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级】数学 · 《第1章 有理数》全章复习及好题精讲

张鼎文 老杨和数学的故事 2022-07-17

写在前面

本讲,我们对整个有理数一章作一个复习,重点对一些概念性知识点作归纳,并精选一些好题,作针对性讲解.

本章《有理数》我们已更新:

《第1章 有理数》全章微课

1.1 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2.1 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2.2 数轴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2.3 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2.4 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2 拔高微课
【七年级】数学微课 · 拔高课 给定条件去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3.1 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3.1  有理数的加法(2)运算律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3.2 有理数的减法(1)减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3.2 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3 拔高课 有理数运算技巧:拆项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4.1 有理数的乘法(1)乘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4.1 有理数的乘法(2)多个有理数相乘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4.1 有理数的乘法 (3)乘法运算律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4.2 有理数的除法 (1)除法法则、乘除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4.2 有理数的除法 (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5  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5.1 有理数的乘方(2)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5.2 科学记数法
【七年级】数学微课 · 1.5.3 近似数
本章提升培优
【七年级】第1章 有理数 培优微课
本章计算易错点评析
【七年级】数学 · 有理数运算典型易错题分析(上)
【七年级】数学 · 有理数运算典型易错题分析(下)
本章计算训练
【七年级】数学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练习题
(点击上面的文字,可跳转)


一、知识点再辨析


二、易错题精选

例1







分析:

我们知道,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必然有最小值是0,相应的,当式子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绝对值形式最小值为0,即可解决许多问题.






解答:

例2






分析:

我们知道,平方表示两个相同的因数的积,因此,同号得正,可知其必然有最小值是0,相应的,当式子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平方形式最小值为0,即可解决许多问题






解答:

例3

有理数混合运算错误辨析






分析:

(1)错因:看到-(-4),习惯性得到4,但这里应该看作减去-4的平方.

(2)错因:先算了减法,顺序出错.

(3)错因:求带分数的平方,因化成假分数,分子分母分别平方,平方时,也不是将底数指数相乘.

(4)错因:看到有互为倒数的项,立刻先乘,其实应该从左往右.

(5)错因:除法没有分配律,应该先算括号内的.






解答:

例4

科学记数法易错精选






分析:

科学记数法,即把一个数写成a×10n(1≤a<10,n为正整数)的形式,其中,n是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反之,将科学记数法写成原数,则整数位比n多1.

至于千,万,亿与科学记数法的关系,详见知识点4.






解答:

三、好题评析

例1






分析:

本题中,我们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乘方的意义一起分析,显然,21的三次方表示3个21相乘,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与119相乘,看作整体,问题转化为2499×21²-2498×21²,再用一次乘法分配律,问题迎刃而解.






解答:

例2






分析:

本题中,出现了绝对值化简,我们要考虑每个数的正负性,显然,这里有两正,两负,一正一负三种情况,注意,a正b负与a负b正,对式子结果无影响,算作一种情况.






解答:

(1)a,b均为正,原式=1+1=2

(2)a,b均为负,原式=-1-1=-2

(3)a,b一负一正,原式=-1+1=0

综上,原式=0或±2.

变式






分析:

由三个数的积为正,可知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则a,b,c的正负性只可能为三个均为正或一正两负.






解答:

(1)a,b,c均为正,原式=1+1+1=3

(2)a,b,c一正两负,原式=1-1-1=-1

综上,原式=3或-1.

例3






分析:

(1)通过计算可得①,③属于两数异号,②属于两数同号,分别计算可以比较大小.

(2)根据(1)的结果可以归纳.

(3)由(2)的结论,可知a+b与c+d异号.






解答:

本文转自:积余鼎尖数学教学,扫码关注↓

老杨和数学的故事

微信号:YoungMath

老杨和数学的故事是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聚集地,我们专注于初中生数学教育和分享教育教学资讯主要内容有:抛物线压轴解析、初中数学同步教学微课(含配套练习)中招体育、理化生实验、化学微课、亲子沟通、学法指导等。立足数学,也谈其他。我们旨在分享资讯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更多精彩学习资源,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