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新高考的 “一头一尾”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到了实质性开始阶段,很多地方今年新高一即将进入新课程。近几日,关注相关新高考新闻发现,一些人对新高考影响估算不足。我们这次新高考方案影响总结为“一头一尾”,实际上,新高考影响的并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牵涉到整个基础教育。
这次新高考的核心并不是表面上高考录取阶段的文理不分科,也不是录取中专业优先原则,而是新高考全面渗透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以北京为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参加本市当年统一高考的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成绩当年有效。
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学生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参加。
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说新高考才增加的考试,只是在高考录取中占有录取权重。在科目考试上,变化不大。选考科目设定为高三第二学期,最大变化在于,即把过去统一考试科目语数外和文综/理综,改为两次,选考科目单独组织考试。这种改革,不至于对整个基础教育形成足够大的影响。
真正对基础教育形成足够大影响,渗透基础教育全过程的是一头一尾。所谓头,即高考录取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千万别小看了这个似乎在新高考不怎么重要的变化,由于占据录取权重,又没有标准,综合素质评价才是此次新高考的咽喉。换句话说,新高考能否有效推行,关键因素就在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价的问题,大学的评价标准问题,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和公信力问题,综合素质评价的监控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新高考难以推行。
所谓一尾,就是科目选考,科目选考会导致骨牌效应,直接把基础教育的选择压力推到小学阶段。大学的专业将来都会对外限定选考的科目,高中阶段的科目选考,意味其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而中考阶段和高考接轨,也实行科目选考,中考阶段的科目选考很大一部分和高考科目选考接轨,也就是说,初中阶段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专业选择。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如何和初中阶段接轨?即此次新高考影响最大的是尾,即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
2018
HAPPY NEW YEAR
金鸡鸣啼辞旧岁,玉犬摇尾迎新年。辞旧迎新,欢度新年。这一刻,五湖四海人声鼎沸欢声雷动那一瞬,“老杨和数学的故事”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如意吉祥,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