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文研学者论坛01】鄂渚论学——制度因革与社会变迁
2022年10月15-16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支持,武汉各期邀访学者发起的“文研学者论坛”第一期在武汉江夏梁子湖畔未来家园举办。文研院第一期邀访学者魏斌,第二期邀访学者吕博,第三期邀访学者胡鸿,第六期邀访学者狄金华、鲁家亮,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刘清华、陈文龙、杜华,以及来自武汉地区高校的学者古丽巍、彭剑、吴帆、薛梦潇,文研院博士后汪珂欣,就“制度因革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研究背景,以不同视角切入问题,发表兼具多时代、跨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论坛以学术报告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10月15日下午,在会议伊始环节,文研院和武汉的朋友们线上重逢,相互问好。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在开场白中表示,我们的文研学人来自四面八方,在文研院讲求学问,涓涓细流汇为一泓清泉;如今作为源头活水,又流向五湖四海。疫情至今将近三年,相约聚晤机会难得,相信武汉的各位对此会有特殊的感受。本次“鄂渚论学”是我们在北京之外的首次尝试,走出一条新路。研讨畅谈让我们激活思想,砥砺学行,相聚就是力量!今天有亲人在,有孩子在,更让我们感觉温暖,看到希望。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也线上参会,对大家克服困难,让活动顺利举办表示感谢。京鄂的朋友们共同期待,“文研学者论坛”的形式,能够聚合各地的文研之友,不断地拓展学术讨论的外延与内涵。
▴
北京-武汉连线现场
一
本次会议的第一场论坛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鲁家亮老师主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薛梦潇发表《读〈樊敏碑〉》。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现存东汉建安十年(205)石碑《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叙述了樊敏一生履历。讲者细审碑文,重新解读了樊敏家族渊源和仕宦经历。碑文隐讳地表达了樊敏之先乃樊仲山甫后裔,除了先贤学者提出的从楚而来的说法,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即楚汉之际从河东迁居梁地,西汉时从梁出发,经由关中南下,再渡汶水,最终西行至蜀郡青衣县。这位世居西南的州中宿吏的生平,不仅反映了益州士人处理汉夷矛盾过程中先天优势对任官的影响,同时折射出益州在地精英面对主客矛盾时的尴尬处境。
接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胡鸿带来报告《一个地方先贤祠祀的创建与延续——〈楚相孙叔敖碑〉释证》。东汉延熹三年(160)所立《楚相孙叔敖碑》收录在南宋《隶释》中,讲者将碑文内容与传世文献逐一比对,认为此碑确为东汉刻立,是期思长光与县中百姓尤其是孙氏等大族合作的结果,碑文反映了期思县的诸多地方文化环境。到北宋时《孙叔敖碑》初期已接近被遗忘的状态,欧阳修等金石学将该碑从淹没的边缘拯救回来,使其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在北宋时代该祠庙获得封赐而复兴,此后碑文得以续刻,又进入金石文献,得以脱离碑石向更大范围传播。
▴
樊敏碑拓片
二
第二场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丽巍老师主持。第一场报告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吕博发表,题为《从“金轮王”到“天宝君”——谈一点写作想法》。南北朝隋唐以来,佛道两教不断地渗透王权、礼制,武周王朝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反映在尊号、年号、塑像、明堂等礼仪、宗教符号中,譬如受到玄奘对金轮王出现期待的影响,有了“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唐玄宗即位以后,复制了武周的政治文化模式,将玄元皇帝庙祭祀改造为一种全国性的祭祀系统,一种既吸收传统儒家祭祀理念又加入道教斋醮传统的祭祀体系开始形成。在这套体系里,李隆基宣称自己是“天宝君”。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文龙发表报告《文武官、内职与军职——五代北宋前期的三类官僚》。五代北宋前期的职官分类讨论较多的是文武关系,五代时期武官的跋扈以及宋朝政治中“崇文抑武”倾向的形成,是这一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现象。受到前贤宋朝职官分三途的说法,讲者提出了新的三类官职划分法,即在五代后唐至北宋前期,广泛存在文武官、内职、军职三类职官,这个分类有助于解释此时期官制中的诸多疑难问题。
▴
S.2658《大云经疏》
三
翌日上午,本次研讨会的第三场论坛开始,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吴帆老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彭剑发表报告《辛亥革命与惧内现象之“于今为烈”》。民国时人有惧内现象超迈往古的直观感受,这种直观感受并非全然由报刊的传布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制,打掉了三纲中的君臣之纲,使其余两纲也失去存立德合法性,民国时期惧内现象井喷,正是“夫为妻纲”坍塌的结果与表现。从这个角度可以加深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狄金华带来报告《行政发包的现代源起及其组织基础——基于清末民初官制改革的分析》。“行政发包制”是从行政权分配、经济激励及内部考核与控制三方面勾勒府际间的关系。讲者试图将学术界已颇具研究积累的“行政发包制理论”带入中国现代行政缔造的早期历史之中,通过洞察帝制中国的行政在“一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以“防弊”为主的制度设置,转向以“治事”为核心构建分科治事的完整行政结构时,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分权才得以可能。中国现代行政体系的建立是在帝制中国行政结构内部建立起来的,清末立宪时期的外官制改革构成了中国现代行政架构的雏形。正是在这一架构上,现代的行政分权才得以实施,具有发包属性的分权治理才得以实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杜华发表《“道德性政治”——19世纪3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的特征及影响》。美国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身处福音派宗教觉醒的时代,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其观念和话语具有鲜明的道德特征。但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基督教思想和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核心的理念,构建出一套以“道德—权利”为核心的反奴隶制理念和话语。他们还尝试发动“人民”,通过塑造公众意见来切断美国政治体制对奴隶制的保护。在19世纪30年代,奴隶制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从这样的历史语境来看,废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抗争运动。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试图联合道德和政治的力量,打破奴隶制政治权势对全国政治的控制,以最终消除奴隶制。这种兼具道德感召力和政治策略的理念和话语,是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讨论环节
▴
线下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以圆桌讨论结尾,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老师主持。对于为期两天的讨论,他总结道:“感谢北大文研院在武汉地区策划了此次跨学科交流论坛。在我熟悉的学术领域内,以往武汉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不算多。特别是在一个相关议题下,跨学科、跨时段的研究者坐在一起,面对面的深入讨论,更是比较缺少。这次‘文研学者论坛’武汉专场,延续了过往文研院邀访学者论坛开放、包容、接受批评的风格,十二位武汉地区的跨院校、跨学科“文研之友”聚在这里,从具体问题的讨论中,生发出了许多颇具碰撞性的学术理解。无论是汉碑研究中映射出的生命史,还是多视角理解唐宋制度,还是像‘惧内’、行政发包制和‘道德性政治’,都很有意思,也很有跨学科的议题延展性。而且,大家发言坦率直接,气氛也非常好。武汉地区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在历史学领域,像中国古代史的唐长孺先生、世界史的吴于廑先生、中国近现代史的章开沅先生,大家都很熟悉。前辈学者既奠定了武汉地区的学术水准,也营造了一种不断被传承的学术氛围。对于我们后辈而言,如何在新的学术条件下,让武汉地区的人文学术继续焕发出‘一流’的感觉,并不容易。很期待这次‘文研学者论坛’呈现出的学术讨论热情和活力,能够持续下去。”
狄金华老师谈到,这次论坛一方面打开了历史不同时段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学科的局限,对于学者们而言,看似是接收了来自其他学科的“科普”,实则是将其他学科原本“常识”的知识带回了自己所在的领域,从其他学科中汲取了养分;论坛不只是历届邀访学者的相聚,刘清华老师还邀请了没有到过文研院的青年学者,更考虑到学者的家庭生活,安排了家属们的出行,让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们,了解到过去他们不熟悉的学术研究。
最后,本次论坛召集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刘清华老师总结道:“就像魏斌兄提及章开沅先生在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的致辞,让他记忆犹新。学术研究从来不是一门简单的职业分工与‘技艺’,也并非像今天如此‘精确’的制度化。北大文研院倡导开放真诚的学术交流,各高校也逐步支持涌现出一批跨学科交流的青年团队。踏着前辈学人的脚步,珍惜相聚和情谊,我们不仅应该积极地把学术带进生活,也应该将生活自觉融入我们的学术生命,那样的研究才会有温度、有关怀、有底气。希望此次梁子湖之行是一个美好的开端,让我们携手建设共同的‘未来家园’。”
▴
与会学者合影
考察环节
论坛结束后,学者们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泗瓷窑址群考察。湖泗瓷窑址群初创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其中以宋代为主,是湖北地区宋代最大制瓷窑场,主要分布在武汉市江夏区南部的梁子湖和斧头湖一带。
▴
考察湖泗瓷窑址群
学者们考察地所在的梁子湖主要为青白瓷窑,窑址多位于水运便利的濒湖岗地之上,湖畔沙地上至今遗存些许瓷壶、碗、盘、罐等残片,瓷片施青黄或灰黄色釉,有少量黑褐釉,露胎处可见灰白护胎釉。
▴
湖泗瓷窑址群留影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汪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