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选粹 | 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新文化的曙光
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2019年4月26日至9月20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专题展览。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文化之激荡”、“风气之转移”、“精神之回响”,展品包括报刊、杂志、照片、公文和学术著作等,展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师生们在学术、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努力和进展,展现了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深厚渊源。
五四时期对北京大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直到新文化运动初期,经历了蔡元培先生等人的改革和建设,北京大学才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和学科制度的基础、开启了兼容并包的办学风气、汇聚了求学术求真理的师生,真正完成了由传统官学到现代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成为学术的中心。五四哺育了北大,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同样也引领了五四。老师辈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与学生辈的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共同思考和实践文字语言的变革、新思想新伦理的介绍、中西文化的融汇、现代学术的建设、社会国家的改造,为解决“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提供方案。宽松的文化氛围和严谨的学术风气将北京大学推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前台。而北京大学的师生们也当仁不让、为其前驱,以各种方式将新文化运动推向全国,共同助力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单元 文化之激荡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强调大学及其学生“研究学术”的宗旨,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广泛聘请有学识而热心学术教育的学人到北大任教。其中不仅有陈独秀、胡适、蒋梦麟、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王星拱等新派学者,也包括黄侃、刘师培、辜鸿铭等旧派人物。同时,北京大学还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杜威、罗素、杜里舒等外国学者先后来校访问、授课、演讲,使得北大师生能近距离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除了汇聚人才,蔡元培还主导了当时北京大学的学校制度和学科制度建设。他主张大学专设文理二科及下属系所,并基于“教授治校”的理念改革北大内部组织结构,设立大学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处分掌学校立法、行政、学术和事务。其中评议会以教授为决策主体,以合议制为决策方式,成为北京大学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人才的集中、氛围的宽松、科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为北京大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专院校3000多名学生云集天安门前,强烈要求北京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惩办亲日派官僚。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
胡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聘书
北京大学红楼模型
鲁迅在北京大学研究所的聘书
第二单元 风气之转移
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迁至北京,北大教授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参加编辑工作。《新青年》成为推进新文化传播和讨论的重要阵地。文学革命的两大纲领性文件《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正发表于此时。钱玄同曾化名王敬轩,在《新青年》的通信栏中扮演反对白话文和新思潮的守旧派,刘半农则对他的观点大加批判,以此“双簧戏”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文学革命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各个领域都取得不俗的创作实绩,如鲁迅《狂人日记》、胡适《尝试集》。语体形式的更新助力了思想革命,使新思潮可以向更广阔的地域和人群传播。
《新青年》编辑们通过文字批判旧礼教、旧道德、旧伦理,北京大学在实际行动上助推了妇女解放。1920年,北京大学开女禁,允许女学生入校旁听,并在同一年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女学生、聘任了第一位女教授。
一战的终结和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北京大学成为当时研究、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陈独秀主办的《每周评论》刊载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李大钊在北大开设了“唯物史观”等课程。胡适与李大钊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更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一步扩展。
中西、新旧文化的关系是五四时期的焦点问题。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区别与联系引发了广泛的争论。陈独秀将《新青年》的旗帜总结为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胡适将新思潮的意义概括为“评判的态度”和“重新估订一切价值”。林纾曾在1919年写信给蔡元培,表达对文学革命和新思想的反感,蔡元培则在回信中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表明了支持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以新派学人和学生为主体、"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司"的《新潮》杂志与以“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的《国故》杂志意见分歧,毛子水和张煊以两份杂志为阵地争论学者应如何对待“国故”。
现代学术机构、学术团体也在北京大学中成长起来。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下设歌谣研究会、明清史料整理会、考古学会、风俗调查会、方言研究会等机构,出版《国学门周刊》《国学门月刊》,主要刊发民俗、语言文字及训诂、目录校勘、考古、历史等领域的论文。1923年《国学季刊》创刊,主张用历史的眼光、系统的整理、比较的方法整理国故。其中,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广泛征集民间歌谣,将其纳入严肃学术研究的范围,推进了民俗学和下层民众文化历史的研究。
白话文杂志、报刊在五四期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彻底更新了人们传播交流信息和思想的方式。在北京大学校内,怀抱共同志向或对同类主题感兴趣的师生组织了各种社团、学会,促进了思想生活的活跃。当时比较重要的期刊有:《新青年》、《新潮》、《国民》、《国故》、《每周评论》、《北京大学日刊》,校内比较重要的社团有:进徳会、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戏剧研究会、平民教育讲演团、校役夜班、工读互助团、马克斯学说研究会、体育会、雄辩会等等。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与物理学家、北大理科学长夏元瑮一起整顿充实北京大学的理科,聘请任鸿隽、李四光、颜任光、王星拱、李石曾等人任教,并组建了北大化学、物理实验室。而法科则有马寅初、陶孟和、高一涵、陈大齐、陈映璜等学者任教。
《新青年》杂志(左)与陈独秀像(右)
顾颉刚致钱玄同信函
1920年,北京大学接收查晓园、奚浈、王兰(从左至右)三位女生进入文科旁听,从此开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1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的合影。前排左二范鸿劼,左五何孟雄,左六黄日葵,后排左六邓中夏。
1920年3月14日,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从左至右)合影于北京西山。
胡适起草的《整理国故计划书》
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阿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
——蒋梦麟《西潮·新潮》
”第三单元 精神之回响
五四时期的理念、制度和人才,滋养了北大的学术传统,更为在中国创建“学术社会”与进行“文明再造”准备了条件。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禹贡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团体,若追溯其人事渊源,其中的核心人物及研究骨干,多出自北大。1928年,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同年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由北京大学曾经的学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傅斯年担任所长。曾受到歌谣研究会活动影响的北大学生顾颉刚毕业后供职于研究所国学门和《国学季刊》编委会,还开创了“古史辨”学派、组织了禹贡学会,成为一代历史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大家。学历不高的梁漱溟被蔡元培破格聘至北大任教,并在北大完成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一被视作“新儒家”开山之作的著作。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成立合影,右起第十位为蔡元培。
蔡元培为北大设计的校旗
傅斯年《青年的两件事业》
载于《晨报》1920年7月3-5日。
主 办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协 办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承 办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鸣 谢
北京大学档案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大学校史馆
蔡磊砢(蔡元培家属)
注:本次展览免费开放,入校请提前预约并携带好身份证件,详情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入校按相关规定执行。
责任编辑:常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