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展览 | 丝路研究与北大人
专题展览
文研专题展览
丝路研究与北大人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和地中海世界的系列长途交通路网的通称,包括蜿蜒于内亚沙漠绿洲、伊朗高原和欧亚草原的陆路,以及穿行于中国海、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海路。丝绸之路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问,其研究范畴极为广泛,涉及丝绸之路沿途的历史、地理、族群、语言、宗教、艺术等等,但核心关注点是交流,是物质和文化沿丝绸之路的传播。北京大学的丝绸之路研究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自建校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学者,如黄文弼、向达、季羡林、宿白、张广达、林梅村、荣新江、段晴等,持续投身这一领域。他们锐意开拓,卓有建树,在人文学科领域形成别具一格的学术传统。
本次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丝路研究与北大人”展览,将通过图文介绍和实物陈列,来系统展示北大百年丝绸之路研究在人文学科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增进观者对丝路研究与北大人的了解。在此期间,文研院还将举办“丝路研究与北大人:回顾与展望”论坛。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05日-12月30日
参观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1:00;14:00-16:00
展览地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地下一层展厅
温馨提示
请凭校园卡或身份证观展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展览前言
丝绸之路之名早在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但用它来指称一门独特的研究领域要晚至20世纪中叶。在这一名称流行之前,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包含在东方学、中亚史、内亚史、东西交涉史等名目之下;国内民国时期兴起的中西交通史、西域南海史地研究略可当之。今日之古代中外关系史、敦煌学、吐鲁番学、于阗研究、外销瓷研究等领域,广义上均可算作丝绸之路研究的分支。
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根植于晚清的西北史地学。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早期的教员,如柯劭忞、叶瀚、陈汉章,皆兼治此旧学。叶瀚所撰《西域帕米尔舆地考》和《一赐乐业教碑跋》,可谓北大学人钻研丝绸之路的最初尝试。
叶瀚《西域帕米尔舆地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考古探险者深入我国甘、新、蒙、藏进行调查和挖掘,客观上推动了丝绸之路研究的兴起。特别是敦煌藏经洞和西北简牍的发现,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1909年,伯希和携敦煌卷子抵京。以罗振玉为首的许多京师大学堂学者前往观之,随后发表了一批录文、影本和研究札记,乃中国敦煌学研究之始。
1921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称文科研究所)成立,聘请的导师中,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皆为国内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之佼佼者,通讯研究员伯希和为国际内亚史领域之时望。此外,抗战前,中西交通史名家冯承钧、张星烺亦曾在北大兼课。
北大国学门一向重视丝绸之路实地考察。1925年,美国人华尔纳赴敦煌调查,国学门派陈万里随行。陈氏此行著有《西行日记》,记载沿途收获。1927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北大教务长兼国学门导师徐炳昶任中方团长,教员黄文弼随团参加了在内蒙和新疆的考古活动,参与西北气象观测的李宪之、刘衍淮成为中国一代气象宗师。1942和1944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先后两次与中研院合作,组成西北史地考察团和西北科学考察团,向达和阎文儒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在敦煌等地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西北科学考查团自西直门火车站出发时的合影
照片由徐炳昶家属提供
新中国建立之初,以向达为代表的北大学者继续活跃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向达的研究海路和陆路并重,这一时期,他不仅出版了经典著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还整理校注了《西游录》《郑和航海图》等重要中西交通史籍。此外,阎文儒在西北石窟寺,季羡林在中印文化交流史,周一良在敦煌学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
改革开放最初二十年,重返工作岗位的北大学者们焕发出新的活力。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宿白、张广达、王北辰、叶奕良等人纷纷将学术热情倾注到丝绸之路研究上。他们对新时代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的崛起功不可没。而且,他们在各自的专长内均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例如,季羡林对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的研究,张广达对碎叶、于阗史地的研究,宿白针对西北佛教石窟造像提出的“凉州模式”,等等。尤可称道的是,季羡林、张广达主持校注《大唐西域记》,不仅为这一重要丝绸之路文献提供了权威文本,还藉此培养了王邦维、王小甫、段晴、林梅村、荣新江等一批有志于西域史的青年才俊。
周一良(左)和宿白(右)
近三十年,北大的丝绸之路研究团队空前庞大,群星灿烂。马世长、晁华山、李零、王邦维、王小甫、段晴、林梅村、齐东方、秦大树、荣新江、罗新、王一丹,他们是恢复高考后北大培养出的头几批学生,均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是目前北大丝绸之路研究的中坚力量。这一代学者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的优秀学术传统,还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他们学贯中西,熟练运用历史、考古、语言等多种手段,拓展了丝绸之路研究的时空范围,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荣新江的粟特研究,林梅村的西域考古研究,段晴的西域胡语研究,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北大建国后培养的一批优秀学生,如王炳华、彭金章、樊锦诗、蒋忠新等,将北大丝路研究的薪火播散出去,这一时期亦在祖国各地大放异彩。
进入新世纪,学术阵容进一步壮大,朱玉麒、陈明、沈睿文、陈凌、党宝海、时光等新生力量不断加入,北大的丝绸之路研究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丝绸之路是一座沟通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而丝绸之路研究是一条联系北京大学文、理、工等各个学科的纽带。
”结语
丝绸之路是一座沟通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而丝绸之路研究是一条联系北京大学文、理、工等各个学科的纽带。北大的丝路研究发轫于清末民初的边疆危机意识,从一开始就承载着北大学者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自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时期形成的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传统,为一代又一代学人不断传承,他们的学术视野覆盖整个欧亚大陆和东西二洋,而考察的足迹亦遍布丝绸之路沿线各地。
百年来,前辈学者们筚路蓝缕,辛勤耕耘,遂使北京大学成为丝绸之路研究的重镇。如今,国家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北大的丝路研究者正可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建言献策,再创辉煌。
撰稿:罗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