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护猿路:从台湾到云南的6个月
许久不曾好好写过关于自己的事,从大学毕业后的这一年,过得有些“漂泊”,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也不曾听过我完整地讲述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好友们也只知道我去台湾读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专业,又突然去了云南。
但其实抛去一切外在的因素,促使我从台湾来到云南的最大因素,是我想找到自己生活的平衡,我想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会不会让自己后悔。
既然决定讲这个故事,那就从头开始讲吧!
2016年10月
大四上学期,在派得满满当当的毕业论文实验计划开始之前,在袁伯伯的支持下我排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到台湾。这是我第三次去台湾,第一次到台湾南部,这一次只有一个目的:我想见一见台湾成功大学的李亚夫教授。
台南的空气比福州更炙热,成大的校园建于日据时期
和中央大学老校区(现东南大学,南京)有些相似
我想也许自己真的是幸运的,亚夫教授说他很喜欢我的文字,也能感受到我对自然的喜爱,所以他愿意收我做他的学生。像这样我这个学了4年化学,养了2年晶体的跨专业学生,居然可以得到老师的认可,这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2017年6月
放弃了参加大学毕业典礼,带着行囊飞往河南,跟着磊哥开始近2个月的野外研究生涯。本想着好好锻炼一番,之后去野外做研究就不用担心了。
我的大学毕业照
毕业典礼那天晚上,我躺在董寨的小床上接到大家打给我的电话
很温暖,又有点想哭
没想到刚刚在磊哥的训练下熟悉了附近片区的鸟巢,我就不得不暂停每天出野外的生活。某一天清晨,我和Alyssa出野外。坐在摩托车后座的我还在想着下一个鸟巢的位置,突然之间摩托车冲出山路!
大脑好像突然悬空了一样,来不及思考任何东西,我就“降落”到山路旁的小沟谷里。万幸的是我现在还好好的能够跑野外,不过被摩托车压住脚踝的感觉很差劲。
当时我和Alyssa在等待磊哥的“救援”,磊哥到了之后很诧异地问,你们为什么会在山上的路上掉到沟了。真的是感受了一次天旋地转的感觉,我和Alyssa飞出去之后在空中转了个180°,才落到了沟里……
磊哥在董寨研究发冠卷尾的繁殖行为,简称隔壁老王的故事
我不喜欢留野外的照片,这张应该是Alyssa姐姐握着待环志的幼鸟
之后我就不能出野外了,老老实实地跟着磊哥做了一个多月的数据处理,体验了一把看录像找脚环直到天荒地老的感觉。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一段经历,我非常直观地体验到了“做田野研究”地生活。
在送别宴上,磊哥和我说,镜羽,你真的非常有天赋(因为我在野外认路能力很强,人形GPS陈),但是你选的这条路很难,只有坚持你才能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2017年9月
在野外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回家不过十来天就要开学了,飞往台湾的那一天,脑袋瓜里突然有些乱糟糟的。我给自己写下了一段话:
感谢给了我空间去选择尝试的家人和恩师,可实际上即使目标很清晰,每要走到一个新的阶段,依旧会有些惶恐。不知道自己的能量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因为得不到而生出的无妄的执着,简单来说就是当自己一直想要做的那件事,最无力的那一面摆面前时,自己还愿不愿意去做这一件事?
带我看到这一面的是我的导师李亚夫。我在台湾一大半时间是出野外做调查,因为自己一直想做灵长类研究,而台湾除了人之外唯一可以研究的灵长类就是台湾猕猴了。
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猕猴因一度濒危而被列入保育名单,然而经过近20年的保护,现在这个物种最大的困境变成了人兽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基地周边的台湾猕猴倒是很高冷的。在垦丁国家森林公园里,它们虽会见到一些游客,但大都还有一片独处的天地,因此行为上并没有受到太多人为的影响。
在垦丁的干季,台湾猕猴们喜欢在这一片林子活动
穿过盘根错节的这片林子,就会到台湾猕猴很喜欢的一个过夜地
两周出一次野外,每次来垦丁都会被它所展现的天地之美所震慑。我曾追踪台湾猕猴到一个峭壁,交错地藤曼阻止我继续前进。后来我通过GIS寻找那个位点,发现那是一个悬崖,只是自然无穷的创造力给予那悬崖一片生机,高树再此扎根,猕猴也则此栖息。
在垦丁,很难去寻找海与天的界限,我一直觉得台湾猕猴们看到的垦丁应该比我看到的美上很多很多
有一次我望着落日,想着台湾猕猴回到这片悬崖之上过夜地,它们会爬到同一颗高大的乔木之上,窝在树枝上看着远处的大海和落日,直到整个世界陷入星辰的怀抱。
幽暗寂静的世界,仿若夜莺颂里描绘的场景
这片热带植物林与上图的白榕林相连,猕猴们也会从这个地方经过
如果一切都停留在垦丁,那就不存在最无力的那一面了。
保育生态学是我研一的课业之一,从硕士研究所到博士研究生,就5个人选修了这门课,还很凑巧的集齐了港澳台大陆,两岸三地的学生。
第一节课,亚夫老师说:这会是一门很沉重的课。
后来,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看着文献里科学地描述着某个物种的消失与人类行为联系的可能性,学习着生物廊道、栖息地恢复的案例。对自然的伤害触目惊心,依靠一己之力去做恢复和保育的困难让人很心酸,以一个旁观者亦或者说后人的角度去看那些已经造成的、无力挽回的破坏,真的很沉重。
一面我在垦丁如梦似幻的伊甸园里做着我自己的初步调查,另一面回到亚夫老师的课堂上,保育所面临的无力局面碾压着我。我曾在NGO实习过,那时候我觉得做研究才是真正有用的保护方式。可当我真正入门研究的时候,我发现这一条也是在绕圈子的。
2017年11月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与云山保护联系,但回忆起来一切也是缘分。
磊哥是中山大学刘阳老师实验室的博士后,刘阳老师和范朋飞老师是隔壁课题组的关系。不仅如此,范老师是云山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刘阳老师则理事之一。
所以早在6月份和磊哥闲聊的时候,我就知道云山保护这个团队,受伤不能出野外的时候也经常看云山的推文。那时候云山正在招聘,不过我想这自己连真正的灵长类研究都没做过,怎么有能力去一个保护长臂猿的机构工作呢?所以也就放下这件事了。
没想到近半年之后,在我无比困惑的时候,居然能够得到云山保护的实习机会。
她就是让我从台湾到云南的原因
全中国仅剩不到150只的天行长臂猿
© 缤纷自然
那天阎璐老师在电话里和我说,如果真的那么想要保护它们,那就不要犹豫了,来吧。
我坐在床上傻呆呆了一秒,答应了。
那段时间遇到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事情,家里人对我的选择更加温和了一些,很谢谢我的家人们,愿意让我顺着自己的心思去做想做的事。
2018年3月
拖着这半年来并不是特别好的自己,我从福州来到了云南大理。这半年,从福建到台湾,又从台湾来到云南,虽然看起来很是晃荡不安,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寻找的恰是内心的平静,能让我的梦想不要浮在空中,而是可以一点点更了解更接近它。
我特别希望能够把我在云山保护的这半年全全面面地告诉在关心我的你们,以往我很少去说我最近在做什么,那真的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获得这份理解。
但是今天我很想与你说,因为我想让多一个人能够看到这样一种活着的方式是可行的并且很有意义的。
2018年3月21日
这是我来到云山第一次出野外的日子,据说板厂科研基地非常非常难走。费老师说我们这群人想去那边,先每天跑20公里再说,但我总觉得自己很OK。不过我适应得还不错,唯一一点就是下陡坡的能力太差了,老是拖累蔡叔等我。
这是范老师他们一开始来做研究的时候建的基地,用羊圈改装的,现在依旧是科研基地的生活中心——厨房
在山脊上供电只能靠太阳能(还是去年才装好的)
所以做饭还是用做原始的方式,我们用的都是山里倒下的树做柴火
两年前的大风灾刮倒了不少大树
我曾经弱弱地问费老师是不是再也不想带我出野外了,费老师让我问蔡叔去。蔡叔笑着说小陈很可以了!后来在山上和费老师一起待了十来天,终于听到费老师也说了一句你还可以了。
隆重介绍一下,这三位分别是费老师、蔡叔和彭叔
板厂科研基地在高黎贡山的东坡的一条山脊线上,每天6点前起床整个高黎贡山还在星空的笼罩之下(比当初追台湾猕猴好多了,垦丁天亮得太早了),准备好一天的食物,补充好一个上午追长臂猿所需的能量(就是大米+咸炒肉)出发。
追踪长臂猿的日常午餐,榨菜+咸肉可以很好的补充电解质
餐具什么的就怎么方便怎么来,我还挺喜欢这样子的生活的
基本上晚上6点多能够回到板厂科研基地,晚上7点多天才开始黑,有蔡叔、密叔还有彭叔的照顾,回基地之后我们可以稍微清洗一下自己,静静看着远山夕照的变化等待晚饭。
接近黄昏的时光里,我小小的散漫与喜悦
有时候真的只是因为有山在有树在有无限的生命力在这里,所以会觉得很开心很放松
真的特别谢谢护林员叔叔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照顾我们的吃食,更是因为他们才是最直接的守护者,只有熟悉山林的人才能保护好山林。
2018年9月
倏忽之间我来云山保护已经半年了,在野外的时间不多也不少,所以并非日日像上图一样,大家不用担心我的。
想起昨天燕鸿表姐说,捐款给云山的新项目能不能改善一下你们的伙食,是在是太可爱了~其实并非因为金钱的原因才吃简单的饭菜,一是因为我们分给做饭菜的时间有限;二是因为这些饭菜正好够补充野外调查的消耗,特别是出汗多的时候;三是基地交通条件确实不好,毕竟在高黎贡山的山脊线上,运东西难度很大,要靠骡子和我们的双肩,所以简单够吃就好。
在叮当背后,是沦为背景板的密叔和我
对了,我们在找“缘分”(猿粪)噢!
这些都是野外工作肯定要经历的,不是问题呢! 只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确实难做,一方面是真的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做基础的调查和科研,这样才有办法说话;另一方面要解决人的利益问题,这就涉及到怎么说话。要做好这两件事,就是很难。
所以有时候也还是会失落,因为即使已经在这条路上了,也有可能追赶不上这个物种消逝的速度。所以唯有一心认定这件事,不带杂念地去做,才不至于没有希望。
所以特别特别希望能够在今天得到来自我认识的、我熟悉的、我爱的人的支持,也希望有朋友愿意把我们在做的、想做的事情告诉更多人。
感谢大家愿意看我写那么多的话!
镜羽
一位在保护长臂猿的智人
附上我这几个月的小记录,
你可能会看到一个越来越憔悴的鲸鱼,
放心,我挺好的
4月广州
我们和IUCN小猿专家组,这一次我们初步了解了国内圈养长臂猿的情况,也让保护区与动物园系统的同仁有机会交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国际上的长臂猿保护专家,收获很大呢,负责联络外国专家安排接送机,配合处理会场事宜还是很锻炼人啊!
5月-6月盈江+腾冲
我们去到有天行长臂猿分布的边境乡村小学办游园会,希望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记住天行长臂猿,让他们为家乡分布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动物而自豪。照片中的孩子来自苏典乡达噶塘完全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次我负责了物资方面的采购,虽然不是特别复杂,但是还是颇费精力啊~
7月-8月云山保护长臂猿科研体验营
这是我第一次带自然营期,可能会让我来的原因就是比较熟悉长臂猿又长得比较好接触?不过很开心,第一次带营期可以遇到这么多可爱的家长和孩子,我们是真的很开心,又累又开心~
8月-9月大理生物多样性嘉年华
从科研体验营回来马不停蹄地接手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大理站的事宜,多亏了羿霖、雨晴两位小伙伴倾力设计宣传物资,张茜帮我分担了很多稿子,宏宇陪我加班选图排版。感觉虽然我是负责人,但是大家Carry了我很多很多~
9月疯狂加班ing
凌晨2点在写文章的镜羽
希望能有多一些朋友支持
“共建云端护猿基地”项目
和我一起保护不足150的天行长臂猿
公益捐赠可以还用于
抵消个人所得税
以及企业税收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或者直接在微信上问鲸鱼
微信号:mirror4525
除本人拍摄外
本文用图、视频均来源于
云山保护