼家属提供)
当时仿照斯坦因来中国采集文物的箱子定制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采集箱,并编号。考查团的采集箱尺寸保持一致,方便途中破损时组合重装。此件展品内部便可看出有两个不同的编号,说明在途中重组过,保持至今,十分珍贵。
沈兼士、刘复、沈尹默、钱玄同、马衡赠与西北考查团成员的墨宝(复制件,原件藏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4日、2018年2月26日-2018年3月16日
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6:00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地下一层展厅(B108)
请凭校园卡或身份证观展
责任编辑:陈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