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命题专家解读2018中考数学试卷!

河南省教育厅 老杨和数学的故事 2022-07-17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为帮助广大考生、家长、教师对本次考试命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为更好地发挥考试命题的教学导向作用,河南省教育厅微信邀请命题专家对各学科命题进行解读。数学学科解读情况如下:


数学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数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数学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1

命题原则

数学考试的命题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和《标准》为依据,并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考查内容体现基础性  

关注《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2. 试题素材、求解方式体现公平性  

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确保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对每一位学生的公平性。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和需耍特殊帮助的学生,试卷的构成考虑到了他们各自的数学认知特征、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例如试卷中有些问题既可以使用代数知识与方法求解,也能够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制定评分标准时,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了不同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

3. 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  

试题背景来源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理解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4. 试卷具备有效性  

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例如既有对学习结果的考查,也有对学习过程的考查;既包括对数学思维水平的考查,也包括对数学思维特征的考查。充分发挥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功能,使得试题设计与其要达到的评价目标相一致。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了《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而不仅仅是记忆和模仿。试卷能较为有效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

试卷结构

1.考查内容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试卷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分值比例与教学实际相符。  

2.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类,这三类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25%、12. 5%、62. 5%。主、客观性试题分配较为合理,题量适中,给学生留有相当的思考与探索时间。

3.试卷中试题难易程度以递进式呈现,分别为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难题,试题梯度布局合理,有利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分,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功能。  

3

试卷特点

试卷既保持了我省历年来中招命题的稳定性,又体现了《标准》要求的创新性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给学生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进行问题解决提供了机会。整体上看,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不同学生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注重数学思考,避免繁杂运算。很好地贯彻了《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对于平时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试题呈现一定的梯度,从多方位、多角度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第21题的第(1)问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是函数的核心内容之一”, 绝大多数学生均可轻松解决;对于第(2)问学生可以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配方法求最大值;而对函数有较好的数学本质上的理解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表格,利用函数性质,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显然,后者将大大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数学能力与较高的数学索养。  

2.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凸显地方时代特色,强调数学应用

试卷中第2题、第5题的背景均为我省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卷中第17 题的背景是关于春夏交替时节漫天飞舞的杨絮的治理问题。这一源自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问题解决,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创新  

以具体的试题为载体,重点考查对数形结合、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既关注试题设置的创新性,也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空间。如第23题,在分类讨论的基础,上,有多种解题方法供学生选择。又如第18 题,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在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渗透了对数学理解、运算分析等能力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考查。   

4.利用几何直观,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第20题是利用生活中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来考查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的能力,渗透了建模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5.关注学习过程的考查,引导课堂教学  

注重考查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等。例如第22题,类比(1)的全等可得到用相似解决(2)中的问题,在前两问的类比探究、推理判断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思考,把形成的学习经验用到第(3)问的问题解决中即可。这也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对不同数学知识之问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内部统一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思维水平及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渗透数学文化,发挥育人导向功能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试卷中的第6题通过引入《九章算术》这一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之作中的“盈不足”问题,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了解,从而发挥数学的育人导向功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